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五·厥陰經症 (1)
卷十五·厥陰經症 (1)
1. 厥陰經脈
【綱】仲景曰。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喻昌曰。滑為陽脈。其裡熱熾盛可知。故宜行白虎湯以解其熱。與三陽之治不殊也。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傳經熱邪盛於裡。勿誤認為寒邪也。傷寒厥陰病。必有厥。厥之為寒為熱迥別。如厥陰病而症俱厥。似寒邪矣。然脈見滑。滑者。大而數也。與沉細遲微相反矣。是熱邪在裡也。此內為真熱。外厥以現假寒乎。非也。其厥者。即他條所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之凡厥也。
乃陰陽氣不順接所致也。不必陰盛陽衰。氣不順接。可以成厥。即陽盛陰衰。氣不順接。亦可成厥也。故必診脈之滑而知熱在裡。當急救其絕陰以制亢陽。不當目為孤陽上浮之假熱。明矣。主以白虎湯。寒涼以治熱。兼辛散以發升。俾熱隨肝木發達於表。亦出邪之道路。乘勢宜然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脈象滑利而出現厥逆的,是裡頭有熱。用白虎湯來治療。
喻昌說,滑脈是陽脈,裡頭熱氣熾盛可知,所以要用白虎湯來解熱,與治療三陽病的方法相同。
魏荔彤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厥陰經傳來的熱邪盛在裡頭,不要誤認為是寒邪。傷寒厥陰病,一定會有厥逆。厥逆因寒邪和熱邪而表現的完全不同。例如厥陰病症狀都表現為厥逆,看起來像是寒邪,但是脈象卻是滑的,滑脈是大而數的,和沉、細、遲、微相反,這就是裡頭有熱邪。這是在內裡是真熱,在外表現出假寒。這不是因為孤陽上浮導致的假熱,而是陰陽氣不順接所致。不一定要陰盛陽衰才會造成氣不順接,進而出現厥逆;陽盛陰衰,氣不順接,也能導致厥逆。所以必須診斷脈象是滑的,才能知道裡頭有熱,應該緊急救治其絕陰以制亢陽。
白虎湯性寒涼,可以治療裡熱,又兼具辛散的作用,可以發升陽氣,讓裡熱隨著肝木發達到體表,也是邪氣外出的通道,趁勢而為才合適。
【綱】仲景曰。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目】朱肱曰。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戊為右足之厥陰。兩陰俱虛。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絡於舌本也。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受病也。
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陽明土。土傳少陽木。為微邪。陰主殺。故木傳太陰土。土傳少陰水。水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脾土。脾再受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榮衛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
白話文:
仲景說,傷寒病人腹脹,神志不清,寸口脈浮而緊,這是肝氣乘脾的表現,叫做「縱」。可以刺期門穴。
朱肱說,足厥陰是肝的經脈。厥的意思是盡,也就是說陰氣達到極點。靈樞經說,亥為左足厥陰,戊為右足厥陰。兩陰都虛弱,所以叫做厥陰。陰氣盡了就黑暗,陰氣出現就叫做朔,厥陰就是以陰氣盡了來解釋。厥陰經脈循行陰器,並連接到舌根。經脈失於營氣,則筋脈緊縮,筋脈緊縮就會牽引舌頭和睪丸。所以嘴唇青紫,舌頭捲縮,睪丸縮小。如果寸口脈微弱緩慢,就知道是厥陰經受病了。
