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四·少陰經症 (2)
卷十四·少陰經症 (2)
1. 表熱裡寒表寒裡熱
【綱】仲景曰。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目】柯琴曰。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臟寒。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里有真寒矣。
【綱】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吐利亡津液。則小便宜少。小便複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陽氣大虛也。脈微為亡陽。若無外熱。但內寒。下利清穀。為純陰。此以外熱為陽未絕。猶可與通脈四逆湯救之。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綱】
張仲景說:脈象浮而遲,表示表證熱而裡證寒,下利清谷(腹瀉排泄清稀食物),用四逆湯治療。
【目】
柯琴說:脈象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臟寒。尚未經過妄下(不必要的瀉下)而利清穀,說明表證為虛熱,裡證有真寒。
【綱】
張仲景說:既吐且利,小便也利,而且大汗淋漓,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象微弱欲絕,用四逆湯治療。
【目】
成無己說:吐利亡津液,則小便量少。小便也利而大汗淋漓,津液不禁,陽氣大虛。脈象微弱為亡陽。若沒有外熱,只是內寒,下利清穀,屬於純陰。此處以外熱為陽氣未絕,尚可使用通脈四逆湯救治。
【綱】
張仲景說: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手足冰冷),脈象微弱欲絕,但身體反而不惡寒,面色發紅,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瀉止脈象消失,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目】喻昌曰。下利裡寒。種種危殆。其表反熱。其面反赤。其身反不惡寒。而手足厥。脈欲絕。明系群陰格陽於外不能內返也。故仿白通之法。加入四逆中。以入陰迎陽也。
魏荔彤曰。脈者本陰陽相合而無間之神也。今陰獨陽無。脈故微絕。必復回其陽。俾與陰兩相調勻。而後脈可得通。酌用四逆為主。更增減之。使陽回脈通。此於脈出不出。見愈不愈之機。從至險處立救法也。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許叔微曰。此條比之上條。其症較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白話文:
魏荔彤說,脈象是陰陽結合的表現,是生命活動的象徵。現在陰氣盛而陽氣虛弱,所以脈搏微弱快要消失。必須讓陽氣回歸,與陰氣協調,才能使脈搏恢復正常。因此,我們應該以四逆湯為主,根據病人情況加減藥物,使陽氣回歸,脈象恢復。這是在脈象危急,病情不明朗的時刻,從極度危險中救治的方法。
張仲景說,病人腹瀉,排出的是清澈的谷物殘渣,內寒外熱,出汗卻手腳冰冷,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許叔微說,這個條目比上面的條目病情較輕。
張仲景說,少陰病的病人,怕冷而且蜷縮身體,時而感到煩躁,想要脫掉衣服被子,這是可以治好的。
【目】王肯堂曰。表熱裡寒者。脈雖沉而遲。手足厥逆。下利清穀。此裡寒也。所以陰症亦有發熱者。此表解也。表寒裡熱者。脈必滑。身厥舌乾也。所以少陰惡寒而蜷。此表寒也。時時自煩。不欲近衣。此裡熱也。
魏荔彤曰。此不言下利。則陽旺於中焦。較他條下利而利自止者。又勝。雖惡寒足蜷。亦見少陰症象。然陽時煩而陰不躁。且欲去衣被。內有陽存。不須言矣。不但當辨其經邪臟邪。為溫為汗。本易為力。且當識其煩而欲去衣被之故。為陽存之有餘。而扶陽抑陰。亦不可過為猛烈矣。此又陰病見陽症易治之一也。
白話文:
魏荔彤說:此條所述患者沒有腹瀉,說明陽氣旺盛於中焦。相比於其他條文中提到腹瀉而後自行停止的患者,這種情況更為好轉。雖然患者怕冷、蜷縮身體,也符合少陰症的表現,但陽氣躁動,陰氣不躁,而且還想脫掉衣服被子,說明體內陽氣存在。因此不用多說了。不僅要辨別經脈之邪、臟腑之邪,以及是否需要溫陽或發汗,而且也要明白患者煩躁不安、想脫衣服被子的原因,這是因為體內陽氣有餘。在治療上,應該扶助陽氣,抑制陰寒,但也不能過於猛烈。這也是陰證患者出現陽證表現,容易治癒的其中一個原因。
