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三·太陰經症 (1)
卷十三·太陰經症 (1)
1. 太陰經脈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六七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朱肱曰。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喉。故病人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病也。傷寒四五日。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下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尺寸脈俱沉細。此足太陰脾經受病也。傷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溫者。系太陰也。自利不止。
屬太陰也。腹滿時痛。屬太陰也。自利不渴者。臟寒也。當溫之。宜四逆湯、理中湯也。腹滿脈浮者。可桂枝微發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甚者。桂枝加大黃湯。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人脈象浮而緩,手腳溫暖,病症屬於太陰。太陰病症通常會發黃,但如果小便順暢,就不會發黃。如果病程六七天,即使出現煩躁,每天腹瀉十幾次,也會自然停止,因為脾胃強健,腐敗之物自然會排出。
朱肱說,足太陰脾經是三陰之首,其脈絡分布於脾胃,連接咽喉,所以病人會出現腹脹咽乾的症狀。如果脈象沉細,可以確定是太陰經受到病邪侵襲。傷寒病程四五天,出現腹脹咽乾、手腳溫暖,或腹瀉不渴,或腹脹時痛,脈象沉細,都是足太陰脾經受到病邪侵襲的表現。傷寒病人手腳通常會發冷,如果手腳溫暖,病症就屬於太陰。腹瀉不止也屬於太陰。腹脹時痛也屬於太陰。腹瀉不渴,屬於臟寒,應該溫補,可以用四逆湯、理中湯治療。腹脹脈象浮,可以用桂枝微微發汗。腹痛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病情嚴重者可以用桂枝加大黃湯。
魏荔彤曰。脈浮緩。手足溫。此近太陽中風。而手足不能發熱。則脾臟素有濕邪。與風寒變熱之邪相溷。所以不能作大熱於外。而實蓄深熱於內。明其系在太陰。身當發黃。同於太陽發黃等症。蓄熱於裡之義也。若小便利。濕泄而熱去。故不能發黃。在陽明篇已言之。重見於此者。
彼以太陽初入陽明者言。其脾素有濕。則不能成胃實。表邪熱入。止為發黃症。蓋胃實本津液內竭。盛熱成實之症。既有濕邪。亦津液也。故不成胃實而成發黃。迨七八日熱邪久已耗液。故覆成胃實。以大便硬為驗。仲師於彼。指之為陽明病。起見與太陰病迥不同也。此條亦由太陽初入。
白話文:
魏荔彤說:脈象浮而緩,手腳溫熱。這是接近太陽經中風的表現。但手腳卻不能發熱,說明脾臟本來就有濕邪,與風寒化熱的邪氣混合在一起,所以不能在外表發熱,而實際上深藏著熱邪在內。由此可知,病根在太陰經,身體將會發黃,與太陽經發黃的症狀類似,都是由於熱邪蓄積於內。如果小便順暢,濕邪排出,熱邪消退,就不會發黃。這在陽明經篇章中已經說過了,這裡再次重申。
這裡指的是太陽經初入陽明經時的情況。由於脾臟本來就有濕邪,就不能形成胃實症。表邪熱氣入侵後,只會導致發黃的症狀。因為胃實症是體內津液枯竭,熱邪盛而形成的症狀。脾臟本來就有濕邪,濕邪也是津液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形成胃實症,而會形成發黃的症狀。到了七八天,熱邪久留,已經耗損了體液,所以會轉而形成胃實症。大便堅硬就是胃實症的表現。仲師在當時把這種情況歸屬於陽明病,說明它與太陰病的病因和表現完全不同。這一條也是由於太陽經初入陽明經導致的。
