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二 (3)
卷二 (3)
1. 五臟疳
錢乙曰。肝疳亦名風疳。白膜遮睛。亦名筋疳。瀉血而瘦。心疳亦名驚疳。面黃頰赤。身壯熱。脾疳亦名食疳。面黃腹大。食泥土。又名肥疳。身瘦虛黃。乾而有瘡。其候不一。今略舉之。目澀或生白膜。唇赤。身乾黃或黑。喜臥冷地。或食泥土。身有瘡疥。瀉青白黃沫水。利色變易。腹滿。髮鬢作穗。頭大項細。極瘦。飲水。肺疳亦名氣疳。氣喘。口鼻生瘡。腎疳亦名急疳。極瘦瘡疥。亦名骨疳。喜臥冷地。
曾氏曰。肝疳生眵。髮際左臉多青。或白睛微黃。瀉利夾水。或如苔色。心疳咬牙舒舌。愛飲冷水。喜伏眠於地。脾疳愛食冷物。引飲無度。身面俱黃。髮稀作穗。頭大項小。腹脹腳弱或瀉。肌瘦目慢。晝涼夜熱。不思乳食。肺疳鼻下赤爛。手足枯細。口腥。右腮㿠白。腎疳兩耳內外生瘡。腳如鶴膝。頭縫不合。或未能行。牙齒生遲。其縫臭爛。傳作走馬疳之類。
王漢東曰。凡治疳不必細分五疳。但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冷則溫之。吐則治吐。利則治利。積則治積。蟲則治蟲。不出集聖丸一方加減用之。屢試屢效。
白話文:
錢乙說,肝疳也叫做風疳,眼睛會被一層白膜遮住,也叫做筋疳,會因為腹瀉而消瘦。心疳也叫做驚疳,臉色發黃,兩頰發紅,身體發熱。脾疳也叫做食疳,臉色發黃,肚子腫大,會吃泥土,又叫做肥疳,身體瘦弱虛弱發黃,乾燥且有瘡。這些症狀不一定都會出現,現在簡單地列舉一些。眼睛乾澀或長出白膜,嘴唇發紅,身體乾燥發黃或發黑,喜歡躺在冰冷的地方,或吃泥土,身上長瘡疥,腹瀉排出青白色或黃色泡沫水。排泄物的顏色和性狀會改變,腹部脹滿,頭髮像穗一樣散開,頭大脖子細,非常瘦弱,並且會喝水。肺疳也叫做氣疳,會氣喘,口鼻長瘡。腎疳也叫做急疳,非常瘦弱,長瘡疥,也叫做骨疳,喜歡躺在冰冷的地方。
曾氏說,肝疳會產生眼屎,頭髮邊緣和左臉會偏青色,或眼白稍微發黃,腹瀉時會夾雜水份,或像苔蘚的顏色。心疳會咬牙、伸舌頭,喜歡喝冷水,喜歡趴在地上睡覺。脾疳喜歡吃冷的食物,無節制地喝水,身體和臉色都發黃,頭髮稀疏像穗一樣散開,頭大脖子小,肚子脹,腳無力或腹瀉,肌肉消瘦,眼神呆滯,白天覺得涼,晚上覺得熱,不想喝奶或吃東西。肺疳的鼻子下方會紅腫潰爛,手腳枯瘦,口中腥臭,右邊臉頰會出現白色斑點。腎疳的兩邊耳朵內外都長瘡,腳像鶴的膝蓋一樣腫大,頭骨縫隙閉合不全,或無法行走,牙齒長得慢,牙縫腐爛發臭,可能會傳染成走馬疳之類的疾病。
王漢東說,治療疳病不必細分是哪種五疳,只要虛弱就補養,有熱就清熱,怕冷就溫暖,嘔吐就止吐,腹瀉就止瀉,有積滯就消積,有蟲就驅蟲,不必使用複雜的藥方,用集聖丸這個基礎方加減變化就可以,屢次試用都有效。
2. 無辜疳
聖惠方曰。小兒無辜疳。腦後有核如彈丸。捏之反下轉是也。若不速去。當損其命。此核初生軟而不痛。中有蟲如米粉。得熱氣漸長大。大則筋結定。定即蟲隨血氣流散。所有停蓄。子母相生。侵蝕臟腑。肌肉作瘡。或大便泄膿血。致漸黃瘦。頭大發直。手足細弱。從茲夭折。
