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九 (6)

1. 舌苔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目】成無己曰。此條舌苔。是邪氣在半表半裡者也。

舌者心之苗。本紅而澤。傷寒三四日。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澀。或黃或黑。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也。邪氣在表者。舌上即無苔。邪傳裡。津液摶結。則舌上生苔也。

張云岐曰。舌上白苔。邪未入肝。屬半表半裡。以小柴胡和解之。若舌生黃。熱已入胃。調胃承氣湯。舌上黑苔。或生芒刺。是腎水克心火。急以大承氣下之。此熱已極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陽明病患者,脅下硬滿,不排便還嘔吐,舌頭上長白苔的,可以服用小柴胡湯。上焦通暢,津液往下流,胃氣因此調和,身體微微出汗,病就會解除。

成無己說,這種舌苔,是邪氣在半表半裡的情況。

舌頭是心臟的苗,本應紅潤而有光澤。傷寒病發三四天,舌頭上有膜,白滑像苔蘚,嚴重者可能乾燥或粗糙,也可能發黃或發黑。這幾種情況,是熱氣輕重深淺的表現。邪氣在表面的,舌頭上就沒有苔蘚。邪氣傳到裡面的,津液凝結,就會在舌頭上長出苔蘚。

張雲岐說,舌頭上長白苔,邪氣還沒有進入肝臟,屬於半表半裡,用小柴胡和解。如果舌頭發黃,熱氣已經進入胃,就用調胃承氣湯。舌頭上長黑苔,或出現芒刺,是腎水克制心火,要趕緊用大承氣湯瀉下去。這時熱氣已經到了極點。

【綱】仲景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也。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氣初傳入里者也。

王履曰。胸中有寒者。謂寒氣初傳入里也。舌乃心苗。應南方。色本紅。邪在表。舌無苔。邪在裡。津液摶結。舌生苔而滑。熱漸深。舌苔燥而澀。熱聚胃。舌苔黃。承氣湯下之。熱極深。病極篤。舌苔黑。經曰。熱病口乾。舌黑者死。水刑火也。

張介賓曰。邪在表。則無苔。及傳裡。則津液乾燥而舌苔生。若邪猶未深。在半表裡間。或邪客胸中者。其苔不黑不澀。止宜小柴胡和之。若陽邪傳裡。胃中有熱。則舌苔澀。宜梔子豉湯清之。若煩躁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大都舌上黃苔而焦色者。胃腑有邪熱也。或清之。

白話文:

舌苔的觀察與治療:

【綱要】 張仲景說:舌頭上出現苔狀物,說明丹田有熱,而胸中有寒。

【目注】 成無己說:這一條指的是邪氣剛開始傳入內裡的時候。

王履說:胸中有寒,是指寒氣剛開始傳入內裡。舌頭是心臟的苗芽,對應南方,本應呈紅色。如果邪氣在表,舌頭上沒有苔。邪氣在裡,津液凝聚,舌頭上就會長出光滑的苔。熱氣漸漸深入,舌苔就會乾燥而粗糙。熱氣聚集在胃部,舌苔就會發黃,可以用承氣湯來治療。熱氣非常深,病情十分危重,舌苔就會發黑。經典著作說:熱病口乾舌黑者會死亡,這是水火相克的道理。

張介賓說:邪氣在表,舌頭上就沒有苔。邪氣傳入內裡,津液乾燥,舌頭上就會長出苔。如果邪氣還沒有深入,在半表半裡之間,或者邪氣停留在胸中的話,舌苔不會黑也不會粗糙,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如果陽邪傳入內裡,胃中有熱,舌苔就會粗糙,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清熱。如果病人煩躁不安,想要喝很多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總之,舌頭上出現黃色且焦黑的苔,說明胃腑有邪熱,需要清熱治療。

或微下之。然必大便燥實。脈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若微渴而脈不實。便不堅。苔不幹燥芒刺者。不可下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氣客於胸中者也。

