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四·少陰經症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少陰經症 (1)

1. 咳悸

【綱】仲景曰: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發少陰汗也。

【目】鰲按:上咳下利,津液喪亡之故。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朱肱曰:有少陰症咳嗽,真武湯、四逆散、豬苓湯也。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真武加五味子、乾薑。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小青龍湯;病在陰,真武湯。古今錄驗,橘皮湯治咳佳。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寇宗奭曰:又咳嘔,又煩渴,非腎水不升之故而何?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目】鰲按:仍發熱而心下悸,坎陽外亡,而腎水凌心也。以其為腎水凌心之故,故亦列少陰款中。

白話文:

咳悸

[綱] 張仲景說,少陰病,如果出現咳嗽、腹瀉、胡言亂語的症狀,是因為被火攻(指用火療等方式過度治療)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小便一定會困難,這是因為過度發汗損傷了少陰之氣。

[目] 鰲按:上面有咳嗽,下面有腹瀉,是體內津液大量喪失的緣故。

[綱] 張仲景說,少陰病,如果持續兩三天沒有好轉,到了四五天時,出現腹痛、小便不暢、四肢沉重疼痛、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濕之氣。病人可能會咳嗽、小便不暢、腹瀉或嘔吐。這種情況可以用真武湯來治療。

[目] 朱肱說,少陰病的咳嗽,可以用真武湯、四逆散、豬苓湯來治療。大致來說,熱邪在上焦(身體上部),病人一定會想喝水,水停留在心下(胃部),會導致肺氣上浮。肺主管咳嗽,水氣侵犯肺部,就會導致咳嗽,甚至輕微喘息。可以用真武湯加五味子、乾薑來治療。一般來說,傷寒引起的水氣都是因為喝水過多。古人治療因水氣而引起的咳嗽,如果病在陽(體表),就用小青龍湯;如果病在陰(體內),就用真武湯。古今的驗方中,橘皮湯治療咳嗽效果很好。

[綱] 張仲景說,少陰病,如果腹瀉六七天,出現咳嗽、嘔吐、口渴、心煩、無法入睡等症狀,可以用豬苓湯來治療。

[目] 寇宗奭說,又咳嗽又嘔吐,又煩躁又口渴,這不正是腎水不能上升的緣故嗎?

[綱] 張仲景說,少陰病,出現四肢厥冷、腹瀉、肛門有下墜感,病人可能還會咳嗽、心悸、小便不暢或腹痛。這種情況可以用四逆散來治療。

[目] 朱肱說,可以用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來治療。

[綱] 張仲景說,太陽病,如果發汗後,汗沒有止住,病人仍然發熱、心下悸動、頭暈目眩、身體肌肉顫動、感覺要倒在地上,這種情況可以用真武湯來治療。

[目] 鰲按:仍然發熱並且心下悸動,這是因為腎陽外散,導致腎水上來侵犯心臟。因為這是腎水侵犯心臟的緣故,所以也歸類在少陰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