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六 (5)
卷六 (5)
1. 自利
【綱】仲景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三者皆為合病下利。一者發表。一者攻裡。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蓋以六經言。太陽陽明為表。少陽太陰為半表裡。少陰厥陰為里。今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者也。雖曰下利。必發散經中邪氣而後已。故以葛根湯汗之。太陽少陽合病。為半表裡。雖曰下利。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生病,一定會腹瀉,用葛根湯治療。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也會腹瀉,用黃芩湯治療。如果還伴隨嘔吐,就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也會腹瀉。如果脈象沉伏,就代表虛弱;浮起,則代表有力。彼此互相剋制,稱為「負」。脈象滑數,代表有積食,需要瀉下,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成無己說,三種合病腹瀉,一種是發表,一種是攻裡,一種是和解,所以治療方法不同,這是根據六經來講。太陽經和陽明經屬於表證,少陽經和太陰經屬於半表半裡證,少陰經和厥陰經屬於裡證。現在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生病,屬於表證,雖然腹瀉,但必須先散發經絡中的邪氣才能痊癒。所以用葛根湯發汗治療。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屬於半表半裡證,雖然腹瀉,但…
必和解表裡之邪而後已。故以黃芩湯散之。陽明與少陽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腑者也。雖曰下利。必逐去胃中之實而後已。故以承氣湯下之。是三者所以有異也。雜病自利。多責為虛。傷寒下利。有由協熱者。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不應下。而便攻之。內虛協熱遂利。皆是協熱而利之故也。
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耶。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症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穀。此為有寒。熱後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凡腹中痛轉氣。
白話文:
一定要先調和表裡邪氣才能痊癒。所以要用黃芩湯散來治療。陽明與少陽合病,是少陽邪氣入侵內腑所致。雖然說下痢,但一定要把胃中的積食排泄乾淨才能痊癒。所以要用承氣湯來瀉下。這三者所以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雜病自發腹瀉,大多歸咎於虛證。傷寒導致下痢,有可能是因為熱邪協同作祟。表邪傳入內裡,內裡虛弱又協同熱邪,就不應該用瀉下藥,而直接攻邪。內裡虛弱協同熱邪,導致腹瀉,都是熱邪協同腹瀉的原因。