魏荔彤曰。此症既汗之不可。燒針之不可。若以為里症而當下。然熱未積深。胃未成實。若下之。胃中正氣空虛於中脘。客邪動衝於上焦。心中懊憹。陽為陰寒所陷。舌上生苔。熱為陰寒所迫。此誤治陽明之變。又其一也。蓋本條汗針下三者皆誤。惟其不明湧越之一法也。今其人雖表邪尚在。

白話文:

如果稍微有想瀉下的感覺,但大便乾燥結實,脈象沉而有力,且口渴得厲害,就可以服用瀉藥。但如果只是輕微口渴,脈象不實,大便不堅硬,舌苔不乾燥且沒有芒刺感,就不可服用瀉藥。

張仲景說,陽明病如果服用瀉藥,就會導致胃中空虛,外邪動到隔膜,引起胸悶煩躁,舌苔發白。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成無己說,這一條是說邪氣停留在胸中。

魏荔彤說,這個病症既不能發汗,也不能灸針,如果誤以為是裡症而使用瀉藥,由於熱氣還沒積聚得很深,胃中還未形成實證,服用瀉藥後就會導致胃中正氣空虛,外邪上衝到上焦,引起胸悶煩躁。陽氣被陰寒所困,舌頭上長出苔白。熱氣被陰寒所迫,這就是誤治陽明病的變化之一。其實這條病症無論發汗、灸針還是瀉藥,都是錯誤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湧越法。雖然病人表邪還在,但卻應該採用湧越法來治療。

而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純是表邪變熱。壅逆上焦之象。邪在上。自應從上達之。以梔子豉湯主之。仍是太陽香豉治表。梔子泄熱之法。而陽明一治於五苓。再治於梔子豉。可見非拘拘專治陽明者。可愈陽明病也。

【綱】仲景曰。臟結。無陽症。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未全成熱。猶帶表寒者也。及其邪傳為熱。則舌上之苔。不滑而澀也。

鰲按。臟結者。漸積凝結而為陰。五臟之陽盡已竭絕也。然舌苔雖滑。猶不至黃黑芒刺。故尚未可攻。

白話文:

喉嚨乾燥,口苦,肚子脹滿還喘不過氣,這都是表邪化熱,阻礙上焦的表現。邪氣在上,就應該從上往下治療,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這仍然是太陽經的香豉治表,梔子清泄熱邪,而陽明經的治療,先用五苓散,再用梔子豉湯,可以看出並不一定要專門治療陽明經,也能夠治好陽明病。

張仲景說,臟結症,沒有陽氣的症狀,沒有寒熱往來,病人反而很安靜,舌苔滑潤,不可攻治。

成無己說,這段話指的是邪氣尚未完全化熱,還帶着表寒之氣。等到邪氣傳化成熱,舌苔就不再滑潤而變得粗糙。

我認為,臟結症是邪氣逐漸積聚凝結而形成陰邪,五臟的陽氣已經耗竭。雖然舌苔滑潤,但還沒有出現黃黑、芒刺等情況,所以還不能攻治。

2. 附錄相舌秘法

陳士鐸曰。傷寒病。凡見舌系白苔者。邪火未甚也。小柴胡解之。黃色者。心熱也。用黃連、山梔。黃而帶灰色者。胃熱也。石膏、知母。黃而帶紅者。小腸膀胱熱也。用山梔。若紅而白者。肺熱也。黃芩、蘇葉。黑而帶紅者。腎虛挾邪也。生地、元參。又入柴胡。紅而有黑星者。

胃熱極也。元參、葛根。紅而有白點者。心中有邪也。柴胡、黃連。心肝同治也。紅而有大紅點者。胃熱帶濕也。茵陳五苓散。蓋水濕必歸膀胱以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只可一二分。不可多入。白而帶黑點。亦胃熱也。宜石膏。黃而有黑者。肝經實熱也。山梔、柴胡。

