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七 (6)

1. 溫疫

【綱】仲景曰。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

【目】蘇頌曰。此前熱未已。又感溫氣。溫熱相合。故變為溫疫也。

王肯堂曰。按叔和傷寒例云。傷寒熱病未已。再遇風寒濕而各變為一病也。何止於溫。既曰再遇溫熱變為溫毒矣。又曰再遇溫氣變為溫疫。是何溫之再遇。而有二病之異。且疫者。特感非時之氣。眾人病一般也。如冬應寒而反大溫。人感冬溫而病。則所謂溫疫。如春夏應溫熱而反大寒。

人感暴寒而病。則所謂寒疫也。何待再遇於異氣耶。若云再遇溫氣。變為溫疫。是傷寒再遇異氣而變病也。再遇異氣而變病。未必眾病相似。安可以疫言。傷寒例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此溫疫之脈也。活人書注此脈於冬溫條下。是以溫疫冬溫合為一病。殊不知冬溫特感非時之氣耳。

白話文:

張仲景說,陽脈虛弱,陰脈緊縮,再遇到溫熱之氣,就會變成溫疫。

蘇頌解釋,之前熱病未愈,又感染溫熱之氣,溫熱相合,就變成溫疫了。

王肯堂說,根據《傷寒論》記載,傷寒熱病未愈,再次遇到風寒濕氣,就會各自變為不同的疾病。不只是溫熱之氣,書中也說再次遇到溫熱之氣就會變成溫毒,又說再次遇到溫熱之氣就會變成溫疫,這究竟是哪種溫熱之氣的再次遇到,而導致兩種不同的疾病?而且疫病指的是在不正常季節感到的氣候,導致許多人患上同一种疾病。就像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地變得溫暖,人感染了冬季的溫暖之氣而生病,這就是所謂的溫疫。同樣,春夏應該溫暖,卻反常地變得寒冷,人感染了暴寒之氣而生病,這就是所謂的寒疫。為什麼要等到再次遇到不同氣候才得病呢?如果說再次遇到溫熱之氣就變成溫疫,那麼傷寒再次遇到不同氣候而變為疾病,再次遇到不同氣候而變為疾病,不一定是所有病症都相似,怎麼可以用疫病來形容呢?《傷寒論》說,陽脈虛弱,陰脈緊縮,這是溫疫的脈象。《活人書》將此脈象注釋在冬溫條目下,所以溫疫和冬溫是一樣的病症。殊不知冬溫只是感染了不正常的季節之氣而已。

溫疫是傷寒再遇於異氣也。豈可合為一病。此理未明。故書此以俟明哲。愚謂感溫熱而為溫毒。感溫氣而為溫疫。此乃有微甚之分。但疫字疑誤。恐當作疾字。若作疫字。則冬溫又何一家長幼病相似也。一家病相似。方可言疫。況此傷寒熱病未已。再遇溫氣而病。何至一家相似哉。

白話文:

溫疫並非傷寒,而是傷寒遇上外來異氣所致。不可將兩者混為一病,此理尚不明確,故寫下此文以待明哲之人指教。

我認為,接觸溫熱之氣而染病者為溫毒,接觸溫氣而染病者為溫疫。二者皆屬溫病,但程度有所不同。

然而,「疫」字疑似誤寫,恐應為「疾」字。若寫作「疫」字,那冬溫為何會出現一家大小病症相似的情況呢?一家病症相似才能稱為疫。況且,傷寒熱病尚未痊癒,再次遭遇溫氣而生病,又怎會一家大小病症相似呢?

2. 附錄寒疫時疫論

吳綬曰。寒疫。乃天之暴寒為病也。凡四時之中。天令或有暴風寒之作。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寒疫。其症與正傷寒同。但暴寒為輕耳。治法。若初作頭痛憎寒拘急。或嘔逆噁心。中脘痞悶。或飲食停滯不化。或腹中作痛。未發熱者。藿香正氣散。加減一二味主之。已發熱者。

十味芎蘇散汗之。若身痛骨節疼而發熱者。人參羌活散加蔥白、葛根、生薑、汗之。或神術湯亦汗。若自汗者。不宜再汗。九味羌活湯。若熱不解。或變別症。宜從正傷寒條內治之。

白話文:

吳綬曰:寒疫乃天之暴寒為病也。

吳綬說:寒疫是由於天气的突然变冷而引起的疾病。

凡四時之中。天令或有暴風寒之作。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寒疫。

在一年四季中,天氣有時會突然出現暴風寒,人受寒後就會立刻生病,這種病叫做寒疫。

其症與正傷寒同。但暴寒為輕耳。

寒疫的症狀和正傷寒相似,但是由於是暴寒引起的,所以病情較輕。

治法。若初作頭痛憎寒拘急。或嘔逆噁心。中脘痞悶。或飲食停滯不化。或腹中作痛。未發熱者。藿香正氣散。加減一二味主之。

治療方法:如果剛開始出現頭痛、怕冷、身體僵硬、嘔吐、噁心、胃脘部脹滿、飲食停滯不消化、肚子痛,但還沒發燒,可以用藿香正氣散加減一兩味藥治療。

已發熱者。十味芎蘇散汗之。

如果已經發燒,可以用十味芎蘇散發汗。

若身痛骨節疼而發熱者。人參羌活散加蔥白、葛根、生薑、汗之。或神術湯亦汗。

如果全身疼痛、關節疼痛並伴有發燒,可以用人參羌活散加蔥白、葛根、生薑發汗,也可以用神術湯發汗。

若自汗者。不宜再汗。九味羌活湯。

如果已經自行出汗,就不宜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用九味羌活湯治療。

若熱不解。或變別症。宜從正傷寒條內治之。

如果發燒不退,或者出現其他的症狀,應該根據正傷寒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朱肱曰。仲景云。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蓋傷寒者。傷寒氣而作。冬溫者。感溫氣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非觸冒之遇。其治法不同。所施溫涼寒熱之劑亦異。不可拘以日數。發汗吐下。隨症施治。要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

王肯堂曰。時疫者。乃天行暴厲之氣流行。凡四時之令不正者。乃有此氣行也。若人感之。則長幼相似而病。又互相傳染。其作與傷寒相似。然傷寒因寒而得。此乃疫氣。不可與寒同論也。法當闢散疫氣。扶正氣為主。若多日不解。邪熱傳變何症。宜從傷寒變症條內選用。惟發散藥則不同。

白話文:

朱肱說,仲景說,冬溫的毒性與傷寒大不相同。因為傷寒是由寒氣侵襲而引起,冬溫則是感受溫氣而起。寒疫是由暴寒襲擊人體造成,並不是因為接觸到寒氣而得病。因此,它們的治療方法不同,所使用的溫涼寒熱藥物也各有差異,不能拘泥於時間長短,發汗吐下也要根據症狀施治。總之,治療熱症要用寒涼藥,溫和地使用;治療溫症要用清涼藥,冷靜地使用;治療寒症要用溫熱藥,溫和地使用;治療清症要用溫熱藥,溫和地使用。以達到平衡為目標,不可過度,這就是主要的治療原則。

王肯堂說,時疫是由於天行暴厲的氣流行導致的。凡是四時節令不正常,就會有這種氣流行。如果人感受了這種氣,不論老少,都會患病,而且還會互相傳染。它的發病與傷寒類似,但傷寒是因為寒氣而得,而時疫是疫氣,不能與寒氣混為一談。治療方法應該以驅散疫氣、扶持正氣為主。如果多日未愈,邪熱傳變出現什麼症狀,就要從傷寒變症的條目中選用藥物。但是發散藥則不同。

凡發散湯劑。藿香正氣散、芎芷香蘇散、人參敗毒散、十味芎蘇散、十神湯。皆可用。

韓祗和曰。春應溫而清氣折之。責邪在肝。或身熱頭疼目眩嘔吐。長幼率相似。升麻葛根湯、解肌湯。四時通用敗毒散。夏應暑而寒氣折之。責邪在心。或身熱頭痛腹滿自利。長幼率相似。射干湯、半夏甘桂湯。秋應涼而大熱折之。責邪在肺。濕熱相搏。民多病癉。喘咳。金沸草散、白虎加蒼朮湯。

白話文:

凡是發散類的湯藥,例如藿香正氣散、芎芷香蘇散、人參敗毒散、十味芎蘇散、十神湯,都可以使用。

韓祗和說:春天應該溫暖,但清氣受損,邪氣在肝臟。有些人會出現發熱、頭痛、頭昏眼花、嘔吐等症狀,大人小孩都差不多。這時候可以用升麻葛根湯、解肌湯治療。敗毒散則四季皆可用。夏天應該炎熱,但寒氣受損,邪氣在心臟。有些人會出現發熱、頭痛、腹脹、腹瀉等症狀,大人小孩都差不多。這時候可以用射干湯、半夏甘桂湯治療。秋天應該涼爽,但熱氣過盛,邪氣在肺臟,濕熱交織,很多人會出現發熱、咳嗽、氣喘等症狀。這時候可以用金沸草散、白虎加蒼朮湯治療。