下痢的人,怎麼判斷寒熱呢?自發腹瀉不口渴,屬於太陰,因為臟腑寒涼的緣故。下痢卻想喝水,是因為有熱邪。所以大便稀薄,小便卻正常,這是因為有熱邪。自發腹瀉,小便顏色白,少陰病的形狀和症狀都俱全,這是因為有寒邪。畏寒脈微,自發腹瀉排出食物,這是因為有寒邪。發熱後反覆腹瀉,顏色黃赤,這是因為有熱邪。這些都可以根據寒熱來治療。所有肚子痛轉移氣機的病症,…
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涼脈小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是知下利脈大為逆。脈小為順也。自利宜若可溫。理中白通諸四逆輩。皆溫臟止利之劑。
其腸胃有積結。與下焦客邪。皆溫劑不能止之。必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後已。經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餘糧湯。復不止。當利小便。是利在下焦而聚利者也。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與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硬或脈沉而滑。
白話文:
如果腹瀉,是身體想要自行排毒。身體涼、脈搏細弱是順應的,身體熱、脈搏有力是逆行的。少陰病,脈搏緊而腹瀉,脈搏突然微弱,手腳反而溫熱,脈搏緊而停止,這是想要解毒的表現。腹瀉時脈搏有力表示尚未停止,脈搏微弱且數則表示想要自行停止。即使發熱也不會致命,由此可知腹瀉時脈搏有力是逆行的,脈搏細弱是順應的。自行排毒應該溫和治療,理中湯、白通湯、四逆湯等藥物都是溫暖臟腑止瀉的方劑。
如果腸胃積聚,或是下焦有邪氣,溫熱的藥物不能止瀉,必須攻瀉或分利才能解決。經書說:「理中湯,理中焦。」這表示腹瀉在下焦,應該服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果仍然止不住,應該利小便,這表示腹瀉在下焦而聚集。少陰病自行排泄清水,顏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腹瀉三部都平穩。按壓心下硬或脈搏沉而滑。
或不欲食而譫語。或瘥後至年月日復發。此數者。皆腸有積結而須攻泄者也。內經注曰。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伏結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大熱凝內。久利泄溏。愈而復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謂之通因通用。
喻昌曰。下利不下利。可以辨主風主寒之不同。他條。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蓋主風者。風為陽。風性上行。故合陽明胃中之水飲而上逆。此條主寒。寒為陰。陰性下行。故合陽明胃中之水穀而下奔。然上逆則必加半夏入葛根湯。滌飲止嘔。若下利。
白話文:
如果病人不想吃東西還神智不清,或者病癒後又過了很久才復發,這些情況都代表腸道有積結,需要使用藥物攻泄。古籍《內經》註解說,內熱積聚,導致瀉泄不止,應該用寒涼藥物治療,去除積結,用寒性藥物使其向下排出,積結消散,瀉泄就會停止。如果內熱凝結在體內,長期瀉泄稀薄,病癒後又反覆發作,持續多年,可以用熱性藥物治療,寒氣去除,瀉泄就會停止,這稱為「通因通用」。
醫家喻昌認為,瀉泄是否能停止,可以辨別是風寒引起的,還是其他原因。另一段記載說,太陽和陽明經合病,不瀉泄但嘔吐,可以用葛根加半夏湯治療。這是因為風屬陽,風性向上,所以與陽明經的胃中水飲相合而上逆。而這段記載則指的是寒性,寒屬陰,陰性向下,所以與陽明經的胃中水穀相合而向下奔流。由於上逆則需要加入半夏,加入葛根湯中,清除水飲,止住嘔吐。若有瀉泄,則需要根據情況選擇其他藥物。
