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可吐

【綱】仲景曰。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利則止。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病手足逆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目】吳綬曰。凡病在膈上者。脈大胸滿多痰者。食在胃口脈滑者。俱宜吐之。華佗謂傷寒三四日。邪在胸中者。宜吐之。凡吐用瓜蒂散。或淡鹽湯。或溫茶湯。如人弱者。人參蘆湯亦可。痰多者。以二陳湯一甌。乘熱與之。以指探喉中。即吐也。凡老人怯弱勞病內傷虛人。

白話文:

仲景說,如果人腹瀉,一天排泄十多次,脈象卻很慢,寸口脈摸起來微微滑,這就可以用吐法治療,腹瀉就會停止。少陰病症,飲食入口就吐,心裡暖暖的想吐,卻又吐不出來,也應該用吐法。宿食停留在上脘的,也要用吐法。病人手腳冰冷,脈象時而緊縮,而且感覺有外邪在胸中,心下飽滿煩悶,飲食難以入口,這種病症在胸中,也應該用吐法。

吳綬說,凡是病症在膈膜以上的,脈象有力,胸部飽滿,痰多;或者食物停留在胃中,脈象滑利,這些情況都適合用吐法。華佗說,傷寒發病三四天,邪氣在胸中的,應該用吐法。吐法一般使用瓜蒂散,或者淡鹽湯,或者溫茶湯。如果病人虛弱,可以用參蘆湯。痰多者,可以服用二陳湯一杯,趁熱服下,用手指探入喉嚨,就會吐出來。凡是老人、體弱者、勞病內傷、虛弱的人,都不適合用吐法。

並婦人胎前產後。血虛脈弱小者。皆不可吐。凡藥發吐者。如防風、桔梗、山楂。只用一味煎湯溫服之。則吐。若誤吐。則損人上焦元氣。為患不小。可不慎哉。

王肯堂曰。大法。春宜吐。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病如桂枝症。頭不疼。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有寒。當吐之。或云。此以內有久痰。宜吐之也。

白話文:

懷孕或產後婦女,以及血虛脈弱體質虛弱的人,都不適合催吐。所有藥性發散的藥物,例如防風、桔梗、山楂,單獨一味煎湯溫服,都會有催吐的作用。如果誤吐,會損傷上焦元氣,後患無窮,不可不慎。

王肯堂說:春季宜用催吐法,但用催吐湯時,一旦見效就應該停止,不必強求喝完。例如桂枝症,頭不痛,脖子不僵硬,寸脈微浮,胸口發悶硬,氣往上衝,呼吸困難,這是寒症,就應該催吐。也有人說,這是因為体内有积聚已久的痰液,所以需要催吐。

2. 不可吐

【綱】仲景曰。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

此為吐之內煩也。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目】王肯堂曰。四肢厥逆。虛家新產脈微。皆不可吐。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應該感到惡寒發熱,現在卻自汗出,反而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這是因為用藥過度導致嘔吐造成的。如果得病一兩天就嘔吐,肚子餓,吃不下東西;得病三四天就嘔吐,不喜歡吃稀粥,想吃冷食,早上吃晚上吐,都是因為用藥過度導致嘔吐造成的。這叫做小逆。太陽病,嘔吐,但太陽病應該惡寒,現在反而不惡寒,不想要靠近衣服,這是嘔吐導致內煩。少陰病,飲食入口就吐,心裡溫溫的想吐,又吐不出來,剛開始得病,手腳冰冷,脈弦遲,這是胸中實證,不可下藥。如果膈上積聚了寒飲,乾嘔,不可吐,應該溫暖它。少陽中風,兩耳聽不見,眼睛紅,胸中滿悶煩躁,不可吐下,吐下就會心悸驚恐。

王肯堂說:四肢厥逆,體虛產婦脈微弱,這些情況都不可以嘔吐。

喻昌曰。解肌之法。解肌表風邪。全不傷動脾胃。乃天然不易之法也。若舍此而妄用吐法。吐雖有發散之義。故不惡寒發熱。一二日病在太陽。吐之則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陽明。吐之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皆胃氣受傷之故也。然且朝食暮吐。脾中之真陽亦傷。而不能消穀。是外感雖除。脾胃內傷。卒未易復。故為小逆。

