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6)

1. 又附陶節庵書所載瘥後症二條

一、瘥後昏沉,傷寒後無寒熱雜症。但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將稀粥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心下無痞。心中不滿。大小便如常。形貌如醉人。此熱傳手少陰心經也。心火熏肺。所以神昏。名曰越經症。宜陶氏導赤各半湯。胃口有熱。虛煩有熱者。竹葉石膏湯加生薑。

一、餘熱不退,傷寒餘熱不退。通用小柴胡調之。尿赤澀者。柴芩湯。劉河間云。傷寒後虛熱不已。白虎加蒼朮、人參。一服如神。汗止身涼。此通神之法也。如此則汗下後熱不退。不問有汗無汗。俱宜白虎加蒼朮、人參解之。最妙。傷寒後六經餘熱不退。宜加減涼膈散。餘熱盛。或發狂言。辰砂益元散。

發熱後。熱不解。脈尚浮者。蒼朮白虎湯。

白話文:

一、病癒後昏沉:傷寒病癒後沒有發冷發熱等複雜症狀,但逐漸變得精神昏沉、不說話,有時在睡夢中會自言自語一兩句。眼睛發紅、嘴唇焦裂、舌頭乾燥,不喝水,給他稀粥就願意吞嚥,不給就不想吃。心下沒有痞塞感,心中也不覺得脹滿,大小便正常。外觀看起來像喝醉酒的人,這是熱邪傳入到手少陰心經的表現。心火向上薰蒸肺部,所以導致精神昏沉,這種情況稱為「越經症」。應該使用陶氏導赤各半湯來治療。如果胃口有熱、虛煩有熱,則使用竹葉石膏湯加生薑。

二、餘熱未退:傷寒病癒後餘熱沒有消退,一般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調理。如果小便發紅且不順暢,則使用柴芩湯。劉河間說,傷寒病癒後虛熱不退,可以使用白虎湯加蒼朮、人參,一服藥效果就很好,汗止住後身體就會涼爽,這是一種很神奇的治療方法。這樣看來,汗法或下法治療後熱不退,無論是否有汗,都應該使用白虎湯加蒼朮、人參來解除,效果最好。傷寒病癒後六經餘熱未退,應該使用加減涼膈散。如果餘熱過盛,甚至出現胡言亂語,則使用辰砂益元散。

發熱後,熱沒有消退,脈象仍然浮在表面,可以使用蒼朮白虎湯。

2. 婦人傷寒

【綱】仲景曰: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深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目】許叔微曰:一婦人患熱入血室,醫者不識,用補血調氣藥,延養數日,遂成血結胸。或勸用前藥,予曰:「小柴胡已遲,不可行也。無已,則有一焉:刺期門穴。」果愈。或問:「熱入血室何為而成血結胸也?」曰:「邪氣傳入經絡,與正氣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經水適來適斷,邪氣乘虛而入血室。血為邪逼,上入肝經,肝受邪則譫語而見鬼,復入膻中,則血結於胸也。何則?婦人平居,水當養木,血當養肝。方未受孕,則下行以為經水;既妊,則中蓄以養胎;既產,上壅以為乳,皆此血也。今肝氣蓄血,並歸肝經,聚於膻中,結於乳下,故手觸之則痛,非湯劑可及,故當刺期門也。」

【綱】仲景曰: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中二焦,必自愈。

【目】成無己曰:此則不須治而自愈者也。蓋經水適來,以里無留邪,但不妄犯,熱隨血散,故自愈。經曰:「血自下,下者愈。」故只須無犯胃氣及上中焦也。所謂妄犯者,蓋恐以譫語為陽明內實,攻之,犯其胃氣也。此無胸脅之邪,刺期門,恐犯其中焦也。此無血結,與小柴胡,恐犯其上焦也。小柴胡解散,則動衛氣,衛出上焦,動衛氣是犯上焦也。刺期門,則動榮氣,榮出中焦,動榮氣是犯中焦也。

