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少腹硬滿

【綱】仲景曰。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而反下之。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太陽自入腑者也。

趙嗣真曰。此亦病發於陽。誤下熱入之症。少腹居下焦。為膀胱之室。厥陰經脈所聚。衛任血海所出。瘀血留結其中。故硬滿。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而復大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若經過六七日,表症仍然存在,卻反過來使用下瀉的方法,脈象微弱而沉,又沒有結胸的症狀,病人發狂的,是因為熱氣在裡焦,少腹應該硬滿,小便暢通,下血就會痊癒。這是因為太陽病的熱氣隨著經絡瘀積在裡面的緣故。《抵當湯》主治這種病。

成無己說,這是太陽病從表證轉入內腑的表現。

趙嗣真說,這也是病症一開始發在陽證,誤用下瀉法,導致熱氣進入裡焦的病症。少腹位於下焦,是膀胱的所在,厥陰經脈在此匯聚,衛氣、任脈、血海也從這裡發出,瘀血滯留在裡面,所以才會硬滿。

仲景說,太陽病經過發汗,又再次使用大下瀉的方法,卻沒有大便五六日,舌頭乾燥而且口渴,下午時分稍微有潮熱,從心窩到少腹硬滿疼痛,不能靠近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目】柯琴曰。此轉屬陽明。而尚未離乎太陽。故是下後熱入水結所致。而非胃家實病。

【綱】仲景曰。病人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

【目】柯琴曰。臍為立命之原。臍旁者。天樞之位。氣交之際。陽明脈所合。少陽脈所出。肝脾腎三臟之陰凝結於此。所以痛引小腹入陰筋也。少腹者。厥陰之部。兩陰交盡之處。陰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陰筋上衝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氣。即是此類。然痛止便蘇者。金匱所云。入臟則死。入腑則愈也。治之以茴香、吳萸等味而痊。亦可明臟結之治法矣。

白話文:

柯琴說,這種病症屬於陽明經,但還沒完全離開太陽經,所以是下焦熱入水結所導致的,不是胃實證。

張仲景說,病人肋下原本就有痞塊,連接到臍旁,疼痛延伸至小腹,並進入陰筋,這叫做臟結,會致死。

柯琴說,臍是生命的根本,臍旁是天樞穴的位置,氣交匯之處,陽明經在此匯合,少陽經由此而出,肝脾腎三臟的陰氣凝結於此,所以疼痛會延伸至小腹並進入陰筋。少腹是厥陰經的部位,兩陰交匯之處。陰筋是宗筋,現在很多人有陰筋上衝小腹而疼痛致死的,叫做疝氣,就是這種病症。但疼痛消失後就恢復的人,金匱要略中說,進入臟腑就會死,進入腑臟就會痊癒。用茴香、吳茱萸等藥物治療就會痊癒,也能說明臟結的治療方法。

鰲按。從陰筋上衝小腹至胸。自下而上也。臟結從脅下痞痛引小腹入陰筋。自上而下也。柯氏以臟結即疝氣之類非是。今存其說者。正以辨臟結疝氣之異也。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目】柯琴曰。水氣留而不行。則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滿。制小青龍以兩解表裡之邪。其加減法。於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以泄水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結症也。抵當湯主之。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白話文:

鰲按,從陰筋向上衝到小腹,再到胸部,這是自下而上的路線。而臟結則從脅下痞痛,引到小腹,再進入陰筋,這是自上而下的路線。柯氏認為臟結就是疝氣,這是不對的。現在保留這些說法,主要是為了區分臟結和疝氣的不同。

仲景說,傷寒表證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並咳嗽,可能口渴、腹瀉、噎膈、小便不利、少腹脹滿、喘息,這些情況都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

柯琴說,水氣停留不去,就會小便不利,導致少腹脹滿。小青龍湯可以同時解表和理氣,達到兩方面效果。如果少腹脹滿,可以去掉麻黃,加入茯苓,以利水消腫。

仲景說,太陽病,身體發黃,脈象沉而緊,少腹硬,小便不利,這是無血症。如果小便自利,病人神志恍惚,這是血結症,可以用抵當湯治療。傷寒有熱,少腹脹滿,應該小便不利,現在反而腹瀉,這是血證,應該立即瀉下,不要用其他藥物,可以用抵當丸。

