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三·太陰經症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太陰經症 (3)

1. 吐利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柯琴曰。腹痛吐利。從濕化也。太陰脈布胃中。又發於胃。胃中寒濕。故食不內而吐利交作也。

【綱】仲景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劉完素曰。仲景大意。以自利不渴。屬太陰之為病。蓋太陰脾屬濕土。若熱邪入脾。必蒸動其濕。濕動則不渴而身黃又以自。利而渴。屬少陰之為病。蓋少陰腎屬寒水。若熱邪入腎。必消鑠其水。水消則口渴而煩躁。分經辨症。其所關不甚大哉。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陰病症表現為腹脹、嘔吐、食慾不振,且自行腹瀉嚴重,偶爾還會腹痛。如果服用瀉藥,胸下就會結塊變硬。

柯琴說,腹痛嘔吐腹瀉,是由於濕氣化生所致。太陰脈絡分布於胃中,也起於胃。胃中寒濕,所以食物無法消化,反而嘔吐腹瀉交替出現。

仲景說,腹瀉而不渴,屬於太陰病症,因為臟器寒涼,需要溫熱治療。適合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

傷寒發病四五天,腹中疼痛,並且疼痛感像氣體一樣向下移動到小腹,這就是想要腹瀉的徵兆。

劉完素說,仲景的大意是:腹瀉而不渴,屬於太陰病症。因為太陰脾臟屬於濕土,如果熱邪侵入脾臟,就會蒸動濕氣。濕氣被蒸動,就會不渴,身體也會發黃。而腹瀉且口渴,屬於少陰病症,因為少陰腎臟屬於寒水,如果熱邪侵入腎臟,就會消融腎水。腎水消融,就會口渴煩躁。經絡辨證,其所關聯的症狀差異不小啊!

魏荔彤曰。此言太陰病之有寒症。以見異於傳經而入之熱邪。另立法以別之也。太陰為臟屬陰。而太陰為經。自是陰中之表。傳經之邪。本風寒而變熱遞傳。自是熱邪固已。然有太陰臟中本寒而得病者。又當另為諦審其症而治之。不容混言熱邪以貽誤。蓋自利未有不渴者。自利而不渴。

則非太陰之經病。而太陰之臟病也。經為里之表。臟為里之裡。其人脾臟之陽素虧。寒濕凝滯。則斡運不行。所以腸胃水穀不分。下泄益甚。此欲執升散經邪之法。必不對矣。故當溫之。溫之者。溫其臟也。服四逆輩。不專主一方。不出溫之之義耳。凡傷寒六經之邪。皆當論其標本。

白話文:

魏荔彤說:這句話是指太陰病有寒證,以此與傳經而入的熱邪有所區別,另立方法以辨別。太陰屬臟,為陰性,而太陰經是陰中之表,傳經之邪,本是風寒,而後轉為熱邪遞傳,因此熱邪是確定的。然而,有些患者是因為太陰臟本身寒性而發病,就應該另外細審其症狀,加以治療,不可混淆為熱邪,以免誤治。

一般來說,自利(腹瀉)的人都會口渴,如果自利而不渴,則就不是太陰經的病,而是太陰臟的病。經是里之表,臟是里之裡,患者脾臟的陽氣素來虧損,寒濕凝滯,導致運化失常,因此腸胃無法分清水穀,下泄加劇。如果執意要採用升散經邪的方法,必然不對,應該溫之。溫之,就是溫其臟,服用四逆湯一類的藥物,不專主一方,都是符合溫之的道理。

凡是傷寒六經的邪氣,都應該論其標本。

以分經病臟腑病。不然。本經即混矣。況合病並病。及遞傳之間。或盡傳不盡傳之辨。愈渺然矣。再此自利。乃未誤汗吐下者。故知其臟本寒。非藥所致也。既云自利。又云臟寒。非誤治。亦非傳經。可謂寒邪直中太陰矣。少陰厥陰。俱有直中。少陰直中。寒也。厥陰直中。