總的來說,傷寒病是臟腑之間相互傳變的。陽經先受病,所以依次傳入陰經。陽氣主生,所以太陽經(水)傳給陽明經(土),陽明經(土)傳給少陽經(木),這屬於輕微的邪氣。陰氣主殺,所以少陽經(木)傳給太陰經(土),太陰經(土)傳給少陰經(水),少陰經(水)傳給厥陰經(木)。到了六七天,就會傳入厥陰肝木,肝木必然會克制脾土。脾土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則五臟六腑都會困頓危殆,營氣和衛氣不通暢,耳朵聾,睪丸縮小,不認識人就會死亡。
速用承氣下之。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厥陰肝之經。主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症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杖。脈沉疾。或吐或利。當急灸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復而大汗解。古云。辛甘發散為陽。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陰極發躁。陰盛似陽。以脈別之。
白話文:
立刻使用承氣湯瀉下。這樣做可以保住五條命,只有一條命會喪失。古人說,脾臟有熱病,就會危及五臟。又說,脾臟敗壞,就會死亡。如果病症在第六、第七天傳到厥陰經,脈象微弱緩慢、微浮,這是脾胃的脈象。因此可以知道脾氣完好,不再受到剋制,邪氣無處容身,營衛之氣將會恢復。水氣上升,火氣下降,就會出現寒熱交替,並伴隨大量汗液排出而痊癒。
厥陰經是肝經,主治消渴症。氣向上衝擊心臟,導致心痛發熱,食慾不振,吃了就吐蛔蟲,瀉下後,腹瀉不止。如果陰氣過盛,陽氣突然消失,就會變成陰毒。症狀表現為四肢冰冷,臍腹疼痛,感覺像被棍棒打了一樣,脈象沉而急促,或嘔吐或腹瀉。應該緊急灸治,服用辛熱藥物,使陽氣恢復,並伴隨大量汗液排出而痊癒。古人說,辛甘藥物具有發散之性,屬陽性,指的是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藥物,能夠恢復陽氣。輕微的症狀使用辛甘藥物,嚴重的症狀則使用辛苦藥物。陰氣極盛時會出現躁狂,陰盛似陽,要根據脈象來區分。
楊士瀛曰。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為肝脈。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目】朱肱曰。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此足厥陰經受病也。厥陰病。其脈微浮而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脈微緩者。必囊不縮。外症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合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
蘇頌曰。厥陰之脈。微緩不浮。中風病傳厥陰。脈轉微浮。則邪還於表。而為欲愈。
白話文:
楊士瀛曰。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為肝脈。
楊士瀛說,《脈法》書中記載:脈象浮而緊的,稱為弦脈。弦脈屬於肝經的脈象。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綱目】張仲景說:厥陰中風,脈象略微浮起,表示病情正在好轉;如果脈象不浮,則表示病情尚未痊癒。