【目】成無己曰。少腹滿者。臍下滿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邪氣自上而下。至於下焦。結而不利。故少腹滿也。胸中滿心下滿。皆是氣。腹滿。則有由燥屎者。至於少腹滿。則由邪氣聚於下焦。津液不得通。氣血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下焦。是生脹滿而硬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

是邪實。須大陷胸湯。若但少腹硬滿而痛。小便利者。是蓄血症。小便不利者。是溺澀症。

鰲按。水結血結。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滿。次條則少腹滿而未硬。未發狂。只以小便自利。預知其有蓄血。故用丸以緩之。

白話文:

如果肚子下面(少腹)胀满,是因为下焦积聚了邪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无法流通,最终导致下焦淤积,形成硬块,疼痛。如果胸部和心口也胀满,都是气机不顺导致的。肚子胀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便秘,但少腹胀满则是邪气在下焦积聚。如果肚子从心口一直到少腹都胀满、疼痛,是邪气实证,需要服用大陷胸汤来治疗。如果只有少腹胀满、疼痛,且小便通畅,则是蓄血症。如果小便不畅,则是溺涩症。总之,无论是水结还是血结,都是膀胱病,所以都会导致少腹胀满。

【綱】仲景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目】張兼善曰。此少腹硬滿。為物聚於下可知矣。物者。血也。滲之利之。參酌隨宜。可為上工。

鰲按。此條少腹雖急結。尚未硬滿。故不用抵當。只須承氣。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若不發汗解表,熱邪結聚膀胱,病人神志恍惚如狂,並出現血從下部流出的症狀,這種情況若能排出血液,病就會好轉。如果外感症狀尚未解除,就不可急於攻邪,應先解表。外感症狀解除後,若只有小腹緊結,便可攻之,宜用桃仁承氣湯。

張兼善說,此症小腹堅硬飽滿,可知下焦有瘀血阻滯。需用藥物滲利化瘀,參照病人的情況隨機應變,才算得上是高手。

鰲按,這條方劑雖然是小腹緊結,但尚未硬滿,所以不用抵當湯,只需使用承氣湯即可。

2. 奔豚

【綱】仲景曰。太陽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

【目】魏荔彤曰。燒針令汗。其人陰必素虛。則火邪易入。其人陽必素虛。則汗易出。今汗出。陽愈虛矣。其虛者。以陽性浮而易升於上。故陰得動於下。於是乘針孔風寒一入。起核發赤而腎家陰邪從少腹上衝心。寒水之勢直犯天君。如豚忽奔。豈不危哉。崇明何氏云。奔豚一症。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發汗後,病人臍下悸動,好像要發生奔豚症,可以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如果用燒針的方法使人出汗,針刺的地方受寒,出現紅色硬塊,就一定會發奔豚症。如果氣從小腹往上衝向心臟,就在硬塊上各灸一壯,用桂枝加桂湯,再加桂枝兩兩。

魏荔彤說,用燒針的方法出汗,病人體質一定原本就陰虛,所以容易受火邪入侵;病人體質一定原本就陽虛,所以容易出汗。現在出汗了,陽氣就更加虛弱,虛弱的陽氣向上浮動,就容易使陰氣在下面活動。於是風寒乘著針孔進入,形成硬塊發紅,腎臟的陰邪就從小腹往上衝向心臟。寒水的勢力直衝天庭,就像小豬突然奔跑一樣,很危險。崇明何氏說,奔豚症是一種很嚴重的病症。

乃寒邪從針孔入。風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陽本府。引動腎中素有陰寒。因發而上衝。亦似有理。

