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四·少陰經症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少陰經症 (3)

1. 咳悸

【綱】仲景曰。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發少陰汗也。

【目】鰲按。上咳下利。津液喪亡之故。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朱肱曰。有少陰症咳嗽。真武湯、四逆散豬苓湯也。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真武加五味子乾薑。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小青龍湯。病在陰。真武湯。古今錄驗。橘皮湯治咳佳。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寇宗奭曰。又咳嘔。又煩渴。非腎水不升之故而何。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目】鰲按。仍發熱而心下悸。坎陽外亡。而腎水凌心也。以其為腎水凌心之故。故亦列少陰款中。

2.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乃申解少陰傳經熱邪。有挾水飲為患者。不得誤為寒邪也。蓋少陰之熱邪。充周於上下。流布於四肢。固已。然水飲一症。亦有入熱邪而俱混者。不止他條直中之寒邪。兼水飲為患也。今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此純類於少陰直中寒邪之症也。然口渴心煩不眠。

則非直中之寒邪。而為傳經之熱邪矣。蓋陽煩而陰躁。至不得眠。煩而不躁。則為陽邪甚的矣。知此則口渴下利。固熱邪為之。而水飲挾阻其氣化。陰陽不分。上下不通。下利口渴。所以滋甚也。本湯五物。無一非走陰經。以之淡滲陰經水飲。推之三陰水飲皆可用。但加減引經之味可耳。

問。原文並無水飲症。何以知水飲兼混。曰。觀其咳而不咽痛。口不燥。即知雖為傳經熱邪。惟有水飲相混。故熱勢不能甚烈。雖上衝為咳嘔。而不致咽痛。隔阻正津為口渴。而不致乾燥。兼以心煩不寐。於少陰但欲寐。陰症中見陽症。非傳經之熱。兼水飲之濕。何物乎。

【綱】仲景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目】魏荔彤曰。不吐心煩但寐。則陰寒凝聚於下。而孤陽浮游於上。可驗。五六日久。脾陽亦失令而自利。胃津以利耗而作渴。且陰盛於下。陽必逼處於上。曰虛。知下虛而上實。實、邪實也。引水自救。以理論之。雖渴。未必能多飲水。或多飲多尿。尿色淡白。則少陰腎臟為真寒。

而非假熱。足以相惑也明矣。以此知少陰病形悉具。全在小便色白。蓋赤白分寒熱也。白為下焦虛寒。寒水不能收制。將為飲一溺二。傾泄不禁矣。法容不灸與溫兼行耶。仲師為少陰腎臟里症言之如此。

再者。少陰腎臟為病。內素虛寒者十之六七。外寒乘入者十之三四。無內寒則不能召外寒。君子平日。寧可不以命門之火為實。而用嗇道乎。

3. 漱水不咽

【綱】仲景曰。少陰脈沉細。手足冷。或時煩躁。作渴。欲漱水不欲咽者。宜四逆湯

【目】吳綬曰。本條之外。又有下利。厥逆無脈。乾嘔煩渴。欲漱水不欲咽者。白通加豬膽汁人尿主之。又有厥陰蛔厥。體寒煩躁吐蛔。口燥舌乾。但欲涼水浸舌及唇。時不可離者。理中湯烏梅。大抵陰症發躁煩渴不能飲水。或有勉強飲下。良久復吐。或飲水而嘔。或噦逆者。

皆內寒也。蓋無根失守之火。遊於咽嗌之間。假作燥渴。則不能飲。或有能飲不吐。復欲飲者。熱也。

4. 咽痛咽乾口燥(附不能言)

【綱】仲景曰。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目】朱肱曰。脈沉遲。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陰症也。病源云。此為下部脈都不至。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毒氣上衝。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也。傷寒脈陰陽俱緊。如本條云云。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汗出者。藁本粉傳之。咽喉痛者。甘草湯桔梗湯豬膚湯、通脈四逆去芍加桔梗湯、麻黃升麻湯

選用。又有伏氣之病。謂非時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利。始用半夏桂枝湯。次四逆散。此病只一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戴原禮曰。亦有初得病。頭痛發熱。無陽毒少陰諸症。而咽自痛者。此因感冒後。頓用厚衣被堆壅。或用蠻法。服薑湯熱酒即臥。遂成上壅。或先有壅熱。欲取涼快。致為外邪所襲。既有風寒。又有熱壅。宜參蘇飲。倍桔梗。加木香五分。或消風百解散。或五積散敗毒散各半帖。名交加散

閔芝慶曰。此寒邪在少陰本臟而非經病也。當咽痛而又吐利。利為少陰本症。吐而咽痛。則孤陽欲飛脫於上矣。急救欲亡之陽。真武四逆附子等湯。可選用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太陽陽明咽痛各一症。悉屬熱也。太陽治以半夏散。陽明治以四逆散加桔梗。少陰咽痛有六症。熱症四。寒症二。熱者治以傷寒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半夏散。寒者治以桂枝幹薑湯、真武湯四逆湯。厥陰咽痛一症。亦熱也。治以桔梗湯。咽痛皆屬熱。

何獨少陰二症寒耶。其一以汗多亡陽。故用乾薑、附子以復陽溫經。其一以陰盛格陽。故用通脈四逆以散陰通陽。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目】王肯堂曰。此宜麻黃升麻湯