風也。太陰直中。其此症乎。蓋太陰直中。中濕也。風寒濕雖分三邪。俱以寒邪為宗主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鰲按。前半身當發黃。是太陰寒濕傷於表。後半暴煩下利。是太陰濕熱蓄於內。然寒濕之傷於表者。因小便而出。故小便自利則身不發黃。濕熱之傷於內者。必從大便而出。故下利日十餘行而自止。蓋發於陰者六日愈。七八日則陽氣復。因而暴煩下利。夫利至日十餘行。

白話文:

若只依照經脈病變和臟腑病變來區分,就容易混淆。更何況合病、並病,以及疾病傳遞的過程,還有傳遞完全或不完全的區別,這些都更加難以辨析。而這裡提到的「自利」,並不是誤用汗、吐、下法造成的,而是因為臟腑本就虛寒,而非藥物導致。既說自利,又說臟寒,既不是誤治,也不是經脈傳遞,可見寒邪直接侵犯了太陰經。少陰和厥陰也有直中,少陰直中是寒邪,厥陰直中是風邪。太陰直中就是這個症狀。因為太陰直中是濕邪侵犯。風寒濕雖然分為三種邪氣,但寒邪才是主導。

仲景說,傷寒脈象浮緩,手足自溫,屬於太陰經。太陰經應該會發黃,但若小便自利,則不會發黃。到了七八日,雖然出現暴躁煩悶,但每天下利十餘次,這是因為脾臟實證,需要排出腐穢之物。

這裡說明,前半段發黃是太陰經寒濕侵犯於表,後半段暴躁煩悶、下利,是太陰經濕熱積蓄於內。寒濕侵犯於表,會通過小便排出,所以小便自利就不會發黃。濕熱侵犯於內,則會從大便排出,所以每天下利十餘次後就會自行停止。因為陰氣發作六日就會好轉,七八日後陽氣就會恢復,因此出現暴躁煩悶、下利。下利每天十餘次,是因為陽氣恢復所致。

其腐穢當盡去。故必自止也。惟表陽仍在。故手足溫。惟里陽陡發。故暴煩。此陰中有陽。與前臟寒症純陰無陽者迥別。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目】柯琴曰。下利為太陰本症。自利因脾實者。腐穢盡則愈。自利因臟寒者。四逆輩溫之則愈。若自利因太陽誤下者。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大實痛者。當加大黃。此下後脈弱。胃氣亦弱。故減其制而與之也。大黃瀉胃。是陽明血分下藥。芍藥瀉脾。是太陰氣分下藥。下利腹痛。

熱邪為患。宜芍藥下之。下利腹痛。為陰寒者。非芍藥所宜矣。仲景於此並提。勿草草看過。

白話文:

腐敗的物質應該清除乾淨,所以必須自行停止。但表面的陽氣還在,所以手腳溫暖。然而內在的陽氣突然發作,所以會感到極度煩躁。這是陰中有陽的情況,與之前臟寒症純陰無陽的情況截然不同。

仲景說,太陰病脈象微弱,病人持續腹瀉。如果按照常規應該使用大黃和芍藥,就應該減少劑量,因為胃氣虛弱,容易受影響。

柯琴說,腹瀉是太陰病的本症。如果腹瀉是因為脾氣實證,那麼腐敗物質清除乾淨就會痊癒。如果腹瀉是因為臟寒,那麼使用四逆湯等溫補藥物就能痊癒。如果腹瀉是因為太陽病誤用下藥,就會出現腹脹疼痛,應該加用芍藥。如果腹脹疼痛嚴重,應該加用大黃。這是因為腹瀉之後脈象微弱,胃氣也虛弱,所以要減少制約胃氣的藥物,並給予溫補。大黃瀉胃,是陽明血分的下藥;芍藥瀉脾,是太陰氣分的下藥。