白話文:

陳士鐸說:傷寒病,凡是看到舌頭上覆蓋著白色苔蘚的,邪火還不厲害,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解之。

舌苔呈黃色,表示心熱,要用黃連、山梔子來治療。舌苔呈黃色帶灰色,表示胃熱,要用石膏、知母來治療。舌苔呈黃色帶紅色,表示小腸膀胱熱,要用山梔子來治療。

舌苔呈紅色帶白色,表示肺熱,要用黃芩、蘇葉來治療。舌苔呈黑色帶紅色,表示腎虛挾邪,要用生地、元參,並且加入柴胡。

舌苔呈紅色帶黑色斑點,表示胃熱極度嚴重,要用元參、葛根來治療。舌苔呈紅色帶白色斑點,表示心中有邪,要用柴胡、黃連來治療,這是心肝同治。舌苔呈紅色帶大紅色斑點,表示胃熱帶濕,要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

因為水濕必歸膀胱而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只可使用一二分,不可過量。舌苔呈白色帶黑色斑點,也表示胃熱,宜用石膏。舌苔呈黃色帶黑色,表示肝經實熱,要用山梔子、柴胡來治療。

白而黃者。邪將入里也。山梔、柴胡解之。不使入里。柴胡乃半表半裡。不可不用之藥也。舌中白而外黃者。邪入大腸也。五苓散以分水。水分則泄止矣。舌中黃而外白者。邪在內而非外。在上而非下。只可加柴胡、枳殼。不可輕用大黃。舌根黃而光白。亦胃熱帶濕也。石膏為君。

少加豬苓、澤瀉。舌黃而隔一瓣一瓣者。邪熱深入大腸。急用大黃、茵陳。不可用抵當十棗。若下已遲。則不得不用之。然亦須辨水與血。下水十棗。下血抵當也。舌有紅中如蟲蝕者。水未升而火來乘也。黃連、柴胡和解。紅而裂如人字者。邪初入心也。石膏、黃連。舌根黑而尖帶紅者。

白話文:

舌頭表面白而邊緣黃,表示邪氣將要入侵內臟。可以用山梔子和柴胡來解毒,阻止邪氣入里。柴胡具有半表半裡的特性,是不可或缺的藥材。舌頭中間白而外緣黃,表示邪氣已經入侵大腸。可以用五苓散來利水,讓水分排出,就能止瀉。舌頭中間黃而外緣白,表示邪氣在內不在外,在上不在下,只可以用柴胡和枳殼來治療,不能輕易使用大黃。舌頭根部黃而表面光白,也是胃熱夾濕的表現,可以用石膏為主藥,再加一些豬苓和澤瀉。舌頭黃色,而且有一瓣一瓣的痕跡,表示邪熱深入大腸,需要緊急使用大黃和茵陳,不能使用抵當十棗。如果已經拖延時間,就必須使用抵當十棗,但必須辨別是水瀉還是血瀉,如果是水瀉,就用十棗湯,如果是血瀉,就用抵當湯。舌頭上有紅色像蟲咬的痕迹,表示水氣未升,火氣先來,可以用黃連和柴胡來和解。舌頭紅色,而且有裂痕,像人字一樣,表示邪氣剛開始入侵心臟,可以用石膏和黃連。舌頭根部黑色,尖端帶紅色,表示……

腎中有邪未散也。柴胡、山梔。舌根黑而尖白者。胃火乘腎也。石膏、元參、知母。不必問其渴與不渴及下利也。舌根黑而尖黃者。邪將入腎也。其腹痛拒按。急用大黃。否亦只用山梔、柴胡。舌純紅獨尖黑者。腎虛邪火來乘也。元參或一二兩。多有生者。忌石膏。中心紅暈。