王漢東曰。小兒無辜疳者。蓋是飢飽勞役。風驚暑積。入邪所傷。久漸黃瘦。吃食不長肌肉。夜間多哭。身上或發微熱。多渴。不知飢飽。或生瘡癬是也。
白話文:
《聖惠方》說,小兒無辜疳,會在後腦長出像彈丸一樣的硬塊,捏它會反向滑動。若不趕快處理,會危及生命。這硬塊剛開始長出時柔軟不痛,裡面有像米粉一樣的蟲,接觸熱氣會逐漸長大。長大後,筋會結成硬塊固定住,一旦固定住,蟲就會隨著血氣流竄,停留在體內各處,母子蟲互相繁殖,侵蝕臟腑,肌肉會長瘡,或大便會排出膿血,導致逐漸黃瘦、頭大、頭髮豎直、手腳細弱,最終夭折。
王漢東說,小兒無辜疳,大概是因為飢餓、飽食、過度勞累、受到風邪驚嚇、暑氣積聚、外邪侵擾所造成的傷害。久了會逐漸黃瘦、吃東西卻不長肌肉、夜裡經常哭鬧、身上可能會發微熱、容易口渴、不知道飢飽、或長出瘡癬。
3. 疳病二十四候
莊氏家傳曰。第一候,瀉膿血,日漸瘦,是冷熱疳。第二候,腳細肚高,胸前骨生,愛吃泥土酸鹹,日久通身黃,時時吐逆下利,腹內疼痛,是脾疳。第三候,鼻下赤爛,愛揉眼兼血痢,是肺疳。乃因吃熱物,或病乳所傷心肺,加之咳嗽,更服涼冷藥過多,便上熱下冷,漸漸昏沉,日夜煩哭。第四候,皮虛皺,面無顏色,身上燥癢,心煩。第五候,毛髮稀疏,鼻內生瘡,是肺疳。第六候,頭生瘡,發稀焦,是肝疳。第七候,牙變黃赤不定,是腎疳。第八候,發焦乾鼻下生瘡,是肺疳。第九候,咬指甲,毛髮作穗,四肢沉重,是心疳。第十候,齒蟲蝕,肚上筋生,是骨槽疳。第十一候,肚逆腹脹,是胃疳,又名奶疳。第十二候,牙齦臭爛,面無顏色,不思食,是脾疳,又名口疳。第十三候,愛合面臥,多睡如醉,腹脹氣急,因曾吃生肉,腹內有蟲,是心脾疳。第十四候,鼻內乾燥疼痛,口中臭氣,牙根有鮮紅血,是肝肺疳。第十五候,腳細肚高並青筋,是脾疳。第十六候,非時生瘡,愛吃冷水,是熱疳。第十七候,皮膚上生粟子,糞中米出,是脾冷疳。第十八候,氣滿腹脹,及口乾,是心胃疳。第十九候,愛吃生米麵炭磚瓦,是脾胃疳。第二十候,揉鼻揩眼,咬指甲,愛飲水,是肝渴疳。第二十一候,多寒熱,愛臥不起,是骨熱疳。第二十二候,愛飲水,目不開,是肝疳。第二十三候,肌體或熱或涼,發渴無時,是急疳。第二十四候,牙根黑,唇懶開,開則赤,是心疳積熱。
白話文:
莊氏家傳說:第一種情況,拉膿血,身體一天天消瘦,這是因為冷熱交雜引起的疳病。第二種情況,腳細、肚子高,胸前的骨頭突出,喜歡吃泥土、酸鹹的東西,久了全身發黃,時常想吐、拉肚子,肚子裡面疼痛,這是脾疳。第三種情況,鼻子下面紅腫潰爛,喜歡揉眼睛,而且拉血便,這是肺疳,是因為吃了熱性的食物,或是哺乳時傷到了心肺,加上咳嗽,又吃了太多寒涼的藥,導致身體上熱下冷,漸漸昏沉,日夜煩躁哭鬧。第四種情況,皮膚鬆弛起皺,臉色不好,身上乾燥搔癢,心裡煩躁。第五種情況,頭髮稀疏,鼻孔裡面長瘡,這是肺疳。第六種情況,頭上長瘡,頭髮稀少焦黃,這是肝疳。第七種情況,牙齒變黃變紅不固定,這是腎疳。第八種情況,頭髮焦黃乾燥,鼻子下面長瘡,這是肺疳。第九種情況,喜歡咬指甲,頭髮像穗子一樣散開,四肢沉重,這是心疳。第十種情況,牙齒被蟲蛀蝕,肚子上出現青筋,這是骨槽疳。第十一種情況,肚子不舒服,腹脹,這是胃疳,也叫做奶疳。第十二種情況,牙齦腐爛發臭,臉色不好,不想吃飯,這是脾疳,也叫做口疳。