腹瀉腹痛,如果是熱邪作祟,應該用芍藥下之。如果是陰寒作祟,就不適合用芍藥。仲景在此同時提到了這兩種情況,不要草草看過。

【綱】仲景曰。惡寒。脈微而複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利則止矣。以猶惡寒。仍宜四逆。以脈微無血。故加人參。

【綱】仲景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者必利。

【目】柯琴曰。本症原是吐利。因胸下結硬。故不能通。因勢而利導之。結硬自除矣。

【綱】仲景曰。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目】柯琴曰。脾氣虛而邪氣盛。故脈反實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如果病人畏寒,脈象微弱且伴隨腹瀉,說明失血了,可以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張兼善說,腹瀉止住後,但仍然畏寒,還需要繼續服用四逆湯。因為脈象微弱,氣血不足,所以加了人參。

張仲景又說,病在膈膜以上就會嘔吐,病在膈膜以下就會腹瀉。柯琴說,這個病症原本就是嘔吐腹瀉,因為胸下結塊堅硬,所以不能通暢。因此要順勢而為,引導它通暢,結塊自然就會消除了。

張仲景說,傷寒導致腹瀉,每天腹瀉十多次,脈象反而強勁的,就會死亡。柯琴說,這是因為脾氣虛弱,邪氣盛,所以脈象反常地強勁。

2. 汗後寒熱不解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

【目】朱肱曰。太陰症發汗後。依前寒熱者。須看脈如何。若浮數。或洪大。則表症猶在。再表可也。如桂枝湯、桂枝二麻黃一湯之類。醫人為見已汗。或已下。而發寒熱。不敢再表。誤矣。蓋脈浮為在表。表之必愈也。

李中梓曰。或表邪未盡。或邪傳裡。或邪氣乘虛內客。故雖汗而病仍在也。

張從正曰。脈浮。病在表也。即已經發汗。或自汗。而脈仍浮。表猶有風熱未盡。可再汗之。

白話文:

【綱】

張仲景說:太陰病,脈象浮的,可以發汗,應該用桂枝。

【目】

朱肱說:太陰症發汗之後,仍然出現寒熱症狀的,必須觀察脈象如何。如果脈象浮數,或洪大,則表症仍然存在,可以再次發汗。例如桂枝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等藥方。有些醫生看到病人已經出汗,或者已經瀉下,但仍然發寒發熱,就不敢再發汗,這就錯了。因為脈象浮,說明病邪還在表,表邪一定要治癒。

李中梓說:可能是表邪未盡,或是邪氣傳入裡,或是邪氣乘虛內客,所以即使出汗了,病症仍然存在。

張從正說:脈象浮,病邪就在表。即使已經發汗,或者自汗,但脈象仍然浮,說明表層仍然有風熱未盡,可以再次發汗。

3. 附錄三陰病或熱或寒辨

王履曰。嘗讀仲景傷寒論。於太陰有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於少陰有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少陰病。下利。白通湯。少陰病。下利脈微者。

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四逆湯。於厥陰有曰。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白話文:

王履說:我曾經閱讀仲景的《傷寒論》,其中提到太陰病症:如果病人腹瀉但口不渴,屬於太陰病症,因為臟腑有寒氣,應該溫暖之,適合服用四逆類的藥物。

書中又提到少陰病症:如果少陰病發作一、兩天,口裡感覺正常,但背部發冷,應該灸治。如果少陰病症出現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細,則以附子湯治療。

如果少陰病症出現腹瀉,則以白通湯治療。如果少陰病症出現腹瀉,脈象微弱,服用白通湯後腹瀉不止,並且出現厥逆、無脈、乾嘔煩躁等症狀,則以白通加豬膽汁湯治療。

如果少陰病症出現腹瀉清穀,裡寒外熱,手腳厥逆,脈象微弱欲絕,但身體反而不發冷,患者面色發紅,或腹痛,或乾嘔,或咽喉疼痛,或腹瀉停止,脈象摸不到,則以通脈四逆湯治療。

