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七 (3)
卷七 (3)
1. 兩感傷寒
【綱】仲景曰。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傷寒下之後。復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宜四逆湯。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
【目】王叔和傷寒論例曰。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同病。則腹滿身熱。不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同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營衛不行。臟腑不通而死矣。
朱肱曰。龐安常云。脈沉大者。太陽少陰。沉長者。陽明太陰。沉弦者。少陽厥陰。諸方書不載兩感脈。安常特設以示後人。素問。熱病論云。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法不過六日。黃帝曰。有三日而死者。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若三日而氣絕則死矣。仲景亦無治法。
白話文:
張仲景說:兩種病同時發作,治療要分先後。傷寒之後又下痢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要急救裡,應該服用四逆湯。之後身體疼痛,大便自行恢復正常,要急救表,應該服用桂枝。
王叔和在《傷寒論例》中說:如果兩種寒邪同時侵襲,第一天太陽經受之,就會同時患上少陰病,表現為頭痛、口乾、煩躁、口渴;第二天陽明經受之,就會同時患上太陰病,表現為腹脹、發熱、不思飲食、神志不清、說胡話;第三天少陽經受之,就會同時患上厥陰病,表現為耳聾、陰囊收縮、昏厥、不喝水、不認識人,六天內就會死亡。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病邪侵襲,則營衛氣血運行不暢,臟腑不通而死。
朱肱說:龐安常說,脈沉大者,是太陽少陰病;脈沉長者,是陽明太陰病;脈沉弦者,是少陽厥陰病。以前的醫書沒有記載兩感病的脈象,安常特地寫出來給後人參考。《素問·熱病論》說:兩種寒邪同時侵襲而生病,必然無法避免死亡,法不過六天。黃帝問:為何有的人三天就死了?岐伯回答: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經脈,如果三天內氣絕就會死亡。張仲景也沒有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楊士瀛曰。活人書五卷序云。傷寒惟兩感不治。仲景但一說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張翼說與仲景同。謂如下利清穀。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四逆湯。身體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桂枝湯。症治論並活人書。解仲景治有先後之說。皆云宜先救里。內才溫。則可醫矣。
然救表亦不可緩也。以上所論。並先救里。然後救表。愚意當消息之。如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則先救里。如不下利。身體疼痛。則先救表。此亦謂之治有先後也。然則兩感亦有可治之理。而不可必其成效耳。
趙嗣真曰。仲景論兩感為必死之症。而復以發表攻裡之說繼之者。蓋不忍坐視。而欲覬其萬一之可治也。乃活人云救里以四逆。救表以桂枝。殊不知仲景云。太陽與少陽俱病。則頭痛。為太陽邪盛於表。口乾而渴。為少陰邪盛於裡也。陽明與太陰同病。則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