楊士瀛曰。夫奔豚者。如豕突之狀。氣從少腹上衝心而痛。凡作奔豚者。其氣在臍下。築然而動也。宜茯苓大棗湯。或理中湯去朮加桂。痛甚。加吳萸亦佳。燒針條。用桂枝加桂湯。若痛甚。手足厥逆。當歸四逆湯加桂、萸。惟桂大能泄奔豚。凡藥中不可缺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寒邪從針孔侵入,風邪無法外出,直接侵犯太陽經的本府,又引發腎臟中原本就有的陰寒之氣,因此向上衝擊,這樣說也有一定道理。

楊士瀛說,奔豚症狀就像豬突然衝撞一樣,氣從小腹向上衝擊心臟而疼痛。凡是患有奔豚症的人,氣都停留在臍下,突然間跳動。可以用茯苓大棗湯,或者理中湯去掉了白朮加桂枝,疼痛厲害就加吳茱萸也很好。燒針條,用桂枝加桂湯,如果疼痛厲害,手腳厥逆,就用當歸四逆湯加桂枝、吳茱萸。桂枝最能泄去奔豚之氣,藥方中不可缺少。

3. 煩躁

【綱】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目】朱肱曰。傷寒煩躁。太陽與少陰經居多。蓋太陽少陰為表裡也。

趙嗣真曰。煩為擾擾。躁為憤躁。合言之。煩躁為熱。分言之。煩與躁有陰陽之別。煩陽而躁陰也。煩為熱之輕。躁為熱之重。更有煩疼煩悶煩渴虛煩。皆以煩為熱也。有不煩而躁者。怫怫然便作躁悶。此為陰盛格陽也。雖大躁欲於泥水中臥。但飲水不得入口者是矣。若煩躁。是先煩漸至躁也。若躁煩。是發躁而漸復煩也。

柯琴曰。太陽主表。故寒邪傷人。即太陽先受。太陽脈浮。若見浮不見傷寒之緊。即靜也。欲吐。嘔逆之機。煩躁。是陽氣重。脈急數。陰陽俱緊之互文。傳者。即內經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之傳。乃太陽之氣生熱而傳於表。即發於陽者傳七日之謂。非太陽與陽明少陽經絡相傳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發的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侵襲。如果脈象平和,則寒邪不傳入內,病人可能想吐,或出現煩躁不安,脈象快速急促,則寒邪已傳入內。

朱肱說,傷寒病人煩躁不安,多半是太陽經和少陰經受寒邪所致,因為太陽經和少陰經是表裡關係。

趙嗣真說,煩擾不安,憤躁易怒,合在一起就是煩躁,都是熱證。分別來看,煩擾屬於陽性熱,憤躁屬於陰性熱。煩擾是輕度熱證,憤躁是重度熱證。還有煩疼、煩悶、煩渴、虛煩,都是以煩擾為熱證。也有不煩擾而憤躁的,表現為急躁不安,甚至想在泥水中臥,但喝水都吞咽不下,這是陰氣盛而陽氣衰。煩躁是先出現煩擾,逐漸發展成憤躁;躁煩是先出現憤躁,逐漸發展成煩擾。

柯琴說,太陽經主司人體外表的防禦,所以寒邪侵襲人體,太陽經首先受到影響。太陽經的脈象浮,如果浮而不緊,則寒邪尚未深入,為不傳。想吐,是嘔逆之兆。煩躁不安,是陽氣偏盛。脈象急數,是陰陽俱緊。傳入內的意思,指的是內經中所說的寒邪傷人,轉化為熱證。這是太陽經的氣機生熱,而傳入內,也就是陽氣發熱,七天之後才顯露出來,不是指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之間的傳遞。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躁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張云岐曰。陰氣少。陽氣勝。則熱而煩。故太陽經傷寒。多煩而躁也。陽虛陰盛。亦發煩躁。陽氣弱。為陰所乘而躁。故少陰病亦煩躁。學者當以外症與脈別之。有汗之而煩者。有下之而煩者。有病已解而反微煩者。此由病新愈不勝谷。損谷則愈。