如果少陰病症出現脈象沉細,應該立即溫暖之,服用四逆湯。

書中也提到厥陰病症:如果手腳厥寒,脈象細微欲絕,則屬於厥陰病症。

當歸四逆湯。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觀仲景此論。則傷寒三陰。必有寒症。而宜用溫熱之劑也。及讀劉守真之書。有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臟病為陰。俗妄謂有寒熱陰陽異症。誤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謂也。寒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

且汗液之氣。乃陽熱之氣。非陰寒所能也。雖仲景有四逆湯症。是治表熱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入里。下利不止。及或表熱裡寒自利。急以四逆溫藥。利止里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湯症。復有承氣下之者。由是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寒也。經言三陰症者。

白話文:

當歸四逆湯。

患者大量出汗,若伴隨腹瀉,並且出現手腳冰冷、四肢厥冷的症狀,可以使用四逆湯。觀察仲景的論述,可知傷寒三陰證必然伴隨寒症,因此需要使用溫熱藥物治療。

讀劉守真(註:指唐代醫家劉守真)的著作,其中提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臟病為陰。」民間錯誤地認為有寒熱陰陽不同的病症,誤導人們很久了。寒病確實存在,但不是指汗病。寒病只是各種雜病中的一種,最終並不能造成汗病。

而且汗液的氣味屬於陽熱之氣,不是陰寒所能產生的。雖然仲景有四逆湯的方劑,是用来治疗表热里和的,但如果誤用寒性藥物过早地泻下,表热就会入里,腹泻不止。或者可能是表热里寒导致的腹泻,需要快速使用四逆湯等溫熱藥物来止泻,並同時溫和裡寒,急救表熱。因此,仲景的四逆湯症,也存在需要使用承氣湯泻下的情况。

由此可見,傷寒汗病,經書中直言為熱病,而非寒病。經書中提到三陰證,也是指的熱證。

邪熱在臟在裡。以臟與里為陰。當下熱者也。素問論傷寒熱病有二篇。名曰熱。竟無寒理。兼素問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為熱病。誠非寒也。觀守真此論。則傷寒無問在表在裡。與夫三陽三陰。皆一於為熱。而決無或寒者矣。成注亦只隨文略釋。並不明言何由為熱。

何由為寒之故。彼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於六經所傳。俱為熱症。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以寒為本臟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裡入深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且所用溫熱藥。能不助傳經之熱邪乎。以寒為外邪之寒歟。則在三陽已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

白話文:

邪熱入侵臟腑,因為臟腑屬陰,所以表現出熱症。雖然《素問》中有論述傷寒熱病,但只談熱症,完全沒有提到寒的道理。參考《素問》、《靈樞》關於運氣造化的論述,可知熱病確實不是寒症。觀察《傷寒論》中,無論傷寒表裡,三陽三陰,都只表現為熱症,根本不存在寒症。古注只是簡單解釋,並沒有說明為何只出現熱症而不出現寒症的原因。

為何只出現寒症呢?古人認為傷寒都是經絡傳播,所以懷疑六經傳播的都是熱症,認為熱症不可能變成寒症,所以不敢明確說明。如果將寒症理解為臟腑的寒症,那麼當熱邪傳入臟腑深處時,為何只出現寒症而不出現熱症呢?而且,溫熱藥會不會助長經絡傳播的熱邪呢?如果將寒症理解為外邪的寒症,那麼在三陽經已經表現為熱症的情況下,為何傳入三陰經後反而變成寒症呢?