則但用葛根以解兩經之邪。不治而利自止。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表症為多。陽明少陽合病下利。里症為多。太陽少陽合病下利。半表半裡之症為多。故用黃芩甘草芍藥大棗為和法。
按太陽陽明合病。陽明少陽合病。俱半兼陽明。所以胃中之水穀不安而必自下利。其不下利者。亦必水飲上越而嘔。與少陽一經之症乾嘔者大不同。然或利或嘔。胃中之真氣與津液俱傷。急須散邪。所以安其胃。更慮少陽勝而陽明負。即當急下救陽明。其取用大承氣湯正迅掃外邪。而承領元氣之義也。設稍牽泥。則脈之滑數。必變為遲軟。下之無及矣。
白話文:
如果只是單純用葛根來解兩經的邪氣,不治療而瀉下去,利便就會自行停止。太陽和陽明經合病導致的腹瀉,表證居多。陽明和少陽經合病導致的腹瀉,里證居多。太陽和少陽經合病導致的腹瀉,半表半里證居多。所以要用黃芩、甘草、芍藥、大棗來調和。
太陽和陽明經合病,陽明和少陽經合病,都半兼陽明經的症狀。因此胃中的水穀不和,必然會腹瀉。如果沒有腹瀉,也會因為水飲上逆而嘔吐,與單純少陽經的乾嘔不同。無論腹瀉或嘔吐,胃中的真氣和津液都會受損,必須趕快散邪。因此要安其胃,更要考慮少陽經過於亢盛而陽明經虛弱,就要趕快用藥救治陽明經。使用大承氣湯正是為了快速清除外邪,同時補益元氣。如果稍有猶豫,脈象的滑數就會變成遲軟,再想治療就來不及了。
魏荔彤曰。太陽陽明有合病。俱屬二經之表。同感外邪。然又有太陽少陽二經合病。則三陽首尾。同感陽明。豈能絕類離群。獨不病乎。是太少二陽之合病。即三陽俱感之合病矣。或問三陽同病為溫症。子何混入傷寒合病內。不知溫症之三陽俱病。乃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蘊蓄已久之邪也。
傷寒之合病。三陽同感。即時俱病。倏忽不時之邪也。其受病之源有不同者如此。既為三陽同感。雖名為太少合病。其實陽明獨受其邪。其少陽邪多者。則下利。風木克胃土也。其太陽邪多者。則嘔。表陽鬱熱而陽明氣逆也。下利者。與以黃芩湯。以苦泄少陽之邪。而陽明之邪得下行。
白話文:
魏荔彤說:太陽經和陽明經有合病,都屬於兩經的表證,共同感受外邪。然而,也有太陽經和少陽經合病的情況,這樣就三陽經的首尾相連,共同感受陽明經的邪氣,怎麼可能與其他經絡分開,獨自不生病呢?所以,太少二陽的合病,就是三陽經都感受邪氣的合病了。
有人問三陽同病是溫病,為何你把它混入傷寒合病中呢?不知道溫病的三陽俱病,是冬天受寒,春天必定發病的溫病,是已經累積很久的邪氣。
傷寒的合病,三陽同時感受邪氣,馬上就發病,是突然襲來的邪氣。它們受病的來源不同,就是這樣。既然是三陽同感,雖然稱為太少合病,實際上是陽明經獨自感受了邪氣。如果少陽經的邪氣多,就會腹瀉,這是風木剋制胃土的結果。如果太陽經的邪氣多,就會嘔吐,這是表陽鬱熱,陽明氣逆的表現。腹瀉的人,就用黃芩湯,用苦寒之性瀉掉少陽經的邪氣,陽明經的邪氣就能順利下降。
嘔者。加半夏生薑。以辛散太陽之邪。而陽明之邪不上逆。此黃芩即治挾熱利之餘法。此半夏生薑。即治結胸之餘法。變而用之。不過使邪或自上越。或自下泄之意耳。此又見病專受於陽明。而治之仍從太少。蓋陽明無所復傳之邪。仍自太少宣泄。別無出路。與少陽陽明篇。
及少陽篇所言無二也。
太少二陽合病。病必連及陽明。固已。如其人太陽病全罷。獨陽明少陽合病。則又當另為審辨。而後可出治無誤。或問。太陽罷而陽明少陽病。非所謂少陽陽明乎。何為另名為合病。曰。少陽陽明。乃自太陽已傳陽明。自陽明又欲傳少陽。故名曰少陽陽明。今本三陽同時俱感。
白話文:
嘔吐的時候,可以加入半夏和生薑,用辛辣之性散去太陽經的邪氣,這樣陽明經的邪氣就不會上逆。黃芩是治療陽明經挾熱餘邪的方法,半夏和生薑是治療結胸餘邪的方法。變化使用這些藥物,無非是讓邪氣向上或向下排除而已。這也說明了,疾病專門侵犯陽明經,而治療卻仍然從太少經入手。因為陽明經沒有其他傳播邪氣的路徑,只能從太少經宣泄出去,別無他法。這與少陽陽明篇和少陽篇中所說的道理一致。