【目】朱肱曰。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此足厥陰經受病也。厥陰病。其脈微浮而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脈微緩者。必囊不縮。外症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合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
【目】朱肱說:傷寒病發病六七天,患者感到胸腹脹滿,小腹縮緊,脈象寸口、尺部都微弱緩慢,這是足厥陰經受病的表現。厥陰病的脈象略微浮起,表示病情正在好轉;如果脈象不浮,則表示病情尚未痊癒。應服用小建中湯。脈象微弱緩慢的,一定是小腹不會縮緊,外在症狀一定會出現發熱惡寒,像瘧疾一樣,表示病情正在好轉,應服用桂枝麻黃合半湯。如果寸口、尺部脈象都沉而短,一定是小腹縮緊,毒氣已經侵入臟腑,應服用承氣湯瀉下。
蘇頌曰。厥陰之脈。微緩不浮。中風病傳厥陰。脈轉微浮。則邪還於表。而為欲愈。
蘇頌說:厥陰經的脈象微弱緩慢,不浮起。中風病傳入厥陰經後,脈象轉而略微浮起,表示邪氣從內部轉移到外部,病情正在好轉。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得愈之脈。以明厥陰病邪之去路。標六經盡處以立治。即傷寒六經之大法也。凡以邪之盛者久必衰。邪之入者久必出。亦由其人陽氣原旺。病邪不能久處於中。則必行其經盡而自愈。但厥陰為三陰之盡。其邪行經盡而欲出。舍少陽無路也。又舍太陽無門也。
故厥陰一經。為寒邪得自直中者。由少陰而起。溫之散之。亦由少陽之半表而透太陽之表。為熱邪得自傳經者。亦由少陽而傳。升之舉之。亦必由少陽之半表而透太陽之表。故在厥陰。言邪之去路。則不論為寒為熱。舉由此也。試驗於脈。本厥陰病。脈應沉中或見緊。或見數。
白話文:
魏荔彤說:「這些話是說明厥陰病症痊癒時的脈象,藉此說明厥陰病邪氣消散的路徑。這是以六經病症的終點為依據來制定治療方法,也就是傷寒六經治療中的基本法則。
一般來說,邪氣盛極必衰,邪氣侵入身體久了也會自行排出。這是因為患者原本的陽氣充足,病邪無法長期停留在體內,必然會沿著經脈運行到盡頭而自然痊癒。但厥陰是三陰經脈的終點,邪氣運行到經脈盡頭想要排出,卻找不到通往少陽經的路,也找不到通往太陽經的門戶。
所以,厥陰經脈是寒邪直中身體,從少陰經開始,必須溫熱驅散它。寒邪也會從少陽經的半表層透出太陽經的表層。熱邪傳經也是一樣,也會從少陽經傳入,需要升提舉陽,最終也必須從少陽經的半表層透出太陽經的表層。因此,在厥陰經脈方面,談論邪氣消散的路徑,無論是寒邪或熱邪,最終都是由此途徑。
可以從脈象驗證。原本患有厥陰病的人,脈象應該沉而緊,或者出現數脈。」
俱非微脈也。亦有陽脈而脈微者。則浮沉取之俱微也。今沉取不緊不數如平人。知陰分之邪已離矣。浮取見微。知陽分之邪欲透矣。此微即太陽中風之陽浮而陰弱也。夫厥陰病。何以言中風。以脈見微而於浮取得之。既非無根之陽外脫。亦非厥陰之陽內陷。是厥陰之邪隨陽氣。
由少陽達太陽。欲愈之機也。故可以厥陰中風名其病。見厥陰而病具太陽中風之脈。則陽升邪脫。可識經盡得解之候也。是全於浮之一診決之。浮則愈。不浮則未愈。可知邪透表。則病已。未全透表。則病未已。主治者。桂枝。升陽驅邪之用。仲師他條所言攻表宜桂枝湯者。
白話文:
脈象不只是微弱,也有陽脈但脈象微弱的情況,這時浮沉取脈都微弱。現在沉取脈象不緊不數,如同常人,說明陰分的邪氣已離去。浮取脈象見微弱,說明陽分的邪氣將要透出。這種微弱的脈象正是太陽中風的陽浮而陰弱。厥陰病為何會說中風?因為脈象見微弱,在浮取時能感覺到。既不是陽氣外脫無根,也不是厥陰的陽氣內陷,而是厥陰的邪氣隨著陽氣,由少陽到達太陽,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因此可以稱為厥陰中風。見到厥陰病且有太陽中風的脈象,說明陽氣上升邪氣將要脫離,這是經絡完全通暢解脫的徵兆。完全依靠浮取脈象就能判斷病情。浮取脈象則痊癒,不浮取則未痊癒。可知邪氣透出表層,則病已痊癒;邪氣未完全透出表層,則病尚未痊癒。主治藥物是桂枝,具有升陽驅邪的作用。仲師在其他條目中也提到攻表宜用桂枝湯。
