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九 (3)
卷九 (3)
1. 乾嘔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
【目】朱肱曰。問有乾嘔者何也。答曰。大凡嘔者。飲食不下。乾嘔者。今人所謂啘也。或因汗出。或因有水。或因下利。脾胃有熱。故使乾嘔。宜官局桔梗湯最佳。仲景治汗自出乾嘔者。桂枝症也。身涼汗出。兩脅痛。乾嘔者。十棗湯也。少陰不利脈微。與白通湯。利不止。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表症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並咳嗽,或口渴,或腹瀉,或噎住,或小便不利且小腹脹滿,或喘不過氣,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
朱肱說:有人問乾嘔的原因是什麼?回答說:凡是嘔吐,都是因為飲食無法下嚥。乾嘔是指現代人所說的啘,可能是因為出汗、水氣積聚、腹瀉,導致脾胃有熱,而引起乾嘔。這種情況下,用官局桔梗湯治療效果最好。張仲景治療汗自出而乾嘔的,是桂枝症,表現為身體發涼、汗出、兩肋疼痛、乾嘔,用十棗湯治療。少陰症小便不利,脈象微弱,用白通湯治療。如果腹瀉不止,可以用白通湯治療。
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也。少陰下利。裡寒外熱。脈微欲絕。乾嘔者。通脈四逆湯也。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也。
張元素曰。或問小青龍與小柴胡症。皆嘔而發汗。表裡之症。大概彷彿。何故二方用藥之不同。曰。傷寒表不解。裡熱未甚。不渴。欲飲水不能多。不當與之。以腹中熱尚少而不能消水。停飲蓄積故作諸症。然水寒作病。非溫熱不能解。故用小青龍。發汗散水。原其理初無里症。
白話文:
身體發冷沒有脈搏,乾嘔且感到煩躁,可以服用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經下痢,內寒外熱,脈搏微弱快要消失,乾嘔,可以服用通脈四逆湯。乾嘔吐出唾沫且頭痛,可以服用吳茱萸湯。
張元素說,有人問小青龍湯和小柴胡湯,都用於治療嘔吐並伴隨發汗的症狀,都是表裡雙解的藥方,看起來很相似,為什麼兩個方子用藥卻不同呢?他說,傷寒表證沒有解開,裡熱也不嚴重,病人不渴,想喝水卻喝不多,不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因為腹中熱氣還不夠強,不能消解水液,停留在體內積聚,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然而,水寒引發的疾病,不使用溫熱的藥物就無法解救。所以使用小青龍湯發汗散水,因為它本來就沒有治療裡證的功能。
因水寒以致然也。夫小柴胡症。系傷寒發熱。熱邪傳入。在於半表半裡之間。熱氣內攻。故生諸症。緣二症雖曰表裡俱病。其中寒熱不同。故用藥有薑、桂、柴、苓之不同也。
陶華曰。乾嘔者。空嘔而無物出者也。大抵熱在胃脘。與穀氣並熱。熱氣上熏。心下痞結則有此症。太陽汗出乾嘔。桂枝。主自汗也。少陰下利乾嘔。姜附湯。主下利也。厥陰吐沫乾嘔。吳萸湯。主涎沫也。邪去則吐自止矣。至如水氣二症。又當以表裡別之。傷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
乾嘔。身熱微喘。或自利者。小青龍湯主之。不發熱但惡寒。咳而利。乾嘔者。亦水氣也。十棗湯下之。
白話文:
因為水寒導致發熱。小柴胡症是傷寒發熱,熱邪傳入,停留在半表半裡之間,熱氣內攻,所以產生各種症狀。由於兩種症狀雖然都屬於表裡俱病,但寒熱不同,因此用藥上有薑、桂、柴、苓的不同。
陶華說,乾嘔是指空嘔沒有東西吐出來。大抵是熱在胃脘,與穀氣一起發熱,熱氣向上熏蒸,心下痞結就會出現這種症狀。太陽汗出乾嘔,桂枝主治自汗。少陰下利乾嘔,姜附湯主治下利。厥陰吐沫乾嘔,吳萸湯主治涎沫。邪氣去除,嘔吐就會自然停止。至於水氣兩種症狀,也應該根據表裡來區分。傷寒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身熱微喘,或自利者,小青龍湯主治。不發熱但惡寒,咳嗽且腹瀉,乾嘔者,也是水氣,十棗湯治療。