太少經和二陽經同時發病,疾病必然會波及陽明經,這是肯定的。如果患者太陽經的病症完全消失,只剩下陽明經和少陽經合病,就需要另外審慎辨證,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治療方案。有人可能會問,太陽經的病症消失,只剩下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病症,不就是少陽陽明病嗎?為什麼還要另外稱作合病呢?這是因為少陽陽明病是從太陽經傳到陽明經,再從陽明經傳到少陽經的,所以稱為少陽陽明病。而現在是三陽經同時受到感染,所以應該稱作合病。
而太陽表邪已罷。陽明少陽專受其患。所以另名曰陽明少陽合病。未可即謂少陽陽明也。或又問。太陽表邪已罷。非傳經乎。曰。太陽表邪已罷。自是傳經。而此合病。原系三陽同時受邪。即太陽已罷。為傳經入里。與太陽遞傳者。理同而名異。況陽明少陽二經。亦尚各有表邪未解。
非同於太陽獨受邪者。表邪已罷。傳入陽明少陽皆屬裡症也。表裡之間。迥乎不同者如此。知之則陽陰少陽合病之下利。為陽明合少陽在經。表邪作祟。二經同受邪。已見木動剋土。腸胃虛風鼓煽作利之義。非同陽明傳經。腑里藏邪。作利明矣。是當診以諦之。
按乾剛至健之氣。運於地外。而貫於地中。所以統天地而資始生者。故胃中之燥金。即乾金之貫於坤土中者也。所以生化乎萬物者也。陽明燥金司秋令。萬物悅於兌。戰於乾。二金之氣。漸次生水。為貞下起元。可以知人胃中之金氣矣。
白話文:
太陽表面的邪氣已經消退,但陽明和少陽經脈卻獨自承受著病症,因此又稱為陽明少陽合病。不能直接說成少陽陽明。有人可能會問,太陽表面的邪氣消退了,不是傳經了嗎?的確,太陽表面的邪氣消退後,就開始傳經,而這個合病,原本就是三陽經脈同時受到邪氣侵襲。即使太陽經脈已經消退,但傳經入里,和太陽經脈相互傳遞邪氣的道理相同,只是名稱不同。況且陽明和少陽兩條經脈,也仍然存在表面的邪氣尚未消除,
與太陽經脈單獨受邪的情況不同。表面的邪氣消退後,傳入陽明和少陽,都屬於裡症。表裡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陽明少陽合病的腹瀉,是因為陽明合少陽經脈,表面的邪氣作祟,兩條經脈同時受到邪氣侵襲,已經出現木剋土的現象,腸胃虛弱,風氣鼓動而導致腹瀉。這與陽明經脈傳經,腑臟內藏邪氣,導致腹瀉的原理不同。所以應該仔細診斷。
根據五行學說,乾金是剛健至極的氣,運行於地表,並貫穿於地中,因此能夠統御天地,並孕育萬物。所以胃中的燥金,就是乾金貫穿於坤土中的表現。它也因此能生化萬物。陽明燥金掌管秋季,萬物喜悅於兌金,並與乾金相鬥。兩者金氣逐漸化生水氣,為貞下起元。由此可以了解人體胃中的金氣。
【綱】仲景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目】蘇頌曰。下利雖有表症。又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
張介賓曰。凡雜症下利。多積於寒。傷寒下利。有寒有熱。蓋熱邪傳裡。則亦有下利之症。但寒利最多。熱利則僅見耳。治者當辨寒熱。若誤用之。則為害最大。凡傷寒下利。由熱邪者。必有煩躁大熱。酷欲冷水等症。亦必有洪滑強盛數實等脈。如果表裡俱熱。方可作火症論。
若脈雖數而無力。雖外熱而不惡熱。內雖渴而不喜冷。此其內本不熱。而病為下利者。悉屬虛寒。宜四逆湯、理中湯、溫胃飲、胃關煎、五苓散之類。或表裡寒邪俱盛。則當以麻桂飲相兼用之為最要。若以寒利作熱利。妄用寒涼。再損胃氣。必死。表裡俱病而下利者。雖有表症。
白話文:
仲景認為,腹瀉不可從表面治療,出汗反而會導致腹脹。蘇頌也認為,腹瀉即使有表證,也不可發汗。腹瀉是邪氣內攻,耗損津液,導致胃虛。