柯氏曰。此論陽邪自表入里症也。傷寒一日即見煩躁。是陽邪外發之機。六七日。乃陰陽自和之際。反見煩躁。是陽邪內陷之兆。陰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陰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六七天,沒有發燒,病人卻感到煩躁,這是陽氣衰退,進入陰分所致。

張云岐說,陰氣少,陽氣盛,就會發熱煩躁。因此,太陽經傷寒,大多表現為煩躁不安。陽虛陰盛,也會導致煩躁。陽氣弱,被陰氣所乘,也會躁動不安。所以少陰病也會煩躁。學習者應當根據外症和脈象進行區分。有的病人會發汗而煩躁,有的病人會腹瀉而煩躁,有的病人病癒後又輕微煩躁,這是因為病體新愈,無法承受飲食,損耗食物後就會好轉。

柯氏說,這段論述的是陽邪從表入里的症狀。傷寒第一天就出現煩躁,是陽邪外發的徵兆。六七天,陰陽本應和諧,反而出現煩躁,這是陽邪內陷的預兆。陰指里分,不是指三陰。

張仲景說,太陽病,關節疼痛且煩躁,脈象沉細,這叫做濕痹。

【目】鰲按。煩本陽重濕病不宜煩而曰煩者。太陽之氣。為濕所遏。不能宣暢。故煩也。

【綱】仲景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

【目】王肯堂曰。煩者。熱也。謂煩熱也。與發熱若同而異。煩熱為熱所煩。無時而歇。非若發熱時發時止也。經有煩。有微煩。有煩熱、復煩、反煩、煩滿、煩渴、胸中煩、心中煩、內煩、虛煩、大煩欲解。皆以煩為熱也。然陰寒而煩者。亦不少也。蓋在表而煩者。則有脈浮。

惡風寒。體強痛之症。在裡而煩者。則有潮熱。譫語。腹滿不大便。小便赤澀之症。在半表半裡而煩者。則有往來寒熱。胸脅疼痛之症。其邪在胸膈以上而煩者。則有胸滿懊憹。可吐之症。其陰寒而煩者。則有惡寒而蜷。下利厥逆。脈微。與吐蛔之症。大煩欲解者。其脈必和。

白話文:

煩躁是一種陽氣被濕氣阻礙,無法順暢流通的病症。傷寒患者想要自愈,必須先出現煩躁,才能出汗退燒。脈象浮則表示會出汗。如果發汗後半日又出現煩躁,脈象浮數,可以再次發汗,使用桂枝治療。煩躁就是熱症,表現為持續的煩熱,不像發熱一樣時發時止。醫書中提到的煩、微煩、煩熱、復煩、反煩、煩滿、煩渴、胸中煩、心中煩、內煩、虛煩、大煩欲解等,都屬於熱症引起的煩躁。但也有陰寒導致的煩躁,表現為脈象浮,怕風寒,身體強痛;或潮熱、譫語、腹滿便秘、小便赤澀;或往來寒熱、胸脅疼痛;或胸滿、噯氣,可以催吐;或惡寒蜷縮、下利厥逆、脈象微弱,與吐蛔蟲有關。大煩欲解時,脈象通常會和緩。

但脈不應者難治。若足冷脈沉細而微者。此陰症之類也。急用參、附溫之。若內傷勞役。陰虛火動而煩者。其人身倦無力。自汗。尺脈浮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炒黃連、知、柏、生地、麥冬之類。若不得睡而心煩者。兼服硃砂安神丸。納其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此特大概耳。

虛煩。胸中煩。心中煩三者。不因汗吐下而煩。則是傳經之邪。不作膈實。但多和解而已。經用小柴胡湯、黃連阿膠湯、豬膚湯是也。若經汗吐下而煩。則是熱邪內陷。以為虛煩。心中嗢嗢然欲吐。憒憒然無奈者是也。但多湧吐而已。經用梔子豉湯、梔子乾薑湯、梔子厚朴湯是也。

白話文:

