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三·太陰經症 (2)

卷十三·太陰經症 (2)

3. 寒實結胸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張元素曰。太陰本症。惟腹滿自利而已。若邪迫於上。則吐而食不下也。邪迫於下。則利甚而腹滿也。上下相迫。必上下交亂。胃中空虛。法只可行溫散之劑。其病自痊。若誤下之。必在下之邪去。而在上之邪陷。有不至於胸下結硬者哉。

魏荔彤曰。邪自外感。太陽先中之。邪自內傳。太陰先受之。少陽之邪。既不能由半表而達表。必由半里而入里。而里三陰之太陰。又為三陰之表。內經云。太陰主開是也。所以少陽之邪。傳經必先及太陰。亦不離內外表里之義而已矣。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純為太陰濕土。

失鎮奠之令。故症全見於腸胃肚腹之間。本為三陽之邪。陷入陰經為患。法當升散其邪。復還陽分。若以滿痛為實邪而下之。則陽愈陷而下沉。陰愈凝而不散。胸下結硬。有似太陽之結胸而在下。有似太陽之心下痞而又在上。胸下結硬。所以為太陰誤下獨見之症者如此。傷寒傳經之邪。

無論在太陽為風因寒因。及遍歷三陽。皆成熱邪。復由陽而入陰。或誤下誤汗。又能變虛生寒。此病之變易莫測也。惟其為熱邪。所以作滿而能吐。若寒邪。但脹滿不食。必不能上逆為嘔吐矣。自利而時腹痛。利為挾熱。時痛亦熱邪。若寒邪。則痛隱隱無已時矣。所以知其確為熱邪也。

況凡病初得為寒。久痛多熱。亦理之常。太陽風寒之邪。傳陽明時已變熱矣。未有無所因而忽又變寒入三陰者。如謂入三陰即為寒。何以有系在太陰之發黃也。發黃亦為寒邪耶。又何以三陰篇中用苦寒之劑。仲師立法。不一而足。豈智不足耶。總由傳經與直中之邪。分路不明。

故見仲師立一溫散之法。便謂傳經為寒邪。及見一恣用苦寒之法。便自己亦說不周全。遂含糊了事便罷。余不得不於三陰之首條力爭之。曰。直中有寒。傳經悉熱。(八字鐵案)此二語確乎不易。再太陽結胸痞。皆經誤下而成。亦屬風寒在表之邪。日久變熱。遂成結聚。特風邪陽。

聚於高分。寒邪陰。聚於低分。然風因寒因。俱為已變熱之邪無異也。所以陷胸瀉心內。俱有苦寒之味。今此胸下結硬。又豈能外陷胸瀉心別求門路乎。或問。仲師意在溫散。子言陷胸瀉心。何也。曰。仲師溫散。為太陰未誤下言。非為已下成胸下結硬者言也。亦如太陽未誤下。

用辛溫。已誤下。用苦寒也。三陽為表。三陰為里。固矣。三陽有三陽之表裡。三陰有三陰之表裡。豈可一陽而盡表之理。一陰而盡陰之道乎。此乃傷寒中之大關鍵也。

【綱】仲景曰。寒實結胸。無熱症者。與三白小陷胸湯。為散亦可服。

【目】柯琴曰。太陽表熱未除而反下之。熱邪與寒水相結。成熱實結胸。太陰腹滿時痛而反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也。無熱症者。不四肢煩疼也。

4. 腹滿腹痛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朱肱曰。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是有表。復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藥湯。甚者加大黃桂枝加芍藥。即是小建中也。仲景云。太陰脈弱自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其人胃虛。陽氣易動之故。下利者。先煎芍藥十餘沸。

腹痛有二症。有熱痛。有冷痛。尺脈弦。腸鳴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陰症腹痛。即四逆散。四逆加芍藥湯。腹痛小便不利者。真武湯。關脈實。腹滿大便秘。按之而痛者。熱痛也。桂枝加大黃黃連湯大承氣湯

太陰大約可溫。然須有積。方可下也。何謂積症。太陰腹滿時痛。胸膈不快。䐜滿閉塞。唇青。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或腹痛。此名太陰也。近人都不識陰症。才見胸膈不快。便投熱藥。非其治也。大抵陰症者。由冷物傷脾胃。陰經受之也。主胸膈脹䐜。面色及唇。皆無色澤。

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或損動胃氣。遂成陰症。復投巴豆之類。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經一二日。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也。

