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5)

1. 下血便膿血

【綱】仲景曰。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目】魏荔彤曰。此條兼言太陽中風傷寒。邪仍在表。誤下而變症不一也。脈促而不結胸。陽氣猶充。不為陰藥所結。旋欲透表而愈。故為欲解。此下之無害者。幸也。外此則脈浮。病雖在表。而風邪已為陰藥引之入胸。與陽相結。故成結胸也。若脈雖浮而緊。此寒傷榮而誤下也。

故寒邪與肝熱相激而咽痛。結胸者不咽痛。陷胸之症也。咽痛者不結胸。非少陰甘草桔梗湯之症。仍太陽麻杏甘石湯之症也。此猶下後之易審治者也。至脈弦者。陰藥引寒邪入脅而拘急。然非少陽柴胡之症。惟宜於太陽脅下滿諸條內比類求治。脈細數似少陰。然頭痛不止。症仍太陽。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下瀉,脈搏急促,但沒有胸悶的,這是想要解表的意思。脈搏浮的,必定是胸悶;脈搏緊的,必定是咽喉痛;脈搏弦的,必定是兩肋拘緊;脈搏細數的,必定是頭痛未止;脈搏沉緊的,必定是想要嘔吐;脈搏沉滑的,必定是發熱腹瀉;脈搏浮滑的,必定是下血。

魏荔彤說,這段話講的是太陽中風傷寒,邪氣仍在表層,誤下瀉而導致各種不同的病症。脈搏急促但沒有胸悶,陽氣還充足,不會被陰性藥物所束縛,很快就會透表而痊癒,所以是想要解表。這下瀉是無害的,很幸運。除此之外,如果脈搏浮,雖然病在表層,但風邪已經被陰性藥物引入了胸腔,與陽氣結合,所以就形成了胸悶。如果脈搏雖然浮但緊,這是寒邪傷了營氣而誤下瀉。

所以寒邪與肝熱互相激發就導致了咽喉痛。胸悶的人不咽喉痛,這是陷胸的症狀;咽喉痛的人不胸悶,不是少陰甘草桔梗湯的症狀,還是太陽麻杏甘石湯的症狀。這還是下瀉後容易判斷治療的。至於脈搏弦,是陰性藥物引寒邪入了脅部而導致拘緊,但不是少陽柴胡的症狀,應該參考太陽脅下滿的條文,比類求治。脈搏細數像少陰,但是頭痛未止,症狀還是太陽。

乃下後之陽伏鬱而為細數。仍應於太陽誤下諸條內。求表裡兼治之法。然此數者。其脈俱仍帶浮。猶易認也。更有脈沉緊。全非太陽矣。然誤下後之沉緊。陽為陰鬱。逆而上衝作嘔。則仍應從太陽諸條內。求表裡兼治之法。更有沉滑而協熱利。應於太陽下利諸條求治。此二者。

不可因脈沉而不浮。遽謂非太陽也。至脈或浮滑。為表為里。又難認矣。然於必下血。知其為太陽犯本。惟應於太陽犯本下血諸條求治也。總之。誤下變症多端。要人細為審諦。總不容舍太陽別求。一誤再誤。促人命期。

【綱】仲景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白話文:

誤下之後,陽氣鬱結導致發熱,脈象浮而細數,仍然屬於太陽病的範疇,需要表裡兼治。但有些情況,脈沉而緊,不再是太陽病的表現,這是陽氣鬱結於陰,逆而上衝導致嘔吐,仍然需要參考太陽病的治療方法。還有一些情況,脈沉而滑,伴隨發熱和腹瀉,應該參考太陽病下利方面的治療方法。

不可因為脈象沉而不浮,就斷定不是太陽病。有些情況脈象浮滑,既有表證也有裡證,難以辨別。但如果出現下血,就知道是太陽病犯本,應該參考太陽病犯本下血的治療方法。總之,誤下後症狀變化多端,需要仔細審慎判斷,不能捨棄太陽病的治療方法,否則會錯上加錯,危及生命。