白話文:
楊士瀛曰。活人書五卷序云。傷寒惟兩感不治。仲景但一說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張翼說與仲景同。謂如下利清穀。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四逆湯。身體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桂枝湯。症治論並活人書。解仲景治有先後之說。皆云宜先救里。內才溫。則可醫矣。
楊士瀛說:「《活人書》五卷序言中寫道,傷寒唯有『兩感』無藥可治。張仲景只說了一種說法,認為『兩感』病一起發作,治療要分先後。張翼的說法與張仲景相同,認為如果患者腹瀉、飲食清淡,且身體疼痛,應該先救治內裡,用四逆湯;如果患者身體疼痛,大便通暢,則應該先救治外表,用桂枝湯。《症治論》與《活人書》都解說了張仲景關於治療先後的觀點,都認為應該先救治內裡,等內裡溫暖了,才能醫治。」
然救表亦不可緩也。以上所論。並先救里。然後救表。愚意當消息之。如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則先救里。如不下利。身體疼痛。則先救表。此亦謂之治有先後也。然則兩感亦有可治之理。而不可必其成效耳。
「然而救治外表也不能拖延。以上所論都是先救治內裡,然後再救治外表。我的看法應該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比如患者腹瀉不止,並且身體疼痛,就應該先救治內裡;如果患者不腹瀉,只是身體疼痛,就應該先救治外表。這也是一種治療先後的道理。這樣一來,『兩感』也有可能治癒,但不能保證一定有效。」
趙嗣真曰。仲景論兩感為必死之症。而復以發表攻裡之說繼之者。蓋不忍坐視。而欲覬其萬一之可治也。乃活人云救里以四逆。救表以桂枝。殊不知仲景云。太陽與少陽俱病。則頭痛。為太陽邪盛於表。口乾而渴。為少陰邪盛於裡也。陽明與太陰同病。則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
趙嗣真說:「張仲景認為『兩感』是必死之症,但又接著提出了發表攻裡的方法,這是因為他不忍心坐視病人死亡,希望有一線生機。所以《活人書》說用四逆湯救治內裡,用桂枝湯救治外表。但他們不知道張仲景說的是:太陽與少陽同時生病,就會頭痛,這是因為太陽經邪氣盛於外;口乾舌燥,這是因為少陰經邪氣盛於內。陽明與太陰同時生病,就會發燒神志不清,這是因為陽明經邪氣盛於外。」
不食腹滿。為太陰邪盛於裡也。少陽與厥陰同病。則耳聾。為少陽邪盛於表。囊縮。為厥陰邪盛於裡也。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救表。已自不可。三陰之腹滿口乾囊縮而厥。不可下乎。活人引下利身疼虛寒救里之例。而欲施於煩渴腹滿譫語囊縮熱實之症。然乎否乎。蓋仲景所謂發表者。
葛根、麻黃是也。仲景所謂攻裡者。調胃承氣是也。活人救里則四逆。救表則桂枝。若用四逆。則以火濟火。而腹滿譫語囊縮等症。何由而除。臟腑何由而通。營衛何由而行。而六日死者。可立待也。籲。兩感雖為不治症。然用藥之法。助正除邪。虛實實虛。補不足。損有餘之理。
白話文:
肚子脹滿卻不想吃東西,這是太陰邪氣盛於體內造成的。少陽與厥陰同時生病,就會耳聾,這是少陽邪氣盛於體表;陰囊收縮,則是厥陰邪氣盛於體內。三陽頭痛、發熱、耳聾,已經無法救治體表了。三陰肚子脹滿、口乾舌燥、陰囊收縮並且昏厥,也不可以瀉下。醫書中提到救治體內虛寒、身體疼痛的例子,想要用來治療煩渴、肚子脹滿、神志不清、陰囊收縮、熱盛實證,這樣合理嗎?葛根、麻黃是仲景所說的發散藥,調胃承氣湯是仲景所說的攻裡藥。救治體內虛寒用四逆湯,救治體表用桂枝湯。如果使用四逆湯,等於用火去救火,肚子脹滿、神志不清、陰囊收縮等症狀怎麼可能消除?臟腑怎麼可能通暢?氣血怎麼可能運行?病人六天就會死,還等什麼?唉,兩種感邪雖然屬於不治之症,但用藥之法還是要遵循扶正祛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
