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四·少陰經症 (4)
卷十四·少陰經症 (4)
1. 但欲寐
不愈。必待脈有力而後下之可也。其有症惡寒。急下之者。倘反有脈不應病。亦宜微下之。雖不敢大下。亦不可緩也。六經惟少陰傳變。與太陽相同。如真武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症。俱有加減法。謂有或為之症。亦猶小青龍小柴胡是也。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燥干。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目】鰲按。首條蜷臥。由於內寒。二三條亦同一蜷臥。卻以手足溫手足逆冷為憑。見可治不可治之故。蓋溫者。陽回也。逆冷者。純陰無陽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寐。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目】陶華曰。陽氣虛。陰氣盛。則目瞑。故多寐。乃邪氣傳於陰而不在陽也。昏昏閉目者。陰自闔也。默默不言者。陰主靜也。陽氣盛。陰氣虛。則晝夜不得眠。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不安臥。若陰為陽所勝。故終夜煩擾而不得眠。所謂陰虛則夜爭者是也。
鰲按。始而欲寐。是少陰本症。五六日後不得臥寐。是微陽欲絕也。其何能生。
白話文:
但欲寐
如果病情沒有好轉,一定要等到脈搏有力後才能使用瀉下的藥物。如果病症表現為怕冷,需要立即使用瀉下藥物,但如果脈象與病情不符,也應該稍微使用瀉下藥物。雖然不能大量使用瀉下藥物,但也不可拖延。六經中,少陰經的傳變與太陽經相似。像真武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等方劑的症狀,都有加減使用的方法,這也如同小青龍湯、小柴胡湯一樣,可以根據情況加減使用。
【綱】 仲景說:脈象陰陽都呈現緊的狀態,口中呼出氣體,嘴唇和口乾燥,鼻涕流出,身體蜷縮,腳部冰冷,舌苔滑膩,不要胡亂治療。少陰病,如果腹瀉,但腹瀉自己停止,怕冷而且身體蜷縮,手腳溫熱,就可以治療。少陰病,如果怕冷,身體蜷縮且腹瀉,手腳冰冷,就無法治療。
【目】 鰲按:第一條說的身體蜷縮,是因為體內寒冷。第二、三條說的也是身體蜷縮,但判斷是否能治,要看手腳是溫熱還是冰冷。手腳溫熱,代表陽氣恢復;手腳冰冷,代表純陰無陽。
【綱】 仲景說:少陰病,脈象沉微細弱,只想睡覺,有汗卻不煩躁,想吐,到了五六天後,開始腹瀉,又變得煩躁,無法入睡,就會死亡。
【目】 陶華說: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就會想睡覺,這是因為邪氣傳到陰經,而不在陽經。昏昏沉沉閉上眼睛,是陰氣自行閉合的緣故;默默不語,是陰主靜的表現。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就會日夜都無法入睡。夜晚以陰為主,陰氣旺盛則眼睛閉合難以入睡。如果陰被陽所勝,就會整夜煩躁不安而無法入睡,這就是所謂的陰虛則夜晚躁動不安。
鰲按:開始只想睡覺,是少陰病的原本症狀。五六天後無法入睡,是微弱的陽氣快要消亡的徵兆,這樣如何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