正此處吃緊也。蓋邪已由陽有達太陽透表之勢。故不用復從少陽為治而用柴胡。但治太陽。即以治少陽。且正所以治厥陰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非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喻昌曰。此條微旨。千百年來無識之者。昌於篇首總括大意。挈出腎陽胃陽。竊原有所自。臟厥者。正指腎而言之。蛔厥者。正指胃而言之。曰脈微而厥。則陽氣衰微可知。然未定其為臟厥蛔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乃為臟厥。宜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主死。蛔厥則時煩時止。
白話文: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關鍵時刻。因為邪氣已經從陽明經到達太陽經,有透發到體表的趨勢。所以不用再從少陽經治療,而要用柴胡。只要治療太陽經,就能治療少陽經,而且正是治療厥陰經的方法。
張仲景說,傷寒症患者脈搏微弱而厥逆,到了七八天,皮膚冰冷,病人躁動不安,一刻都靜不下來,這就是臟厥,不是蛔厥。蛔厥患者,病人會吐蛔蟲。現在這個病人安靜下來,但又時而煩躁,這不是臟寒,而是蛔蟲上到膈膜,所以煩躁。過一會兒又停止,吃了東西就嘔吐,又煩躁,這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的味道跑出來,病人所以會吐蛔蟲。吐蛔蟲的患者,烏梅丸可以治。烏梅丸還可以治療久瀉。
喻昌說,這段話的意思很微妙,千百年來沒有人明白。我在篇首總括大意,提出腎陽和胃陽,是有根據的。臟厥,指的是腎臟;蛔厥,指的是胃。他說脈搏微弱而厥逆,那麼陽氣衰微就可以知道了。但是還不能確定是臟厥還是蛔厥。只有皮膚冰冷,病人躁動不安,才是臟厥。應該用四逆湯和灸法治療。如果厥逆沒有恢復,就會死亡。蛔厥則是一會兒煩躁,一會兒停止。
未為死候。但因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也。烏梅丸中酸苦辛溫互用。以安蛔溫胃益虛。久利而便膿血。亦主此者。能解陰陽錯雜之邪故也。
【綱】仲景曰。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目】寇宗奭曰。下利而下重。即痢症也。無論病在傷寒中不在傷寒中。其症皆為厥陰肝經所主。若惟用寒涼。有傷肝木暢達之性。將日益陷下。便難救療。惟辨陽氣之升降。使陽升則愈。陽陷則危也。
喻昌曰。下利而脈沉弦。主裡急後重。成滯下之症。大者即沉弦中之大。微弱數者。即沉弦中之微弱數也。脈微弱數。雖發熱不死。則脈大身熱者。其死可知矣。
白話文:
人還沒有到死亡的時刻,但如果因此導致胃中陽氣不足,就會死亡。烏梅丸中酸苦辛溫互相配合,可以安蛔溫胃益虛。如果長期腹瀉並且排泄膿血,也適合用烏梅丸治療,因為它可以解開陰陽錯雜的邪氣。
仲景說,腹瀉,脈象沉而弦緊的,是下墜感。脈象大的,代表腹瀉還沒停止。脈象微弱而數的,代表快要自癒了。即使發燒,也不會死亡。
寇宗奭說,腹瀉並且下墜感,就是痢疾。不論是在傷寒期間還是不在傷寒期間,這種病症都是厥陰肝經所主。如果只用寒涼的藥物,會損傷肝臟的疏通暢達之性,病情會越來越嚴重,難以治療。必須辨別陽氣的升降,使陽氣上升則病癒,陽氣下降則危險。
喻昌說,腹瀉並且脈象沉而弦緊,代表裡急後重,形成了停滯不下的症狀。脈象大的,就是沉而弦緊中大的脈象。脈象微弱而數的,就是沉而弦緊中微弱而數的脈象。脈象微弱而數,即使發燒也不會死亡,那麼脈象大而發熱的,死亡就可預料了。
【綱】仲景曰。下利。有微熱。而陽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目】魏荔彤曰。此二條申解厥陰下利。診脈以為審辨。定邪之升降為愈否也。厥陰病。陽升為吉。陽降為凶。要在下利一症。固已。然下利中亦有正陽升降之機。不可不詳辨之。以定其愈不愈。未可因一下利。而即謂厥陰病中之不可救藥者也。如下利微熱而渴為陽症。而利為因熱也。