第十三種情況,喜歡趴著睡,睡得很沉,像喝醉了一樣,肚子脹氣,是因為曾經吃過生肉,肚子裡面有蟲,這是心脾疳。第十四種情況,鼻孔裡面乾燥疼痛,口氣臭,牙根有鮮紅的血,這是肝肺疳。第十五種情況,腳細、肚子高而且有青筋,這是脾疳。第十六種情況,不是時候長瘡,喜歡喝冷水,這是熱疳。第十七種情況,皮膚上長像小米粒一樣的東西,糞便裡面有像米粒的東西,這是脾冷疳。第十八種情況,氣脹滿腹,而且口乾,這是心胃疳。第十九種情況,喜歡吃生米、麵粉、炭、磚瓦,這是脾胃疳。第二十種情況,喜歡揉鼻子、揉眼睛、咬指甲,喜歡喝水,這是肝渴疳。第二十一種情況,時常忽冷忽熱,喜歡躺著不起床,這是骨熱疳。第二十二種情況,喜歡喝水,眼睛睜不開,這是肝疳。第二十三種情況,身體忽冷忽熱,口渴沒有規律,這是急疳。第二十四種情況,牙根發黑,嘴唇懶得張開,張開的時候是紅色的,這是心疳積熱。
4. 丁奚哺露
李梴曰。丁奚者。腹大頸細黃瘦是也。丁者。手足與項極小伶仃也。奚者。腹大也。甚者尻高肉削。臍突胸滿。或生谷症。愛吃生米土炭等物。宜十全丹、布袋丸。哺露者。虛熱往來。頭骨分解。反食吐蟲。煩渴嘔噦。骨瘦崚嶒露形。蓋丁奚哺露。皆因脾胃久虛。形體瘦削。亦由胎稟所成。盡皆無辜種類。並難治。大體相似。宜十全丹、布袋丸。
白話文:
李梴說,所謂「丁奚」這種病,指的是肚子很大、脖子很細、身體黃黃瘦瘦的樣子。「丁」的意思是,手腳和脖子都非常細小、瘦弱伶仃。「奚」的意思是肚子很大。更嚴重的話,屁股會翹高、肌肉消瘦,肚臍突出、胸部飽滿。有時會產生腹中積塊的病症,而且會喜歡吃生米、泥土、木炭等奇怪的東西。適合服用十全丹或布袋丸來治療。
至於「哺露」這種病,指的是身體出現虛熱往來、頭骨好像要裂開一樣、吃下去的東西又吐出來,有時還會吐出蟲、感到煩躁口渴、噁心想吐,骨頭瘦得突出來,形狀很明顯。基本上,「丁奚」和「哺露」都是因為脾胃長期虛弱,導致身體瘦削,也有一部分是受到先天體質的影響。這些都是屬於無辜受苦的類型,而且很難治療。兩者症狀大致相似,都適合服用十全丹或布袋丸來治療。
5. 疳病名目
史演山曰。積是疳之母。所以有積不治。乃成疳候。又有治積不下。其積存而臟虛。成疳尤重。大抵小兒泄瀉無時。作渴虛熱。煩躁下利。腫滿喘急。皆疳候虛症。古云。疳虛用補。是知疳之為疾。不可更利動臟腑。發作之初。名曰疳氣。肚大脹急。名曰肝虛。瀉利頻並。名曰疳積。
五心煩熱。名曰疳熱。毛焦發穗。肚大筋青。好吃異物。名曰疳極。熱發往來。形體枯槁。面無神采。名曰疳癆。手足細小。項長骨露。尻臀無肉。腹脹臍突。名曰丁奚。食加嘔噦。頭骨分開。作渴引飲。蟲從口出。名曰哺露。總皆疳候。
白話文:
史演山說:「積食是疳病的根源。所以有積食不治療,就會變成疳病。也有積食治療不好,積食留在體內導致內臟虛弱,形成疳病就更嚴重。大致上來說,小孩腹瀉沒有規律、口渴、虛熱、煩躁、拉肚子、腫脹、喘氣急促,這些都是疳病的虛弱症狀。古人說:『疳病虛弱要用補法。』可見疳病這種病,不可以再用瀉法來擾動臟腑。
剛開始發作的時候,叫做「疳氣」,肚子脹大且急迫的,叫做「肝虛」。拉肚子頻繁的,叫做「疳積」。
