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三·太陰經症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太陰經症 (3)

1. 吐利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柯琴曰。腹痛吐利。從濕化也。太陰脈布胃中。又發於胃。胃中寒濕。故食不內而吐利交作也。

【綱】仲景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劉完素曰。仲景大意。以自利不渴。屬太陰之為病。蓋太陰脾屬濕土。若熱邪入脾。必蒸動其濕。濕動則不渴而身黃又以自。利而渴。屬少陰之為病。蓋少陰腎屬寒水。若熱邪入腎。必消鑠其水。水消則口渴而煩躁。分經辨症。其所關不甚大哉。

魏荔彤曰。此言太陰病之有寒症。以見異於傳經而入之熱邪。另立法以別之也。太陰為臟屬陰。而太陰為經。自是陰中之表。傳經之邪。本風寒而變熱遞傳。自是熱邪固已。然有太陰臟中本寒而得病者。又當另為諦審其症而治之。不容混言熱邪以貽誤。蓋自利未有不渴者。自利而不渴。

則非太陰之經病。而太陰之臟病也。經為里之表。臟為里之裡。其人脾臟之陽素虧。寒濕凝滯。則斡運不行。所以腸胃水穀不分。下泄益甚。此欲執升散經邪之法。必不對矣。故當溫之。溫之者。溫其臟也。服四逆輩。不專主一方。不出溫之之義耳。凡傷寒六經之邪。皆當論其標本。

以分經病臟腑病。不然。本經即混矣。況合病並病。及遞傳之間。或盡傳不盡傳之辨。愈渺然矣。再此自利。乃未誤汗吐下者。故知其臟本寒。非藥所致也。既云自利。又云臟寒。非誤治。亦非傳經。可謂寒邪直中太陰矣。少陰厥陰。俱有直中。少陰直中。寒也。厥陰直中。

風也。太陰直中。其此症乎。蓋太陰直中。中濕也。風寒濕雖分三邪。俱以寒邪為宗主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鰲按。前半身當發黃。是太陰寒濕傷於表。後半暴煩下利。是太陰濕熱蓄於內。然寒濕之傷於表者。因小便而出。故小便自利則身不發黃。濕熱之傷於內者。必從大便而出。故下利日十餘行而自止。蓋發於陰者六日愈。七八日則陽氣復。因而暴煩下利。夫利至日十餘行。

其腐穢當盡去。故必自止也。惟表陽仍在。故手足溫。惟里陽陡發。故暴煩。此陰中有陽。與前臟寒症純陰無陽者迥別。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目】柯琴曰。下利為太陰本症。自利因脾實者。腐穢盡則愈。自利因臟寒者。四逆輩溫之則愈。若自利因太陽誤下者。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大實痛者。當加大黃。此下後脈弱。胃氣亦弱。故減其制而與之也。大黃瀉胃。是陽明血分下藥。芍藥瀉脾。是太陰氣分下藥。下利腹痛。

熱邪為患。宜芍藥下之。下利腹痛。為陰寒者。非芍藥所宜矣。仲景於此並提。勿草草看過。

【綱】仲景曰。惡寒。脈微而複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利則止矣。以猶惡寒。仍宜四逆。以脈微無血。故加人參

【綱】仲景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者必利。

【目】柯琴曰。本症原是吐利。因胸下結硬。故不能通。因勢而利導之。結硬自除矣。

【綱】仲景曰。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目】柯琴曰。脾氣虛而邪氣盛。故脈反實也。

2. 汗後寒熱不解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

【目】朱肱曰。太陰症發汗後。依前寒熱者。須看脈如何。若浮數。或洪大。則表症猶在。再表可也。如桂枝湯、桂枝二麻黃一湯之類。醫人為見已汗。或已下。而發寒熱。不敢再表。誤矣。蓋脈浮為在表。表之必愈也。

李中梓曰。或表邪未盡。或邪傳裡。或邪氣乘虛內客。故雖汗而病仍在也。

張從正曰。脈浮。病在表也。即已經發汗。或自汗。而脈仍浮。表猶有風熱未盡。可再汗之。

3. 附錄三陰病或熱或寒辨

王履曰。嘗讀仲景傷寒論。於太陰有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於少陰有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少陰病。下利。白通湯。少陰病。下利脈微者。