2. 面色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目】王肯堂曰。此陰寒內竭。逼其浮火上行於面。故發赤色。非熱也。若誤投寒涼之劑。即死。又夾陰傷寒。虛陽泛上者。亦面赤也。但足冷脈沉者。是又煩躁面赤。足冷脈沉。不能飲水者。此陰極也。宜溫。
白話文:
仲景說,少陰病,腹瀉排出清稀食物,內寒外熱,手足厥逆,脈象微弱幾乎斷絕,身體反而不畏寒,患者面色發紅,可能伴隨腹痛、乾嘔、咽痛,或腹瀉停止,脈象摸不到。通脈四逆湯可以治療。腹瀉排出清稀食物,內寒外熱,汗出而厥逆,通脈四逆湯可以治療。腹瀉,脈象沉而遲,患者面色稍紅,身體有微熱,腹瀉排出清稀食物,必定是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定會稍微厥逆。這是因為患者面色發紅是因為陽氣浮於表面,而下焦虛寒所致。
王肯堂說,這是陰寒內虛,逼迫其浮火上行於面,所以面色發紅,並不是真正的熱。如果誤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死亡。也有可能是夾雜陰寒傷寒,虛陽上泛而導致面色發紅。但如果伴隨足冷、脈沉,這是煩躁而面色發紅。足冷、脈沉、不能喝水,這是陰寒極度虛衰,應該溫補。
柯琴曰。上條。是寒熱相半症。下利清穀。陰盛於裡也。手足厥冷。寒盛於外也。身不惡寒面赤。陽鬱於表也。咽痛利止。陽回於內也。腹痛乾嘔。寒熱交爭也。溫里通脈。乃扶陽之法。脈出則從陽而生。厥逆則從陰而死。下條。脈症較輕。熱微厥亦微。故面亦少赤。此陰陽相等。寒熱自和。故易愈。
鰲按。諸家面色之說。詳在少陽經症。互參之可也。
白話文:
柯琴說:上條所述,屬於寒熱交半的症狀。下痢清穀,是陰氣盛於內裡的表現;手足厥冷,是寒氣盛於外表的表現;身體不惡寒而面色發紅,是陽氣鬱於表面的表現;咽喉疼痛而下痢停止,是陽氣回歸內部的表現;腹部疼痛伴隨乾嘔,是寒熱交爭的表現。溫裡通脈,是扶助陽氣的方法。脈象由內而外,是陽氣生發的表現;脈象厥逆,是陰氣盛極而陽氣衰敗的表現。
下條所述,脈症較輕,熱症微弱,厥逆也較輕微,所以面色也略微發紅。這是陰陽平衡,寒熱自和的狀態,所以容易痊癒。
鰲註:關於面色之說,各家醫書在少陽經症中都有詳細論述,可以互相參照。
3. 頭痛眩冒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目】李杲曰。內症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症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入里方罷。此又內外症之不同者也。
王肯堂曰。下利則水穀竭。眩冒則陽氣脫。故死。
陳士鐸曰。少陰症。下利雖止。而頭眩暈。亦是死症。蓋陽雖回而陰已絕。下多亡陰。竟致陰絕。而諸陽之上聚於頭者。紛然亂動。所以眩冒。此陽欲脫而未脫。補其陽而陽氣生。陽生則陰之絕者。可以重續。陰生於陽也。方用參桂湯。人參二兩。肉桂二錢。參能返陽氣。桂能走肝腎。兼補陰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少陰病,腹瀉停止,但頭昏眼花,時常感到頭昏腦脹,這種情況是會死的。
李杲說:內症引起的頭痛,有時發作,有時停止;外症引起的頭痛,經常存在,必須傳入裡方才能消失。這是內症和外症頭痛的不同之處。
王肯堂說:腹瀉會導致水谷消耗殆盡,頭昏眼花則是陽氣脫離,所以才會死亡。
陳士鐸說:少陰症,即使腹瀉停止,但頭昏眼花,也是死症。這是因為陽氣雖然回歸,但陰氣已經斷絕。腹瀉多半會損耗陰氣,最終導致陰氣斷絕,而諸陽之氣都聚集在頭部,就會混亂地躁動,所以才會頭昏眼花。這是陽氣想要脫離卻尚未脫離的狀態。補益陽氣,陽氣就會生長,陽氣生長,陰氣斷絕的情況就可以重新恢復,陰氣生於陽氣也。方劑使用參桂湯:人參二兩,肉桂二錢。人參能回補陽氣,肉桂能走肝腎,也能兼顧補陰。
【綱】仲景曰。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目】鰲按。發熱頭痛。病在表。本太陽麻黃症也。脈當浮而反沉。故為逆。
