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五·厥陰經症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厥陰經症 (2)

1. 吐蛔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朱肱曰。此是厥陰症。或病人有寒。復發其汗。胃中冷。及因發汗後身熱。重發其汗。胃中虛冷。故吐蛔。先用理中丸次烏梅丸。

龔信曰。傷寒有不必厥逆。但吐蛔者。雖有大熱。忌下涼藥。犯之必死。蓋胃中有寒。則蛔不安其所而上膈。大凶之兆也。急用理中湯。加烏梅二個。川椒十粒。煎服。待蛔定。卻以小柴胡湯退熱。

白話文:

仲景說,厥陰病症會出現消渴、氣上撞擊心臟、心口疼痛發熱、飢餓卻不想要吃東西、吃了東西就吐蛔蟲、瀉下不止等症狀。

朱肱說,這是厥陰症。患者可能原本就有寒症,又因為發汗而導致寒症復發,胃部寒冷,或者因為發汗後身體發熱,又再次發汗,導致胃部虛寒,所以吐蛔蟲。治療上,先用理中丸,之後再服用烏梅丸。

龔信說,傷寒不一定會出現厥逆,但如果出現吐蛔蟲的症狀,即使患者有很高的熱度,也要忌用寒涼藥物,因為使用了寒涼藥物就會導致患者死亡。這是因為胃部有寒氣,蛔蟲就會不安定而向上移動至膈膜,這是十分凶險的徵兆。應該緊急服用理中湯,並加入烏梅兩個和川椒十粒,煎服。等到蛔蟲安靜下來之後,再用小柴胡湯退熱。

李中梓曰。吐蛔而渴。理中湯加大黃入蜜利之。

陶華曰。吐蛔。若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湯。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若見吐蛔者。雖有大熱。忌用寒涼。蓋胃中有寒。陽氣弱極。則蛔逆而上此大凶之兆也。急用炮姜理中湯。加烏梅二個。花椒一二十粒。蓋蛔聞酸則靜。見苦即安也。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里症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厥陰飢不欲食。食即吐蛔。同是不能食。而太陰則滿。厥陰則飢。同是一吐。而太陰吐食。厥陰吐蛔。此又主脾主肝之別也。

白話文:

李中梓說:如果吐蛔蟲而且口渴,可以用理中湯加入大黃,再用蜂蜜調和治療。

陶華說:如果吐蛔蟲,並且用藥下瀉後,腹瀉不止,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張介賓說:治療傷寒,如果看到病人吐蛔蟲,即使有發熱,也不要用寒涼的藥物。因為胃中已經有寒氣,陽氣非常虛弱,所以蛔蟲才會逆流而上,這是非常凶險的徵兆。應該用炮姜理中湯,再加上烏梅兩個、花椒一二十粒。因為蛔蟲聞到酸味就會安靜,看到苦味就會舒服。

柯琴說:太陰和厥陰,都以裡症為主要的病症。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是陰中之陰,厥陰是陰中之陽。太陰會腹脹、嘔吐,食慾不振;厥陰會餓卻不想吃,吃了就會吐蛔蟲。兩者都無法進食,但太陰是腹脹,厥陰是飢餓。兩者都會嘔吐,但太陰是吐食物,厥陰是吐蛔蟲。這就是脾臟和肝臟病變的不同表現。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非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戴原禮曰。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皆知為陰也。然亦有陽症吐蛔者。蓋胃中空虛。既無穀氣。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別症如何。不可專以胃冷為說。曾醫一人。陽黃吐蛔。又大發斑。陽毒症口瘡咽乾。吐蛔。皆以冷劑取效。是亦有陽症矣。

王肯堂曰。蛔厥者。其人手足冷而吐蛔也。臟厥者死。陽氣絕也。蛔厥雖厥而煩。吐蛔已則靜。不若臟厥之躁無暫安時。病人臟寒胃虛。蛔動上膈。聞食臭則出。因而吐蛔。舌燥口乾。常欲冷飲浸口不欲咽。蛔上煩躁。昏亂欲死。兩手脈沉遲。足冷至膝。甚者連蛔並屎俱出。大便秘而不行。此症雖險。都可救治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患者脈搏微弱且厥逆,到了七八天,皮膚冰冷,病人躁動不安,時時刻刻都無法安寧,這是臟腑厥逆,不是蛔厥。蛔厥的人,應該會吐出蛔蟲。現在這個病人平靜下來,又時常煩躁,這不是臟腑寒涼,而是蛔蟲上到膈膜,所以煩躁。一會兒停下來,吃東西就嘔吐,又煩躁起來,這是蛔蟲聞到食物的味道,所以出來,病人就吐出蛔蟲。吐出蛔蟲的病人,可用烏梅丸治療。烏梅丸也主治久瀉。