脈搏不應者很難治癒。如果腳冷、脈沉細微,這是陰虛的症狀,要趕緊用人參、附子來溫補。如果內傷勞累,陰虛火旺導致煩躁,患者會感到身體倦怠無力、自汗,尺脈浮虛,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炒黃連、知母、柏子仁、生地、麥冬等藥材。若失眠心煩,可再服用硃砂安神丸,收納浮動的熱氣,安神定志。這些只是一些基本原則。

虛煩、胸中煩、心中煩這三種煩躁,如果沒有因汗、吐、下而導致的,那麼就是經絡傳導的邪氣,並非膈肌積實,只需和解即可。常用小柴胡湯、黃連阿膠湯、豬膚湯治療。如果因汗、吐、下而導致的煩躁,那就是熱邪內陷,誤以為虛煩。患者心中嗢嗢然想吐,憒憒然無奈,多用湧吐法治療。常用梔子豉湯、梔子乾薑湯、梔子厚朴湯治療。

蓋有不經汗吐下。邪結胸中。則為膈實。與瓜蒂散。及陽明心煩。與調胃承氣湯。此又煩之實者也。傷寒二三日悸而煩者。虛也。建中湯。少陽之邪入腑煩而悸者。熱也。大抵先煩而後悸是熱。先悸而後煩是虛。胃實不大便心煩。若吐下後者。大小承氣症也。若不曾吐下者。

調胃承氣症也。

閔芝慶曰。諸經皆有煩。惟太陽獨甚耳。蓋煩者內邪內擾。汗者陽氣外發。浮者陽盛之脈也。夫脈浮則陽自內發。故可必其先煩。見其煩。必當待其有汗。勿遽妄投湯劑也。

白話文:

如果沒有經過汗、吐、下瀉,邪氣積聚在胸中,就會導致膈肌實證,應該服用瓜蒂散。如果是陽明經的心煩,則應服用調胃承氣湯。這些都是由於實證導致的煩躁。傷寒病發二三日出現心悸和煩躁,這是虛證,應該服用建中湯。少陽經的邪氣入侵腑臟,導致煩躁和心悸,這是熱證。總而言之,先出現煩躁,後出現心悸是熱證;先出現心悸,後出現煩躁是虛證。如果胃實,大便不暢,出現心煩,如果已經吐瀉,就是大小承氣湯的症狀;如果沒有吐瀉,就是調胃承氣湯的症狀。

閔芝慶說,所有經絡都會出現煩躁,但太陽經尤其嚴重。因為煩躁是由於內邪內擾,汗出是陽氣外發,脈浮是陽氣盛的表現。脈浮表示陽氣從內發散,所以可以肯定先出現煩躁。如果出現煩躁,一定要等到出汗,不要輕易使用湯劑。

鰲按。二條。言傷寒後餘熱。衛解而營未解者。浮數本麻黃脈。仲景卻與桂枝者。因發汗解。麻黃症已罷。脈浮數者。因內煩而然。不得仍拘為麻黃脈。況麻黃純陽。不可治煩。桂枝有芍藥。能安營分。正以治煩也。夫桂枝本治煩。服之而外熱因汗解。內熱又發。故曰復煩也。

【綱】仲景曰。一服汗者。(服麻黃也)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汗多者。溫粉撲之。

傷寒脈浮緩。發熱惡寒。無汗煩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發之。

白話文:

傷寒之後,餘熱未消,體表雖然解開了,但氣血還未恢復正常。這種情況下,脈象浮數,按理應該用麻黃來治療。但張仲景卻用桂枝,這是因為麻黃的發汗作用已經結束,脈浮數是因內熱煩躁導致的,不能再拘泥於麻黃的脈象。而且麻黃屬純陽藥,不適合治療煩躁。桂枝配伍芍藥,可以安撫氣血,正是治療煩躁的良藥。桂枝本就治煩躁,服用後雖然體表的熱氣因發汗而解除了,但內熱又發作,所以叫做“復煩”。