魏荔彤曰。關上脈細數。方注為細則為虛。數則為熱。此脈兼一二日三四日二段言。下方分別其症。而未出治法。余謂治胸當小陷胸。治胃則桂枝去桂加茯苓甘草湯症也。如胃果虛。則人參、乾薑皆可用矣。次條津液內枯。作煩發煩。不過虛熱二字。熱勝於虛者。乃炙甘草湯症也。

白話文:

喻昌說:治療肌表風邪的方法,應該要能夠解肌而不傷脾胃,才是天然不易的良方。如果捨棄這種方法,而胡亂使用吐法,雖然吐法有發散的功效,所以對於寒熱症狀在太陽經的患者來說,一兩天內使用吐法,或許可以見效。但是,吐法會導致患者腹中飢餓,口不能食。如果病症發展到陽明經的三四天,再用吐法,患者就會不喜歡吃粥,反而想吃冷食,這些都是胃氣受傷的表現。更何況,如果早晨吃了東西,晚上就吐,脾胃中的真陽也會受傷,導致無法消化食物。如此一來,雖然外感疾病消除了,卻留下了脾胃內傷,一時難以恢復,最終就會導致小逆的症狀。

魏荔彤說:關上脈細數,書中註解說細則為虛,數則為熱。這種脈象兼具了一兩天和三四天這兩種症狀,方劑中只分述了各自的症狀,卻沒有提出治療方法。我認為,治療胸部症狀應該使用小陷胸湯,治療胃部症狀應該使用去桂加茯苓甘草湯。如果胃氣真的虛弱,也可以使用人參和乾薑。下一條提到津液內枯,出現煩躁發熱,這其實就是虛熱的症狀。如果熱勝於虛,則可以用炙甘草湯來治療。

熱大盛。以白虎佐之。至於虛勝於熱。則又建中湯、茯苓甘草湯之症矣。仲景何能預定乎。

白話文:

熱力過盛時,可以使用白虎湯來輔助治療。當虛弱的情況勝過熱力時,則可能出現中藥方劑「建中湯」、「茯苓」和「甘草湯」所適用的症狀。張仲景如何能事先預定這些治療方法呢。

3.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目】李中梓曰。渴之為病。或因熱耗津液。或因汗下過多。各不同也。

鰲按。此概言太陽之溫症。四時有之。非專指春溫也。所以名之曰溫者。以內外皆熱也。發熱為外熱。渴為內熱。所以別於中風傷寒也。

【綱】仲景曰。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而愈。

【目】許叔微曰。此乃夾虛傷寒症也。脈弱者。陰不足。陽氣陷於陰分。故必渴。渴者。液虛故也。

【綱】仲景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發熱且口渴,不惡寒的,屬於溫病。

李中梓說,口渴的病因,可能是熱傷津液,也可能是汗出過多,各有不同。

鰲按:這段話概括了太陽溫症的表現,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不單指春溫。之所以稱為溫症,是因為內外皆熱。發熱屬於外熱,口渴屬於內熱,因此與中風傷寒有所區別。

仲景說,表現為傷寒,脈象不弦緊而弱,脈弱者必然口渴。因熱邪傷人,必然神志不清。脈弱者發熱脈浮,應該讓病人出汗來解表。

許叔微說,這是夾雜虛證的傷寒症。脈弱者,陰氣不足,陽氣陷入陰分,因此必然口渴。口渴的原因是津液不足。

仲景說,傷寒患者心下有水氣,咳嗽且微喘,發熱但不口渴,可以服用小青龍湯治療。服用湯藥後感到口渴,說明寒邪已經退去,病要痊癒了。

【目】成無己曰。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者能飲水自瘥。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復救。然則悸動也。支結也。喘咳噎噦。乾嘔下利。腫滿。小便不利數者。皆是飲水過傷。當須識此。勿誤也。