2. 欲吐
【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口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其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目】朱肱曰。吐有冷熱二症。寸口脈數。手心熱。煩渴而吐。以有熱在胃脘。五苓散主之。傷寒有表症。渴欲飲水。水入口即吐者。名水逆。由心經受熱而小腸不利也。宜五苓散。發汗後。水漿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湯。大半夏加橘皮湯。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超過十幾天,心窩暖暖的想吐,而且胸口疼痛,大便稀溏,肚子微微脹滿,心裡鬱鬱寡歡、有點煩躁。之前已經大量吐瀉過的人,可以用調胃承氣湯。
朱肱說:嘔吐分為寒熱兩種情況。寸口脈搏跳動快,手掌心發熱,口渴想喝水卻吐,這是胃脘有熱症,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傷寒有表症,口渴想喝水,水一入口就吐,叫做水逆,這是心經受熱導致小腸功能失調,也應該用五苓散。發汗後,水漿喝不進去,叫做逆,如果再發汗,就會不停地嘔吐瀉肚子。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或者大半夏加橘皮湯。
柯琴曰。過經十餘日。病不在太陽矣。仍曰太陽病者。此太陽壞病也。心下者。胃口也。心下溫溫欲吐者。胃口有遺熱而胃氣不和也。故用本湯微和之。
白話文:
柯琴說道,經過十多天後,病情已經不在太陽經了。之所以仍然稱為太陽病,這是在描述病情的變化,實際上是指太陽經的疾病已經轉變。心下,指的是胃部。心下溫暖且想要嘔吐,說明胃部存在殘留的熱邪,導致胃氣不順暢。因此,使用這個湯劑來輕微調和胃部。
3. 咳逆
【綱】仲景曰。傷寒咳逆上氣。脈散者死。
【目】張元素曰。咳逆者。火熱奔急上行而肺陰不內也。便秘者。大承氣湯。便軟者。瀉心湯。
王好古曰。傷寒咳逆脈散死。仲景之言不虛偽。大抵原因失下生。咳逆喉中陰不內。便軟惟宜用瀉心。便硬尤宜大承氣。二藥神攻作者誰。東垣潔古為良劑。
少陰咳逆者。此失下也。陰消將盡。陽逆上行。使陰不內也。然陰既盡。陽亦將盡也。故為陽極脈微將盡者。宜瀉心湯。如不用瀉心。涼膈散去硝黃。清肺散亦可。若脈左浮右沉。實非表也。里極則反出於表也。何以然。咳逆舌強右脈實者。知少陰里也。飲水過多。心下痞而咳逆者。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咳嗽、氣逆上衝,脈象散亂的人會死。
張元素說:咳嗽、氣逆是因為火熱急迫上衝,而肺陰不足以收納。大便秘結的人,要服用大承氣湯;大便軟的人,要服用瀉心湯。
王好古說:傷寒咳嗽、氣逆、脈散而死,仲景的說法並非虛假。大抵是因為失下導致,咳嗽、氣逆,喉嚨裡的陰氣不能收納。大便軟的人,應該服用瀉心湯;大便硬的人,更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這兩種藥物,都是神效的攻邪藥,誰才是最好的藥方呢?東垣潔古的藥方才是良方。
少陰咳嗽、氣逆的人,這是失下了,陰氣消退殆盡,陽氣逆上,導致陰氣無法收納。但陰氣既已消盡,陽氣也將消盡。因此,屬於陽氣極盛,脈象微弱將要消失的人,應該服用瀉心湯。如果不用瀉心湯,可以用去硝黃的涼膈散,或者清肺散。如果脈象左邊浮,右邊沉,這就不是表證,而是里證極度嚴重而反出於表。為什麼呢?因為咳嗽、氣逆、舌頭強硬、右邊脈象實,就知道是少陰里證。如果喝水過多,心下痞悶,並且咳嗽、氣逆,……
五苓散主之。別無惡候是也。惡候生。或兼以舌攣。語言不正。而反昏冒與咽痛者。少陰也。速下之。宜大承氣也。何以脈浮為表。脈浮之實大。沉之損小。是為表也。浮之實大。沉之亦然。即非表也。邪入已深矣。內熱當沉。反浮。陽極復之表也。