張仲景說,服用麻黃發汗後,停藥之後繼續發汗,汗出過多會損傷陽氣,導致虛弱、怕風、煩躁、失眠。如果汗出太多,可以用溫粉撲在身上。

傷寒患者脈象浮緩,發熱怕冷,無汗煩躁,身體不疼痛,但沉重,時而感覺輕快,沒有少陰症的表現,可以用大青龍湯來發汗。

【目】柯琴曰。首條。麻黃湯禁也。麻黃為發汗重劑。故慎重如此。二條。發熱惡寒與桂枝同。身疼不汗與麻黃同。惟煩躁是本症所獨。故制此方。以治風熱相搏耳。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煩躁之由。各有不同。有因邪在表。有因邪在裡。有因火劫。有因陽虛。有因陰盛。皆不同也。經曰。當汗不汗。其人煩躁。如本條。太陽中風脈浮緊不汗出而煩躁。是邪在表也。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也。是邪在裡也。以火熏之不得汗。

白話文:

柯琴認為,麻黃湯是禁用的,因為麻黃是發汗力強的藥物,所以使用時要格外謹慎。發熱惡寒的症狀跟桂枝湯相同,身痛不汗的症狀則跟麻黃湯相同,只有煩躁是這病症的獨特症狀,所以才用這個方子來治療風熱相搏。

仲景說,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的,要用大青龍湯治療。

成無己認為,煩躁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邪氣在表,有的是因為邪氣在裡,有的是因為火劫,有的是因為陽虛,有的是因為陰盛,這些原因都不一樣。經書上說,該出汗不出汗,人就會煩躁。就像這條所說,太陽中風脈浮緊不汗出而煩躁,就是邪氣在表。如果便秘五六天,繞臍痛,煩躁,發作時有時無,這是因為有燥屎,也就是邪氣在裡。如果用火熏也出不了汗,就是陽虛。

其人必躁。太陽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大汗出。大熱入胃煩躁者。是火劫也。陽微發躁。不得與之。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則安靜。及發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煩躁者。是陽虛也少陰病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是陰盛也。諸如此者。症之常也。非逆也。設或結胸症悉具。

煩躁者死。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是數者。又皆為不治之症。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此人一定會煩躁不安。太陽病發病兩天后又出現煩躁症狀,可以用火熨其背,使他大量出汗。如果出現大熱入胃,煩躁不安的症狀,這是火劫,陽氣微弱而發熱躁動,不可用寒涼藥物治療。如果已經瀉下過,又再次發汗,白天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晚上則安靜,並且已經發汗或瀉下,病情仍未好轉,仍舊煩躁不安,這是陽氣虛弱。少陰病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想要死去,這是陰氣過盛。這些都是常見的病症,並非逆症。如果出現結胸症的所有症狀,煩躁不安,就會死亡。發熱腹瀉,四肢厥逆,煩躁不安,無法臥床休息,就會死亡。少陰病出現嘔吐腹瀉,煩躁不安,四肢厥逆,就會死亡。少陰病四肢厥逆,畏寒,身體蜷縮,脈象摸不到,不發熱卻煩躁不安,就會死亡。少陰病發病五到六天,自行腹瀉,又出現煩躁不安,無法臥床休息,就會死亡。這些都是不治之症。

張仲景說,太陽病發汗之後,大量出汗,胃中乾燥,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想要喝水,可以少量給他喝水,讓胃氣調和,就會痊癒。如果脈象浮,小便不利,微熱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目】危亦林曰。汗為心液。汗多則離中水虧無以濟火。故煩。腎中水衰不能制火。故躁。

【綱】仲景曰。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過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目】方中行曰。火熏不得汗而圊血。是陽邪下陷入陰分。故在過經不解時。夫不得汗。過經圊血而猶不解。可知劫汗而得汗。其患速。不得汗者。其患遲。名為火邪。則但治其火。而不慮前此之風寒矣。劫汗得汗而患速者。指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一條言也。

【綱】仲景曰。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其脈沉者。營氣微也。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凝不行。更發熱而煩躁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汗液是心臟的精華,出汗太多會消耗心臟的精華,導致體內水液不足,無法滋養心火,所以會感到煩躁。腎臟中的水液不足,就無法抑制心火,也會造成煩躁。