張仲景說,太陽病若不解,熱邪結聚在膀胱,病人會像發狂一樣,血從下部流出,流出來之後病情反而會好轉。如果表證未解,就不可急於攻邪,應該先解表。表證解了之後,如果只有少腹疼痛緊結,才可以攻邪,可以用桃仁承氣湯治療。

【目】鰲按。此小便尿血也。緣陽氣太重。標本俱病。血得熱則行。故尿血。若熱極則血反結。少腹為膀胱之室。故膀胱之熱結。少腹必急結。用桃仁承氣以攻其里之結血。所以解之也。

【綱】仲景曰。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目】魏荔彤曰。膀胱氣化。何以有血。以素日膀胱腑中。原有蓄熱。以傷寒水之化元。再發太陽經汗。標傷連屬於本。水不足而血妄溢。此血與傷風犯本之圊血。相類而實不同。彼為標表不解所郁。犯及本府陰分。此為標表汗出所累。傷及本經陽分。陰分之血。屬在下焦血海所注。故從大便出。陽分之水。化氣不充。血熱溢入。故從小便出。

白話文:

小便带血是阳气过盛导致的,病症表里俱在。血热则会流动,因此出现尿血。如果热气极盛,血反而会凝结。小腹是膀胱所在之处,因此膀胱有热结,小腹就会紧缩。使用桃仁承气汤来攻克里头的结血,以此来解毒。

张仲景说,淋病患者不可发汗,发汗必会导致便血。

魏荔彤说,膀胱气化怎么会出现血呢?是因为膀胱本来就积蓄热气,而伤寒水化元气,再发太阳经汗,表里相连,水不足导致血液妄溢。这种血与伤风犯本的便血类似,但实际不同。便血是由于表里不解郁结,犯及本府阴分;而尿血是由于表里发汗导致的损害,伤及本经阳分。阴分之血属于下焦血海所注,所以从大便排出;阳分之水,化气不足,血热溢出,所以从小便排出。

鰲按。此條便血。亦是小便尿血也。蓋淋家之膀胱。本為熱所素閉。又發其汗。故膀胱愈擾。血從小便出也。凡論中所言下血。有大便小便之不同。學者審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過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目】柯琴曰。他條以火發汗而衄血。是陽邪盛於陽位。故在未過經時。此條以火熏不得汗而圊血。是陽邪下陷入陰分。故在過經不解時。

【綱】仲景曰。病人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不大便。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白話文:

這條病症是便血,也可能是小便出血。因為淋家病症的膀胱原本就因熱而阻塞,又因為發汗,膀胱更加擾亂,所以血就從小便排出。總之,書中所說的下血,有大便和小便的區別,學習者要仔細分辨。

張仲景說,太陽病,用火熏蒸,出不了汗,病人一定會煩躁。超過經期不解,一定會便血,稱為火邪。

柯琴說,其他條目提到用火發汗而鼻出血,這是陽邪盛於陽位,所以是在未過經期時發病。而這條目提到用火熏蒸出不了汗而便血,這是陽邪下陷陰分,所以是在過經期不解時發病。

張仲景又說,病人沒有表裡症狀,發熱,七八天不排便,即使脈象浮數,也可以用瀉藥。如果已經用了瀉藥,脈象依然浮數,而且熱症不退,食慾很好,又過了六七天不排便,就可能有瘀血,應該服用抵當湯。如果脈象浮數不退,並且腹瀉不止,一定是有熱邪,才會拉出膿血。

【目】柯琴曰。合熱協熱。內外熱也。內外熱極。陽盛陰虛。必傷陰絡。故不大便者。必有蓄血。熱利不止。必大便膿血。宜黃連阿膠湯。

白話文:

柯琴說道,合熱協熱,指的是體內和體外都存在著熱症狀。當內外熱症狀達到極點時,體內陽氣過盛而陰液不足,這必然會傷害到陰經的脈絡。因此,如果出現大便不通的情形,那麼必定是體內有蓄積的瘀血。若熱痢不停,則必會出現大便帶有膿血的情況。應使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