診之脈弱。陽氣上升。脈必浮。自無沉緊。是陽升本脈。非陽虛病脈也。且渴亦陽盛熱越上焦之理。合觀脈症。可勿治而令自愈。蓋下利脈應沉緊。陰盛則脈必沉遲。今雖厥陰下利。脈自弱中帶數。是陽原易升。表原易透。病原欲罷。故令自愈。而勿妄治也。設不愈。其人必圊膿血。
白話文:
張仲景說:腹瀉,伴有輕微發熱,但陽脈虛弱的人,可以自行痊癒。腹瀉,脈搏快速且口渴的人,也可以自行痊癒。如果沒有好轉,一定會流膿血,這是因為體內有熱氣的緣故。腹瀉,脈搏快速,有輕微發熱,並且出汗的人,也可以自行痊癒。如果病情加重,表示病症尚未解除。腹瀉,寸脈浮而數,尺中卻沉而緊的人,一定會流膿血。
魏荔彤說:這兩條解釋的是厥陰下利,診脈作為審慎辨別,判斷邪氣的升降,來決定是否能痊癒。厥陰病,陽氣上升是吉兆,陽氣下降是凶兆。重點在下利這個症狀,固然如此,但腹瀉之中也有正陽升降的機制,不可不仔細辨別,才能確定是否能痊癒。不可因為腹瀉,就認為是厥陰病中不可救藥的症狀。例如腹瀉伴有輕微發熱且口渴,是陽症,而腹瀉是由於熱氣引起的。
診脈發現脈象虛弱,陽氣上升,脈搏一定浮,不會沉緊,這是陽氣上升的本脈,不是陽虛的病脈。而且口渴也是陽盛熱氣上越上焦的道理。綜合觀察脈象和症狀,可以不用治療而讓病人自行痊癒。因為腹瀉的脈象應該沉緊,陰盛則脈象必定沉遲,現在雖然是厥陰下利,但脈象卻在虛弱中帶有數,這是陽氣容易上升,表證容易透發,病原將要消退的徵兆,所以可以讓病人自行痊癒,不要胡亂治療。如果沒有好轉,這個病人一定會流膿血。
豈脈不應症乎。非也。熱邪入陰分已深。因陰分有熱。遽不能已。故不愈。倘下利脈數熱微。則陽必上升透表。邪隨汗出。由厥陰竟達少陽。而邪出矣。又入陰分深。留滯於中。不能得脫。則熱久內蓄。必致便膿血。亦猶少陰之便血。為熏灼腸胃。汙穢隨下。均一義也。設不弱而緊。
非寒邪復中表里。則為陽已深陷。豈能遽解。此診脈必審陽氣升降之故。以明厥陰病之愈否。此要訣也。再就膿血症言之。亦於診脈識之。寸反浮數。陽升汗出。病愈無疑。而尺中自澀。則陽雖上浮。而陰中有熱以溷之。是熱入之深。壅閉陰分。故必圊膿血。將陽隨利下陷。
白話文:
脉搏不符合病症吗?并非如此。热邪深入阴分,因阴分有热,急着治疗也无法消除,所以病症无法痊愈。假如病人腹泻,脉搏数且热微,则阳气必上升透达体表,邪气随着汗液排出,由厥阴经到达少阳经,邪气便被驱逐出去。如果热邪深入阴分,滞留在体内,无法排除,则热气长期积蓄,必致排泄物有脓血。这与少阴经的便血一样,都是因为热气熏灼肠胃,污秽物随之排出,道理相同。如果脉象不弱而紧,并非寒邪再次侵入表里,而是阳气已经深深陷入阴分,怎能轻易治愈?因此,诊断脉象必须仔细观察阳气升降情况,以了解厥阴病的治愈与否,这是关键。再从脓血症来说,也要通过脉象来辨认。寸关脉浮数,阳气上升,汗液排出,病症必会痊愈。而尺脉沉涩,则阳气虽然上升浮动,但阴分还有热气混杂其中,说明热邪深入阴分,阻塞阴分,所以必定会排泄脓血,阳气也随之向下陷落。
失其浮而復為緊。致不可解也。此二條。皆就熱邪傳入厥陰。致成下利。而辨其正陽之升降。以定病機進退也。學者勿混正陽為熱邪。又不可謂正陽升外。別有熱邪應除。斯可與言治厥陰熱邪矣。又二條。正是首條中段不愈之注。示人診得寸脈浮數應愈。因尺澀故便膿血不愈也。
原文不出方。知急辨症也。症明而用方。在乎其人矣。
【綱】仲景曰。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
白話文:
仲景說,傷寒病初起發熱六天,厥陰症發作九天而出現腹瀉。一般來說,厥陰症發作時應該不能吃東西,但現在病人卻能吃,可能是因為熱邪已經被排除了。病人可以吃索餅,如果沒有發熱,說明胃氣還存在,一定會痊癒。可能是因為突然發熱後,熱邪又排出去了。三天后再次探脈,如果熱邪仍然存在,預計在第二天半夜就會痊癒。這是因為病人一開始發熱六天,厥陰症發作九天,之後又發熱三天,加上之前的六天,總共也是九天。
總結
