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熱分驚積

閻孝忠曰。驚熱者。遍身發熱。或熱而不甚。面青自汗。睡夢虛驚。顛叫恍惚。有因驚而生熱者。有因熱而生驚者。錢氏導赤散涼驚丸。皆其治也。

曾氏曰。積熱者。腹中有癖而發熱也。必眼胞浮腫。面黃足冷。發熱。從頭至肚愈甚。或聞飲食之氣噁心。及腸疼嘔吐。治同傷積。

2. 熱有晝夜久暫之分

萬全曰。按鄭氏全嬰方所云。血熱者。巳午發熱。夜則涼。指小兒血盛實而言也。蓋謂巳午者。心火用事之時也。心主血。血氣行至巳午則陽氣盛。陽氣與正氣相搏。故至期而發熱。非其時者。非血熱也。宜龍膽丸地黃膏之類。海藏云。夜熱屬陰。四順飲之類。此言血熱在夜也。

脈經云。小兒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言宿食夜熱也。積熱者。久熱也。疳熱亦久。但兼面黃吃炭土。鼻下爛也。三因云。小兒積熱者。表裡俱熱。遍身皆熱。頰赤口乾。小便赤。大便焦黃。先以四順飲利動臟腑。則熱去。既去復熱者。內熱已解。而表熱未解也。當用惺惺散

表熱乃去。表熱去後。又發熱者。此表裡俱虛。氣不歸元。而陽浮於外。所以發熱。非熱極也。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則陽收歸內。身體便涼。重者用銀白散。暫時發熱者。或由感冒而得也。

3. 寒熱並作

薛己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寒熱往來。此乃陰陽相勝也。夫陰氣並於陰。則發寒。陽氣並於陽。則發熱。寸口脈微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陰陽不歸其分。

則寒熱交爭也。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陽勝則乍熱。陰勝則乍寒。陰陽相勝。虛實不調。故邪氣更作。而寒熱往來。或乍寒乍熱也。少陽膽者。肝之腑。界於表裡之間。陰陽之氣易乘。故寒熱多主肝膽經症。以小柴胡湯加減治之。若只見寒熱。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後元氣未復。

悉屬陰虛生熱。陽虛生寒。宜八珍湯。甚者十全大補湯。有宿食為病。亦令寒熱。保和丸。食積既消。而寒熱尚作者。肝邪乘脾。所勝侮所不勝也。異功散柴胡、山梔。

張渙曰。寒熱症。有頭疼汗出者。有嘔吐不食者。有憎寒而反飲水者。有壯熱而反飲湯者。有筋骨疼痛者。有因食積。寒而腹中痛。熱而腹中鳴者。

鰲按。此寒熱並作。乃自為一症。故有一日兩三度發。或五六度發者。非如瘧之休止有時也。其瘧症寒熱。另詳瘧門。

4. 骨蒸熱 潮熱 餘熱

曾氏曰。骨蒸熱者。身體虛羸。遇晚而發。有熱無寒。醒時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餘毒。傳作骨蒸。或腹內有癖塊。有時微痛。用化癖丸。先治脾虛宿滯。次以柴胡飲為治。仍忌雞酒羊面毒物。

鰲按。湯氏治骨蒸熱。用生犀散地骨皮散七寶散金蓮飲子。殊為妥協。存參。

有小兒熱症。用表裡藥後。其熱俱退。既乃復熱者。為餘熱也。推其原。乃表裡俱虛。而陽浮於外。陰伏於內。所以又發熱。宜用溫平藥和其里。則體熱自除。錢氏白朮散木香加扁豆水煎。及黃耆六一湯安神散。自然平復。

龔信曰。熱有作止。每日應時而發。謂之潮熱。如潮信之不失其期也。錢氏云。假如潮熱。是一臟實。一臟虛。而內發虛熱也。法當補母而瀉本臟。則愈。且如日中發潮熱者。心虛也。脈為心之母。則宜先補肝。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平而潮熱愈也。醫見潮熱。妄謂其實。

乃以硝黃諸冷藥下之。下既多矣。不能禁約。而津液內竭。縱取一時之瘥。鮮不成疳病而身瘦也。曾氏法遇潮熱症。先以百解散發表。次以當歸散治之。脈實者。以大柴胡下之。虛浮數者。以百解散微汗之。若潮熱而嘔者。小柴胡和解之。

王肯堂曰。餘熱者。謂寒邪未盡。傳經之遺熱也。仁齋曰。傷寒汗下後而熱又來。乃表裡俱虛。氣不歸元。陽浮於外。不可再用涼藥。蓋熱去則寒起。古人戒之。法當和胃。使陽氣收斂。其熱自止。宜參苓白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