戴原禮說,胃中寒冷,必然會吐出蛔蟲。吐出蛔蟲,人人皆知是陰證。但是,也有一些陽證也會吐出蛔蟲,因為胃中空虛,沒有穀氣,所以蛔蟲上來尋找食物,到喉嚨就吐出來。還要觀察其他症狀,不能只說胃寒。曾經治療過一個病人,患有黃疸,也吐出蛔蟲,還出現大片斑點。陽毒症狀有口瘡、咽喉乾渴,吐出蛔蟲,都用寒涼的藥物治療,也能奏效,這也是陽證的表現。

王肯堂說,蛔厥的人,手腳冰冷,會吐出蛔蟲。臟厥的人會死,因為陽氣衰竭。蛔厥雖然厥逆,但會煩躁,吐出蛔蟲後就會平靜,不像臟厥那樣躁動不安。病人臟腑寒涼、胃氣虛弱,蛔蟲活動上到膈膜,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出來,因此吐出蛔蟲。舌頭乾燥、口渴,經常想要喝冷飲,含在嘴裡卻不想咽下去。蛔蟲上來,病人煩躁不安,昏迷欲死,兩手脈搏沉遲,腳冷到膝蓋,嚴重者連蛔蟲和糞便一起排出。大便秘結,無法排出。這種病症雖然險惡,但都可以救治。

鰲按。戴氏陽症吐蛔之說。往往有之。醫者不可不察。而動以桂、附、乾薑等熱劑與之也。

白話文:

鰲按。戴氏陽症吐蛔的理論,常常被提及。醫生們不能忽略這個點,經常會誤用肉桂、附子、乾薑等熱性藥物來對付這種情況。

2. 除中

【綱】仲景曰。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目】劉完素曰。除者。除去也。與除夕之除同義。夫脈遲為寒。胃中真陽已薄。不可更與涼藥。蓋胃暖乃能納食。今胃冷而反能食。則是胃之真氣發露無餘。而胃陽亦必漸去而不能久存。故必死。腹中。即胃中也。

魏荔彤曰。此為陽虛陰寒家立法。見厥陰一症。原寒熱雜合。其盈虛消息之機。全在臨時斟酌。為陽氣盛。熱有餘。則越之散之。甚且涼之下之。為陰氣盛。熱不足。則升之舉之。甚且溫之補之。俱難一以為治也。此固為厥陰傳經之邪言之。而不止此也。傷寒中何經不然。雜病中何症不然。故此條俱未嘗專指厥陰也。學者可不察乎。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人脈搏遲緩,六七天后反而用黃芩湯來去除熱症。脈搏遲緩是寒症,現在用黃芩湯去除熱症,肚子卻感到冷,應該無法進食,但病人反而可以進食,這就是「除中」,一定會死。

劉完素說,「除」就是除去,和除夕的「除」意思相同。脈搏遲緩是寒症,胃裡的真陽已經很虛弱,不能再用涼藥。因為胃暖才能消化食物,現在胃冷卻反而能進食,這就是胃的真氣完全散發出來,胃陽也一定會逐漸消失,不能持久,所以必死。腹中就是胃中。

魏荔彤說,這是針對陽虛陰寒的病人制定的方法,看到了厥陰證,本就寒熱混合,盈虛消長的機制,完全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斟酌。如果是陽氣盛,熱症過盛,就應該散之,甚至用涼藥來泻之;如果是陰氣盛,熱症不足,就應該升之舉之,甚至用溫藥來補之。治病方法不能一成不變。這的確是厥陰經傳經的邪氣病症的論述,但並不局限於此。傷寒病中哪個經脈不是這樣?雜病中哪個病症不是這樣?所以,這條論述並非專門指厥陰經,學習者應該仔細思考。

