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五 (2)

卷五 (2)

3. 瘛瘲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陰陽俱浮。自汗。身重。多眠。鼻鼾。語言難出。不可下。不可火。若被火者。微則發黃。劇則驚癇瘛瘲。

【目】吳綬曰。夫瘛瘲者。一伸一縮。手足相引。搐搦不已。大抵與嬰兒發搐相似。古人以此症多屬於風。風主動搖也。駱龍吉言心主脈。肝主筋。心屬火。肝屬木。火主熱。木主風。風火相扇。則為瘛瘲也。若不因汗下所生者。當平肝木。降心火。佐以和血脈之劑。如羌、防、柴、芍、芎、歸、芩、連、生地、天麻之類。

若兼有痰。必加竹瀝、星、夏。如風邪內煽。加全蠍、殭蠶。若傷寒曾經汗下後。多所傳變而得。為病勢已過。多難治也。蓋因虛極生風所致。須用小續命湯大建中湯加減一二味主之。凡傷寒汗出露風。則汗不通流。遂變筋脈攣急。手足搐搦。宜牛蒡根。如本條。由風溫被火。

葳蕤湯。若瘛瘲戴眼反折。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著身不流者。此太陽終也。不可治。又有四肢漐習。動而不止。似瘛瘲而無力抽搐者。此為肝絕。蓋汗下後變生此症者多死。

凡用小續命湯。有汗去麻黃。無汗去黃芩。要在通變而已。

【綱】仲景曰。風濕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目】成無己曰。瘛者筋脈急也。瘲者筋脈緩也。急則引而縮。緩則縱而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者。名曰瘛瘲。俗謂之搐搦是也。內經以瘛為契合之契。瘲為放縱之縱。以急為瘛。以緩為瘲。理至明矣。瘛瘲者。風疾也。而癲癇則瘛瘲焉。傷寒瘛瘲者。邪實氣極也。熱盛則風摶並經絡。

風主動。故四肢瘛瘲而不寧也。風濕被火而瘛瘲。言熱氣之劇盛也。傷寒至於發瘛瘲。病勢已過矣。內經曰。太陽終者。戴眼反折瘛瘲。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著身不流。是見其瘛瘲為已過之疾也。瘛瘲之症雖劇。若能以祛風滌熱之劑折其大勢。則亦有生者。若妄灼灸。或與發表之藥。

必死。經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鰲按。此乃風熱甚之病。宜祛風散熱為主。然或有一二可生耳。非謂其必生也。

4. 不仁

【綱】仲景曰。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目】張云岐曰。不仁。謂不柔和。痛癢不知。任其屈伸。灸刺亦不知。是謂不仁也。由邪氣壅盛。正氣為邪氣所閉。伏鬱而不發。血氣虛少。不能通行故也。內經曰。榮氣虛則不仁。針經曰。衛氣不行則為不仁。經曰。營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即此知營衛血氣虛少。

不能通行為不仁。明矣。又謂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言此厥者。是正氣為寒氣所乘而為厥氣。非四肢逆冷之厥也。何也。鬱冒為昏冒。不仁為不知痛癢。是為屍厥。經曰。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逼。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

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其乘寒之厥。鬱冒不仁者。即此可知矣。昔越人入虢。診太子為屍厥。以鬱冒不仁為可治。刺之而得痊。實神醫也。若如本條命絕。雖越人其能救之耶。

陶華曰。瘛則急而縮。瘲則緩而伸。熱則生風。風主乎動。故筋脈相引而伸縮。傷寒至此死症也。能去風滌熱治之。幸有生者。治法與痙病略同。不仁。謂不柔和。諸虛乘寒。為鬱冒不仁。血氣虛弱。不能周流一身。於是正氣為邪氣所伏。故肢體頑麻不仁。厥如死屍。用麻桂合半湯。不愈。補中益氣湯入薑汁。

李中梓曰。瘛瘲者。或縮或伸。動而不定。汗出時蓋覆不周。腰背手足搐搦。牛蒡根湯。脈浮數有風熱。防風通聖散。血不養筋。大秦艽湯

5. 發黃

【綱】仲景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至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目】朱肱曰。頭汗出而身發黃者。茵陳蒿湯十分。五苓散五分。拌和。每服一錢。水下。日三服。