樓英曰:一婦人溫病已十二日,診其脈六七至而澀,寸稍大,尺稍小,發寒熱,頰赤口乾,不了了,耳聾。病數日,經水乃行。此屬少陽熱入血室也。若治不對病,則必死。用按其症,與小柴胡服之。二日,又與此湯加桂、乾薑,寒熱遂止。又云:「我臍下急痛。」又與抵當丸微利,臍下痛痊,身漸涼,脈漸勻,尚不了了。仍與小柴胡。次日又云:「我但胸中熱燥,口鼻乾。」又少與調胃承氣湯,不得利。次日,又與大陷胸丸半服,利三行。次日,虛煩不樂,亦有所見,時復狂言。雖知其尚有燥屎,以極虛不敢攻,遂與竹葉湯去其煩熱。其夜大便通,下燥屎數枚,而狂言虛煩盡解。但咳唾,此肺虛也。恐乘虛而成肺痿,遂與小柴胡,去人參、薑、棗,加乾薑、五味而愈。以上皆用仲景方。

柯琴曰:前言中風,此言傷寒,見婦人傷寒中風,皆有熱入血室症也。

【綱】仲景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須治而愈者也。夫譫語為病邪之甚者,何不類治而愈耶?且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是邪氣留結於胸脅而不去者,故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也。寒熱如瘧,是邪留於內,故血結不行,故須散之也。

白話文:

婦女得了傷寒,發燒怕冷,正好月經來潮,過了七八天,發燒加重,脈搏反而變慢,身體卻發涼,胸部和肋骨下方脹滿,像得了結胸一樣,並且開始說胡話,這就是熱邪進入血室。應該針刺期門穴,根據情況來瀉出邪氣。

有位醫生說,有個婦人熱邪入血室,醫生卻不明白,反而用了補血調氣的藥,結果拖延了幾天,變成了血結胸。有人勸他用之前的藥,這個醫生說:「用小柴胡湯已經晚了,不能再用了。沒有辦法,只能針刺期門穴。」結果婦人就好了。有人問:「熱邪入血室怎麼會變成血結胸呢?」醫生說:「邪氣傳入經絡,和正氣搏鬥,上下流動,如果正好遇到月經來或剛結束的時候,邪氣就會趁虛進入血室。血被邪氣逼迫,向上進入肝經,肝臟受邪就會開始說胡話,甚至看到鬼影。如果邪氣再進入膻中穴,血就會在胸部結住。這是因為婦女平時,水液要滋養肝木,血液要滋養肝臟。如果還沒懷孕,血就會下行為月經;懷孕後,血會積聚在子宮裡養育胎兒;生產後,血會向上壅盛變為乳汁。這些都是同樣的血。現在肝臟積蓄了血,並回歸肝經,聚集在膻中穴,結在乳房下方,所以用手摸就會痛。這種情況用湯藥是沒有用的,所以要針刺期門穴。」

婦女得了傷寒發燒,正好月經來潮,白天意識清楚,晚上就開始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這是熱邪進入血室。不要去傷害腸胃之氣,也不要傷害上焦和中焦,這樣病就會自己好。

有人說,這是不用治療自己就會好的情況。因為月經正好來潮,體內沒有殘留的邪氣,只要不去干擾它,熱邪就會隨著血散去,所以病就會自己好。經書說:「血自己從下而散,下散就會痊癒。」因此,只需要不去傷害腸胃之氣和上中焦就可以了。所謂「妄犯」,就是怕把說胡話當成陽明內熱,用攻下的藥物,這樣會傷害腸胃之氣。這種情況沒有胸脅的邪氣,如果針刺期門穴,反而會傷害中焦。也沒有血結的現象,如果用小柴胡湯,反而會傷害上焦。小柴胡湯是發散的藥,會擾動衛氣,衛氣出自上焦,擾動衛氣就是傷害上焦。針刺期門穴,會擾動營氣,營氣出自中焦,擾動營氣就是傷害中焦。