【綱】仲景曰。眼睛不慧。語言不出。而設食反多者。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能言。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目】楊士瀛曰。除中者。臟寒應不能食。今反能食是也。有三症。悉屬厥陰。其一由誤服黃芩湯而致。期以必死。其一則熱少厥多。胃氣在者愈。暴來出而復者死。其熱續在者生。此不因藥故也。其一至眼不慧。舌不能言。則為壞症。必死

白話文:

張仲景說,眼睛看不清楚,說不出話,卻食慾旺盛,這是除中。雖然嘴巴想說話,但舌頭卻說不出來。

傷寒一開始發燒六天,然後九天出現厥逆和腹瀉。一般來說,厥逆和腹瀉的人應該不能吃東西,現在卻能吃,恐怕是除中。如果能吃索餅,而且不發燒,說明胃氣還在,一定會好。擔心的是突然發熱後又退去。三天後再把脈,如果熱度還在,預計明天半夜就會好。

楊士瀛說,除中是因為臟腑寒涼,應該不能吃東西,現在卻能吃,這是因為寒氣逼迫胃氣外泄的緣故。除中有三種情況,都屬於厥陰症。其中一種是由於誤服黃芩湯導致,預計必死無疑。還有一種是發熱少、厥逆多,如果胃氣還在,就會好轉;如果突然發熱後又退去,就會死亡;如果熱度持續,就會活下來。這種情況不是因為藥物引起的。還有一種是眼睛看不清楚,舌頭說不出話,這是非常嚴重的病症,必死無疑。

3. 氣上撞心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成無己曰。氣上撞者。腹中氣時時上撞也。此汗吐下後之疾。雖經下之。邪猶在表故也。痞病氣上撞咽候。亦由誤汗吐下而生。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傳經熱邪為患。歷舉其症以驗之。示誤下之禁也。傷寒之邪。傳入少陰。為里中之裡。及自少陰傳厥陰。又為三陰之極盡處矣。陰盡處受邪。亦無所復傳。卻由同表裡之少陽為升降之出路。故在陽明有下法。在少陰亦有下法。今陰盡之極。則少陽固無下法。

厥陰更無下法。下之為誤可知矣。然邪在少陰。原分寒熱。邪在厥陰。亦必分寒熱。邪由傳經入少陰者為熱。及遞傳厥陰。不問而知為熱矣。惟是厥陰病中。若直中寒邪。亦自少陰起。而入厥陰。是寒熱皆由少陰而來。大足相混也。試先言傳經自太陰而來為熱邪者。能辨乎此。

白話文:

仲景說,厥陰病症表現為氣上衝心,心口疼痛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蛔蟲,瀉下不止。

成無己認為,氣上衝指的是腹中氣體時常向上衝擊,這是汗吐下之後的病症,雖然經過瀉下,但邪氣仍然在表層,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痞病氣上衝喉嚨的症狀,也是由於誤汗吐下而導致的。

魏荔彤說,這段話指的是厥陰病傳經熱邪所致,列舉出病症來驗證,提醒人們不要誤用瀉下之法。傷寒之邪傳入少陰,是裡中之裡,從少陰再傳入厥陰,又到了三陰的極盡之處。陰盡之處受到邪氣,也沒有地方可傳了,只能依靠表裡相通的少陽作為升降的出路,所以陽明有瀉下之法,少陰也有瀉下之法。現在陰氣已經到了極盡之處,少陽自然沒有瀉下之法,厥陰更沒有瀉下之法,瀉下就是錯誤的,可以理解了吧。

然而,邪氣在少陰,原本就分寒熱,邪氣在厥陰,也一定分寒熱。邪氣由傳經進入少陰者為熱,遞傳至厥陰,不言而喻也是熱。只是,厥陰病中,如果直接中寒邪,也是從少陰開始,而進入厥陰,這就說明寒熱都是從少陰而來,很容易混淆。先說一下傳經從太陰而來的熱邪,你能區分這個嗎?