成氏能潛心於此。則必語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傷寒論。靡不宗之。後人不能決於似是而非之際。故或謂今世無真傷寒。或謂今人皆病內傷。或謂論中諸溫藥。悉為傳經熱邪用者。以三陰經屬陰故也。又或謂論中凡有寒字。皆當作熱字。其謬一至於此。殊不知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

寒鬱其陽。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氣。既郁為邪。用麻黃髮表以逐其寒。則腠理通而鬱熱泄。故汗而愈。苟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里入。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陰之病。則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或有在太陽經鬱熱。然後以次而傳至陰經者。

白話文:

成氏能夠專心研究此道,必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從仲景寫下《傷寒論》以來,後人無不尊奉其書。然而,後人卻無法在似是而非的論點中做出決斷,因此出現各種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現今世上沒有真正的傷寒,有人認為現代人都是患內傷,也有人認為《傷寒論》中的溫藥,都是用來治療傳經熱邪的,因為三陰經屬於陰性。還有人認為《傷寒論》中凡是有「寒」字的,都應該改成「熱」字。這些謬誤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殊不知,三陽之病,其寒邪在太陽經時,會鬱結陽氣,陽氣不暢而導致發熱。陽氣雖然是人體的正氣,但一旦鬱結就成了邪氣。因此,使用麻黃發散表邪以驅逐寒氣,就會使腠理通暢,鬱熱得以宣洩,於是發汗而痊癒。如果不能發汗而解表,熱邪就無法外泄,必定會向裡傳,傳至陽明經、少陽經,甚至入於臟腑。

至於三陰之病,為何會有寒熱交雜的現象呢?這是因為寒邪侵襲人體,有的會在太陽經鬱結成熱,然後依次傳至陰經。

或有太陽不傳陽明少陽。便傳三陰經者。或有寒邪不從三陽始。直傷陰經者。或有雖從太陽始。不及鬱熱。即入少陰。而獨見少陰症者。或有太陽始即入少陰。而太陽不能無傷者。或有直傷即入。而寒便變熱。及始寒而終熱者。其鬱熱傳經。與變熱則為熱症。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症。

其太陽不能無傷。則少陰脈症而兼見太陽標病。其始為寒而終變熱。則先見寒症而後見熱症。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苟即三陰經諸篇細繹之。理斯出矣。夫其或傳經。或直傷。或即入。或先寒後熱者。何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故耳。故經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

白話文:

有時太陽經不傳給陽明經和少陽經,而直接傳給三陰經。有時寒邪不從三陽經開始,直接侵犯陰經。有時雖然從太陽經開始,但未及發展成鬱熱,就進入少陰經,只表現出少陰經的症狀。有時太陽經一開始就進入少陰經,而太陽經自身也免不了受傷。有時直接侵犯陰經,而寒邪又轉變為熱邪,或是開始時是寒邪,最後變成熱邪。

其中,鬱熱傳經,以及寒邪變為熱邪,都屬於熱症。而直接侵犯陰經,以及從太陽經一開始就進入少陰經,都屬於寒症。

如果太陽經免不了受傷,則會出現少陰經的脈症,同時也兼有太陽經的標證。如果一開始是寒邪,最後變成熱邪,則會先出現寒症,之後再出現熱症。因此,三陰經的病症,有時是寒症,有時是熱症。

只要仔細研讀三陰經相關篇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為什麼有時傳經,有時直接侵犯,有時一開始就進入,有時先寒後熱呢?這是因為邪氣來得突然,本無固定的模式,傳變也不固定。所以《黃帝內經》說:「邪氣入人體,沒有固定的方式。」

或中於陽。或中於陰。彼守真非好為說以駭人。由其以溫暑為傷寒。而仲景之方。每不與溫暑對。故略乎溫熱之劑。而例用寒涼。由其以傷寒一斷為熱而無寒。故謂四逆為寒藥。誤下表熱里和之症。及為表熱裡寒自利之症而立。又謂溫里止利。急解其表。又謂寒病止為雜病。

