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並病

【綱】仲景曰。本太陽病。初得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轉屬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太陽與少陽並病。脈弦。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若譫語不止者。刺期門。太陽少陽並病。

心下硬。頭項強而痛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目】許叔微曰。問。三陽有合病並病。何之。答曰。脈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熱目疼鼻乾者。合病也。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並病也。三陽皆有合病。惟三陰無合病。不可不知。

白話文:

張仲景說:得了太陽病初期,發汗,汗先出來卻沒有透,就會轉屬陽明。傷寒轉屬陽明的人,會微微出汗。太陽和少陽同時得病,脈象弦緊,頭頸僵硬疼痛,或者頭昏眼花,感覺像是胸部有結塊,心下痞硬,應該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要小心不要發汗。發汗就會說胡話,如果胡話不停,就刺期門。太陽少陽同時得病,心下硬,頭頸僵硬疼痛,應該刺大椎、肺俞、肝俞,不要用瀉下藥。太陽少陽同時得病,反而用瀉下藥,就會變成胸部有結塊,心下硬,腹瀉不止,水液不能下行,患者心中煩躁。

許叔微說:問:三陽有合病並病,是什麼情況?答:脈象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肉發熱,眼睛疼,鼻子乾燥,就是合病。太陽病初期,發汗,汗先出來卻沒有透,就會轉屬陽明,之後持續微微出汗,不惡寒,就是並病。三陽都有合病,唯獨三陰沒有合病,不可不知。

李梴曰。並者。催併逼迫之意。始初二陽合病。後一陽氣盛。一陽氣衰。並歸一經獨重。初症亦不解罷。陽明並太陽者。太陽症未解。陽明症又至。麻黃合升麻。如太陽症重。加太陽經藥。陽明症重。加陽明經藥。後仿此。少陽並太陽者。太陽症未解。少陽症又至。麻黃湯合小柴胡湯。

頭痛項強眩冒。如結胸狀者。亦宜通用九味羌活湯。少陽並陽明者。為木剋土。難治。小柴胡湯合升麻葛根湯。或柴胡升麻湯救之。是並病在表者皆可汗。若太陽症罷。乃入胃腑者。謂之傳經症。非並病也。宜酌量攻下。古云。三陰無合病。然三陰亦自有相合並者。但非兩感。

白話文:

李梴說,所謂「並」是指催逼、迫使之意。起初是兩種陽氣的病症同時出現,後來其中一種陽氣旺盛,另一種陽氣衰弱,於是歸於同一條經脈而變得嚴重。一開始的症狀也不容易消失。陽明並太陽是指太陽症尚未痊癒,陽明症又出現了,可用麻黃湯加升麻湯治療。如果太陽症較重,就加太陽經的藥;如果陽明症較重,就加陽明經的藥。之後的治療也是以此類推。少陽並太陽是指太陽症尚未痊癒,少陽症又出現了,可用麻黃湯加小柴胡湯治療。

頭痛、項強、眩暈,症狀如同結胸,也可用九味羌活湯。少陽並陽明,由於木剋土,較難治療,可用小柴胡湯加升麻葛根湯,或柴胡升麻湯救治。這些表證並病都可以用汗法治療。如果太陽症消失,病氣傳入胃腑,稱為傳經症,這就不是並病,應該斟酌使用攻下藥物。古人說三陰沒有合病,但三陰也會有相互影響的病症,只是不是同時感染的。

必無陰經與陽經相合為病之理。

陶華曰。太陽陽明並病者。如本太陽病發汗。則汗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是並歸陽明也。太陽症尚在。桂枝麻黃合半湯。太陽症也。大小承氣。則是陽明症也。

柯琴曰。並病與合病異。合則一時並見。並則以次相乘。如太陽之頭項強痛未罷。遞見脈強眩冒心下痞硬。是與少陽並病。更見譫語。即三陽並病矣。太陽陽明並病。太陽症未罷者。從太陽而小發汗。太陽病已罷者。從陽明而下之。其機於惡寒發熱而分也。然陽明之病在胃家實。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恐胃家未實耳。

白話文:

陰經和陽經不可能互相結合而導致疾病。

陶華說:太陽和陽明同時生病,就像本來的太陽病發汗,但汗出不透,因此轉移到陽明,接著就微汗出不惡寒,這就歸屬於陽明了。太陽症還在,用桂枝麻黃合半湯,這是太陽症;但如果用大小承氣湯,那就是陽明症了。

