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四 (1)
卷四 (1)
1. 渴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乃申解少陰傳經熱邪。有挾水飲為患者。不得誤為寒邪也。蓋少陰之熱邪。充周於上下。流布於四肢。固已。然水飲一症。亦有入熱邪而俱混者。不止他條直中之寒邪。兼水飲為患也。今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此純類於少陰直中寒邪之症也。然口渴心煩不眠。
則非直中之寒邪。而為傳經之熱邪矣。蓋陽煩而陰躁。至不得眠。煩而不躁。則為陽邪甚的矣。知此則口渴下利。固熱邪為之。而水飲挾阻其氣化。陰陽不分。上下不通。下利口渴。所以滋甚也。本湯五物。無一非走陰經。以之淡滲陰經水飲。推之三陰水飲皆可用。但加減引經之味可耳。
問。原文並無水飲症。何以知水飲兼混。曰。觀其咳而不咽痛。口不燥。即知雖為傳經熱邪。惟有水飲相混。故熱勢不能甚烈。雖上衝為咳嘔。而不致咽痛。隔阻正津為口渴。而不致乾燥。兼以心煩不寐。於少陰但欲寐。陰症中見陽症。非傳經之熱。兼水飲之濕。何物乎。
【綱】仲景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目】魏荔彤曰。不吐心煩但寐。則陰寒凝聚於下。而孤陽浮游於上。可驗。五六日久。脾陽亦失令而自利。胃津以利耗而作渴。且陰盛於下。陽必逼處於上。曰虛。知下虛而上實。實、邪實也。引水自救。以理論之。雖渴。未必能多飲水。或多飲多尿。尿色淡白。則少陰腎臟為真寒。
而非假熱。足以相惑也明矣。以此知少陰病形悉具。全在小便色白。蓋赤白分寒熱也。白為下焦虛寒。寒水不能收制。將為飲一溺二。傾泄不禁矣。法容不灸與溫兼行耶。仲師為少陰腎臟里症言之如此。
再者。少陰腎臟為病。內素虛寒者十之六七。外寒乘入者十之三四。無內寒則不能召外寒。君子平日。寧可不以命門之火為實。而用嗇道乎。
白話文:
第一段
仲景說:少陰病,拉肚子六七天,又咳嗽又嘔吐,口渴,心煩,睡不著覺,這種情況用豬苓湯來治療。
魏荔彤說:這種情況是少陰病熱邪傳經,而且夾雜著水飲的表現,不要誤以為是寒邪。少陰熱邪會遍佈全身,四肢也會受影響,這是確定的。但水飲這個問題,也可能和熱邪混在一起,不只是其他條文講的直接中了寒邪又合併水飲。現在拉肚子六七天,又咳嗽又嘔吐,這看起來很像少陰直中寒邪的症狀。但是口渴、心煩、睡不著,就不是直中寒邪了,而是傳經的熱邪。因為陽氣過盛會心煩,陰氣煩躁會睡不著,到了睡不著覺的地步,表示陽邪很嚴重了。了解這一點就知道,口渴和拉肚子是因為熱邪引起的,而水飲阻礙了氣化,導致陰陽不協調、上下不通暢,所以拉肚子和口渴才會更加嚴重。這個方子裡的五味藥,都是走陰經的,可以淡滲陰經的水飲,推廣來說,三陰經的水飲都可以用,只是加減一些引經的藥材就可以了。
有人問:原文裡沒有說有水飲的症狀,怎麼知道有水飲混雜呢?我說:看他咳嗽卻不覺得喉嚨痛,嘴巴也不會乾燥,就知道雖然是傳經的熱邪,但還是有水飲夾雜在裡面。所以熱勢不會太猛烈,雖然往上衝導致咳嗽嘔吐,但不會喉嚨痛,水飲阻隔了正常的津液,所以會口渴,但不會口乾舌燥。加上心煩睡不著,少陰病一般是想睡覺,這是陰病中出現陽病的表現,如果不是傳經的熱邪又夾雜水飲的濕,那是什麼呢?
第二段
仲景說:少陰病,想吐卻吐不出來,心煩,只想睡覺,五六天後自己開始拉肚子並且口渴,這屬於少陰病。是因為身體虛弱所以想喝水來自我補充。如果小便顏色是白的,那少陰病的症狀就都齊全了。小便白是因為下焦虛寒,不能控制水液,所以導致小便顏色白。
魏荔彤說:想吐卻吐不出來,心煩只想睡覺,表示陰寒凝聚在下,而虛陽浮在上面,這可以驗證。過了五六天,脾陽也失去作用而開始拉肚子,胃的津液因為拉肚子而耗損所以口渴。而且陰氣過盛在下,陽氣必定被逼迫到上面,說是虛,就知道是下虛而上實,實是指邪氣實。想喝水來自我補充,從理論上說,雖然口渴,卻未必能喝很多水。或者喝很多水卻尿很多,而且尿液顏色是淡白的,那表示是少陰腎臟是真寒,而不是假熱,這樣就可以分辨清楚了。由此可知少陰病的所有症狀都出現了,關鍵就在於小便顏色白,因為紅色和白色可以區分寒熱。白色表示下焦虛寒,寒水不能收斂控制,會造成喝一口水就尿兩次,水液不停地傾瀉。這樣的情況應該採用灸法和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嗎?仲景老師這樣描述少陰腎臟的裡症。
再說,少陰腎臟生病,內部原本就虛寒的人佔了六七成,外部寒邪侵入的佔三四成。沒有內部的虛寒就無法招來外部的寒邪。君子平常一定要注重命門之火的強盛,要節省精氣,不可過度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