【綱】仲景曰。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目】柯琴曰。嘔而無物。胃虛可知。吐惟涎沫。胃寒可知。頭痛者。陽氣不足。陰寒得以乘之也。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目】寇宗奭曰。此條脈症皆輕。故能自作鬱冒。汗出而自解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腹瀉排泄清谷,內裡寒外邊熱,出汗卻昏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腹瀉,脈象沉而遲,病人面色略帶赤色,身體有輕微發熱。腹瀉排泄清谷,必然是鬱熱阻塞。出汗後,病症解除,病人必有輕微昏厥。原因是,病人臉上戴着陽氣,而下半身虛弱。
4. 鼻衄
【綱】仲景曰。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目】朱肱曰。間陰症有衄血者乎。答曰。陰症自無熱。何緣有衄。若少陰病無汗。強發而動血。則有之耳。
劉完素曰。衄為熱。無寒。是以三陰無衄。如本條是名下厥上竭。非衄也。
戴原禮曰。少陰初得病。醫誤以發汗法。迫血動經。妄行而衄。其血水獨出於鼻。或口耳目。又有陽陷入陰。四肢厥逆。醫見其厥。謂寒邪在表。從而汗之。當下反汗。以致動血。故謂下厥上逆。為難治。先哲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正以此也。要知汗出不徹。為陽之衄。發汗動血。為陰之衄。二者大不同也。又云。陽盛陰虛。汗之則死。
白話文:
張仲景說,少陰病症,如果只是發冷沒有汗,強行發汗,必定會使血氣逆行,不知道會從哪裡流出,可能是從口鼻,也可能是從耳目,這就是所謂的下厥上竭,很難治癒。
朱肱說,間陰症會有流鼻血的嗎?答曰:陰症本身沒有熱症,哪裡會有流鼻血呢?如果少陰病症沒有汗,強行發汗使血氣逆行,就會出現流鼻血。
劉完素說,流鼻血是因為熱證,不是寒證,所以三陰病症不會流鼻血。本條所說的下厥上竭,不是流鼻血。
戴原禮說,少陰病症剛開始的時候,醫生誤用發汗法,迫使血氣逆行經絡,妄行而流鼻血。血液只會從鼻子流出,或是從口、耳、目流出。還會有陽氣陷入陰氣,四肢發冷,醫生看到發冷,就認為是表寒,於是繼續發汗,結果反而出現反汗,導致血氣逆行,所以叫做下厥上竭,很難治癒。古人說:「桂枝下咽,陽盛則斃」,就是這個道理。要明白汗出不透,是陽氣逆行的流鼻血;發汗導致血氣逆行,是陰氣逆行的流鼻血,這兩種情況完全不同。又說:「陽盛陰虛,汗之則死。」
魏荔彤曰。少陰病而厥。近於腎臟直中寒邪矣。然腎臟直中寒邪。則陰寒之氣。有厥必逆。厥者。風也。逆者。寒也。少陰之邪。必輸厥陰。風水相連。陰寒下凝之象也。今但厥不逆。是謂之熱厥。厥仍風也。不逆者熱也。亦風水相連。熱邪上衝之象也。但厥二字。既知為傳經熱邪矣。
而又有無汗似寒以混之。不知無汗者。陰血素虧也。熱邪雖在少陰。由厥陰上衝。而陽盛陰虧。則無能化液而出。此少陰熱邪。所以愈熾了。設誤為直中之厥逆而溫之。謬矣。或強發汗。汗不出而動血。血即不能作汗。上分陰分素虧之血也。為溫經散寒猛烈之劑所鼓盪而走陰分。
白話文:
魏荔彤說:少陰病而厥,近於腎臟直中寒邪矣。然而腎臟直中寒邪,則陰寒之氣,有厥必逆。厥者,風也;逆者,寒也。少陰之邪,必輸厥陰,風水相連,陰寒下凝之象也。如今只厥不逆,是謂之熱厥。厥仍風也,不逆者熱也,亦風水相連,熱邪上衝之象也。只「厥」二字,已知為傳經熱邪矣。
然而又有無汗似寒以混之。不知無汗者,陰血素虧也。熱邪雖在少陰,由厥陰上衝,而陽盛陰虧,則無能化液而出。此少陰熱邪,所以愈熾了。若誤為直中之厥逆而溫之,謬矣。或強發汗,汗不出而動血,血即不能作汗,上分陰分素虧之血也,為溫經散寒猛烈之劑所鼓盪而走陰分。
血熱妄行。邪害空竅。不擇何道。從耳目口鼻而出。此誤為直中之寒邪。妄發其汗所致也。於是在下腎經愈熱而厥愈甚。在上之血分愈竭。而陰愈亡。名曰下厥上竭。上下陰亡。則孤陽無附。必有脫離之勢矣。故難治。妄發少陰陰分之汗。其害之大如此。厥而不逆者。手足溫也。
然就無汗言之亦准。厥而有汗。乃真寒逼陰外亡之象。故為直中之少陰。無汗而厥。則熱邪伏於裡而不外越。故厥者少陰有邪。而無汗者邪熱內耗也。斯可定為傳經之熱邪。無疑矣。
白話文:
血液過於燥熱,失去正常運行規律,邪氣便會侵入空虛的竅穴,不分道路,從耳、目、口、鼻等處湧出。這誤以為是直中寒邪,錯誤地發汗所致。因此,下方的腎經越來越熱,厥症也越來越嚴重;上方的血氣越來越虛竭,陰氣也越來越衰亡。這種情況稱為「下厥上竭」,上下陰氣都衰亡了,陽氣就沒有依附之物,必然會脫離身體。所以很難治療。錯誤地發汗使少陰陰氣受損,其危害之大可見一斑。厥症而不發熱者,手腳是溫暖的。
然而,就無汗的情況而言,道理也是一樣的。厥症而有汗,是真寒逼迫陰氣外散的徵兆,因此是直中少陰的表現。無汗而厥,則是熱邪潛藏於內而不向外發散,所以厥症是少陰有邪,而無汗則是邪熱內耗的表現。這可以確定是傳經的熱邪,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