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急驚風

虛汗嗜臥。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若入肺。則面白喘急。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若入腎。則面黑齧乳咬牙。用六味地黃丸。

葉桂曰。小兒倉猝驟然驚搐。古曰陽癇。從熱症治。古人用涼膈散為主方。按急驚屬陽熱病。用涼膈以清膈間無形之熱。膈上邪熱。逼近膻中。絡閉則危殆矣。此宣通乃一定之法。然必詢病因察時候治之。幼科以痰熱風驚四治。猶可說也。吾鄉有專科。立方鉤藤、連翹、木通、薄荷、前胡、枳殼、桔梗加入表散消食。

多不效驗。驚為七情。內應乎肝。肝病發驚駭。木強火熾。其病動不能靜。且火內寄肝膽。火病來必迅速。後世龍薈芩連。必加冰麝硝黃。取其苦寒直降。鹹苦走下。辛香通里竅之閉也。如牛黃丸、至寶丹、紫雪皆可選用。凡熱邪塞竅。神迷昏憒者仿此。鉤藤、丹皮之屬。僅泄少陽膽熱。

與急驚暴熱內閉之症。無益。若火熱劫爍血液。苦寒鹹寒。不中與也。宜犀角地黃湯之屬。方書有鎮墜金石之藥。有攻風劫痰之藥。雖非常用。要不可不考。驚與厥。皆逆亂之象。仲景云。蛔厥都從驚恐得之。凡吐蛔腹痛嘔惡。明是肝木犯胃。幼醫亂治。束手告斃。余宗仲景法。

每效。

白話文:

小孩出虛汗,喜歡躺著不動,這種情況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來治療。如果病邪侵入肺部,臉色會發白,呼吸急促,這時要用異功散加上柴胡、桔梗來處理。如果病邪侵入腎臟,臉色會變黑,並且會咬乳頭、磨牙,這時要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

葉桂說:小孩子突然間驚嚇抽搐,古人稱之為「陽癇」,要從熱症來治療。古人多用涼膈散作為主要方劑。仔細分析,急驚風屬於陽熱病,所以用涼膈散來清除胸膈之間無形的熱邪。如果胸膈之上的熱邪逼近膻中穴,導致經絡閉塞,情況就會很危險,必須要疏通。這是治療的原則,但一定要詢問病因,並觀察發病時間來治療。幼科一般把急驚風分為痰、熱、風、驚四種來治療,還可以說得過去。我鄉裡有專門的醫生,開出的藥方是鉤藤、連翹、木通、薄荷、前胡、枳殼、桔梗,加入一些發散、消食的藥物,但大多沒有效果。驚嚇其實是七情所致,內在反應的是肝臟的問題。肝病會導致驚嚇,肝木過於強盛,火氣旺盛,所以會出現躁動不安的情況。而且火氣內藏於肝膽,發病時來勢洶洶。後世常用的龍膽瀉肝湯等藥方,一定會加入冰片、麝香、硝石、大黃等藥物,這是利用苦寒的藥性直接降火,利用鹹味、苦味使藥性向下走,利用辛香之氣來疏通裡竅的閉塞。像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這些藥方都可以選用。凡是熱邪阻塞竅道,導致神志不清、昏迷的,都可以仿照這些方法治療。像鉤藤、丹皮之類的藥物,只能疏泄少陽膽經的熱邪,對於急驚風這種突然發作、熱邪內閉的症狀沒有什麼幫助。如果火熱過度消耗血液,苦寒、鹹寒的藥物就不適宜使用了,應該用犀角地黃湯之類的藥方。醫書上有一些鎮靜、墜痰的金石類藥物,也有一些攻風、化痰的藥物,雖然不是常用的藥物,但也不能不加以考慮。驚和厥,都屬於氣機逆亂的表現。張仲景說過,蛔厥也是因為驚恐而引起的。凡是吐蛔蟲、腹痛、嘔吐的,明顯是肝木侵犯了胃部。如果小兒科醫生亂治,就只能束手無策了。我遵循張仲景的方法,每次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