病癉發黃。茵陳五苓散。冬應寒而大溫折之。責邪在腎。宜葳蕤湯。

朱震亨曰。冬溫為病。非其時而有其氣者。冬月嚴寒。君子當閉藏。而反發泄於外。專用補中帶表藥。

陶華曰。春分後夏至前。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用辛涼之藥微解肌。不可大發汗。急症見者。用寒涼之藥。急攻下。切不可誤汗誤下。當須識此。表症不與正傷寒同治。里症同。

夏至後。有頭疼發熱。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愈加熱者。為熱病。止用辛涼之藥解肌。不宜大汗。里症見。急攻下。表症不與正傷寒同治。里症同。

白話文:

病人發黃,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冬天應該要寒冷,卻反而過於溫熱,導致身體失衡,病邪在腎臟。應該服用葳蕤湯。

朱震亨說,冬天發熱生病,不應該在這個季節出現這種病氣。冬天嚴寒,應該要閉藏陽氣,卻反而向外發泄,要用溫補中氣又兼顧解表發汗的藥物。

陶華說,春分後到夏至前,不畏寒反倒口渴,就是溫病,要用辛涼的藥物微微解表,不能大量發汗。如果病情急迫,可以用寒涼的藥物急攻下瀉,絕對不能誤用發汗或瀉下藥物。要記住,溫病的表症不和真正的傷寒一樣治療,裡症則相同。

夏至後,出現頭疼發熱,不畏寒反倒口渴,就是溫病。病情更熱,就是熱病,只能用辛涼的藥物解表,不能大量發汗。裡症出現,就急攻下瀉。表症不和真正的傷寒一樣治療,裡症則相同。

立秋後。霜降前。有頭疼發熱。不惡寒。身體痛小便短者。為溫病。亦用辛涼之藥加燥以解肌。亦不宜汗。里症見者。宜攻下。表症不與正傷寒同。

白話文:

在立秋之後、霜降之前,如果出現頭痛發熱,但不畏寒,身體疼痛,小便頻短的情況,被認為是溫病。對於這種情況,應使用辛涼的藥物,並加入燥性藥物來解肌。同時,不應該進行發汗治療。若出現內臟病症狀,則應採用攻下的方法;而表徵的表現與正傷寒有所不同。

3. 暑暍

【綱】仲景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於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目】張兼善曰。中暍與傷寒相似而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風寒濕者。皆地之氣。傷濁邪。所以俱中足經。惟暑乃天之氣。所以中手少陰心經也。其症多與傷寒相似。但脈不同耳。夫傷寒雖惡寒發熱。初病未至煩渴。惟暑初病即渴。所以異也。且傷寒之脈必浮盛。中暑之脈必虛弱。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中熱症,就是中暑,患者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口渴。太陽中暑症的症狀包括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虛遲,小便量少,皮膚發涼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微勞動就會身體發熱,口乾舌燥,前排牙齒乾燥。如果發汗,則怕冷加重;如果用溫針灸治,則發熱加重;如果多次瀉下,則小便量會更多。太陽中暑症的患者,身體發熱疼痛沉重,但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受水氣侵襲,水氣停留在皮膚中所導致的。

張兼善說,中暑和傷寒症狀相似卻有不同。清氣從上而入,濁氣從下而入。風寒濕氣都是地氣,屬於濁氣,所以會侵犯足經。而暑氣是天氣,所以會侵犯手少陰心經。中暑的症狀大多與傷寒相似,但脈象不同。傷寒雖然也會有怕冷發熱,但初期不會出現口渴。而暑氣初期就會口渴,這就是兩者的區別。此外,傷寒的脈象一定是浮盛,而中暑的脈象一定是虛弱。

或弦細。或芤遲。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此之謂也。至如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若當炎暑。豈不與中暍相似。惟其不渴。故與桂枝加葛根湯。凡居夏秋之令。炎暑之時。必當依經詳審。則無差失。