柯琴曰。此為下厥上絕。陰陽離決之候。故咽痛不利。為水穀之道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目】張元素曰。或云。六經皆不言咽痛。惟少陰有咽痛咽傷。何也。夫少陰咽痛。乃經絡所繫。蓋少陰脈循喉嚨。系舌本。故有咽傷痛之患。內經曰。少陰所生病者。咽腫上氣。干嗌及痛。此經脈所繫。邪氣循行而致然也。

方中行曰。豬膚。本草不載。但豬屬亥。宜入少陰。膚乃外皮。宜能解外。其性則涼。固能退熱。邪散而熱退。煩滿可除也。白蜜潤燥以利咽。痛可愈也。白粉益土以勝水。利可止也。意者義取於此乎。

魏荔彤曰。此申解少陰傳經熱耶。上下充滿之症。立法以滋陰散熱為義。蓋少陰之邪。上衝為咽痛。為心煩。熱之性升也。為便血。為便膿。陰之性降也。又有上下充周。熱邪瀰漫者。如下利。猶之陰之降也。咽痛胸滿心煩。猶之熱之升也。無非邪在少陰。既內耗其真。復交亂三焦使之然也。

法用豬膚。豬亥水。腎蓄也。其膚主太陽。能入腎滋陰。兼透表散邪之用。佐蜜甘寒。上炎之焰熄。白粉淡滲。下利之路分。一劑而三善備焉。蓋腎臟原無散法。散藥又必用辛溫。今熱邪在內。非散不可。辛溫又不可。因另出此法。以甘寒之味。佐原屬腎經之物。帶太陽表性者。

入其中以導之出。膚乃肉外皮中之薄脂。浮而外發之性也。亦如石膏以辛涼為發散之義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目】蘇頌曰。咽痛而無下利心煩胸滿等症。但甘以緩之足矣。不瘥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也。其熱微。故用輕劑。

魏荔彤曰。少陰之邪。惟其緣木而升。所以於其傳也。必傳厥陰。亦升降之理也。太陰降而少陰。少陰升而厥陰。三陰中之升降也。比之三陽之表裡亦然。蓋氣之行也。無論病氣與正氣。皆以往復屈伸為義也。

鰲按。下條之症。比上條較重。故非甘草桔梗。甘緩辛開。輕清之物可治。必用半夏之苦。開而兼泄。桂枝之辛。升散其熱。甘草之緩。緩其炎焰。其義如此。喻氏謂半夏滌飲。桂枝散邪。猶非的義。蓋本方用桂枝半夏。並非發汗解肌之謂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目】吳綬曰。少陰脈疾。可下。脈沉。附子湯加知、柏、五味子、麥冬、花粉。若虛熱。病後煩熱不解者。竹葉石膏湯去半夏加花粉。凡汗吐下後。口燥咽乾。此津液衰少。腎水不升。虛火上炎也。生津益氣湯。脈沉微。足冷舌燥。難治。其少陰有急下以救腎水之例。若虛人水竭火燥不可下者。

補中益氣湯。倍人參。加麥冬、五味、花粉、知、柏。以滋水也。

趙嗣真曰。活人謂脾臟有熱。則津液枯少。故口燥咽乾。然非獨脾臟有熱。脾主太陰。太陰腹滿而咽乾。此可言脾熱。特一症耳。余皆非也。如白虎加人參湯。口舌乾燥者。表裡俱熱也。口苦咽乾者。少陽經熱。或陽明中風也。口燥咽乾。急下之。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

口乾燥者。少陰經熱也。咽乾煩躁吐逆者。誤汗。津液少。而欲作陽明內熱者也。如上數症。豈亦脾臟有熱哉。

鰲按。傷者。痛久而傷也。火灼則瘡生。邪熱壅於胸膈之上。故不能語言。聲出於喉。咽病則喉亦病。肺金為邪火所制。故聲不出。其症較重於咽中痛。皆治之遲誤也。半夏開散。雞子清涼潤。故必治以本湯。甘草湯、桔梗湯、半夏散及湯、苦酒湯數方。皆為少陰熱邪在經。上衝為咽痛而立之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傷寒傳經五六日。邪傳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為邪漸深也。今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邪未深入之時。便作口燥咽乾者。是邪熱已甚。腎水乾也。急與大承氣。以全腎也。正經自病。其邪深入。宜急下之。若燥則死。腎水乾燥之故也。

張元素曰。承氣湯。陽明當下之症宜用。少陰亦用。何也。蓋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入胃。胃土燥則腎水乾。以二三日則口燥咽乾。是熱之深。傳之遠也。故曰。急下之以全腎水。夫土實則水清。謂水穀不相混。故自利清水。而口乾燥。此胃土實熱致然也。

下利色青。青者肝也。乃肝邪傳腎。緣腎之經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由是而心下痛。故急下以去實熱。逐腎邪。其六七日腹脹不大便。以入腑之邪壅甚。胃土勝。則腎涸。故急下以逐胃熱。滋腎水。蓋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條。然而症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是以皆用大承氣也。

王肯堂曰。按舌乾輕。咽乾重者。蓋咽舌雖皆通於少陰之絡。而舌又為心之苗也。傷寒喜陽而惡陰。故舌乾輕。

喻昌曰。熱邪傳入少陰。逼迫津水。注為自利。質清而無渣滓相雜。色青而無黃赤相間。可見陽邪暴虐之極。反與陰邪無異。但陽邪傳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乾燥。設系陰邪。必心下滿而不痛。口中和而不燥。必無此枯槁之象。故宜急下以救其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