然病終不歸陽明。故仲師指出太陰脾家實。當風寒變熱傳入。特以脾素濕。則邪熱之投濕如煙投水。俱趨於脾而為患也。故不能發黃。以上均於陽明所言同。但此至七八日。不惟大便不硬。卻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者。病之初入同。病之去向分也。熱勝濕。遂成胃實便硬。濕勝熱。
濕留而熱欲去。遂成脾實下利。此胃實脾實之分關。不出濕熱二字也。濕。陰邪凝滯。可以留。熱陽邪迅捷。必欲出。小便既泄不盡。又不發黃。熱從何出。必隨濕下流。歸於大便。平日為泄為熱所停蓄腐穢之物。無不隨之而去。有不容自已之勢也。此脾實系太陰。胃實屬陽明。
白話文:
然而疾病最終不會歸屬於陽明經。因此仲師指出太陰脾經實證。當風寒轉為熱邪傳入時,特別是脾臟本來就濕氣重,邪熱就如同煙遇水一樣,都會趨向脾臟而造成病患。因此不會發黃。以上這些都與陽明經的說法相同。但到了七八天,不僅大便不硬,反而突然煩躁腹瀉,一天十多次的人,病初的表現相同,但病情的發展方向卻不同。熱勝濕,就會形成胃實便硬;濕勝熱,就會造成脾實下利。這就是胃實脾實的區分關鍵,離不開濕熱兩個字。濕氣屬於陰邪,凝滯而留,熱氣屬於陽邪,迅捷而欲外出。小便已經泄而不盡,又不發黃,熱氣從何而出?必然會隨著濕氣向下流動,歸於大便。平日積存在體內的泄瀉和熱邪停蓄的腐穢之物,都會隨著濕熱一起排出,勢不可擋。這脾實屬於太陰經,胃實則屬於陽明經。
止在濕熱分關。遂為兩經判然之症也。至二條俱未出方。蓋陽明則胃實。宜四承氣隨人調劑。太陰則脾實下利。未利前。如何除濕燥土。既利後。如何補中益脾。或兼除濕清熱。又在人審量焉。且使腐穢一瀉得愈。亦可不必方治矣。
喻昌曰。太陰脈本緩。故浮緩雖類太陽中風。然手足自溫。則不似太陽之發熱。更不似少陰厥陰之四逆與厥。所以系在太陰。不能發黃。以上與陽明篇中語句皆同。但彼以胃實而便硬。其症復轉陽明。此以脾實而下穢腐。其症止屬太陰耳。至七八日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其症又與少陰無別。
而腐穢盡。利當自止。則不似少陰之煩躁有加。下利漫無止期也。況少陰之煩而下利。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仍為欲愈之候。若不辨析。誤以四逆法治之。反增危矣。
白話文:
濕熱停留在關節,因此出現了兩種經絡的明顯症狀。兩種經絡都還沒開始用藥方,這是因為陽明經的胃實證,應該用四承氣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藥量;太陰經的脾實證則會導致下痢。在尚未下痢之前,如何去除濕氣、乾燥土壤?在已經下痢之後,又如何補益脾胃?或者需要同時去除濕氣、清熱?這些都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判斷。如果能讓腐穢之物全部排出,病就痊癒了,也不需要再用藥方治療。
喻昌說,太陰脈原本就緩慢,所以浮緩雖然和太陽經的中風類似,但手足自溫,就不像太陽經的發熱。更不像少陰、厥陰經的四逆與厥。所以病症歸屬太陰經,不會發黃。以上這些話語,都與陽明經篇章中的一樣。只不過陽明經篇章中說的是胃實,大便硬,症狀又轉移到陽明經;而這裡說的是脾實,導致下痢排泄腐穢之物,症狀只屬於太陰經。等到七、八天突然出現發熱、腹瀉,一天十幾次,症狀又與少陰經沒有區別。
但是,當腐穢之物排泄完畢,下痢自然就會停止,不像少陰經那樣煩躁加重,下痢沒完沒了。而且,少陰經的煩躁下痢,手足反而溫熱,脈象緊反而消失,這是想要痊癒的徵兆。如果不能辨別,誤用四逆法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