學者不可不素有一定之理於胸中也。
李杲曰。問。兩感從何道而入。答曰。經云。兩感者死不治。一日。太陽少陰俱病。太陽者腑也。自背俞而入。人所共知之。少陰者臟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息通於天。故寒邪無形之氣。從鼻而入。腎為水也。水流濕。故腎受之。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同氣相求耳。
又云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以是知內外兩感。臟腑俱病。欲表之則有里。欲下之則有表。表裡既不能一治。故云。兩感者死不治。然所稟有虛實。所感有淺深。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猶或可治。治之而不救者有矣。未有不治而獲生者也。予嘗用此。間有生者。
白話文:
學者必須心中懷有固定的道理。李杲說,有人問:兩感(外感與內傷)是從何處侵入的呢?他回答說:經書上說,兩感者死不治。比如,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生病。太陽經屬於腑,從背俞穴進入,這是人人都知道的。而少陰經屬於臟,從鼻息進入,這是人們所不知道的。鼻息與天相通,所以寒邪無形之氣可以從鼻而入。腎屬水,水性流濕,因此腎會受到寒邪的侵襲。經書上說:受傷於濕邪的人,下焦最先受到影響。這是同氣相求的道理。
又說:天上的邪氣感人,會傷害五臟。由此可知,內外兩感會導致臟腑同時生病。想要治療外證,就一定會有內證;想要治療下焦,就一定會有上焦。表裡不能同時治療,所以才說兩感者死不治。但人的體質有虛實之分,感受邪氣的程度也有淺深之別。虛弱的人,感受邪氣深者,必然會死;強壯的人,感受邪氣淺者,還有救治的希望。雖然能治而不能救治的人有,但沒有不治而獲生的。我曾用此方法,間或有人能活下來。
故立大羌活湯。以待好生君子。
吳綬曰。兩感必死者。乃一日傳二經。陰陽俱病也。欲治陽而有陰。欲治陰而有陽。表裡不可並攻。故不治也。活人有先後之法。救里四逆。救表桂枝。此表裡皆寒急救之法。非日傳二經之法也。(清劃)
保命集曰。內傷於寒。外傷於風。或內傷於食。外傷於風。或先傷於濕。後傷於風。或先傷於風。後傷於濕。或先傷於寒。後傷於風之類。此亦內外俱病。表裡俱傷。(此非兩感)乃為可治。故宜大羌活湯間有生者。易老丹溪。豈真賢於仲景哉。
白話文:
因此制定大羌活湯,用來治療那些可以存活的病人。
吳綬說:兩種病症同時發作,注定會死亡的,是說一天之內傳染到兩條經脈,陰陽俱病。想要治療陽氣卻有陰氣,想要治療陰氣卻有陽氣,表裡兩方面不能同時攻擊,所以無法治療。救活病人有先後順序,救治里寒四逆用四逆湯,救治表寒用桂枝湯。這是表裡皆寒且急需救治的治療方法,不是一天之內傳染到兩條經脈的治療方法。
保命集說:內傷於寒,外傷於風,或者內傷於食,外傷於風,或者先傷於濕,後傷於風,或者先傷於風,後傷於濕,或者先傷於寒,後傷於風等等。這些都是內外俱病,表裡俱傷,(這不是兩種病症同時發作),而是可以治療的。因此適合服用大羌活湯,有些病人就會活下來。易老丹溪,難道真的比仲景厲害嗎?
李梴曰。兩感者。半入於陽。半入於陰。陰陽兩感。臟腑俱病。故為必死之症。但稟厚而感邪淺者。或挾異氣風溫濕溫之類。猶可救療。所以仲景有治有先後。發表攻裡之說。法當審其表裡緩急虛實何如。如表裡俱急者。大羌活湯主之。如陽症陽經先受病。身體痛而不下利者。
為表急。先以葛根、麻黃髮表。後以調胃承氣攻裡。如陰症陰經先受病。身體痛而下利不止者。為裡急。先用四逆救里。後以桂枝救表。如陰陽未分者。陶氏沖和湯探之。古法。一日太陽少陰。五苓散。頭痛加羌、防。口渴加知、柏。二日陽明太陰。大柴胡湯。三日少陽厥陰。
白話文:
李梴說:兩種感受,一半屬於陽,一半屬於陰。陰陽兩者都感受邪氣,臟腑皆病,因此為必死之症。但體質強健,感受邪氣較淺者,或夾雜異氣,如風溫濕溫之類,尚可救治。所以仲景有治有先後,發表攻裡之說。方法當審察其表裡緩急虛實如何。若表裡俱急者,大羌活湯主治。若陽證陽經先受病,身體疼痛而不下痢者,為表急,先以葛根、麻黃發表,後以調胃承氣攻裡。若陰證陰經先受病,身體疼痛而下痢不止者,為裡急,先用四逆救裡,後以桂枝救表。若陰陽未分者,陶氏沖和湯探之。古法:一日太陽少陰,五苓散。頭痛者加羌活、防風。口渴者加知母、柏子仁。二日陽明太陰,大柴胡湯。三日少陽厥陰。