柯琴說:並病和合病不同。合病是同時出現,並病則是一步步相互影響。比如太陽病頭項強痛未消,接著出現脈強、眩冒、心下痞硬,這就是與少陽並病;再出現譫語,那就是三陽並病了。太陽和陽明並病,太陽症未消的,要從太陽病方面輕微發汗;太陽病已經消退的,要從陽明病方面瀉下。其關鍵在於惡寒發熱的分別。但陽明病在胃家實證,太陽和陽明合病,喘而胸滿的,不可瀉下,恐胃家尚未實證。

2. 附錄今時皆合病並病論

張介賓曰。合病者。乃二陽三陽同病。病之相合者也。並病者。如太陽先病不解。又併入陽明少陽之類也。觀仲景曰。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若太陽症不罷者。不可下。按此云轉屬陽明。則自太陽而來。可知也。云太陽症不罷。則二經皆病可知也。

凡並病者。由淺而深。由此而彼。勢使之必然也。此合病並病之義。不知者因以為罕見之病。又豈知今時之病。皆合病並病哉。余自臨症以來。初未見有單經挨次相傳者。亦未見有表症悉罷。止存里症者。若欲依經如式求症。則未見有如式之病。而方治可相符者。是皆不知合病並病之義耳。

白話文:

張介賓說:合病,是指二陽、三陽同時發病,病症互相結合。並病,是指如太陽經先發病,但病症未解,又併發陽明經、少陽經等。

觀察仲景的著作,他說二陽並病,太陽經初得病時,發汗,汗先出但未透,便轉屬陽明經。若太陽經病症未消退,不可下藥。根據此說,轉屬陽明,則由太陽經而來,可知也。他說太陽症不罷,則二經皆病可知也。

凡是並病,都由淺而深,由此而彼,勢所必然。這是合病並病的道理。不知者,因以為罕見之病,又豈知現今的疾病,都是合病並病呢?我自從開始看病以來,從未見過單一經脈循序漸進發病的,也沒有見過表症完全消退,只留裏症的。如果想要按照經書的格式去尋找病症,則從未見過符合格式的病症,而方藥治療也能相符的。這些都是因為不知合病並病的道理啊!

今列其大略如下。合病者。乃二經三經同病也。如初起發熱惡寒頭痛。此太陽之症。而更兼不眠。即太陽陽陰合病也。若兼嘔惡。即太陽少陽合病也。若發熱不眠嘔惡。即陽明少陽合病也。若三者俱全。便是三陽合病。而其病必甚。三陽與三陰本無合病。蓋三陽為表。三陰為里。

若表裡同病。即兩感也。故凡陰陽俱病者。必以漸相併而至皆並病耳。此亦勢所必至。非合病兩感之謂。合病與並病不同。合病者。彼此齊病也。並病者。一經先病。然後傳及他經而皆病也。如太陽先病發熱頭痛。而後見目痛鼻乾不眠等症。此太陽並於陽明也。或後見耳聾脅痛嘔而口苦等症。

白話文:

現在列出重點如下:合病是指兩條或三條經脈同時生病。例如,剛開始發熱、怕冷、頭痛,這是太陽經的症狀,但如果再加上失眠,就是太陽經的陽氣和陰氣都生病了。如果還伴隨嘔吐,那就是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如果發熱、失眠、嘔吐,就是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如果三種症狀都有,就是三陽經都生病了,這種情況病情一定很嚴重。三陽經和三陰經本來不會同時生病,因為三陽經是表面的經脈,三陰經是裡面的經脈。

如果表裡同時生病,就是兩種病邪都侵入體內。所以,凡是陰陽都生病的,都是逐漸累積而成的,最後都變成並病。這也是自然發展的結果,不是合病和兩感。合病和並病不一樣,合病是彼此同時生病,並病是一條經脈先生病,然後傳染到其他經脈,最後都生病。例如,太陽經先生病,出現發熱、頭痛,然後出現眼痛、鼻乾、失眠等等症狀,這就是太陽經傳染到陽明經了。或者後來出現耳聾、脅痛、嘔吐、口苦等症狀,這就是太陽經傳染到少陽經了。

此太陽並於少陽也。或後見腹滿嗌乾等症。此太陽並於太陰也。或後見舌乾口燥等症。此太陽並於少陰也。或後見煩滿囊縮等症。此太陽並於厥陰也。若陽明並於三陰者。必鼻乾不眠而兼三陰之症。少陽並於三陰者。必耳聾嘔苦而兼三陰之症。陰症雖見於里。而陽症仍留於表。

