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四·少陰經症 (9)
卷十四·少陰經症 (9)
1. 便膿血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目】朱肱曰。寒毒入胃者。臍下必寒。腹脹滿。大便黃白。或青黑。或下利清穀。宜四逆湯、理中湯、白通加附子湯、四逆加薤白散。挾熱利者。臍下必熱。大便赤黃色。及腸間津液垢膩。宜黃芩湯、白頭翁湯、三黃熟艾湯、薤白湯、赤石脂丸。三黃熟艾湯。治傷寒四日而大下。
白話文:
張仲景說:少陰病發病二到三天,甚至四到五天,出現腹痛、小便不暢、腹瀉不止,並且排出膿血的症状,可以用桃花湯治療。
朱肱說:寒毒入侵胃部,臍下部位必然冰冷,腹部脹滿,大便顏色發黃或發白,甚至呈現青黑色,或是腹瀉排出清澈的谷物狀便液,可以服用四逆湯、理中湯、白通加附子湯、四逆加薤白散治療。如果伴隨著熱性腹瀉,臍下部位必然發熱,大便呈現赤黃色,腸道內還有粘膩的津液,可以用黃芩湯、白頭翁湯、三黃熟艾湯、薤白湯、赤石脂丸治療。三黃熟艾湯則用於治療傷寒病發病第四天出現腹瀉的症状。
熱利時作。白通諸藥多不得止。宜服此。除熱止利。薤白湯。治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帶下。伏氣腹痛。諸熱症。悉皆主之。濕毒氣甚者。下利腹痛。大便如膿血。或如爛肉汁。宜桃花湯、地榆散、黃連阿膠湯。
柯琴曰。本症與真武大同。彼以四肢沉重疼痛。為有水氣。此便膿血。是為有火氣矣。此方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蓋土得其養。則火退位也。水歸其職。則腹痛自除。膿血自清。小便自利。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少陰病。便膿血者。可刺。
白話文:
如果發燒並且腹瀉不止,很多藥物都無法止住瀉痢,那麼就應該服用這個方子,可以去除熱症,止住瀉痢。
薤白湯可以治療傷寒導致的腹瀉,排泄物像爛肉汁一樣,也可以治療赤白帶下、伏氣腹痛,以及其他熱症。如果濕熱毒氣很重,導致腹瀉腹痛,大便像膿血,或者像爛肉汁一樣,就應該服用桃花湯、地榆散、黃連阿膠湯。
柯琴說,這個病症與真武湯所治的病症非常相似。真武湯治療的是四肢沉重疼痛,因為有水氣。而這個方子治療的是便膿血,這是因為有火氣。這個方子不瀉火,也不利水,而是專門培補脾土。因為脾土得到滋養,火氣就會退去,水氣就會歸位,腹痛自然就會消失,膿血自然就會清除,小便自然就會通暢。
仲景說,少陰病,下利,大便膿血,可以用桃花湯治療。少陰病,大便膿血,可以用針刺治療。
【目】程郊倩曰。此言少陰傳經熱邪。移入下焦。近後而致便膿血。又熱挾中焦。穢濁之物下行也。
方中行曰。便膿血者。當亦熱入血室之病。故可刺。刺者。刺期門也。期門為厥陰穴。病在少陰而刺厥陰之穴以瀉之。所謂實則瀉其子也。
白話文:
【目】程郊倩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少陰經傳來的熱邪,遷移到下焦,靠近肛門,導致便血帶膿。同時,熱邪也挾持著中焦的穢濁之物向下運行。
方中行說
便血帶膿,應該是熱邪侵入血室的病症。因此可以針刺治療。針刺的穴位是期門。期門是厥陰經的穴位。病症在少陰經,而針刺厥陰經的穴位來瀉火,這就是所謂的「實則瀉其子」的道理。
2. 下利清穀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
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陰症發熱。終是不同。脈須沉。或下利。手足厥也。病人尺寸脈俱沉細。但欲寐者。少陰症也。急作四逆湯復其陽。
白話文:
仲景說,少陰病症,患者會腹瀉清穀,內裡寒涼,外頭卻發熱,手腳發冷,脈搏微弱幾乎要斷了,但身體反而不畏寒。患者面色發紅,可能伴隨腹痛、乾嘔或腹瀉停止,脈搏摸不到。這時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若患者腹瀉清穀,內裡寒涼,外頭卻發熱,且出汗後就發冷,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若患者腹瀉,脈搏沉而遲緩,面色稍微發紅,身體有微微發熱,且腹瀉清穀,一定是內裡郁結不通。