【綱】仲景曰。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目】虞摶曰。脾氣虛而邪氣盛。故脈反實也。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目】喻昌曰。此段叮嚀。與陽明篇中互發。陽明曰不轉失氣。曰先硬後溏。曰未定成硬。皆是恐傷太陰脾氣。此曰脈弱便利。減用大黃、芍藥。又恐傷陽明胃氣也。
【綱】仲景曰。惡寒。脈微。而複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目】朱肱曰。病有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陰者。宜溫里。脈必微。或沉細。屬四逆加人參湯、四逆湯、理中湯也。若發熱微惡寒者。屬柴胡桂枝湯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腹瀉,一天十多次,脈象反而強勁,病人就會死。
虞摶說,這是因為脾氣虛弱而邪氣盛,所以脈象反而強勁。
張仲景說,太陰病,脈象微弱,病人不停地腹瀉,如果要使用大黃、芍藥,就要減量,因為胃氣虛弱,容易受到影響。
喻昌說,這段話和陽明篇中的內容相互呼應。陽明篇說不要轉變失氣,說先硬後稀,說還沒確定就變硬,都是擔心傷到太陰脾氣。這裡說脈象微弱腹瀉,減少使用大黃、芍藥,也是擔心傷到陽明胃氣。
張仲景說,畏寒,脈象微弱,並且腹瀉,還會失血,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
朱肱說,疾病有發熱畏寒的,屬於陰寒,發於陰寒的,就要溫暖內里,脈象一定微弱,或沉細,屬於四逆加人參湯、四逆湯、理中湯。如果發熱微畏寒,屬於柴胡桂枝湯。
鰲按。以其惡寒未罷。故宜四逆。以其脈微為無血。故宜加人參。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
【目】朱肱曰。問古人以四日太陰症發。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不然。有太陰症。脈大胸滿多痰者。可吐之。脈大而無痰症者。可汗而已。大抵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泄之。瓜蒂梔豉。隨症施用。不可以日數拘也。
魏荔彤曰。邪自太陽。而陽明。而少陽。遞及太陰。法當還升之少陽。使由少陽之半表。透太陽之表。亦兼在陽經之治也。太陰病而脈不沉緩。卻見浮。則傳入陰經之邪。復思遠陽而去也。可急發汗。俾得外越。而病可已矣。在太陽麻黃為發汗。桂枝為解肌。此言桂枝發汗。
白話文:
鰲按。因為他仍然感到寒冷,所以應使用四逆湯。因為他的脈象微弱,顯示可能沒有足夠的血液,所以適合加入人參。
【綱】仲景說。太陰病(脾胃系統的病症)如果脈象浮起,可以使用發汗的方式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
【目】朱肱問道,古人提到四日時太陰病的症狀發作,病在胸膈,可以使用吐的方法來痊癒,這是為什麼?回答是,事實上,如果存在太陰病的症狀,脈象大且胸部有積聚多痰的情況,可以使用吐的方法;如果脈象大但沒有痰症,則應使用發汗的方法。總體來說,在表層的症狀應以發汗來處理,在裡層的症狀則需使用下藥,而在上部的症狀則可用引吐法,下部的症狀則需使用導瀉法。例如使用瓜蒂、梔子、豆豉等藥物,應根據症狀來選擇使用,不能只拘泥於時間的限制。
