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四 (2)
卷四 (2)
1. 煩躁
柯琴曰。脈暴出者。孤陽獨行也。微續者。少陽初生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心煩不得臥。而無躁症。則與真陽發動迥別。蓋真陽發動。必先陰氣四布。為嘔為利。為四逆。乃致煩而且躁。魄汗不止耳。今但心煩不臥。而無嘔利四逆等症。是其煩為陽煩。乃真陰為熱邪煎熬也。故必解熱生陰以為主治。少緩則無及矣。
朱肱曰。傷寒陰症似陽者。陰發躁。反厥。物極則反也。大率以脈為主。諸數為熱。諸遲為寒。無如此最驗也。假令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皆陰症也。身微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不看脈。以虛陽上格之燥。誤為實熱。反與涼藥。
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仲景少陰病面赤者。四逆加蔥白主之也。如本條裡熱甚而里不和。則又以黃連阿膠湯主之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吐利止而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目】喻昌曰。下利六七日。本熱去寒起之時。尚兼咳渴心煩不眠等症。則是熱邪摶結水飲。以故羈留不去。用本湯以利水潤燥。不治利而利自止也。
柯琴曰。二三日心煩。是實熱。六七日心煩。是虛煩。蓋咳嘔煩渴者。腎水不升。下利不眠者。心火不降耳。
白話文:
柯琴說:脈象突然強勁跳動,是單獨的陽氣在運行;脈象稍微恢復一點點,是少陽之氣剛開始產生。
【綱】張仲景說:少陰病,發病兩三天以上,心中煩躁,無法入睡,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
【目】張兼善說:心中煩躁無法入睡,但沒有躁動的症狀,這和真陽發動的情況截然不同。真陽發動時,必定先有陰氣向外擴散,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的現象,然後才會感到煩躁不安,汗流不止。現在只有心中煩躁無法入睡,而沒有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等症狀,這種煩躁是陽氣的煩躁,是由於體內真陰被熱邪煎熬所致。因此必須以解除熱邪、滋養陰氣為主要治療方向,如果稍有延誤,就會來不及了。
朱肱說:傷寒陰症表現出類似陽症的症狀,這是陰氣過盛而發出的躁動、手腳冰冷。當事物發展到極點時就會反轉。大體來說,診斷主要看脈象,脈象跳動快,多為熱症;脈象跳動慢,多為寒症。沒有比這更靈驗的了。假如身體微微發熱,煩躁不安,臉色發紅,但脈象卻是沉而微弱的,這些都是陰症的表現。身體微微發熱,是因為體內寒冷;煩躁不安,是因為陰氣過盛;臉色發紅,是因為下焦虛弱,陽氣上浮。如果不看脈象,把虛陽上浮的躁動,誤認為是實熱,反而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氣機消散,形成大病。外臺秘要說:陰躁的病人會想坐在井裡,應該用熱性藥物來治療。仲景認為,少陰病患者如果臉色發紅,可以用四逆加蔥白湯來治療。如果病人體內熱邪過盛,而且體內不協調,就應該使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
【綱】張仲景說:少陰病,腹瀉六七天,同時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無法入睡等症狀,用豬苓湯來治療。
腹瀉、嘔吐停止後,脈象平穩,如果還有輕微的煩躁,這是因為身體虛弱,無法承受食物的消化。
【目】喻昌說:腹瀉六七天,本應是熱邪退去、寒氣產生的時候,但如果同時有咳嗽、口渴、心煩、無法入睡等症狀,就說明是熱邪與體內水液互相凝結,因此滯留在體內無法消散。使用豬苓湯來利水潤燥,並不是要治療腹瀉,而是通過利水,腹瀉自然就會停止。
柯琴說:發病兩三天就出現心煩,是實熱引起的;發病六七天出現心煩,是虛熱引起的。咳嗽、嘔吐、煩躁、口渴,是因為腎水無法上行;腹瀉、無法入睡,是因為心火無法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