王肯堂曰。陰症者。內已伏陰。陰氣太甚。腎水擅權。肝氣不生。胃火已病。丁火又消。所以遊行相火。寒邪迫而萃集於胸中。亦欲盡也。故令人發熱。大渴引飲。病人獨覺熱。他人按執之。身體肌肉骨髓血脈俱寒。此火即無根之火也。故用丁香、乾薑之類。熱藥溫胃。其火自下。
白話文:
五苓散主治此病症。若無其他不良徵兆,則無需擔心。若出現不良徵兆,例如舌頭僵硬、言語不清,且伴隨昏迷或咽喉疼痛,則屬於少陰症,應立即服用大承氣湯。脈浮則為表證,脈浮實大,脈沉則虛小,此為表證。但脈浮實大,脈沉亦實大,則非表證,邪氣已深入體內。內熱應沉於內,反浮於表,是陽氣極盛而復歸於表。
王肯堂說:陰症患者,體內已伏藏陰邪,陰氣過盛,腎水盛極,肝氣不生,胃火已損,丁火也衰弱,所以遊行之相火便會因寒邪迫近而聚積於胸中,企圖盡力發散。因此導致患者發熱、口渴引飲,患者自覺發熱,但他人觸摸則發現身體肌肉、骨髓、血脈俱寒。這種火是無根之火,所以要用丁香、乾薑等熱藥溫暖胃部,讓火氣自下而上。
吳綬曰。咳逆者。氣上逆而為吃忒也。方書或以為咳嗽者非。本條言死。謂其形損也。吃忒。有因胃實失下者。其氣皆從胃至胸嗌之間而為吃忒。易老治法。失下胃熱內實。便硬者。承氣湯。便軟者。瀉心湯。胃虛有熱。橘皮竹茹湯。有痰飲。半夏生薑湯。或茯苓半夏湯。若胃冷。
橘皮乾薑湯。加味理中湯。要略云。其氣自臍下直衝於胸嗌間吃忒者。此陰症也。其病不在胃也。且病下虛。內以伏陰。或誤用寒涼。遂致冷極於下。迫其相火上衝。萃集胸中。以為吃忒。亦欲盡也。若不識此。為水極似火。誤用涼藥。下咽立敗矣。凡治。須用羌活附子散、加味附子湯。
白話文:
吳綬說:咳逆,是指氣逆上而導致呼吸困難。醫書中有些人認為咳嗽不是咳逆,這篇文章所說的「死」,指的是身體損傷。呼吸困難,有因為胃實不能下行導致的,這種情況下的氣都從胃部上升到胸部和喉嚨之間,而造成呼吸困難。治療方法如下:如果因為胃熱實證,大便硬,就用承氣湯;如果大便軟,就用瀉心湯。如果胃虛有熱,就用橘皮竹茹湯;如果有痰飲,就用半夏生薑湯或茯苓半夏湯。如果胃寒,就用橘皮乾薑湯或加味理中湯。
《要略》中說:如果氣從肚臍下直衝到胸部和喉嚨之間,導致呼吸困難,這是陰症,病不在胃,而是因為下面虛弱,內藏伏陰。如果誤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下面極度寒冷,迫使相火上衝,積聚在胸中,引起呼吸困難,而且會導致病情加重。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把寒邪當成火邪,誤用涼藥,下咽就會立刻失敗。治療時,必須使用羌活附子散或加味附子湯。
急溫其下。真陽一回。火降而吃忒自止也。如冷極吃忒不止者。或兼以硫黃乳香散齅法。或灸期門中脘關元氣海。但要取手足溫暖。而脈生。陽回陰退則活矣。
陶華曰。咳逆者。俗名吃忒。才發聲於喉間則遽止。吃吃然連續連聲。然而短促不長。古人謂即噦者非也。噦與乾嘔相似。但其聲濁惡而長。皆有聲而無物。病至於噦則危矣。大抵䭇近於噦。䭇者。但胸間氣塞不得下通。噦則惡濁之聲達於外矣。經曰。陽脈浮則為氣䭇。又曰。
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家責虛取實之過也。設若咳逆。脈散無倫。則難治。與傷寒咳而氣逆。固不同也。若將吃忒紊於噦與咳而氣逆。則誤人多矣。臨病必明辨焉。
白話文:
遇到寒症,要趕快溫暖下焦,真陽之氣回升,火氣下降,吃忒就會自然停止。如果寒症很嚴重,吃忒止不住,可以配合硫黃乳香散鼻吸,或灸期門、中脘、關元、氣海穴位。只要手腳溫暖,脈搏有力,陽氣回升,陰氣退卻,就能恢復健康。
陶華說,咳逆,俗稱吃忒,聲音剛從喉嚨發出來就馬上停止,吃吃地連續不斷,但聲音短促不長。古人認為吃忒就是噦,是不對的。噦和乾嘔很相似,但噦的聲音濁惡且長,都是有聲音卻沒有東西吐出來。病情發展到噦就很危險了。總之,吃忒接近噦,吃忒只是胸間氣塞不通,噦則是濁惡的聲音傳到外面。經書說,陽脈浮則為氣吃忒,又說,脈滑則為噦。這是醫家追求實證而忽略虛證的錯誤。如果咳逆,脈象散亂無序,就難以治療,這和傷寒咳嗽伴隨氣逆,是不同的。如果把吃忒混淆成噦或咳嗽伴隨氣逆,就會誤診很多病人。臨床上一定要明辨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