則由少陰直中而起之寒邪。自可徐考而識之。厥陰病。得於傳經為熱邪者。先驗其症。首曰消渴。凡熱必渴。然寒濕隔阻正氣亦有渴。渴欲飲水。必不能多。未有渴而飲。飲而仍渴。隨飲隨消隨渴者。故隨飲隨消隨渴。則為傳經之熱邪。傳入厥陰無疑也。少陰居下。厥陰居中。

熱漸傳上。則上焦必受熏灼之害。為消渴。為氣上撞心。為心中疼熱。皆少陰之邪熱。緣木而升者。竟入肝為病。木火交熾。而諸症見矣。然又有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之症者。何也。蓋邪從少陰傳來。本自三陽傳入。病久胃虛。邪熱乘之。蛔因胃氣虛。則不能安伏於胃底之下。

又熱乘之。反浮游於胃口之上。於是胃虛而熱。則多飢。蛔在胃口。故不欲食。食入而食在蛔上則相安。食入而蛔反在食上則必吐蛔。此又厥陰病中旁及之胃病也。醫家或見熱症。謂宜下。再見胃病。又謂宜下。漫為下之。大誤矣。少陰之傳厥陰。其勢駸駸日上矣。治之如法。

白話文:

如果寒邪從少陰經脈直透而起,可以慢慢觀察就能辨別。厥陰病是由傳經的熱邪引起的,首先要觀察症狀,第一個就是消渴。凡是熱症都會口渴,但寒濕阻礙正氣也會口渴。渴了想喝水,卻喝不了太多。還沒渴就喝,喝了還渴,喝多少就消多少就渴,這就是傳經的熱邪,毫無疑問已經傳入厥陰經了。少陰經在下方,厥陰經在中間。

熱邪逐漸向上傳,就會灼傷上焦,導致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痛發熱,這些都是少陰經的邪熱,就像爬樹一樣向上蔓延,最終進入肝臟,導致木火交熾,出現各種症狀。還有的病人會出現飢餓但不想吃飯,吃了就吐蛔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邪氣從少陰經傳來,原本是從三陽經傳入的,病久了胃氣虛弱,邪熱趁機入侵,蛔蟲因為胃氣虛弱,就無法安穩地待在胃底。

再加上邪熱的影響,反而浮游在胃口附近。於是胃氣虛弱又加上熱邪,就會經常感到飢餓。蛔蟲在胃口附近,所以就不想吃飯。食物進去,如果在蛔蟲上面,就會相安無事;如果食物進去,蛔蟲反而在食物上面,就會吐出蛔蟲。這又是厥陰病中,連帶影響的胃病。有些醫生看到熱症,就認為應該瀉下;又看到胃病,又認為應該瀉下,隨便就給病人瀉下,這是很大的錯誤。少陰經的邪氣傳入厥陰經,它的勢頭越來越猛烈,治療要按規矩辦。

則邪可從少陽而散。亦如陽明傳少陽。為邪出之門戶也。反逆其勢而下之。陰性本降。再經誤下。利何能止乎。仲師於厥陰中。首揭不可下之禁。見厥陰病無論為寒為熱。俱不可下也。

【綱】仲景曰。病如桂枝症。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撞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目】寇宗奭曰。此蓋未經汗吐下作膈實。故宜吐也。

王肯堂曰。氣撞心疼者。厥陰本病也。如氣上撞。不吐蛔者。為陽症。若撞咽不得息者。瓜蒂散吐之。往來寒熱者。奔豚。陰拘攣者。陰陽易。卒口噤者。剛痙與汗吐下之後。各有症治方法。學者詳之。

白話文:

若邪氣入侵少陽,則可透過少陽散發出去。這就像陽明傳給少陽,是邪氣外出的門戶。若逆著邪氣的趨勢向下治療,則如同逆水行舟,效果甚微。陰性本應下降,若誤用下法,更難止住病症。仲景先生在論述厥陰病時,首要強調不可下法的禁忌。無論厥陰病是寒是熱,都不可使用下法治療。

仲景說,若病人出現像桂枝湯證的症狀,頭不痛,頸不僵硬,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擊咽喉,無法呼吸,這是胸中有寒引起的,應該用瓜蒂散來吐出寒邪。

寇宗奭說,這種情況是因為病人尚未經過汗法、吐法、下法治療,導致胸膈壅塞,所以需要用吐法。

王肯堂說,氣上衝擊心胸是厥陰病的本症。若氣上衝擊,但未吐出蛔蟲,則為陽證。若氣上衝擊咽喉,無法呼吸,則應該用瓜蒂散來吐出寒邪。若出現往來寒熱、奔豚、陰拘攣等症狀,則為陰陽失調。若突然口噤,則為剛痙,這些症狀在經過汗法、吐法、下法治療後,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學者應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