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六 (7)
卷十六 (7)
1. 婦人傷寒
張云岐曰:婦人傷寒中風,自汗頭痛,項背強,發熱惡寒,脈浮而緩,恐熱入血室,故倍加芍藥,宜桂枝加芍藥湯。
婦人傷寒,脈浮而緊,頭痛身熱,惡寒無汗,發汗,恐熱入血室,宜麻黃加生地黃湯。
婦人傷寒身熱,脈長而弦,屬陽明少陽,往來寒熱,夜躁晝寧,如見鬼狀,經水適斷,熱入血室,不實滿者,小柴胡加牡丹皮湯;大實滿者,桃仁承氣湯。
婦人傷寒,頭痛脈浮,醫反下之,邪氣乘虛而傳於裡,經水閉不行,心下結硬,口燥舌乾,寒熱往來,狂言如見鬼狀,脈沉而數者,當下之,宜小柴胡加芒硝大黃湯。
樓英曰:婦人傷寒,經水適來初斷,寒熱如瘧,狂言見鬼,乾薑柴胡湯。
龐安常曰:婦人室女,傷寒發熱,經水適來適斷,晝日明瞭,夜則譫語,如見鬼狀,宜小柴胡加生地黃湯。亦治產後惡露方來,忽間斷欲死。
婦人傷寒表虛自汗,身涼,四肢拘急,脈沉而遲,太陽標病,少陽本病,經水適斷,宜桂枝加附子紅花湯。
白話文:
張云岐說,婦女得了傷寒或中風,會自己流汗、頭痛、脖子和背部僵硬、發燒怕冷、脈象浮而緩。擔心熱邪會侵入血室,所以要加倍使用芍藥,適合用桂枝加芍藥湯來治療。
婦女得了傷寒,脈象浮而緊、頭痛、身體發熱、怕冷但不出汗,需要發汗,但要擔心熱邪侵入血室,適合用麻黃加生地黃湯來治療。
婦女得了傷寒,身體發熱、脈象長而弦,屬於陽明和少陽病。會有忽冷忽熱、晚上躁動不安白天卻安靜的情況,並且會出現幻覺。如果剛好月經剛結束,表示熱邪已經侵入血室。如果沒有腹脹滿的感覺,可以用小柴胡加牡丹皮湯;如果腹部脹滿,就要用桃仁承氣湯。
婦女得了傷寒,頭痛脈浮,如果醫生反而使用攻下的藥,邪氣就會趁虛進入體內,導致月經閉塞不來、心下結硬、口乾舌燥、忽冷忽熱、胡言亂語有幻覺。脈象沉而數,就應該使用攻下的藥,適合用小柴胡加芒硝大黃湯。
樓英說,婦女得了傷寒,月經剛來或剛結束,會忽冷忽熱像瘧疾一樣,還會胡言亂語有幻覺,可以用乾薑柴胡湯。
龐安常說,未婚女子得了傷寒發燒,如果剛好月經剛來或剛結束,白天意識清楚,晚上就會說胡話,出現幻覺,適合用小柴胡加生地黃湯。這個方子也適用於產後惡露剛來,突然斷絕快要死的情況。
婦女得了傷寒,屬於表虛會自己流汗、身體發涼、四肢僵硬、脈象沉而遲,這是太陽經的表證,同時也牽涉到少陽經的本證。如果剛好月經剛結束,適合用桂枝加附子紅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