有個婦女得了溫病,已經十二天了。診斷她的脈搏,發現脈搏一分鐘跳六七下,而且脈搏澀,寸脈稍微大,尺脈稍微小。她發冷發熱,臉頰紅,口乾,意識模糊,耳朵也聽不太清楚。她病了好幾天,月經才來。這是屬於少陽的熱邪進入血室。如果治療不對症,一定會死。醫生按照她症狀,給她服用了小柴胡湯。兩天後,又在這個藥方裡加了桂枝和乾薑。寒熱就止住了。她又說:「我肚臍下面很痛。」醫生又給她服用抵當丸,讓她稍微拉肚子。肚臍下方的疼痛就好了,身體也慢慢涼了下來,脈搏也變得均勻了。但她還是意識模糊。醫生繼續給她用小柴胡湯。隔天她又說:「我只是覺得胸口發熱乾燥,口鼻也乾。」醫生又給她稍微服用調胃承氣湯,但是沒有拉肚子。隔天,又給她服用了半服大陷胸丸,拉了三次肚子。隔天,她覺得心煩意亂,不開心,也還有些幻覺,有時還會說胡話。雖然知道她體內還有燥屎,但因為她太虛弱,不敢用攻下的藥。於是就給她服用竹葉湯來去除她的心煩和發熱。當晚,她就大便通暢,拉出了好幾枚燥屎。說胡話和心煩也全部好了。但是她還咳嗽,這說明肺虛。醫生怕她因為虛弱而得肺痿,就給她服用小柴胡湯,去掉了人參、生薑和紅棗,加了乾薑和五味子,結果她就痊癒了。以上都是用了張仲景的方子。

有人說,前面說的是中風,這裡說的是傷寒,可見婦女得了傷寒或中風,都有可能出現熱邪入血室的症狀。

婦女得了中風,過了七八天,又開始發冷發熱,發作時間不定,而且正好月經剛結束,這也是熱邪進入血室。她的血一定會結住,所以才會有像瘧疾一樣的症狀,發作時間不定。這種情況要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有人說,這種情況必須治療才會好。說胡話是病邪很嚴重的表現,為什麼會自己好呢?而且胸脅脹滿,像結胸一樣,還說胡話,這是邪氣停留在胸脅沒有散去的表現,所以必須針刺期門穴,根據情況來瀉出邪氣。發冷發熱像瘧疾,這是邪氣停留在體內,導致血結住不流通,所以必須用藥物來散開它。

有人說,婦女得了傷寒或中風,自己會出汗,頭痛,脖子和背部僵硬,發燒怕冷,脈搏浮而緩,這是擔心熱邪進入血室,所以要加倍使用芍藥,應該用桂枝加芍藥湯。婦女得了傷寒,脈搏浮而緊,頭痛身熱,怕冷無汗,應該發汗,但又擔心熱邪進入血室,所以應該用麻黃加生地黃湯。婦女得了傷寒發燒,脈搏長而弦,這屬於陽明和少陽的病,會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晚上煩躁不安,白天安靜,好像看到鬼一樣,而且正好月經剛結束,這是熱邪進入血室,如果沒有脹滿的感覺,就用小柴胡加牡丹皮湯。如果脹滿的感覺很明顯,就用桃仁承氣湯。婦女得了傷寒,頭痛,脈搏浮,醫生反而用瀉下的藥,導致邪氣趁虛傳入體內,月經也停了,心下結硬,口乾舌燥,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脈搏沉而數,這種情況應該用瀉下的藥,適合用小柴胡加芒硝大黃湯。

有個醫生說,婦女得了傷寒,正好月經剛來或剛結束,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就用乾薑柴胡湯。

有人說,未婚的女子,得了傷寒發燒,正好月經剛來或剛結束,白天意識清楚,晚上就開始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適合用小柴胡加生地黃湯。這個方子也適合產後惡露剛要來,又突然間斷,快要死掉的產婦。婦女得了傷寒,表面虛弱自己出汗,身體發涼,四肢拘攣,脈搏沉而遲,這是太陽病,也是少陽本病。正好月經剛結束,適合用桂枝加附子紅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