王好古曰。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肢節痛。脈洪盛者。熱病也。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也。治與傷寒同。然夏月藥須帶涼。如用麻桂青龍三方。須加減。夏至前。桂枝加黃芩。夏至後。三方俱加知母、石膏。熱病三日外。與前湯不瘥。脈仍數。邪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者。

白話文:

脈搏可能細弱,也可能遲緩。古書上說,脈象洪盛而身體寒冷,是因傷寒所致;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是因傷暑所致。這就是這個道理。像太陽病,頸項後背強直疼痛,反而出汗怕風,如果正值炎熱夏季,豈不跟中暑相似?只是不口渴,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總之,在夏季和秋季,炎熱的季節,一定要根據經書仔細審慎,就不會出現錯誤。

王好古說,夏季發熱怕冷、頭痛、身體和四肢關節疼痛、脈象洪盛的,是熱病,是冬季受寒,因暑氣而發作的。治療方法跟傷寒相同,但夏季的藥物需要帶涼性。像麻黃桂枝青龍三方,都需要加減。夏至之前,桂枝要加黃芩,夏至之後,三方都要加知母、石膏。熱病超過三日,用之前的湯藥沒有效果,脈象仍然數快,邪氣還在經絡,沒有入臟腑,則需繼續治療。

桂枝石膏湯主之。此方夏至後代桂枝症用。若三月至夏。為晚發傷寒。梔子升麻湯可用。

鰲按。夏月熱病。而王氏主用麻桂三方。殊非良法。當斟酌之。

龐安常曰。大抵熱病。大熱。須得脈洪大有力。或滑數有力。乃為脈病相應。為可治。若小弱無力。難治。若人虛脈弱。宜以人參扶其元氣。不可但攻其熱。

暑風者。由大熱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其脈虛浮。浮者風也。虛者暑也。俗名暑風。乃相火甚而行令也。宜黃連香薷飲加羌活。或雙解散加香薷。

白話文:

桂枝石膏湯主要用於夏至後出現的桂枝症,如果是在三月到夏天之間發病,屬於晚發傷寒,可以考慮使用梔子升麻湯。

夏天的熱病,王氏用麻桂三方治療,方法並不一定適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斟酌。

龐安常認為,熱病發熱,必須脈象洪大有力,或滑數有力,才能與脈病相符,可以治療。如果脈象小弱無力,則難以治療。如果病人體虛脈弱,應該用人參補益元氣,不能只攻熱。

暑風是因大熱制金,不能平木,導致抽搐昏迷,脈象虛浮,浮為風,虛為暑,俗稱暑風,是相火盛行導致。應該用黃連香薷飲加羌活,或雙解散加香薷。

暑脈必虛。外症頭疼口乾面垢。自汗倦怠。或背惡熱。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滯嘔逆。腹痛泄利。下血斑黃皆是。治以清心利小便為主。汗多者不利。宜白虎湯。次分表裡。如在表。頭痛惡寒。雙解散加香薷。或十味香薷飲。如在半表裡。泄瀉煩渴飲水吐逆。五苓散。

熱甚煩渴。益元散。若表解裡熱。半夏解毒湯。下神芎丸。或老弱人冒暑。脈微下利。渴而喜溫。或厥冷不省人事。竹葉石膏湯。加熟附冷飲。次以來復丹、五苓散治之。凡夏月暑症。不可服諸熱劑。致斑毒發黃。小便不利。悶亂而死。慎之。

白話文:

夏季的脈象必定虛弱。外在症狀有頭疼、口乾、面容垢穢、自汗、倦怠,或背部感到熱惡,嚴重者會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演變成霍亂、嘔吐、腹痛、腹瀉,甚至排出帶血的黃色便,這些都是暑熱所致。治療以清心利尿為主,汗多的人不宜服用利尿藥物。適合使用白虎湯。接著要辨別表裡,如果表症明顯,頭痛怕冷,可以服用雙解散加香薷,或者十味香薷飲。如果半表半裡,出現腹瀉、口渴、喝水就吐,可以用五苓散。

熱症嚴重,口渴難耐,可以使用益元散。如果表症解了,但內熱未除,可以用半夏解毒湯,接著服用神芎丸。或者老年體弱者在炎夏中中暑,脈象微弱、腹瀉、口渴愛喝溫水,甚至昏迷厥冷,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加入熟附子,用冷水服用。接著再用來復丹或五苓散治療。總之,夏季的暑熱症狀,切勿服用溫熱的藥物,否則會導致斑疹毒發、黃疸、小便不利,甚至昏迷而死,務必謹慎。