這段古文主要討論的是傷寒病的厥陰症,以及如何辨別病情、判斷預後。同時也強調了根據患者體質用藥的重要性。最後,引用了仲景的觀點,說明了熱邪發作、消退的過程,以及判斷病程的依據。
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目】喻昌曰。少陰經中。內藏真陽。最患四逆。故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厥。厥陰經中。內無真陽。不患其厥。但患不能發熱。與夫熱少厥多耳。論中恐暴熱來出而不去。後三日脈之。其熱尚在。形容厥症重熱之意。讀者不可草草。然得熱與厥相應。尤無後患。若熱氣有餘。病勢雖退。必發癰膿。以厥陰主血。熱與血久持不散。必致壅敗也。
魏荔彤曰。厥陰病。以厥為重。而厥與發熱二者。又必詳辨其時之久暫。與氣之盈絀。此乃病之進退大關。不容不明者。
白話文:
與厥症相應,所以預計隔天半夜就會好轉。三天後把脈,發現脈搏快速,熱症尚未消退,這就是熱氣殘留,必定會發出膿瘡。 少陰經內藏真陽,最怕四逆症,所以說吐瀉手足冰冷卻突然發熱的,就不是厥症。厥陰經內沒有真陽,不擔心厥症,只擔心無法發熱,而且發熱少、厥症多。這段論述是擔心暴熱出現後無法消退,三天後把脈,熱症仍然存在,形容厥症嚴重且伴隨熱症的意思。讀者不可草率,不過如果熱症與厥症相應,則後患無憂。若熱氣殘留,雖然病情退卻,但必定會發出膿瘡,因為厥陰經主血,熱氣與血氣長期糾纏不散,必定會導致瘀積敗壞。 厥陰病以厥症為重,但厥症和發熱這兩種症狀,必須詳細辨別其出現時間的長短和氣血的盈缺,這是疾病進退的關鍵,不容忽視。
發熱六日。反厥九日。再熱三日。陰陽之數各均矣。夫陽入陰九日。陽出陰又九日。一出一入。即一屈一伸。一屈一伸。即一曲一直。木之本性也。在三陽之少陽。為往來寒熱。屬腑。故陽陷者淺。而往來之時暫。在三陰之厥陰。為出入厥熱。屬臟。故陽陷者深。而出入之時久。旦日夜半愈者。陰陽數九極。數極必變。夜半陽生。故愈也。
肝為血臟。熱溷其中。而發癰膿。此見厥陰以陽陷為病。以陽升為愈。而陽升必透表而散。方為全愈。若仍在厥陰。灼炙為患也。是升猶之乎未升也。凡仲景言日。皆約略之詞。如此九日。亦未可拘總以熱與厥較其均平耳。如熱七八日。厥七八日亦可。即熱五六日。厥五六日亦可。不過較量其陰陽盛衰。非定謂必熱九日。厥九日。方可驗准也。
白話文:
發熱六天後,轉為逆冷九天,再發熱三天。這樣,陽和陰的數量就相等了。陽氣進入陰氣九天後,陽氣離開陰氣再九天,一次出一次進,就像一次彎曲一次伸展一樣。一次彎曲一次伸展,就像是一次彎曲一次直立一樣,這是木質的基本性質。在三陽中的少陽,表現為來去間歇性的寒熱,屬於腑,所以陽氣陷入的深度較淺,來去的時間也較短。在三陰中的厥陰,表現為進出間歇性的熱症,屬於臟,所以陽氣陷入的深度較深,進出的時間也較長。白天和夜半後病情痊癒,因為這是陰陽數量達到極點的結果,數量達到極限必然會改變。夜半後陽氣開始生長,因此病情得以痊癒。
肝是一個血液器官,熱氣滯留在其中,導致發癰膿,這顯示出厥陰以陽氣陷下為病,以陽氣上升為愈。陽氣上升必須穿透表面散發出去,才能算是完全痊癒。如果還處於厥陰期,可能會因為熱灼炙而引起問題,就像是陽氣還未真正上升一樣。所有的「日」在張仲景的著作中都是大約的概念,並不是一定指熱和厥的數量要完全對等。比如熱七八天、厥七八天也是可以的,甚至熱五六天、厥五六天也可以,只是比較陰陽的盛衰,而不是確定只有熱九天、厥九天才能確認病情。
原文言厥陰病。始發熱六日。即知其邪自少陰傳來。為熱邪也。何也。少陰病無發熱。發熱即為愈機。至傳厥陰。必反發熱。以少陰在三陰為陰經之裡。故熱不能發。厥陰在三陰雖為陰盡處。而與少陽相連表裡。故熱可得發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難治。
白話文:
厥陰病一開始發燒六天,就知道是少陰病的邪氣傳過來的,是熱邪。為什麼呢?因為少陰病不會發燒,發燒就代表病要好了。傳到厥陰,必定會再次發燒。這是因為少陰在三陰中是最裡面的陰經,所以熱氣無法發散出來。厥陰雖然是三陰中最陰的地方,但和少陽相表裡,所以熱氣就能發出來。
