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四 (6)
卷四 (6)
1. 驚
【綱】仲景曰。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側轉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風溫。脈浮。自汗。身重。多眠。若被火者。微則發黃。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目】成無己曰。傷寒中。有單言驚者。有單言悸者。理不得淆。故兩分之。其兼言驚悸者。則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一條而已。驚。壞病也。由誤下火逆溫針所致。仲景之法。不過隨其逆而調之。
白話文:
仲景說,傷寒病發八九天,已經拉肚子,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還伴隨著驚恐,小便排不出來,說胡話,全身沉重,不能翻身,可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
傷寒病脈搏浮,醫生用火攻的方式強行逼出病邪,造成陽氣損耗,就會出現驚狂,坐立不安,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來治療。
風溫病,脈搏浮,自汗,全身沉重,嗜睡,感覺像被火燒一樣,輕微的會發黃,嚴重的就像驚癇,偶爾會抽搐。
成無己說,傷寒病中,有單純說胡話的,也有單純心悸的,不能混淆,所以要分開辨證論治。如果同時出現說胡話和心悸,那就是少陽中風,兩耳失聰,眼睛發紅,胸中滿悶煩躁,不能用吐下法治療,因為吐下會加重心悸和驚恐。
驚恐是病態的表現,是由於誤用下法、火逆、溫針造成的。仲景的治療方法,不過是根據病情逆轉的狀態來調整治療方案。
2. 悸
【綱】仲景曰。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心下悸。欲按者。心氣虛。臍下悸者。腎水乘火而上克。以發汗多而心液虛。心氣餒。故悸。豚為水畜。奔則昂首疾馳。酷有水勢上干之象。然水勢尚在下焦。欲作云者。尚未發也。
【綱】仲景曰。傷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煩者。奔豚主之。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白話文:
張仲景說:出汗過多,病人會用手捂著胸口,心悸不安,想讓人按著。桂枝甘草湯可以治療。出汗後,病人臍下心悸,感覺像有東西要衝出來。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可以治療。
黃仲理說:心下心悸,想讓人按著,是因為心氣虛弱。臍下心悸,是因為腎水乘火而上克心。出汗過多,心液虛弱,心氣不足,所以心悸。豚是水裡的動物,奔跑時會昂頭疾馳,有水勢上衝的樣子。但是水勢還在下焦,只是想要衝出來的樣子,還沒有真正發作。
張仲景說:傷寒發病二三日,心下心悸,而且煩躁不安的,用奔豚湯可以治療。少陰病,四逆,腹瀉,下腹部沉重,病人可能會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痛,四逆散可以治療。
【目】成無己曰。此二條都是氣虛而悸。其氣虛者。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為悸也。
柯琴曰。心悸而煩者。是少陽中樞受寒。而木邪挾相火為患。則君火虛。離中真火不藏故悸。離中真火不足故煩。
【綱】仲景曰。太陽病。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目】韓祗和曰。此是停飲為悸者也。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水故內停。心亦不安而為悸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發汗。少陽病。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目】趙嗣真曰。此汗下後正氣內虛。邪氣交擊而令悸。與他條氣虛而悸者不同。且更甚焉。或鎮固。或化散。皆須定其浮氣也。
白話文:
這兩條都屬於氣虛導致心悸。氣虛是因為陽氣不足,心下空虛,正氣內動才會引起心悸。心悸且煩躁,是因為少陽中樞受寒,木邪挾持相火作祟,導致君火虛弱,離中真火無法藏息,所以心悸;離中真火不足則導致煩躁。太陽病如果喝水多,小便頻繁,必然心下心悸;小便少,必然感到腹痛便秘。這是因為水停留在心下導致的心悸,心屬火,厭惡水,所以水停留在心下,心也不安,就會心悸。太陽病如果服用瀉藥之後,身體沉重,心下心悸,就不可發汗;少陽病也不可發汗,發汗會導致神志不清。這都屬於胃的問題,胃和則病癒,胃不和則煩躁心悸。這是因為汗下之後,正氣虛弱,邪氣交擊,導致心悸。這與其他條目氣虛導致的心悸不同,而且更嚴重。治療要麼鎮固,要麼化散,都需要先安定浮氣。
【綱】仲景曰。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目】劉完素曰。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其邪氣之淺焉者乎。金匱云。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飲之為悸。甚於他邪。雖有餘邪。必先治悸。何也。以水停心下。若水氣散。則無所不至。侵於肺則為喘為咳。傳於胃則為噦為噎。溢於皮膚則為腫。漬於腸胃則為利。下之不可緩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人出現手足厥冷並且心下悸動,應該先治療水飲。應該使用茯苓甘草湯,然後再治療厥冷。否則,水飲積聚在胃裡,必然會導致腹瀉。
劉完素說,厥冷是邪氣入侵較深的表现,都需要先治水,何况邪气入侵较浅的病人呢?《金匮要略》中說,病人吃得少喝得多,水飲停留在心下,嚴重者就會心悸。水飲引起的心悸,比其他邪氣引起的心悸更為嚴重。即使有其他餘邪,也必須先治心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水飲停留在心下,如果水氣散開,就會無處不到,侵犯肺部就會引起喘咳,傳到胃就會引起呃逆和噎塞,溢出皮膚就會引起腫脹,浸漬在腸胃就會引起腹瀉。所以治療腹瀉不能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