張介賓指出,各種腹瀉多由寒邪積聚引起,傷寒引起的腹瀉則有寒有熱。熱邪入侵內裡也會導致腹瀉,但寒瀉較多,熱瀉較少見。治療時必須辨明寒熱,若誤用藥物,後果不堪設想。傷寒引起的腹瀉,如果是由熱邪引起的,必然會有煩躁、高燒、渴望冷水等症狀,脈象也會呈現洪滑、有力、數實等特徵。如果表裡俱熱,才能用治火的方法。
如果脈象雖然數但无力,雖然外熱但不恶寒,內雖然渴但不喜冷,說明內部並非真正發熱,而是由於虛寒導致腹瀉,應使用四逆湯、理中湯、溫胃飲、胃關煎、五苓散等藥物。如果表裡寒邪俱盛,則應同時使用麻桂飲。若把寒瀉當成熱瀉,胡亂使用寒涼藥物,會進一步損傷胃氣,導致死亡。表裡俱病而導致腹瀉,即使有表證,也不可從表治療。
所急在裡。蓋里有不實。則表邪愈陷。即欲表之。而中氣無力。亦不能散。故凡見下利中虛者。速溫其里。裡實氣強。則表自解。溫中可以散寒也。脈數。又欲飲水。是誠熱矣。然寒邪在表。脈無不數。數而有力者為陽症。數而無力者為陰症矣。瀉利亡津液。無有不渴。但渴欲飲水。
愈多愈快者為陽症。口雖欲水。而腹不欲咽。即非陽症矣。此外如渴欲茶湯者。瀉、渴之當然也。不得悉為熱症。凡傷寒表邪未解。脈實滑數。喜冷氣壯。內外俱熱而下利者。宜柴苓煎主之。凡傷寒下利者。本非陽明熱邪。不當譫語。今譫語。故知有燥屎當去也。又若少陰下利。
白話文:
主要問題在於內臟。因為內臟有積滯,所以外表的邪氣就更難消散。即使想要治療表症,但中氣虛弱,也無法將邪氣驅散。所以凡是出現腹瀉且中氣虛弱的患者,要趕快溫暖內臟。內臟充實、氣力強盛,表症就會自然消解。溫暖內臟可以散寒。脈搏快速,而且還想喝水,這確實是熱症。但寒邪在表,脈搏不快的情況很少。脈搏快速有力是陽症,脈搏快速無力是陰症。瀉痢導致津液流失,自然會口渴。但口渴想喝水,
喝得越多越快是陽症。口渴想喝水,但肚子卻不想吞嚥,就不是陽症了。除此之外,如果口渴想喝茶湯,是因為腹瀉、口渴的正常反應,不一定要認為是熱症。凡是傷寒表邪未解,脈搏實滑快速,喜歡冷氣,身體強壯,內外都熱且腹瀉的患者,應該用柴苓煎來治療。凡是傷寒引起的腹瀉,本來就不是陽明經熱邪,不應該神志不清。現在神志不清,就知道有燥屎需要去除。另外,如果少陰經導致腹瀉,
心下痛。或硬。必有所積。故亦當下。
凡利家身涼脈小者為順。身熱脈大者為逆。此以外無表症。而病之在臟者言也。大抵下利一症。惟脫氣至急。五奪之中。惟此為甚。金匱曰。六脈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臟氣既脫。不能治也。
陳士鐸曰。傷寒發熱六七日。不下利。忽變為下利。已是危症。若又汗不止。是亡陽也。有陰無陽。死症。急以人參三兩。北味一錢。救之可生。若不得參。另用白朮、黃耆各三兩。當歸一兩。白芍五錢。北味一錢。此方補氣補血。以救陽氣之外越。陽回則汗止。汗止則利亦止也。
白話文:
胸口疼痛,或者摸起來硬硬的,就表示体内有积聚的东西,所以必须尽快处理。
一般来说,身体凉、脉象微弱的人,腹泻属于正常现象;而身体发热、脉象强劲的人,腹泻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如果除了腹泻之外没有其他表面症状,就表示病症是在内脏部位。总之,腹泻这个症状,最可怕的是脱气过快,在五种危急情况中,腹泻是最严重的。金匮要略说:六脉气绝于外,手脚发冷;五脏气绝于内,腹泻不止。脏气已经脱落,就无法医治了。
陈士铎说:伤寒发热六七天,没有腹泻,突然开始腹泻,这就是危症。如果还伴随汗出不止,就表示阳气已经衰竭。有阴无阳,就是死症。要紧急服用人参三两、北味一钱,救治可以活命。如果得不到人参,就用白术、黄芪各三两,当归一两,白芍五钱,北味一钱。这个方剂补气补血,可以救回失去的阳气。阳气回升,汗就会止住;汗止住,腹泻也会止住。