問。萬一飲食不節。寒中陰經。何法以治。曰。理中加青皮陳皮。一二劑。胸膈即快。枳實理中丸五積散。太陰脾經。主胸膈滿。甲乙經曰。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則入腑。陰受則入臟。入腑則身熱不時。上為喘呼。入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腹脹滿者。陰陽不和也。桔梗半夏湯最良。仲景論太陽病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吐後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

成無己曰。腹滿者。俗謂之肚脹也。華佗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謂入腑也。是在腹。猶未全入里也。雖腹滿為里症。亦有淺深之別。經曰。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滿大實。

堅有燥屎。自可下之。雖四五日不害。謂之邪氣已入腑也。傷寒邪入腹。是里症已深。故腹滿乃可下。如經曰。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少陰症腹脹不大便者。

急下之。諸如此者。皆為里症是也。雖曰。腹滿痛為實。然腹滿不減則為實。可下。腹滿時減則為虛。不可下。以溫藥和之。蓋虛氣留脹。亦為之脹。但比之實者。不至堅痛也。

王肯堂曰。結胸從心下起至少腹硬滿而痛。與腹滿類也。然結胸按之痛。手不可近。腹滿痛舉按常痛。手近不甚也。痞亦從心下起至少腹亦與腹滿類也。然痞或止留心下。腹滿但在腹之中也。邪入里與正搏。則為腹痛。所以痛有異。腹痛屬裡。正太陽腹不痛。少陽亦胸脅痛而無腹痛。

若陽明腹滿急而痛。此為裡實宜下。大柴胡、小承氣。三陰下利清穀而又腹痛。裡寒故也。此總論太陽經陽中之陰。四逆湯附子理中湯。陽氣傳太陰經腹滿而痛。其症有二。有實痛。有虛痛。腸鳴泄利而痛者。虛痛也。此獨論太陰經陰中之陽。小建中湯。即桂枝加芍藥湯。

但桂有厚薄爾。不瘥。小柴胡去芩加芍如數。腹滿便秘按之痛者。實痛也。桂枝加大黃一錢。此虛痛實痛。乃是以陽邪漸消為虛。陽氣盛大為實。

吳綬曰。凡腹痛可按可揉者。內虛也。不可按不可揉者。內實也。海藏言中脘痛者。屬脾土。脈沉遲內寒者。理中湯附子理中丸。陽脈澀陰脈弦。小建中。若小腹痛屬厥陰經分。當歸四逆湯加吳萸。厥逆者同。如大實腹滿痛。繞臍刺痛。不大便。脈實。大承氣。凡潮熱不大便。

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大陷胸。若脈弦腹痛。無熱無寒。芍藥甘草湯。脈弦口苦。發熱腹痛。小柴胡去人參加炒白芍。若寒熱交作腹痛。加肉桂、白芍。若寒多而痛。去黃芩加肉桂、白芍。凡少陰發熱手足冷腹痛。四逆散加附、桂、萸、芍。凡發熱脈洪弦腹痛。

芍藥黃芩湯。凡蓄血。亦令人腹痛。手不可近。腹痛欲吐利而煩躁者。多有痧毒。世俗刮刺委中穴。

柯琴曰。太陰之上。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故人傷於濕。脾先受之。然寒濕入於陰經。不能動臟。則還入於胃腑。太陰經布胃中。又發於胃。胃中寒濕。故食不納而吐利也。太陰脈從足入腹。寒氣時上。故腹時自痛。法當溫中散寒。若誤下胃口受寒。故胸下結硬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許叔微曰。難經曰。痛為實。脾家實者。知其實必痛也。大抵痛宜下。

成無己曰。腹滿。太陰症也。陽熱為邪者。則腹滿而咽乾。陰寒為邪者。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太陰者。脾土也。治中央。故專主腹滿之候。又發汗吐下後成腹滿者。皆邪氣乘虛內客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經曰。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傷寒下後心煩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三者有當溫。有當下。有當吐。何也。邪氣不一也。且發汗則邪之在表者雖去。而汗多亡陽。致胃氣虛。不能敷布。諸氣壅滯而為脹滿者。是當溫散。吐後邪之在胸中者。能去則安。若不能去。

致胸中之邪。下傳入胃而為實。遂生脹滿者。是又當下。妄下後邪氣在表。未經入腑者。遂自表乘虛而入。鬱於胸中。致為虛煩。氣上下不得通。腹為之脹者。是又當吐。醫者要識邪氣所自。知其由來。觀邪氣所在。知其虛實。汗吐下之不瘥。則可矣。

鰲按。脾家實。即腐穢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柯琴曰。此自利之兆也。四五日。是太陰發病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