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可吐

【綱】仲景曰。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利則止。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病手足逆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目】吳綬曰。凡病在膈上者。脈大胸滿多痰者。食在胃口脈滑者。俱宜吐之。華佗謂傷寒三四日。邪在胸中者。宜吐之。凡吐用瓜蒂散。或淡鹽湯。或溫茶湯。如人弱者。人參蘆湯亦可。痰多者。以二陳湯一甌。乘熱與之。以指探喉中。即吐也。凡老人怯弱勞病內傷虛人。

並婦人胎前產後。血虛脈弱小者。皆不可吐。凡藥發吐者。如防風桔梗山楂。只用一味煎湯溫服之。則吐。若誤吐。則損人上焦元氣。為患不小。可不慎哉。

王肯堂曰。大法。春宜吐。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病如桂枝症。頭不疼。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有寒。當吐之。或云。此以內有久痰。宜吐之也。

2. 不可吐

【綱】仲景曰。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

此為吐之內煩也。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目】王肯堂曰。四肢厥逆。虛家新產脈微。皆不可吐。

喻昌曰。解肌之法。解肌表風邪。全不傷動脾胃。乃天然不易之法也。若舍此而妄用吐法。吐雖有發散之義。故不惡寒發熱。一二日病在太陽。吐之則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陽明。吐之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皆胃氣受傷之故也。然且朝食暮吐。脾中之真陽亦傷。而不能消穀。是外感雖除。脾胃內傷。卒未易復。故為小逆。

魏荔彤曰。關上脈細數。方注為細則為虛。數則為熱。此脈兼一二日三四日二段言。下方分別其症。而未出治法。余謂治胸當小陷胸。治胃則桂枝去桂加茯苓甘草湯症也。如胃果虛。則人參乾薑皆可用矣。次條津液內枯。作煩發煩。不過虛熱二字。熱勝於虛者。乃炙甘草湯症也。

熱大盛。以白虎佐之。至於虛勝於熱。則又建中湯茯苓甘草湯之症矣。仲景何能預定乎。

3.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目】李中梓曰。渴之為病。或因熱耗津液。或因汗下過多。各不同也。

鰲按。此概言太陽之溫症。四時有之。非專指春溫也。所以名之曰溫者。以內外皆熱也。發熱為外熱。渴為內熱。所以別於中風傷寒也。

【綱】仲景曰。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而愈。

【目】許叔微曰。此乃夾虛傷寒症也。脈弱者。陰不足。陽氣陷於陰分。故必渴。渴者。液虛故也。

【綱】仲景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目】成無己曰。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者能飲水自瘥。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復救。然則悸動也。支結也。喘咳噎噦。乾嘔下利。腫滿。小便不利數者。皆是飲水過傷。當須識此。勿誤也。

柯琴曰。此正欲明服湯後渴者是解候也。恐人服止渴藥。反滋水氣。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後提出渴者以明之。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轉屬陽明而成胃實矣。

【綱】仲景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朱肱曰。初戒太陽症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問曰。太陽病湯。終不可與白虎湯耶。曰。太陽症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之。脈浮而渴。屬太陽。若陽明少陽少陰。俱有渴症。

張元素曰。此症因於發汗過多。水入則吐者。以心下有水氣。故水飲拒絕於外也。五苓者。本因水氣不舒而設。是小發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氣。不是利水道。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陽病。其人發熱汗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目】朱肱曰。凡病非大渴不可與水。若小渴咽乾者。只小呷滋潤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煩躁者。能飲一斗。只與五升。若全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發喘而死。常人見因渴飲水得汗。小渴。遂劇與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死者甚眾。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金匱云。

得時氣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不得。多不當與也。何也。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矣。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猶當依症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凡人但見仲景云。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遂小渴者。乃強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勝數。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所致。

水停心下。氣上乘心。則為悸為喘。結於胸脅。則為水結胸。胃中虛冷。則為嘔為噦。冷氣相薄。則為噎。上迫於肺。則為咳。漬入腸中。則為利。邪熱所薄。蓄於下焦。則為小便不利。少腹滿。或裡急。溢於皮膚間。則為腫也。

王好古曰。邪氣在表。猶未作熱。故不渴。邪氣初傳入里。熱氣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者。恐飲水過多。積不能消。復為停飲諸疾也。

柯琴曰。前條上半截。與後條同義。前條在大汗後。後條在未汗前。即是太陽溫病。要知太陽溫病。即是陽明來路。其徑最捷。不若傷寒中風。止從亡津液而後轉屬也。飲水是溫病大法。庶不犯汗吐下溫之誤。五苓又是治飲多之法。前條。便是轉屬陽明症。

【綱】仲景曰。太陽病。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傷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目】陶華曰。渴者。里有熱也。津液為熱所耗。傷寒六七日傳至厥陰為消渴者。謂飲水多而小便少。乃熱能消水也。朱氏云。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自利而渴。屬少陰。至於厥陰。則又熱之極矣。太陽無汗若渴。忌白虎。宜柴胡。陽明多汗而渴。宜竹葉石膏

若先嘔後渴。則為欲解。當與之水。先渴後嘔。則為水停。赤茯苓湯。當依此議。勿令誤也。

鰲按。第二條渴不渴。雙頂心下悸。是汗出後既心下悸矣。而又有或渴或不渴者。二方皆因心下水氣而設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則腹滿而喘。口渴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目】鰲按。此言火灸之變。即火逆症。因火灸不如法。以致變生種種。惟以小便利者為可治。則知火逆之症。必以陰為主。最忌陰竭。猶之傷寒病以陽為主。最忌陽亡也。故中間陽盛陰虛四字。是火逆症之綱領。陽盛則傷血。陰虛則亡津。又傷寒書之大綱領也。

【綱】仲景曰。濕家。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目】李梃曰。熱在表則不渴。熱入里則渴。耗奪津液而然也。然有渴必有煩者。腎主水。熱深則水竭而渴。肝木挾心。火以生煩。故厥陰六七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渴欲飲水為欲愈。傳經已盡也。

鰲按。背強惡寒。尚屬太陽。寒濕本當汗解。不汗而下。必致陽氣擾上焦而滿。傷中焦而噦。傷下焦而小便不利。既三焦受病矣。口燥煩而舌上苔。由丹田之有熱。不能飲水。是濕猶在中。當從五苓散去桂枝肉桂

【綱】仲景曰。太陽中暑。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目】柯琴曰。中暑夾寒。有得之乘涼者。陰寒先著於肌膚。而暑氣內傷於心脈。故惡寒身熱汗出而渴也。清暑益氣湯。東垣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