柯琴曰。此正欲明服湯後渴者是解候也。恐人服止渴藥。反滋水氣。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後提出渴者以明之。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轉屬陽明而成胃實矣。

【綱】仲景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白話文:

古人說,凡是生病了還能喝水,這表示身體正在康復。有些人不懂醫術,只聽說病人能喝水就自行痊癒,便強迫病人喝水,甚至連輕微口渴也給予大量水份,反而造成嚴重後果,無法挽回。所以,心悸、肢體僵硬、喘咳氣短、乾嘔腹瀉、腫脹、排尿困難等症状,都是喝水過度所致,要懂得辨別,不可誤用。

柯琴說,這是要說明服用藥物後出現口渴是好轉的徵兆,擔心有人服用止渴藥反而增加水氣,所以先提出“不渴”二字作為提示,接著提出“口渴”來解釋。如果寒症尚未痊癒就繼續服用止渴藥,不僅不能止渴,還會加重津液流失,轉移到陽明經而造成胃實。

仲景說,中風發熱,六七天不退反而煩躁,有表裡症狀,口渴想喝水,喝了水就吐,稱為“水逆”。用五苓散來治療。多喝溫水,出汗後即可痊癒。

【目】朱肱曰。初戒太陽症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問曰。太陽病湯。終不可與白虎湯耶。曰。太陽症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之。脈浮而渴。屬太陽。若陽明少陽少陰。俱有渴症。

張元素曰。此症因於發汗過多。水入則吐者。以心下有水氣。故水飲拒絕於外也。五苓者。本因水氣不舒而設。是小發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氣。不是利水道。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陽病。其人發熱汗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白話文:

朱肱说,刚开始得太阳病,没有汗却口渴,不能用白虎汤。有人问,太阳病的汤药,难道都不能用白虎汤吗?他说,太阳病出汗后,脉搏洪大而口渴,才能用白虎汤。脉搏浮而口渴,属于太阳病。如果阳明、少阳、少阴都有口渴症状,就不能用白虎汤。

张元素说,这种病症是因为出汗过多,喝水就吐,因为心下有水气,所以无法喝水。五苓散是针对水气不舒而设的,是小发汗,不是生津液,是驱逐水气,不是利尿。

仲景说,太阳病出汗后,大汗淋漓,胃中干渴,烦躁失眠,想要喝水,就少量给水喝,让胃气平和,就会痊愈。如果脉搏浮,小便不利,微热口渴,用五苓散治疗。太阳病,病人发热出汗,不恶寒却口渴,这是转属阳明病了。口渴想要喝水,就少量给水喝,用正确的药来治疗,宜用五苓散。

【目】朱肱曰。凡病非大渴不可與水。若小渴咽乾者。只小呷滋潤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煩躁者。能飲一斗。只與五升。若全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發喘而死。常人見因渴飲水得汗。小渴。遂劇與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死者甚眾。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金匱云。

得時氣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不得。多不當與也。何也。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矣。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猶當依症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凡人但見仲景云。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遂小渴者。乃強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勝數。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所致。

白話文:

古人說,病人若非極度口渴,不應該給予水。若只是輕微口渴、咽喉乾燥,就只喝一小口潤潤喉嚨,讓胃氣和緩。若極度口渴、煩躁不安,能喝一斗水,就只給五升,如果完全不給水,身體會變得乾燥,無法出汗,呼吸急促而死。有些人見病人因口渴喝水後出汗,就認為輕微口渴也應該多喝水,結果導致水停留在胸腹,滿脹難受,呼吸困難而死的人很多。這種情況應該服用五苓散或陷胸丸來治療。

金匱要略中說,患病五六天,感到口渴想喝水,但通常不應該給予。這是因為腹中熱氣還不足以消散,如果再喝水就會加重病情。到了七八天,極度口渴想喝水,就可以根據情況給予,但要控制水量,不要過量。很多人看到仲景說,患病後還能喝水,是病情好轉的徵兆,就認為輕微口渴的人也要強迫喝水,結果反而造成嚴重後果,數不勝數。總之,傷寒水氣,大多都是因為喝水過多造成的。