手心、腳心發熱煩躁的,叫做「疳熱」。頭髮枯黃像焦掉、分叉像穗子,肚子脹大且青筋暴露,喜歡吃奇怪東西的,叫做「疳極」。發熱時好時壞、身體消瘦枯槁、臉色沒有精神的,叫做「疳癆」。手腳細小、脖子長且骨頭突出、屁股沒有肉、肚子脹大肚臍突出,叫做「丁奚」。吃東西後就嘔吐、頭骨分開、口渴想喝水、蟲從嘴巴出來的,叫做「哺露」。這些都是疳病的症狀。」
6. 五疳出蟲法
聖惠方曰。五疳久而不瘥。則腹內必有蟲。肌體黃瘦。下利不止。宜服藥出之。用聖惠乾蟾丸。則疳氣漸退。其蟲狀如絲髮。或如馬尾。多出於腹背及頭項上。若蟲色黃白赤者可治。青色者。不可療也。又有積疳蟲。蟲蝕脊膂。身熱羸瘦黃色。積中生熱。煩渴下利。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齒。或十指皆瘡。頻咬爪甲是也。宜聖惠金蟾散。
白話文:
《聖惠方》說,五疳這種病如果久了都沒好,肚子裡一定會有蟲。患者會肌肉消瘦,身體發黃,拉肚子拉個不停。這時候應該吃藥把蟲打出來。可以服用《聖惠》記載的乾蟾丸,這樣疳病就會慢慢好轉。蟲的樣子像細細的髮絲,或是像馬尾巴一樣。蟲大多會從肚子、背部和頭頸的地方跑出來。如果蟲的顏色是黃色、白色或紅色,就還可以醫治;但如果是青色,就沒辦法治了。還有一種叫積疳蟲的,這種蟲會啃食脊椎,導致身體發熱、消瘦、發黃。因為體內積聚的病邪而產生熱,所以患者會覺得煩躁口渴、拉肚子,拍打背部時會像打鼓一樣發出聲音,脊椎骨摸起來像鋸齒,或者十個手指頭都長瘡,而且會頻繁地咬指甲,這就是積疳蟲的症狀。這種情況應該服用《聖惠》記載的金蟾散。
7. 走馬疳
王好古曰。走馬疳。疳蝕之極也。乃五臟蒸熱上攻。甚即偏沿作崩沙候。牙邊肉腫爛。口內氣臭。身微潮熱。吃食不得。牙縫出鮮血。常動搖似欲脫。肉爛自漏落。治之先以淡鹽湯洗口。即下紫金散摻之。日三次。揩殺牙邊肉內蟲。如大段甚。即下秋霜散摻之。然後以天竺黃散。
夾地黃膏調理即安。如不退。先落齒一兩三個。即死不治。相次面光發。腮漏見骨而殂。
鰲按。曾氏治法。先去積熱。用當歸散合三稜散。加薑棗煎服。次投蘆薈丸、玉露飲。及以鹽溫水灌漱。或以軟雞翎蘸鹽水拂洗拭乾。以密陀僧散敷之。若經久不愈。傳於唇之上下。成崩沙症。腮穿齒落而死。
白話文:
王好古說:走馬疳,是疳病侵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這是因為五臟的熱氣向上侵襲所導致,嚴重時會沿著牙齦形成像崩塌的沙堆一樣的狀況。牙齦邊緣的肉腫脹潰爛,口中氣味惡臭,身體微微發熱,無法進食,牙縫流出鮮血,牙齒常常鬆動好像要脫落,潰爛的肉會自己掉落。治療方法,首先用淡鹽水漱口,然後塗抹紫金散,一天三次。擦拭殺死牙齦肉裡面的蟲,如果潰爛面積很大,就塗抹秋霜散,之後再用天竺黃散配合地黃膏來調理就會痊癒。如果沒有好轉,先掉一兩顆牙齒,就沒救了。接著臉部發光,腮部潰爛露出骨頭就會死亡。
鰲按:曾氏的治療方法,先消除積熱,使用當歸散合三稜散,加薑棗煎服。接著服用蘆薈丸、玉露飲,並用溫鹽水漱口,或是用柔軟的雞毛沾鹽水輕輕擦拭乾淨,再敷上密陀僧散。如果很久都沒好,蔓延到嘴唇上下,形成崩沙症,腮部穿孔、牙齒脫落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