【綱】仲景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還者死。少陰病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目】成無己曰。大抵下利。脫氣至急。其或邪盛正虛。邪擁正氣下脫。多下利而死。
陳士鐸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何也。蓋下多亡陰。宜脈之虛弱矣。今不虛而反實。現假實之象也。(須認清)則是正氣耗絕。為邪氣所障。則正氣消。故必死。救之必仍補其虛。不必論脈之實與不實也。用還真湯。人參、白芍各一兩。茯苓二兩。此方參固元陽。苓止脫瀉。
白話文:
張仲景說:腹瀉,一天十多次,脈象反而很實,就會死亡。發燒腹瀉,非常嚴重,昏厥不止也會死亡。直視神志不清,說話胡言亂語,腹瀉也會死亡。腹瀉,手腳冰冷,沒有脈象,用艾灸,灸完後還是不溫暖,脈象也沒有恢復,也會死亡。少陰病自發腹瀉,又煩躁不安,無法安睡,也會死亡。
成無己說:總的來說,腹瀉,氣力衰竭,情況非常緊急。有可能是邪氣盛而正氣虛,邪氣壓制正氣,導致正氣下降脫離,大多數會因腹瀉而死。
陳士鐸說:腹瀉一天十多次,脈象反而很實,就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腹瀉導致陰氣大量流失,應該脈象虛弱才對。現在脈象不虛反而很實,這是假實的表現。(必須認清楚)這是正氣耗竭,被邪氣阻礙,導致正氣消亡,所以必死無疑。救治時必須仍然要補益虛弱之處,不必考慮脈象實不實。要用還真湯,人參、白芍各一兩,茯苓二兩。這個方子中人參補益元陽,茯苓止瀉止脫。
芍生真陰。陰生而陽長。利止而脫固。則正強而邪自敗矣。假象變為真虛。則死症變為真生矣。
【綱】仲景曰。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滑苔者。難治。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
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白話文:
芍藥滋養真陰,陰氣滋長則陽氣也隨之旺盛。止住瀉痢,使身體不再虛脫,則正氣強盛,邪氣自然消退。虛假之象轉化為真實的虛弱,則死症也能轉化為真實的生存。
張仲景說:有人問,病人有胸部結塊和臟腑結塊,症狀是什麼?答:按壓胸部有疼痛感,寸脈浮,關脈沉,稱為結胸。如果出現類似結胸的症狀,飲食正常,但經常腹瀉,寸脈浮,關脈細小而沉緊,稱為臟結。舌苔白滑者,難以治療。傷寒病人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心下痞硬,服用瀉心湯後,再用其他藥物瀉下,腹瀉仍然不止,醫生可以用理中湯治療。
理中湯效果顯著,因為它能調理中焦。而這裏的腹瀉屬於下焦問題,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治療。如果腹瀉仍然不止,就應該利其小便。
【目】鰲按。上條。病俱重在關脈。一曰沉。雖沉而實大。是寒水留結於胸脅之間者。一曰沉緊。是結在臟而不在腑者。故見症各不同。前賢謂能食而利。亦謂之結。結在無形之氣。五臟不通。故曰臟結是也。下條。服湯藥而利不止。是病猶在胃。以他藥下而利不止。則病在大腸矣。石脂餘糧湯。所以固脫。利小便。所以分消其濕。此又理下焦之二法也。
白話文:
病症嚴重,主要在關脈。一種是沉脈,雖然沉,但脈象很大,這是寒水積聚在胸脅之間。另一種是沉緊脈,這是結在臟器,而非腑臟。因此,症狀表現各不相同。古人說能吃飯且排便通暢,也稱為結,指的是無形之氣結聚,五臟不通暢,所以稱為臟結。服藥後排便不止,說明病還在胃裡;用其他藥物瀉下後排便不止,則病在腸道。石脂餘糧湯的作用是固脫,利小便,可以分消濕氣,這是治療下焦的兩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