水停心下。氣上乘心。則為悸為喘。結於胸脅。則為水結胸。胃中虛冷。則為嘔為噦。冷氣相薄。則為噎。上迫於肺。則為咳。漬入腸中。則為利。邪熱所薄。蓄於下焦。則為小便不利。少腹滿。或裡急。溢於皮膚間。則為腫也。

王好古曰。邪氣在表。猶未作熱。故不渴。邪氣初傳入里。熱氣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者。恐飲水過多。積不能消。復為停飲諸疾也。

柯琴曰。前條上半截。與後條同義。前條在大汗後。後條在未汗前。即是太陽溫病。要知太陽溫病。即是陽明來路。其徑最捷。不若傷寒中風。止從亡津液而後轉屬也。飲水是溫病大法。庶不犯汗吐下溫之誤。五苓又是治飲多之法。前條。便是轉屬陽明症。

白話文:

水積在心臟下方,氣逆上衝擊心臟,就會心悸氣喘。積聚在胸脅部位,就稱為水結胸。胃中虛寒,就會嘔吐呃逆。寒氣與氣相阻,就會噎住。上衝到肺部,就會咳嗽。浸入腸道,就會腹瀉。邪熱侵襲,積聚在下焦,就會小便不利、小腹脹滿,或裡急後重。溢出到皮膚之間,就會腫脹。

王好古說,邪氣在表,還未發熱,所以不渴。邪氣剛傳入裡,熱氣散漫未收,熏蒸著胸膈,耗損津液,就導致口渴。病人渴了想喝水,應該少量給他喝,用方法治療,以免喝太多水積在體內無法消散,又變成停飲的病症。

柯琴說,前面一段的上半部分,和後面一段意思相同。前面一段指的是大汗之後,後面一段指的是未出汗之前。這都是太陽溫病,要知道太陽溫病就是陽明病的症狀,它發病最快,不像傷寒中風,要先耗損津液才會轉變成其他病症。喝水是溫病的治療大法,以免犯下汗吐下溫的錯誤。五苓散是治療飲水過多的方法。前面一段,就是轉變為陽明病症。

【綱】仲景曰。太陽病。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傷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目】陶華曰。渴者。里有熱也。津液為熱所耗。傷寒六七日傳至厥陰為消渴者。謂飲水多而小便少。乃熱能消水也。朱氏云。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自利而渴。屬少陰。至於厥陰。則又熱之極矣。太陽無汗若渴。忌白虎。宜柴胡。陽明多汗而渴。宜竹葉石膏。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如果病人喝水多、小便量多,一定會心悸;如果病人喝水少、小便量少,一定會腹痛。傷寒病人出汗,同時心悸、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不出汗,可以用茯苓甘草湯治療。因為這種情況是寒邪下陷,導致心下痞滿。如果心下痞滿沒有改善,病人又口渴、口乾舌燥、煩躁、小便不利,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陶華說,病人口渴,說明身體裡有熱。津液被熱氣消耗,傷寒病從發病到第六、七天,傳到厥陰經,就會出現消渴,也就是喝水多、小便少,這是因為熱氣能夠消耗水分。朱氏說,脈浮而口渴,屬於太陽病;出汗而口渴,屬於陽明病;腹瀉而口渴,屬於少陰病;到了厥陰經,則是熱證的極度表現。太陽病無汗而口渴,忌用白虎湯,宜用柴胡;陽明病多汗而口渴,宜用竹葉石膏。

若先嘔後渴。則為欲解。當與之水。先渴後嘔。則為水停。赤茯苓湯。當依此議。勿令誤也。

鰲按。第二條渴不渴。雙頂心下悸。是汗出後既心下悸矣。而又有或渴或不渴者。二方皆因心下水氣而設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則腹滿而喘。口渴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目】鰲按。此言火灸之變。即火逆症。因火灸不如法。以致變生種種。惟以小便利者為可治。則知火逆之症。必以陰為主。最忌陰竭。猶之傷寒病以陽為主。最忌陽亡也。故中間陽盛陰虛四字。是火逆症之綱領。陽盛則傷血。陰虛則亡津。又傷寒書之大綱領也。