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四逆湯。於厥陰有曰。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觀仲景此論。則傷寒三陰。必有寒症。而宜用溫熱之劑也。及讀劉守真之書。有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臟病為陰。俗妄謂有寒熱陰陽異症。誤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謂也。寒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

且汗液之氣。乃陽熱之氣。非陰寒所能也。雖仲景有四逆湯症。是治表熱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入里。下利不止。及或表熱裡寒自利。急以四逆溫藥。利止里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湯症。復有承氣下之者。由是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寒也。經言三陰症者。

邪熱在臟在裡。以臟與里為陰。當下熱者也。素問論傷寒熱病有二篇。名曰熱。竟無寒理。兼素問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為熱病。誠非寒也。觀守真此論。則傷寒無問在表在裡。與夫三陽三陰。皆一於為熱。而決無或寒者矣。成注亦只隨文略釋。並不明言何由為熱。

何由為寒之故。彼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於六經所傳。俱為熱症。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以寒為本臟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裡入深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且所用溫熱藥。能不助傳經之熱邪乎。以寒為外邪之寒歟。則在三陽已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

成氏能潛心於此。則必語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傷寒論。靡不宗之。後人不能決於似是而非之際。故或謂今世無真傷寒。或謂今人皆病內傷。或謂論中諸溫藥。悉為傳經熱邪用者。以三陰經屬陰故也。又或謂論中凡有寒字。皆當作熱字。其謬一至於此。殊不知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

寒鬱其陽。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氣。既郁為邪。用麻黃髮表以逐其寒。則腠理通而鬱熱泄。故汗而愈。苟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里入。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陰之病。則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或有在太陽經鬱熱。然後以次而傳至陰經者。

或有太陽不傳陽明少陽。便傳三陰經者。或有寒邪不從三陽始。直傷陰經者。或有雖從太陽始。不及鬱熱。即入少陰。而獨見少陰症者。或有太陽始即入少陰。而太陽不能無傷者。或有直傷即入。而寒便變熱。及始寒而終熱者。其鬱熱傳經。與變熱則為熱症。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症。

其太陽不能無傷。則少陰脈症而兼見太陽標病。其始為寒而終變熱。則先見寒症而後見熱症。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苟即三陰經諸篇細繹之。理斯出矣。夫其或傳經。或直傷。或即入。或先寒後熱者。何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故耳。故經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

或中於陽。或中於陰。彼守真非好為說以駭人。由其以溫暑為傷寒。而仲景之方。每不與溫暑對。故略乎溫熱之劑。而例用寒涼。由其以傷寒一斷為熱而無寒。故謂四逆為寒藥。誤下表熱里和之症。及為表熱裡寒自利之症而立。又謂溫里止利。急解其表。又謂寒病止為雜病。

嗟乎。仲景傷寒論專為中而即病之傷寒作。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作。故每有三陰之寒症。而溫熱之劑之所以用也。且如寒藥誤下而成裡寒者。固不為無矣。不因寒藥誤下而自為裡寒者。其可謂之必無乎。殊不知陰經之每見寒症。本由寒邪。不由陽經直傷於此。與夫雖由陽經始。

不及鬱熱即入於此而致也。雖或有因寒藥誤下而致者。蓋亦甚少。仲景所以用諸溫熱之劑。何嘗單為寒藥誤下而立。況表裡俱寒之症。何嘗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裡寒外熱之症。乃是寒邪入客於內。迫陽於外。或是虛陽之氣。自作外熱之狀耳。非真熱邪所為也。況仲景於裡寒外熱之症。

但以溫藥治里。而不治外熱。則知其所以為治之意矣。茲果當急解其表。豈不於裡和之後。明言之乎。夫內經所敘三陰病一於為熱者。言其常也。仲景所敘三陰病兼乎寒熱。言其變也。重行而不悖耳。學者能知三陰固有寒邪所為之症。則仲景創法之本意。可以瞭然矣。且仲景曰。

病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夫謂之無熱惡寒。則知非陽經之鬱熱矣。謂之發於陰。則知不從陽經傳至此矣。謂之六日愈。則知其不始太陽。而止自陰經發病之日而始數之矣。仲景又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

必發熱。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夫得傷寒未為熱即為厥者。豈亦由傳經入深之熱邪而致此乎。今人多有始得病時。便見諸寒症。而並無或熱者。此則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者也。苟不能究仲景之心。

但執凡傷於寒即為病熱之語以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幾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