四圍邊旁純黑者。君相二火炎騰也。急用大黃。加生地兩許。十可救五六。中央灰色。四邊微紅者。邪結大腸也。下之則愈。不應則死。以腎水枯槁。不可竟用熟地補腎。蓋邪未散。補則愈加脹急。必邪下而後以生地滋之。然亦不可多用也。純灰色中間獨兩暈黑者。亦邪將入腎也。

白話文:

如果舌頭根部發黑且尖端發白,表示胃火旺盛侵犯腎臟,可以用石膏、元參、知母來治療。不用管患者是否口渴或腹瀉。如果舌頭根部發黑且尖端發黃,表示邪氣將要入侵腎臟,腹部疼痛按壓時會拒抗,應立即使用大黃治療。如果沒有使用大黃,也可以用山梔、柴胡。如果舌頭整體發紅,只有尖端發黑,表示腎臟虛弱,邪火來犯,可以用元參一到兩兩,如果有生薑可以加一些,忌用石膏。如果舌頭中間紅暈,四周邊緣發黑,表示君火和相火都旺盛,應立即使用大黃,再加生地兩三錢,十個病人可以救活五六個。如果舌頭中間是灰色,周圍略微發紅,表示邪氣積聚在大腸,瀉下即可痊癒,如果治療不當就會死亡。由於腎水枯竭,不能用熟地來補腎,因為邪氣尚未散去,補腎反而會加重脹痛,必須先瀉下邪氣,再用生地滋養腎陰,但也不能過量使用。如果舌頭整體是灰色,只有中間兩側發黑,表示邪氣將要入侵腎臟。

急用元參兩許。少加柴胡。外紅而內黑者。火極似水也。急用柴胡、山梔、大黃、枳實。若更見刺。則火亢之極矣。尤須多用前藥。總之。內黑而外白。內黑而外黃。皆前症也。與上同治。十中亦可生四五。惟舌中淡黑。而外或淡紅。外或淡白。內或淡黃。較前少輕。俱可以前法治之。

十可生七八。舌純紅而露黑紋數條者。此水來乘火。乃陰症也。其舌苔必滑。必惡寒惡水。水下喉必吐。倘見純黑之舌。乃必死也。不必治。水極似火。火極似水。一帶純黑。俱不可治。傷寒知驗舌之法。便有把握。庶不致臨症差誤耳。

李中梓曰。舌純黑有二種。皆死症也。有火極似水者。為熱極。大承氣湯。有水來剋火者。為寒極。脈症必寒。附子理中湯。舌上白苔。小柴胡湯。舌上滑苔。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

白話文:

需要急用元參,用量不多,再加上一些柴胡。舌頭外紅內黑,表示火氣很旺盛,就像水一樣。需要急用柴胡、山梔、大黃、枳實。如果舌頭上出現針刺狀,代表火氣已經到達極點,更要多用前面提到的藥物。總而言之,舌頭內黑外白、內黑外黃,都是之前的症狀,治療方法相同。十個病人中可以救活四到五個。

舌頭中間淡黑,外面淡紅或淡白,裡面淡黃,比之前輕微一些,也可以用前面的方法治療。十個病人中可以救活七到八個。如果舌頭全紅,但出現幾條黑色的紋路,代表水氣入侵,是陰症。舌苔一定很滑,而且會怕冷、怕水,水喝到喉嚨就會吐出來。如果舌頭完全變黑,就一定是死症,不用治療。水氣極盛就像火氣,火氣極盛就像水氣,舌頭全部變黑都不可治療。了解傷寒辨舌的方法,就能掌握治療方向,以免在治療時發生錯誤。

李中梓說,舌頭全黑有兩種情況,都是死症。一種是火氣極盛就像水氣,是因為熱氣太盛,要使用大承氣湯。另一種是水氣來克制火氣,是因為寒氣太盛,脈象和症狀都會表現出寒性,要使用附子理中湯。如果舌頭上是白苔,就用小柴胡湯。如果舌頭上是滑苔,就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人參、栝蔞的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