張仲景說,太陽病(傷寒)如果用火熏的方式治療卻沒有出汗,病人一定會煩躁不安。如果超過了經期(病程)還沒有解熱,就會出現便血,稱為火邪。

方中行說,如果用火熏卻沒有出汗,反而出現便血,說明陽邪入侵到陰分。因此,如果超過經期還沒有解熱,就應該積極催汗。催汗後能快速治癒,而沒有出汗則會拖延病情。這種情況稱為火邪,只要治療火邪,不用再考慮之前的風寒。催汗後病情快速恢復,是指傷寒脈浮,醫生用火逼迫病人出汗,但病人元氣損耗,導致精神恍惚、坐臥不安。

張仲景說,如果火邪逆上,用下瀉的方法治療,並用燒針療法,病人感到煩躁不安,可以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療。如果脈沉,說明營氣微弱,營氣微弱,再用燒針療法,會導致血液凝滯,加重發熱和煩躁。

【目】戴原禮曰。煩躁。陰陽經皆有之。陽明經胃有燥屎。故煩。此當下之。太陽經已得汗而煩者。五苓散。少陽亦或有煩。小柴胡湯。陰煩。少陰為多。由陽氣傳入陰經。陰得陽而煩。自利而渴。煩不得眠者。辰砂五苓散。若不是陽氣傳陰。陰氣犯陰經。吐利手足厥冷而煩。

經云。陽虛陰乘之。故煩。又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吳茱萸湯。甚者。四逆湯加蔥白二莖。

白話文:

戴原禮說,煩躁這個病症,陽經和陰經都會出現。陽明經胃里有燥屎,所以會煩躁,應該馬上治療。太陽經已經出汗但還煩躁的,可以用五苓散。少陽經也有可能出現煩躁,可以用小柴胡湯。陰煩,大多是少陰經,因為陽氣傳入了陰經,陰經得到陽氣而煩躁,會腹瀉口渴,煩躁得睡不着,可以用辰砂五苓散。如果唔係陽氣傳入陰經,而是陰氣犯了陰經,就會嘔吐腹瀉,手腳冰冷且煩躁,這時候經書里說,陽氣虛弱,陰氣乘虛而入,所以煩躁。還說,陰氣盛極就會發躁,病人會想坐在井里,可以用吳茱萸湯,嚴重的話,可以用四逆湯加蔥白兩根。

外有虛煩一症。乃是病愈後陰陽未復。時發煩熱。竹葉石膏湯。痰多睡不寧者。溫膽湯。嘔者。橘皮湯。

李杲曰。治陰虛發熱。煩渴引飲。肌熱躁熱。至夜尤甚。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此血虛發躁。當歸補血湯主之。若以白虎與之。則誤矣。如輕手脈來浮大。按之即無者。乃無根蒂之脈為散脈也。此虛極而元氣將脫也。切不可發表攻熱。如誤治之。則死。須用大劑人參生脈散。

白話文:

有一種叫做虛煩的病症,通常發生在病癒後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患者會感到時常發熱,感到煩躁不安。可以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如果患者同時伴有痰多、睡不安寧的症狀,可以用溫膽湯來治療。如果患者有嘔吐的症狀,可以用橘皮湯來治療。

李杲說,治療陰虛導致發熱,患者會感到口渴,不停喝水,身體發熱、躁熱不安,到了晚上症狀更加嚴重,脈搏洪大但按下去沒有力量,這表示患者是血虛導致躁熱,應該用當歸補血湯來治療。如果用白虎湯來治療,就是錯誤的。如果患者脈搏輕浮、洪大,但按下去就消失,這是無根蒂的散脈,表示患者虛弱到極點,元氣快要耗盡了。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能用發汗解表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誤治,患者可能會死亡。必須使用大量的人參和生脈散來治療。