故謂之並。凡患傷寒而終始熱有不退者。皆表邪之未解耳。但得正汗一透。則表裡皆愈。豈非陰陽相併之病乎。今之傷寒。率多並病。若明此理。則自有頭緒矣。治此之法。凡並病在三陽者。自當解三陽之表。如邪在太陽者。當知為陽中之表。治宜輕清。邪在陽明者。當知為陽中之裡。

白話文:

太陽經如果跟少陽經同時發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脹、口乾等症狀。太陽經如果跟太陰經同時發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舌頭乾燥、口乾等症狀。太陽經如果跟少陰經同時發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煩躁、腹脹、小便困難等症狀。太陽經如果跟厥陰經同時發病,患者可能會出現各種陰虛症狀。如果陽明經跟三陰經同時發病,患者一定會出現鼻腔乾燥、失眠,以及三陰經的症狀。少陽經如果跟三陰經同時發病,患者一定會出現耳聾、嘔吐苦味,以及三陰經的症狀。雖然陰虛症狀已經深入內部,但是陽氣表證仍然存在,所以稱為並病。凡是患了傷寒,始終發燒不退的,都是表邪沒有解開的緣故。只要能順利排出汗水,表裡都會痊癒。這不就是陰陽同時發病的症狀嗎?現在的傷寒,大多是並病。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理清頭緒。治療並病的方法,如果並病在三陽經,就要解開三陽經的表邪。例如邪氣在太陽經,就應該知道它是陽氣中的表邪,治療方法應該輕清。邪氣在陽明經,就應該知道它是陽氣中的裡邪。

治宜厚重。邪在少陽者。當知為陽中之樞。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至於病入三陰。本為在裡。如太陰為陰中之陽。治宜微溫。少陰為陰中之樞。治宜半溫。厥陰為陰中之陰。治宜大溫。此陰症之治略也。然病雖在陰。而有兼三陽之並病者。或其熱邪已甚。自宜清火。或其表尚未解。

仍當散邪。蓋邪自外入。則外為病本。拔去其本。則里病自無不愈者。此所以解表即能和中也。若表邪不甚。而里症為急。又當先救其里。以表裡之氣本自相關。惟表不解。所以里病日增。惟里不和。所以表病不散。此所以治里亦能解表也。但宜表宜里。自有緩急先後。一定不易之道。

白話文:

治療應該注重厚重。邪氣在少陽經者,應該知道少陽是陽經的樞紐,治療應該以和解為主。這些都是治療表證的方法。

至於病入三陰,本屬於內在病變。像太陰是陰經中的陽經,治療應該用微溫的方法;少陰是陰經中的樞紐,治療應該用半溫的方法;厥陰是陰經中的陰經,治療應該用大溫的方法。這是陰證的治療策略。

然而,即使病症在陰經,也可能伴隨著三陽經的病症。或者熱邪已經很嚴重,就應該清火;或者表證還沒解除,就應該散邪。因為邪氣從外入侵,所以外在是病根,拔除病根,內在的病症自然就會痊癒。這就是解表就能和中的道理。

如果表證不嚴重,而內症急迫,就應該先救治內症。因為表裡之氣原本就相互關聯,表證不解除,內症就會日益加重;內症不和諧,表證就會散不出去。這就是治裡也能解表的道理。

但是,治療表症和內症,都有輕重緩急的順序,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原則。

而非可以疑似出入者。要在乎知病之藪。而獨見其必勝之機耳。此又陰陽並病之治法也。惟是病既在陰。必關於臟。臟氣為人之根本。而死生系之。故凡診陰症者。必當細察其虛實。而補瀉寒熱。弗至倒施。則今時之治要。莫切於此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意思是:

治療疾病時,不能只看表面現象,以為可以輕易治癒。

應當重視了解病症的根本原因,

並專注於找出疾病必然能治癒的關鍵。

這也屬於陰陽並病的治療方法。

因為疾病已經進入陰分,必然會影響到臟腑,而臟氣是人體的根本,生死與之息息相關。

所以,在診斷陰證時,必須仔細觀察其虛實,

並根據寒熱虚實進行補瀉,絕不能本末倒置。

因此,現代醫治的要點,莫過於此。

簡單來說,這段文字強調了診斷和治療疾病時,要重視內在的根本原因,並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不可只看表面現象,以免誤判病情,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