白話文:

如果先嘔吐後口渴,說明身體想解渴,應該給病人喝水;如果先口渴後嘔吐,說明水停滯在體內,應該服用赤茯苓湯。治療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避免錯誤。

另外,如果病人出現口渴與否不定,心下悸動,這是因為發汗後心下有水氣積聚所致。這兩種情況都與心下水氣有關。

仲景說,太陽病中風,用火灸法發汗,邪風遇熱,血氣外溢,失去正常狀態,兩陽相熏灼,身體就會乾燥,只出頭汗,汗止於頸部,身體發黃。陽盛則想吐血,陰虛則小便困難,陰陽俱虛竭則腹脹喘息,口渴咽喉乾裂,甚至便秘。久病則神志不清,嚴重者甚至出現呃逆,手腳煩躁不安,抓衣服摸床,如果小便通暢,病人是可以治癒的。

這是火灸法過度造成的火逆症,由於火灸方法不當,導致各種變化。但只有小便通暢才能治癒,說明火逆症必須以陰為主,最忌陰竭,就如同傷寒病以陽為主,最忌陽亡。所以“陽盛陰虛”這四個字,是火逆症的綱領。陽盛會損傷血液,陰虛會耗損津液,這也是傷寒書的綱領。

【綱】仲景曰。濕家。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目】李梃曰。熱在表則不渴。熱入里則渴。耗奪津液而然也。然有渴必有煩者。腎主水。熱深則水竭而渴。肝木挾心。火以生煩。故厥陰六七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渴欲飲水為欲愈。傳經已盡也。

鰲按。背強惡寒。尚屬太陽。寒濕本當汗解。不汗而下。必致陽氣擾上焦而滿。傷中焦而噦。傷下焦而小便不利。既三焦受病矣。口燥煩而舌上苔。由丹田之有熱。不能飲水。是濕猶在中。當從五苓散去桂枝易肉桂。

白話文:

【綱】張仲景說。濕氣影響的人,只會在頭部出汗,背部僵硬,想要覆蓋被子,靠近火爐取暖。如果使用藥物治療,可能會導致胃部反酸、胸部脹滿、小便不通暢。舌頭上出現類似舌苔的現象,這表示丹田(即丹田,是一種中醫學概念,指的是體內的熱源)有熱,而胸中卻有寒氣。他們口乾舌燥,但又渴望喝水,無法飲用,感到煩躁。

【目】李梃說。熱氣在體表時不會感到口渴,但如果進入體內,就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身體的津液被消耗了。然而,有口渴一定會伴隨著煩躁。腎主管水,熱度越深,水資源越少,人就會感到口渴。肝與心相連,火氣會引發煩躁。因此,厥陰病的六七天,喝水多但小便少,就被稱為消渴症。口渴想喝水錶示病情正在好轉,這是因為已經傳遍全身。

鰲按:背部僵硬、畏寒,這還屬於太陽病的徵兆。寒濕本應通過發汗來治癒,如果不發汗而使用藥物治療,必然會使陽氣擾亂上焦,導致胸部脹滿;傷害中焦,使人胃部反酸;傷害下焦,導致小便不通暢。既然三焦都受到病害,口乾舌燥和舌頭上的舌苔現象,是由於丹田有熱,無法飲水,顯示濕氣仍在中間,應該使用五苓散去除桂枝,換成肉桂。

【綱】仲景曰。太陽中暑。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目】柯琴曰。中暑夾寒。有得之乘涼者。陰寒先著於肌膚。而暑氣內傷於心脈。故惡寒身熱汗出而渴也。清暑益氣湯。東垣得之矣。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中暑的人,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並且口渴。

柯琴說,中暑夾寒,有些人是因為乘涼而得病的。寒氣先接觸到皮膚,暑氣則傷害了心脈,所以才會出現怕冷、身體發熱、出汗並且口渴的症狀。治療可以用清暑益氣湯,這是東垣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