魏荔彤說,邪氣從太陽傳到陽明,再進入少陽,最後影響到太陰。按照常理,應該讓邪氣回到少陽,從少陽的半表層穿透到太陽的表層,這也是對陽經進行治療的一部分。如果太陰病的脈象不沈緩反而浮起,則可能是進入陰經的邪氣,正想著要遠離陽氣。這種情況下,可以急於使用發汗法,幫助邪氣外越,使病情得以痊癒。在太陽經可以使用麻黃進行發汗,在桂枝則能解肌。這裡是在講述桂枝湯的發汗作用。
非發汗即解肌也。蓋用桂枝湯中芍藥。引桂姜之辛溫入陰分。而驅傳入之邪。所謂陽因陰用也。且桂芍俱能走肝。更可引太陰之邪。由少陽傳入者。還回少陽而出。此桂枝湯但見太陰脈浮即可汗。未可拘風因用桂枝。寒因用麻黃之說也。邪在太陽陽明。尚分風寒兩因之來路。
及由陽明而少陽。已不可復分。更傳太陰。豈能分風因寒因哉。再者。麻黃一概辛熱。不能入陰分。即寒因可辨。亦不宜用。兼之無隔少陽而驅入太陽之理。麻黃湯之力。但輕清上升。達於太陽。亦不能假少陽之道也。故不言麻黃湯。非漏也。亦非舉桂枝以概之也。知此則太陰邪之出路。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
桂枝湯的作用原理:
- 桂枝湯中的芍藥能引導桂枝和生姜的辛溫力量進入陰分(指身體的陰寒部位),驅逐侵入體內的邪氣。這就叫做“陽因陰用”。
- 桂枝和芍藥都能走肝經,可以引導太陰經的邪氣,通過少陽經傳入,再從少陽經排出體外。
- 因此,只要看到太陰脈浮,就可以用桂枝湯發汗,不必拘泥於風因用桂枝、寒因用麻黃的說法。
為什麼不用麻黃湯:
- 當邪氣進入太陽經和陽明經時,還可以分為風寒兩因。但當邪氣由陽明經傳入少陽經,再傳入太陰經時,就無法再分出風因和寒因了。
- 麻黃性辛熱,無法進入陰分。即使是寒因,也不宜使用麻黃湯。
- 麻黃湯的力量輕清上升,只能到達太陽經,無法藉助少陽經的作用。
總結:
- 這段文字強調了桂枝湯的作用原理和麻黃湯的局限性。
- 桂枝湯能引導邪氣由太陰經傳入少陽經,再排出體外,適用於太陰脈浮的患者。
- 麻黃湯只能到達太陽經,無法進入陰分,因此不適用於太陰經的邪氣。
- 了解這些原理,就能更好地理解太陰邪氣的出路。
必由少陽以返太陽。而他說俱不足以惑之矣。
麻黃湯之走陰分。在營血則能入。以在太陽之表。入三陰之陰分。則不能入。以其升而不降也。此亦宜知。
【綱】仲景曰。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目】方中行曰。四肢煩疼者。脾主四肢。亦風淫末疾之明驗也。
魏荔彤曰。脈見長則邪自太陰欲還復少陽必矣。脾為臟里。經邪內陷。則症見腹滿痛。吐不能食等症。若經邪欲外出。則症見於四末。而不久於內陷可知矣。於是陽微陰澀。邪已有浸浸透至營衛之勢。兼以弦長。見少陽之門戶闢。而生髮之氣已動矣。更得四末之間。蠢然煩疼。汗出發熱。其邪純回太陽矣。邪不由太陽而去。烏能自止乎。
白話文:
疾病必須經過少陽才能回到太陽,而他所说的一切都不足以迷惑你了。
麻黃湯的作用是走阴分,在营血中能够进入。因为它在太阳的表面,进入三阴的阴分,则不能进入,因为它升而不降。这一点也要明白。
张仲景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脉长者,为将要痊愈的征兆。
方中行说,四肢烦疼,脾主四肢,也是风邪侵犯末梢的明显表现。
魏荔彤说,脉象见长,则邪气从太阴欲回少阳必矣。脾为脏腑之里,经邪内陷,则会出现腹满痛、呕吐不能食等症状。若经邪欲外出,则症状出现在四肢末端,而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内里,由此可知。这时阳微阴涩,邪气已经渐渐渗透到营卫之间,再加上脉象弦长,可见少阳的门户已经打开,而生发之气也已经开始活动了。再加上四肢末端蠢蠢欲动地烦疼,汗出发热,邪气已经完全回返太阳。邪气不从太阳而去,怎么能够自行停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