危甚。大承氣湯加芎、柴救之。活人書不分陰陽。專用四逆桂枝。先輩皆以為謬。大抵兩感。脈從陽可治。從陰難治。
張介賓曰。病兩感於寒者。固為死症。細察之。亦有緩急可辨。若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脅痛惡寒而嘔。此在表者。不得不解於外。其三陰之腹滿口渴囊縮譫語。此在裡者。不得不和其中。若其邪自外入。而外甚於里者。必當以外為主。而兼調其內。若其邪因虛襲。而元氣不支者。
速宜單顧根本。不可攻邪。但使元陽不敗。則強敵亦將自解。其庶乎有望也。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為言。而實有未盡然者。正以外內俱傳。便是兩感。今見有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斷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
白話文:
病情危急,可以用大承氣湯加上芎、柴來救治。活人书中不分阴阳,专门用四逆桂枝,古人大多认为是错误的。一般来说,两感病,脉象从阳可治,从阴难治。
张介宾说,病患同时感受寒邪的,固然是死症。但仔细观察,也有缓急之分。如果三阳经有头痛身热耳聋胁痛恶寒呕吐,这是表证,必须从外解表。如果三阴经有腹满口渴囊缩谵语,这是里证,必须从内调和。如果邪气从外入侵,外证比里证严重,就必须以治疗外证为主,同时兼顾调理内证。如果邪气因虚而入侵,元气不足,就应该迅速顾及根本,不可攻邪。只要元阳不败,强敌也会自行消失,这样才有希望。钱祯说,两感病,本来就是表里同病,看似都以外感为说辞,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真正内外俱传,才是两感。现在见到少阴经先溃于内,而太阳经断之于外,这就是纵情肆欲所致的两感。太阴经受损于里,而阳明经重感于表,也是如此。
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少陽復病於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病斯劇矣。但傷有重輕。醫有知有不知。則生死系之。或謂兩感症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廣。而義有未達耳。其於治法。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
此言最切此病。誠發人之未發。
陳士鐸曰。傷寒兩感。隔經相傳。每每殺人。如一日宜在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此順傳經也。今一日太陽即傳陽明。二日陽明即傳少陽。三日少陽即傳太陰。四日太陰即傳少陰。五日少陰即傳厥陰。此過經傳也。更有一日太陽即傳少陽。
白話文:
勞累過度、飲食不節,以及七情不慎、疲憊傷血,都會造成身體的兩種感受。前者是厥陰之氣逆於臟腑,後者則是少陽之氣復發於腑臟。人們只知道這兩種感受是傷寒的症狀,卻不知道傷寒的兩種感受會讓內外俱困,病情更加嚴重。然而,病情的輕重不一,醫生的醫術也有高低之分,生死往往就繫於此。有些人認為這兩種感受不常見,其實是因為他們見識不夠廣,也未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治療方法也取決於對病因的了解,以及針對根本的治療。
這段話精準地闡述了傷寒的病理,提前警示人們注意這個疾病。
陳士鐸說,傷寒的兩種感受會隔經傳播,常常致人於死。正常情況下,傷寒的傳經順序是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但也有可能一日太陽就傳到陽明,二日陽明就傳到少陽,三日少陽就傳到太陰,四日太陰就傳到少陰,五日少陰就傳到厥陰,這就是過經傳播。甚至有可能一日太陽就直接傳到少陽。