嗟乎。仲景傷寒論專為中而即病之傷寒作。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作。故每有三陰之寒症。而溫熱之劑之所以用也。且如寒藥誤下而成裡寒者。固不為無矣。不因寒藥誤下而自為裡寒者。其可謂之必無乎。殊不知陰經之每見寒症。本由寒邪。不由陽經直傷於此。與夫雖由陽經始。

不及鬱熱即入於此而致也。雖或有因寒藥誤下而致者。蓋亦甚少。仲景所以用諸溫熱之劑。何嘗單為寒藥誤下而立。況表裡俱寒之症。何嘗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裡寒外熱之症。乃是寒邪入客於內。迫陽於外。或是虛陽之氣。自作外熱之狀耳。非真熱邪所為也。況仲景於裡寒外熱之症。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傷寒可能發生在陽氣盛的地方,也可能發生在陰氣盛的地方。他們堅持認為,真氣守住自身,並非容易用言語來解釋,更不應該用來嚇唬人。他們還認為,仲景將溫暑當成傷寒,而仲景的方劑卻不針對溫暑,因此忽略了溫熱藥,而習慣性地使用寒涼藥。由於他們認為傷寒都是熱證,沒有寒證,所以將四逆湯當成寒藥,錯誤地將裡寒表熱和表熱裡寒自利等症狀當成傷寒的症狀。他們還主張,溫裡止瀉要急解表證,寒病只是雜病而已。

唉,仲景的《傷寒論》專門針對中寒後立即發病的傷寒而作,並沒有兼顧那些沒有立即發病的溫暑。因此,在一些三陰寒症中,經常會使用溫熱藥。而且,像寒藥誤下導致裡寒的症狀,固然存在,但並不是因為誤下寒藥才導致裡寒,也會因為其他原因導致裡寒,難道這些就沒有存在的可能性嗎?殊不知,陰經的寒症,本就是由寒邪引起的,而不是陽經直接傷害造成的。即使是陽經開始,但沒有熱邪鬱積,就進入陰經導致寒症,也是有可能的。雖然有些寒症是因為寒藥誤下造成的,但畢竟是少數。仲景用溫熱藥,並不是單純為了治療寒藥誤下的症狀。況且,表裡俱寒的症狀,何曾見過仲景主張急解表證?實際上,裡寒外熱的症狀,是寒邪侵入內部,逼迫陽氣外散,或者虛陽之氣自行表現出外熱的現象,並不是真正的熱邪引起的。況且,仲景在治療裡寒外熱的症狀時,

但以溫藥治里。而不治外熱。則知其所以為治之意矣。茲果當急解其表。豈不於裡和之後。明言之乎。夫內經所敘三陰病一於為熱者。言其常也。仲景所敘三陰病兼乎寒熱。言其變也。重行而不悖耳。學者能知三陰固有寒邪所為之症。則仲景創法之本意。可以瞭然矣。且仲景曰。

病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夫謂之無熱惡寒。則知非陽經之鬱熱矣。謂之發於陰。則知不從陽經傳至此矣。謂之六日愈。則知其不始太陽。而止自陰經發病之日而始數之矣。仲景又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

必發熱。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夫得傷寒未為熱即為厥者。豈亦由傳經入深之熱邪而致此乎。今人多有始得病時。便見諸寒症。而並無或熱者。此則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者也。苟不能究仲景之心。

但執凡傷於寒即為病熱之語以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幾希矣。

白話文:

若不能深入理解仲景的治病理念,便難以真正掌握治病之道。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在闡述中醫經典《傷寒論》作者張仲景的治病理念,特別是針對三陰病的病機和治療方法。

作者指出,三陰病的病機以寒邪為主,但也有因寒邪傳入深部而化為熱證的情況。因此,治療三陰病要根據病情的變化,靈活運用寒涼、溫熱等不同性質的藥物,不可一概而論。

文章中還強調了理解仲景治病理念的重要性,只有深入理解他的醫學思想,才能真正掌握治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