柯琴曰。以火誤治。陰陽俱虛竭矣。煩躁者。驚狂之漸。起臥不安之象也。急用此湯以安神救逆。

【綱】仲景曰。太陽病二日。煩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目】柯琴曰。此火逆之輕者。太陽病經二日。不汗出而煩躁。本大青龍症。乃不發汗而反以火熨。火邪入胃。胃中水竭。躁煩不止。此時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庶胃氣不至於絕也。

白話文:

柯琴曰。以火誤治。陰陽俱虛竭矣。煩躁者。驚狂之漸。起臥不安之象也。急用此湯以安神救逆。

柯琴說:用火來錯誤治療,導致陰陽都虛竭了。病人煩躁不安,這是將要發狂的徵兆,也表現出睡覺起來都不得安寧的狀態。要趕緊用這個湯藥來安神救急,避免病情惡化。

【綱】仲景曰。太陽病二日。煩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綱要】仲景說:太陽病發病兩天,病人煩躁不安,卻反過來用熱熨其背部,結果導致大量出汗,熱邪侵入胃部,胃中津液枯竭,病人更加躁煩,必將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態。十多天後,病人會出現身體發抖、腹瀉等症狀,這是病邪要解脫的徵兆。因此,病人腰部以下沒有汗,想小便卻不能,反而出現嘔吐、想尿失禁等症狀。腳底怕風,大便乾燥,小便應該多卻反而不多,甚至很多。大便排泄完畢後,頭部會突然劇烈疼痛,病人腳心一定會發熱,這是因為穀氣下降的緣故。

【目】柯琴曰。此火逆之輕者。太陽病經二日。不汗出而煩躁。本大青龍症。乃不發汗而反以火熨。火邪入胃。胃中水竭。躁煩不止。此時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庶胃氣不至於絕也。

【目的】柯琴說:這屬於火逆的輕症。太陽病發病兩天,沒有出汗卻感到煩躁,原本屬於「大青龍湯」的症狀,卻沒有發汗反而用熱熨,導致火邪侵入胃部,胃中津液枯竭,躁煩不止。此時必須使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這樣才能避免胃氣耗竭。

【綱】仲景曰。結胸症悉具。煩躁者亦死。

【目】魏荔彤曰。結胸症具備。而煩躁獨甚。津液內枯。驅之使透表。汗即出而陽必盡。下之雖病去。陰隨脫而陽亦亡。故不下亦將死也。下則速其死而已。此條。乃跟上條脈見浮大而言。必結胸症具。脈兼見浮大。而又煩躁。必不同胸初結之煩躁也。且合數者。方可卜其死。

不然。煩躁亦前條結胸諸症中之一也。何遽云死也。其浮大之脈。必無根方為死徵。若有根仍宜從表治。即煩躁亦未必死。既云結胸症具。則脈已變遲。遲則難言兼浮。更難言兼大。忽而浮大。非陽邪欲透表。則正陽上越耳。

鰲按。亦字。承上條結胸症。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來。故曰亦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結胸症的症狀都出現了,患者煩躁不安,也會因此而死。

魏荔彤說,結胸症的症狀都出現了,但患者煩躁得很厲害,津液在體內枯竭。驅使病情透出體表,汗液就會出來,但陽氣也會耗盡。瀉下雖然可以去除病邪,但陰氣隨之脫離,陽氣也會消失,所以不瀉下也會死,瀉下只是加速死亡而已。這段話,是接續上段脈象浮大而說的。如果結胸症的症狀都出現了,脈象又浮大,而且患者很煩躁,這就和胸部剛開始結實時的煩躁不同。只有同時符合這幾個條件,才能預測病人會死。

否則,煩躁也是上段結胸症中的一個症狀,怎麼能直接說會死呢?浮大的脈象,如果沒有根氣,才是死亡的徵兆。如果有根氣,還是應該從表證治療。即使患者煩躁,也不一定會死。既然說結胸症的症狀都出現了,那麼脈象已經變慢,脈象慢就難說兼有浮,更難說兼有大了。突然出現浮大,不是陽邪想要透出體表,就是正氣上越了。

鰲按:「亦」字,承接上段結胸症的症狀,脈象浮大的患者,不能瀉下,瀉下就會死。所以說「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