戴原禮曰。暑病有冒傷中三者輕重之分。或腹痛水泄。胃與大腸受之。噁心者。胃口有痰飲。此二者冒暑也。可與黃連香薷飲。或身熱頭疼。躁亂不寧。或身如針刺。此為熱傷肉分。當解毒。白虎湯加柴胡。虛加人參。或咳嗽發寒熱。盜汗不止。脈數。熱傷肺經。火乘金也。此為中暑。宜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

張從正曰。暑傷五臟。為症不同。如暑入心。則噎昏悶不知人。入肝。則眩暈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嚏喘痿躄。入腎。則消渴。

白話文:

戴原禮說:暑病有冒、傷、中三種輕重程度的區分。

  • 冒暑: 有腹痛、腹瀉的情況,表示胃和大腸受到暑氣影響;噁心則代表胃部有痰飲積聚,這兩種都是輕微的冒暑症狀。可以服用黃連香薷飲治療。
  • 傷暑: 有發熱、頭痛、躁動不安、或全身像針刺一樣疼痛的症狀,表示暑氣傷了肉分。應該解毒,可以用白虎湯加柴胡來治療,虛弱者還可以加人參。
  • 中暑: 有咳嗽、發寒發熱、盜汗不止、脈搏跳動很快的症狀,表示暑氣傷了肺經,火氣侵犯了金氣。這種情況屬於中暑,可以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等藥物治療。

張從正說:暑氣傷五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 暑入心: 會出現噎住、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 暑入肝: 會出現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
  • 暑入脾: 會出現昏睡、不醒等症狀。
  • 暑入肺: 會出現打噴嚏、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
  • 暑入腎: 會出現消渴等症狀。

李杲曰。脾胃虛弱。遇六七月濕旺。汗泄身重。短氣。四肢痿軟。腳敧眼花。此腎與膀胱俱竭之狀也。況汗大泄則亡津液。津者。庚大腸所主。三伏庚金受囚。木無可制。故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也。夫壬膀胱已絕於巳。癸腎水已絕於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北方之寒清絕矣。

聖人立法。夏宜補者。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冬、五味、滋水之源。瀉丙火。補庚金。益元氣也。

長夏暑熱蒸人。損傷元氣。四肢困倦。精神短少。兩腳痿軟。早晚則發寒厥。日高之後。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也。或心胸痞滿。肢節沉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小便黃少。大便溏而頻。或利或渴。自汗身重。此血先病而氣不病也。若濕氣先搏。脈必洪緩而遲。病雖互換少瘥。

白話文:

李杲曰:

脾胃虛弱的人,在六七月濕氣旺盛的時候,容易出汗、身體沉重、呼吸短促、四肢無力、腳軟眼花,這是腎和膀胱都虛竭的表現。

而且大量出汗會損耗津液,而津液是由大腸所主,在三伏天,庚金(金氣)受囚,木氣無制,所以風濕相互搏擊,就會導致骨節酸痛。

壬水(膀胱)在巳月(五月)就已枯竭,癸水(腎水)在午月(六月)就已枯竭,現在又碰上濕氣旺盛,助長暑熱之邪,西北方的寒氣完全消失。

聖人制定養生法則,夏天的養生之道在於補益,因為暑熱傷耗元氣,所以要以人參、麥冬、五味子等滋補腎水,以瀉丙火(心火),補庚金(肺金),以益元氣。

長夏時節暑熱蒸人,損傷元氣,會導致四肢疲倦、精神不振、兩腳無力、早晚發寒厥、日高後又熱如火,這是陰陽氣血都不足的表现。

也可能出現胸悶、肢體沉痛,或者氣喘、發熱、煩躁、小便少而黃、大便稀薄且頻、或腹瀉或口渴、自汗、身體沉重,這是血先病而氣未病的表現。

如果濕氣先入侵,脈象就會洪緩而遲,雖然病症會互相轉變,但病情反复難愈。

其天暑濕令則一。宜治以清燥。或遠行大熱而渴。則熱舍於腎。故水不勝火。發為骨痿。此濕熱成痿也。或熱厥而陰虛。或寒厥而氣虛。四肢如火。為熱厥。四肢冰冷。為寒厥。寒厥腹中有寒。熱厥腹中有熱。脾主四肢也。