張仲景說,傷寒脈象結代,心悸的,用炙甘草湯治療。脈搏來得緩慢,有時停一下,又再來的,叫做結脈。脈搏來得快,有時停一下,又再來的,叫做促脈。陽氣盛則促脈,陰氣盛則結脈。這些都是病態的脈象。
還有,脈搏來的時候動一下就停住,再回來時又很細弱,中間有回來的,叫做結代,屬於陰證。脈搏來的時候動一下就停住,然後又繼續動的,叫做代脈,也屬於陰證。得了這種脈象的人,很難治。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衰也。脈縈縈如蛛絲者。陰氣衰也。浮而虛大者。陽已無根。沉而虛細者。陰已無根。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目】柯琴曰。首條。寒傷心主。心不主脈。失其常度。故結代也。結代皆陰脈。傷寒有此。所謂陽症見陰脈者死矣。二條。脈以五至為平。太過不及。是陰陽偏勝。失其常度也。偏勝之脈。更為邪阻。陽邪盛而數中見止。名曰促。有急趨急蹶之象。陰邪盛而緩中見止。名曰結。
白話文:
脈搏跳動得像羹湯上的肥肉一樣,代表陽氣衰弱。脈搏細微像蜘蛛絲一樣,代表陰氣衰弱。脈搏浮而虛大,代表陽氣已經無根。脈搏沉而虛細,代表陰氣已經無根。
如果脈搏浮,並且汗水像珠子一樣流下來,代表衛氣衰弱。脈搏綿綿不斷,像瀉漆流盡一樣,代表失血。傷寒病人咳嗽逆氣,呼吸困難,脈搏散亂,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身體受到損傷的緣故。脈搏浮而洪大,身體汗水像油一樣流出,呼吸急促不停,無法喝水,身體麻木不仁,時而安靜時而煩躁,這是生命將要結束的徵兆。
柯琴說:第一條,寒邪傷及心臟,心臟無法主導脈搏,失去正常的節奏,所以才會出現結代的脈象。結代都是陰脈,傷寒病人出現這種脈象,就是陽症出現陰脈,會導致死亡。第二條,脈象以五至為正常,過度或不足,都是陰陽失衡,失去正常的節奏。陰陽失衡的脈象,更容易受到邪氣阻礙。陽邪盛則脈象快速,但中間會出現停頓,稱為促脈,有急促慌張的象徵。陰邪盛則脈象緩慢,但中間會出現停頓,稱為結脈。
有綿綿瀉漆之狀。陽盛。可知為陰虛之病脈。陰盛。可知為陽虛之病狀矣。三條。陰陽相搏而脈動。傷寒見此。是形冷惡寒。三焦皆傷矣。況有動中見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宛如雀啄之狀。不以名促反從結名者。以其為心家真臟之陰脈也。更有動而中止。不能自還。
因而復動。宛如蝦游之狀。不可名結。因得代名者。以乍疏乍數。為脾家將絕之陰脈也。
五條。脈浮為陽盛。法當無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絕汗出矣。陰虛不能藏精而主血。綿綿其去如漆矣。
六條。外寒傷形。內寒傷氣。咳不止。氣上升。脈散而不朝。心肺之氣已絕矣。
七條。脈浮而洪。不是死脈。而汗出如油。是心液盡脫。陽反獨留之脈也。
白話文:
一.
脈象呈現綿綿不斷,如同瀉漆般,這是陽盛的表現。由此可知,患者患有陰虛之症。反之,若脈象呈現陰盛狀態,則可知患者患有陽虛之症。
二.
脈動是陰陽相互搏擊的結果。若在傷寒病症中觀察到這種脈象,則代表患者形體冰冷,畏寒,三焦皆受損。
三.
脈象中有動中有止,並且越來越小,中間還會出現回彈,宛如雀鳥啄食一般。此脈象不應稱為“促”,而應稱為“結”,因為它是心臟這個真臟的陰脈。
四.
脈象中也有動而中止,不能自動回彈,但又會再次跳動,宛如蝦子游動一般。此脈象無法以“結”命名,只能稱為“代”,因為脈象忽疏忽數,代表脾臟的陰脈將要斷絕。
五.
脈象浮於表面,屬於陽盛,理論上應該不出汗。但患者卻反常地汗出如珠,這是因為陽虛不能抵禦外邪而導致汗液大量流失。陰虛則不能藏精,導致血液流失,脈象如同瀉漆般綿綿不斷。
六.
外寒傷及形體,內寒傷及氣機,導致咳嗽不止,氣機上逆,脈象散亂無序,不向心臟集中。這說明心肺之氣已經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