二日陽明即傳太陰。三日少陽即傳少陰。四日太陰即傳厥陰。此隔經傳也。若一日太陽即傳少陰。二日陽明即傳太陰。三日少陽即傳厥陰。此兩感傳也。順傳者。原有生機。至七日自愈。過傳者。有生有死。隔傳者。死多於生。兩感傳者。三日水漿不入。不知人即死。今傳二方。
一救過經傳。一救隔經傳。過經傳方。名救過起死湯。柴胡、麻黃、厚朴、知母、半夏、黃芩各一錢。石膏、青蒿、茯苓各五錢。山梔五分。當歸三錢。水煎服。一劑即生。蓋過經之傳。必然變症紛紜。斷非初起之一二日也。所以方中不用桂枝散太陽之邪。止用麻黃散表。傷寒至三四日。
白話文:
如果病症在第二天傳到陽明經,就會接著傳到太陰經;第三天傳到少陽經,就會接著傳到少陰經;第四天傳到太陰經,就會接著傳到厥陰經,這就是隔經傳。如果病症第一天傳到太陽經,就會接著傳到少陰經;第二天傳到陽明經,就會接著傳到太陰經;第三天傳到少陽經,就會接著傳到厥陰經,這就是兩感傳。順傳的病症,原本就有生機,通常七天就能自癒。過傳的病症,生死各半。隔傳的病症,死亡的機率高於存活。兩感傳的病症,三天內無法進食,神志不清就會死亡。
現今治療傳染病,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救治過經傳,一種是救治隔經傳。治療過經傳的方子叫做「救過起死湯」,藥物包括柴胡、麻黃、厚朴、知母、半夏、黃芩各一錢,石膏、青蒿、茯苓各五錢,山梔五分,當歸三錢,水煎服。服用一劑就能起死回生。這是因為過經傳的病症變化多端,絕非一開始的一兩天就能治癒。所以方子中不使用桂枝散治療太陽經的邪氣,只使用麻黃散來治療表證。傷寒病症發展到三四天,已經是比較嚴重的狀況了。
內熱必甚。故以石膏、知母為君。以泄陽明邪火。又用青蒿、山梔。柴胡以涼散肝火。使木不自焚。而各經之邪。亦不攻自散。況又重用茯苓以健脾行濕。引火下行。盡從膀胱而出之乎。且黃芩清肺。厚朴逐穢。半夏清痰。五臟無非生氣矣。隔經傳方。名救陰起死湯。青蒿一兩。
人參、石膏各五錢。白芍、山梔各三錢。柴胡二錢。知母、半夏、甘草各一錢。水煎服。隔經之傳。必至三日。而症乃明。雖已過陽明。而餘火未散。故少陰之火助其焰。少陽之火失其權。若不仍用石膏、知母。則陽明之火勢不退。而少陰之火勢不息也。然太陰脾土。不為急救。
白話文:
內熱很嚴重,所以用石膏、知母為主藥,來泄去陽明經的邪火。再用青蒿、山梔、柴胡來清涼散肝火,避免肝火自燃,各經的邪氣也自然散去。更重要的是重用茯苓健脾行濕,引火下行,讓火氣全部從膀胱排出。此外,黃芩清肺,厚朴除穢,半夏化痰,五臟都得到生氣了。這個方子叫做救陰起死湯,隔經傳方,必須等三天症狀才會明顯。雖然已經過了陽明經,但餘火未散,少陰經的火助長其焰,少陽經的火失去控制。如果不用石膏、知母,陽明經的火勢就不會退,少陰經的火勢也不會熄滅。但太陰脾土不能急救。
則火氣凌亢。何以能生。故用人參以助生氣。又恐厥陰太燥以克脾。故用柴、芍、梔、蒿。以涼散木中之邪。況半夏清痰。甘草和中。起死回生。實非虛語。故一見有隔經之傳。即以此方救之。必能轉敗為功也。至青蒿不獨息肝火。尤能瀉陽明之焰。且性靜而不動。更能補陰也。
三日少陽與厥陰兩感相傳方。名救臟湯。麥冬三兩。元參、白芍各二兩。人參、當歸各一兩。花粉三錢。荊芥二錢。水煎服。多用當歸者。助肝膽以生血也。多用麥冬者。救肺氣之絕。以制肝膽之木。使火不旺而血易生。斯胃氣有養。臟腑可救其壞也。
白話文:
如果火氣太盛,怎麼能生呢?所以用人參來幫助生氣。又擔心厥陰太燥,克制脾臟,所以用柴胡、白芍、梔子、茵陳,來涼散木氣中的邪氣。何况半夏清痰,甘草和中,起死回生,的確不是空話。因此,一旦遇到隔經傳染,就用這個方子救治,一定能轉敗為功。至於青蒿,不僅能息肝火,還能瀉陽明之焰,而且性情平和,不躁動,更能補陰。
三日少陽與厥陰兩感相傳的方子,叫做救臟湯。麥冬三兩,元參、白芍各二兩,人參、當歸各一兩,花粉三錢,荊芥二錢,水煎服。多用當歸,是为了幫助肝膽生血;多用麥冬,是为了救肺氣之絕,以制肝膽之木,使火不旺而血易生。這樣胃氣就能得到滋養,臟腑也能免于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