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5)

1. 漱水不欲咽

【綱】仲景曰。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目】朱肱曰。此必有頭疼身熱之症。若病人無表症。不惡寒熱。胸腹滿。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為有瘀血。必發狂也。輕者犀角地黃湯。重者抵當湯

王肯堂曰。此症屬陽明。凡內有熱者欲飲水。今欲水而不欲咽。是熱在經而里無熱也。陽明經氣血俱多。經中熱甚。逼血妄行。故知必作衄也。

張介賓曰。凡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者。以熱在經而里無熱也。必將為衄。不可與涼藥。蓋飲水一症。本以內熱甚而陽毒甚者。最為相宜。若似乎止宜於實邪。不宜乎虛邪也。不知虛症亦有不同。如陽虛無火。其不宜水不待言也。其有陰虛火盛者。元氣既弱。精血又枯。

多見舌裂唇焦。大渴喜冷。三焦如焚。二便秘結等症。使非藉水。何以濟急。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標。而繼以甘溫培其本。水藥兼進。無不可也。其有內真寒。外假熱。陰盛格陽等症。察其元氣。則非用甘溫。必不足以挽回。察其喉舌。則些微辛熱。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

則但將甘溫大補之劑。或用獨參湯水浸極冷飲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熱。而真溫之性。復下焦之真陽。是非用水而實亦用水之意。余用此活人多矣。妙甚。惟是假熱之症。症雖熱而脈則微。口雖渴而便不閉者。此而欲水。必不可與。若誤犯之。其敗泄元陽。為害不小。

喻昌曰。口中乾燥與渴異。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陽明氣血俱多。以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陽明之脈起於鼻。故知血得熱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

魏荔彤曰。如陽明病。表熱汗自出。則胃燥。而開竅之口亦必燥。然但欲漱而不欲咽。此則胃中之血。隨熱上行。所以言必衄也。此雖為陽明熱盛之變。然血既溢而衄。則非亡津液。而胃陰絕可知。即衄後未可定其必解。而熱勢已泄。胃實自未必成矣。

【綱】仲景曰。無表症。不寒熱。胸腹滿。唇燥。口乾。漱水不咽。小便多。此為瘀血。必發狂。輕者桃仁承氣湯。重者抵當丸

【目】楊士瀛曰。唇燥口乾。血症類有之。必欲取水不灌漱也。然漱水而不咽何哉。蓋渴者。易為飲。陽熱入里。胃中液干。患不與水耳。惟夫上焦瘀血。下焦蓄血。乘肺若燥。渴症獨無。是以漱而不欲咽也。漱水條例。惟血症有焉。

2. 鼻燥口舌燥咽燥

【綱】仲景曰。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目】朱肱曰。脾臟有熱。則津液枯少。故令口燥而舌乾。

李杲曰。若飲食勞役所傷。其外症必顯在口。必口失穀味。必腹中不和。必不欲言。縱勉強對答。聲必怯弱。口沃沫。多吐。鼻中清涕。或有或無。即陰症也。外傷風寒。則其外症必顯在鼻。氣不利。聲重濁不清。其言壅塞。盛而有力。口中必和。傷寒則面赤。鼻壅塞而干。傷風則鼻流清涕而已。傷食則惡食。

龐安常曰。鼻頭色青者。腹中痛。苦冷者死。微黑者水氣。黃色者小便難。白色者氣虛。赤色者肺熱。鮮明者有留飲也。鼻孔乾燥。燥者。陽明熱。必將衄血也。鼻孔乾燥。黑如煙煤。陽毒熱深也。鼻孔冷滑而黑。陰毒冷極也。鼻息鼾睡者。風濕也。鼻塞濁涕者。風熱也。鼻孔搧張為肺風。肺絕而不可以治也。(此龐氏察鼻法)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目】鰲按。此為陽明初病。屬在裡之表也。口為胃竅。咽為胃門。故不兼少陽。而有口苦咽乾之症。

【綱】仲景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鰲按。此不言躁。但口渴心煩。陽邪將入里也。此雖有表裡症。其實表輕里甚。故用白虎湯也。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陽明病。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熱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若熱聚於胃。則舌為之黃。是熱已深也。金匱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若舌上色黃者。又為熱之極也。黃帝針經曰。熱病口乾。舌黑者死。以心為君主。黑為腎水克心火。邪熱已極。故知必死也。

張介賓曰。舌上黑苔生芒刺者。熱極深也。宜涼膈散承氣湯、大柴胡之屬。酌宜下之。若苔色雖黑。滑而不澀者。便非實邪。亦非火症。非惟不可下。且不可清也。

柯琴曰。煩躁舌乾大渴。為陽明熱結不散也。故當救里以滋津液。二條白虎所治。皆陽明燥症。揭為陽明主方。信為有見。此為陽明自淺入深之症。前此口苦咽燥惡熱。熱雖在裡。尚未犯心。至憒憒怵惕懊憹。雖入心。尚未及胃。今燥渴引飲。則邪已入胃。然尚未燥硬。用本湯瀉胃火而扶元氣。全不涉吐汗下三法矣。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柯琴曰。熱淫於內。胃火上炎。故口燥咽乾也。急下之。火歸於坎。津液自升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梔子豉湯主之。

【目】陶華曰。邪熱聚於胃腑。消耗津液。故口乾燥熱而渴也。蓋陽明氣血俱多。經中熱甚。有迫血妄行而作鼻衄。漱水不欲咽者。犀角地黃湯。無衄血表症。加之胸腹滿而如狂。則為蓄血在內。桃仁承氣湯。少陽口燥咽乾。小柴胡湯調之。

【綱】仲景曰。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柯琴曰。自利清水。疑其為寒矣。而利清水時。必心下痛。必口燥舌乾。是土燥火炎。脾氣不濡。胃氣反厚。水去而谷不去。故純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