出汗後症狀緩解,病人必然會稍微發冷。這是因為患者的臉色偏陽,下半身虛弱的緣故。如果脈搏浮而遲緩,外頭發熱,內裡寒涼,腹瀉清穀,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朱肱說,陰症發熱,最終都是不同的。脈象必須沉,或者腹瀉,手腳發冷。患者寸關尺三脈都沉細,只想要睡覺,就是少陰症。要趕快服用四逆湯,恢復陽氣。
柯琴曰。首條。寒熱相半症。下利清穀。陰盛於裡也。二條。比首條脈症皆輕。因其下虛。故下利清穀而厥逆。此陰陽相等。寒熱自和。故易愈。三條之脈。浮中見遲。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里有真寒也。仲景凡治虛症。以里為主。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目】張兼善曰。裡氣其既虛矣。其何能藏精而為陽之守乎。幸得表陽尚存。可以衛外。而猶不致於壞也。若又攻之。則表亦必虛。表虛則汗泄。汗出亡陽。其臟必寒而生脹滿矣。可不戒哉。
【綱】仲景曰。傷寒下之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宜四逆湯。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探討了寒熱相半、下利清穀的病症。柯琴分析了不同脈象的病因,指出下利清穀是陰氣過盛、下焦虛弱,或表虛有熱、裡有真寒等原因造成的。仲景強調,這種病症不能用發汗藥物治療,否則會加重病情。張兼善进一步解释了不能發汗的原因:裡氣虛弱,阳气不足,發汗会导致表阳也虚,从而导致汗出亡阳,加重病情。最后,仲景建議使用四逆湯來救治傷寒病後出現下利清穀、全身疼痛的症状。
【目】徐彬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按此言醫宜知緩急先後之序也。謂表裡分治。常理也。乃有表而復有里。倘因誤下而來。不得如餘邪未清。雙解表裡。雖身疼痛。不可治表。謂稍緩而表邪將盡入內。
故曰。急當救里。迨清便調而身仍痛。又不得以餘邪而忽之。謂內既曾利。稍緩而里將復受表邪。下利不止也。故又曰。急當救表。
【綱】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此乃氣血喪亡。故完穀不化。脈微欲絕也。
白話文:
徐彬說,病人如果因為醫生下瀉藥而導致持續腹瀉,排泄物清澈如水,而且身體疼痛,就要緊急治療內裡。如果身體疼痛,但排泄物自己就恢復正常了,就要緊急治療外感。這說明醫生要清楚治療的輕重緩急,要根據情況分治表裡。通常情況下,表裡分治是常理。但是也可能表裡同時存在,如果因為錯誤地使用瀉藥而導致表裡同時存在,就不能像一般情況下餘邪未清時,同時治療表裡。即使身體疼痛,也不能治療外感,因為稍稍延緩,表邪就會進入內裡。
因此說,要緊急治療內裡。等到排泄物恢復正常,但身體仍然疼痛,也不能忽視餘邪,因為內裡已經被瀉藥影響,稍稍延緩,裡頭就會再次受到外邪的影響,導致持續腹瀉。所以又說,要緊急治療外感。
仲景說,如果病人同時出現嘔吐、腹瀉、小便頻繁、大量出汗,排泄物清澈如水,內寒外熱,脈搏微弱幾乎要斷掉,就用四逆湯治療。
黃仲理說,這是因為氣血大量損耗,所以食物無法消化,脈搏微弱幾乎要斷掉。
3. 小便利
【綱】仲景曰。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目】張從正曰。既嘔而又發熱。似乎小柴胡症也。卻又脈弱。熱又微。內無大熱也。所以小便利。見厥者。表寒也。嘔者。膈上有寒飲也。則諸症皆見陽消陰長之兆。何可治乎。
【綱】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目】鰲按。三陰皆有小便自利症。不特少陰也。如太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當發黃。小便自利。不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厥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為病愈。是也。太陰厥陰。不另立款。故附於此。此條小便利。是門戶不約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嘔吐而且脈搏微弱,小便頻頻,身體微熱,出現昏厥,這種情況很難治療。四逆湯可以主治。
張從正說:已經嘔吐又發熱,似乎是少柴胡症,但是脈搏微弱,熱又微,體內沒有明顯的熱症。所以小便頻頻,出現昏厥,是表寒。嘔吐是膈膜上有寒飲。這些症狀都顯示陽氣消退,陰氣增長的徵兆,怎麼能治呢?