張云岐曰。寒氣侵人。人即發熱以拒之。是為發陽。助陽散寒。一汗而寒熱解矣。不汗而反下。故熱內陷而成結胸。炎上而但頭有汗。且小便不利。致濕熱內蒸。黃色外見也。解表清火利水。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一劑而三善備。且以見太陽發熱之治。與陽明迥別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結症也。抵當湯主之。

【目】朱震亨曰。寒熱在裡不散。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薄。鬱蒸不消化。故發黃。發黃與瘀血外症及脈俱相似。但小便不利為發黃。小便自利為瘀血。要之發黃之人。心脾蘊積。發熱引飲。脈必浮滑而緊數。若瘀血症即如狂。大便必硬。此異耳。

樓全善曰。此蓄血在下焦而發黃者也。

柯琴曰。太陽病發黃與狂。有氣血之分。小便不利而發黃者。病在氣分。麻黃連翹赤小豆症也。小便自利而如狂。病在血分。抵當湯症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其身發黃。

【目】朱肱曰。病人服湯。得小便利。如皂莢汁赤。一宿腹減。則黃從小便中出也。古人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麻黃連赤小豆湯梔子柏皮湯。可選用之。

陶華曰。內經云。濕熱相交。民多病癉。發黃是也。謂單陽而無陰也。太陰脾土為濕熱所蒸。色見於外。曰發黃。濕勝則如熏黃而晦。熱勝則如橘黃而明。傷寒至於發黃。熱勢已極。且如蓄血。大抵相類。設或寸口無脈。鼻出冷氣。與夫形如煙燻。搖頭直視。環口黧黑。舉體發黃。是皆真臟氣絕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目】方中行曰。此條本言結胸之症。敘其由。繪其狀。而明其治也。若不結胸以下。乃就變症之輕者言之。但頭汗出者。乃諸陽之本。陽健故汗出也。余無汗者。陰脈上不過頸也。小便不利者。陽不下通。陰不任事。化不行而濕停也。濕停不行。必更滲土而入胃。胃土本濕。得滲則盛。既盛且停。熱氣鬱蒸。發為身黃也。

【綱】仲景曰。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目】魏荔彤曰。傷寒發汗。已得治而表邪可愈矣。何以身目為黃。知非寒邪在表為患。而外感寒邪挾在裡之濕邪為患也。故仲師明示以寒濕在裡不解之故。見人當於里求治也。喻氏以里為軀殼之裡。與臟腑無涉。蓋此症非在表。亦非在裡。特在表之裡。而不在臟腑之裡。故仲師又以為里而不可下也。

於寒濕中求之。不出方者。方不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可選用也。夫寒濕俱陰邪。二陰相搏於裡。何以不發青白色。而成黃色。則寒邪鬱而變為熱邪。合之濕邪相蒸而見於外也。故總無治寒之藥。學者詳焉。

陶華曰。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痛。發熱身雖似熏黃。小便不利。五苓散。小便自利。朮附湯。身頭痛。麻黃蒼朮。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耆湯。初發黃。以瓜蒂末。口噙水。搐鼻中。黃水出愈。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傷寒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目】喻昌曰。黃色鮮明。其為三陽之熱邪無疑。小便不利腹微滿。乃濕家之本症。不得因此指為傷寒之裡症也。方用大黃佐茵陳、梔子。建中驅濕除熱之功。以利小便。非用下也。熱已發出於外。自與內瘀不同。正當隨熱勢清解其黃。使不留於肌表間也。前條熱瘀。故用麻黃。

此條發熱。反不用麻黃者。蓋寒濕之症難於得熱。熱則其勢外出而不內入矣。所謂於寒濕中求之。不盡泥傷寒定法也。

【綱】仲景曰。風濕為病。脈陰陽俱浮。若被火者。微發黃色。

【目】朱肱曰。中濕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病人中濕。因而傷風。風濕相搏。一身痛重。是名中濕。亦當於風濕中求之。

李中梓曰。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瘧。若不飲而發黃。茵陳五苓散。傷寒脈虛。小便如常。變為陰黃。理中加茵陳湯。如下之太過。脾虛津竭。飲水自傷。此陰濕變黃。茵陳茯苓湯茵陳四逆湯

鰲按。風濕相摶於內而以火劫之。受火氣之輕者。濕不得越。必因熱而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