虞摶曰。暑暍之症。變異不等。非止歸五臟。蓋人之形氣有虛實。感有輕重。則後時而發。至秋成瘧痢是也。重則即時而發。如張氏所言諸症。至有輕變重。重變輕。亦自感有淺深。傳有兼併。況人之形志苦樂不一。豈為無變異乎。四時之症皆然。

楊士瀛曰。東垣論暑熱症候則同。冬月傷寒傳變為症之不一。彼為寒傷形。此為熱傷氣。若元氣虛甚受病。忽於一時不救者。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故東垣啟是病例。大開後人之盲瞶也。宜與痿門參看。

白話文:

天氣炎熱潮濕,就應該用清燥的方法治療。如果長途跋涉,在炎熱的環境下口渴,熱氣就會留在腎臟,導致水氣不足以克制火氣,從而引起骨痿,這就是濕熱引起的痿症。或者出現熱厥,是因為陰虛;或者出現寒厥,是因為氣虛。四肢發熱就叫做熱厥,四肢冰冷就叫做寒厥。寒厥患者腹部有寒氣,熱厥患者腹部有熱氣。脾臟主導四肢。

虞摶說,暑熱症狀變化多端,不只歸屬於五臟。因為人的體質有虛實之分,感受暑熱的程度也有輕重之別,所以疾病會在不同時間發作。到了秋天,就會變成瘧疾和痢疾。如果病情嚴重,就會立刻發作,就像張氏所說的一系列症狀。疾病的變化,有輕變重的,也有重變輕的,而且感染的深淺程度也不同,還會出現多種疾病同時發作的情況。何況人的體質、精神、喜怒哀樂都不一樣,怎麼可能沒有變化呢?四季的疾病都是如此。

楊士瀛說,東垣先生論述暑熱症狀,和冬月傷寒傳變導致的各種症狀是一樣的。冬月傷寒是寒氣侵襲身體,而暑熱是熱氣損傷元氣。如果元氣非常虛弱,染上暑熱,又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和傷寒一樣,毒氣入侵,頃刻之間就會危及生命。所以東垣先生提出這個病例,為後人解開了困惑。這個病例應該和痿門一起參考。

陶華曰。中暑脈虛而伏。身熱面垢。自汗煩燥大渴。四肢微冷而不痛。用白虎湯。痰逆惡寒。橘皮湯。熱悶不惡寒。竹葉石膏湯。頭痛惡心煩躁。五苓散。

凡中暑。小柴胡加香薷最良。脈遲。灑然毛聳。口齒燥。人參白虎湯。霍亂煩躁。大渴腹痛。厥冷轉筋。黃連香薷湯治之為要也。須冷服。熱服反吐瀉也。

龔信曰。傷寒與傷暑所以異者。以傷寒傷暑俱有熱。若傷暑而誤作傷寒治之則不可。蓋暑傷形。熱傷氣。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此為異耳。治宜小柴胡加知母、石膏。或人參白虎湯、天久淫雨。濕令大行。蒼朮白虎湯。若元氣素弱而傷之重者。清暑益氣湯。

白話文:

陶華說:中暑的脈象虛弱而隱藏,身體發熱、臉色污濁,自汗、煩躁、口渴,四肢微冷但不疼痛,可以用白虎湯治療。如果出現痰逆、惡寒,則可以用橘皮湯。如果發熱悶熱但不惡寒,則可以用竹葉石膏湯。如果頭痛、噁心、煩躁,則可以用五苓散。

凡是中暑,用小柴胡湯加香薷是最有效的。脈象遲緩,毛髮豎立,口齒乾燥,可以用人參白虎湯治療。如果出現霍亂、煩躁、口渴、腹痛、厥冷、抽筋,用黃連香薷湯治療最為重要。必須冷服,熱服反而會引起嘔吐和腹瀉。

龔信說:傷寒和傷暑的區別在於,兩者都有發熱的症狀。如果誤將傷暑當作傷寒治療,就會造成不良後果。因為暑傷體形,熱傷氣,而傷寒則表現為外感寒邪,脈象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脈象虛弱,這就是兩者的不同之處。治療應當使用小柴胡湯加知母、石膏,或者人參白虎湯。如果長時間淫雨,濕邪盛行,可以用蒼朮白虎湯治療。如果元氣本來就虛弱,並且中暑嚴重,可以用清暑益氣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