張仲景說:既吐又瀉,小便頻頻,而且大汗淋漓,腹瀉排出稀薄的穀物,內寒外熱,脈搏微弱幾乎要斷,四逆湯可以主治。
鰲按:三陰證都可能出現小便自利的症狀,不只是少陰證。比如太陰傷寒,脈搏浮而緩,手腳自溫,應該發黃,卻出現小便自利,不發黃,到了七八天,即使出現暴躁煩熱,腹瀉一天十幾次,也必然自行停止。厥陰傷寒,出現熱少厥微,手指冰冷,嘿嘿不願意吃東西,煩躁不安,持續數日,小便顏色發白,這是熱氣消散的徵兆。想要吃東西,就是病癒的表現。太陰和厥陰沒有另立條款,所以附在這裡。這條文說的小便頻頻,是門戶不約的原則。
4. 小便不利(附小便難)
【綱】仲景曰。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故也。
【目】柯琴曰。少陰受邪。復受火侮。樞機無主。大腸清濁不分。膀胱水道不利。故下利而小便難也。小便利者可治。此陰虛。故小便難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柯琴曰。小便不利是病根。諸症皆因此而致。然小便不利。實由坎中無陽。坎中火用不宣。故腎家水體失職。是下焦虛寒不能制水故也。法當壯元陽以消陰翳。三或字。是加減症。不是主症。
白話文:
柯琴說,小便不利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其他症狀都是因此而起。而小便不利,實際上是腎陽不足,腎火不能發揮作用,導致腎水失調,下焦虛寒,無法約束水液。治療方法應該補益腎陽,消散陰寒。文中提到的“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是加減症,不是主要的病症。
【綱】仲景曰。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目】柯琴曰。少陰病。腹痛下利。是坎中陽虛。故真武有附子。桃花用乾薑。不可以小便不利。作熱治。真武是引火歸原法。桃花是升陽散火法。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陰症小便不利。手足厥冷。脈微細者。不宜服利小便冷滑藥。但服返陰丹。並取臍下石門穴灸之。
白話文:
【綱】
張仲景說:如果病人從二三日到四五日出現腹痛、小便不暢、腹瀉不止,並且大便中有膿血,可以使用桃花湯來治療。
【目】
柯琴說:少陰病症狀包括腹痛和腹瀉,這是因為坎中陽虛所導致的。因此真武湯中加入附子,而桃花湯則加入乾薑,不能因為小便不暢就用熱性的方法來治療。真武湯是引火歸原的方法,桃花湯則是升陽散火的方法。
【綱】
張仲景說:少陰病四逆,病人可能會出現咳嗽、心悸、小便不暢、腹痛或腹瀉下墜等症状,可以使用四逆散來治療。
【目】
朱肱說:陰症患者出現小便不暢、手足厥冷、脈搏微細,不適合服用利尿、寒涼的藥物。應該服用返陰丹,並在臍下石門穴進行灸法治療。
吳綬曰。太陰腹滿自利。小便不利。無熱。脈沉者。理中湯合五苓散。更加厚朴、木香。分利其小便。而大便自止。厥陰便閉。厥冷脈伏。囊縮入腹。小便不利。宜四逆湯加通草、茯苓。或灸氣海石門穴。或以蔥熨法治之。
鰲按。朱吳二說。一於少陰病灸石門穴。一於厥陰病灸石門穴。其皆灸石門者。所謂肝腎同一治也。
白話文:
吳綬說:太陰證,腹部脹滿,自己腹瀉,小便不利,沒有發熱,脈象沉細者,可以用理中湯合五苓散,再加入厚朴、木香。這樣可以分利小便,而大便自然會止住。
厥陰證,大便秘結,四肢厥冷,脈象沉伏,陰囊縮入腹部,小便不利,宜用四逆湯加通草、茯苓。也可以灸氣海穴、石門穴,或者用蔥熨法治療。
鰲按:朱丹溪和吳綬的說法,一個說少陰病灸石門穴,一個說厥陰病灸石門穴。他們都灸石門穴,這是因為肝腎同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