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二 (3)
卷十二 (3)
1. 發斑
鼻中微血出,兩手脈沉澀,皮膚按之無大熱,此內傷寒也。與調中湯數服而愈。凡夾暑者,加香薷、扁豆。
六曰,陰病發斑者。略例曰:陰症發斑,亦出胸背手足,但稀少而淡紅也。此人元氣素虛,或先因欲事內損腎氣,或誤用涼藥太過,遂成陰症。伏寒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發斑點,但如蚊蝨咬傷,非大紅點也。與調中溫胃,加白芍、茴香;寒甚脈微者,大建中湯,則真陽自回,陰火自降而愈。此治本不治標也。
大抵發斑,身溫足暖脈數大者為順;身涼足冷脈微弱者為逆也。凡治斑,不可專以斑治,必察脈之浮沉、病之虛實而治之,則為善治斑也。
張介賓曰:發斑之由,雖分數種,然總由寒毒不解而然。如當汗不汗,則表邪不解;當下不下,則里邪不解;當清不清,則火邪不解;當補不補,則無力不解;或下之太早,則邪陷不解;或陽症誤用溫補,則陽亢不解;或陰症誤用寒涼,則陰凝不解。凡邪毒不解,則直入陰分,乃致液涸血枯,斑見肌表。此實毒邪固結,營衛俱劇之症也。但斑有微甚,勢有重輕:輕者只在四肢,重者乃見胸腹;輕者色淡而隱,重者色赤而顯。若見黑斑,或大便自利,或短氣,或二便不通,則十死九矣。凡病傷寒而汗下溫清俱不能解,及足冷耳聾,煩悶咳嘔者,便是發斑之候。
凡傷寒之邪,本自外而入,深入不解,則又自內而出,此其表裡相乘,勢所必至,原非表虛症也。但使內外通達,必由表而解矣。即如犀角地黃湯,乃治斑之要藥。人知此湯但能涼血清毒,而不知此湯善於解表散邪。若用之得宜,則必通身大汗,熱邪頓解,何為不可汗耶?由此言之,則凡脈數無汗,表症俱在者,必須仍從解散。
凡治發斑,須察表裡。如瘟疫不解,熱入血室,舌焦煩熱發斑者,犀角地黃湯;內外俱熱,陽明狂躁大渴發斑者,白虎湯;陽毒赤斑,狂言見鬼者,陽毒升麻湯;疫癘發斑,大熱而躁者,三黃石膏湯;火鬱於經,寒邪不解,脈仍滑數而發斑者,一柴胡飲;陽明外邪陽毒不解者,升麻湯;脾腎本虛,外邪不解而發斑者,五柴胡飲;陽明表邪不解,溫熱發斑者,柴胡白虎煎;溫熱毒盛,咽痛發斑者,元參升麻湯;陰虛水虧,血熱發斑者,玉女煎;陰虛血燥,大熱大渴發斑者,歸芍飲;內虛外熱,陰盛格陽發斑者,大溫中飲;太陽陽明惡熱,大便秘結,邪毒在腑發斑者,調胃承氣。
凡本非陽症,妄用寒涼者,每令人泄瀉,邪陷不解。余嘗用大溫中飲、理陰煎之類,解寒托邪,始得大汗,汗後邪解,多有見赤斑風餅隨症而出,隨出隨沒,頃刻即愈,活者多人。凡寒毒為斑,即此可見。使內托無力,則此毒終無出期,日深日甚。
白話文:
鼻子裡稍微有血絲,兩手脈象沉而澀,皮膚按壓沒有明顯發熱,這是內傷引起的寒症。服用幾帖調中湯就會好。如果是夾雜暑氣的,要加香薷和扁豆。
陰症引起的發斑,也可能出現在胸、背、手、腳,但斑點比較稀疏,顏色淡紅。這是因為病人元氣本來就虛弱,或者之前因為房事過度,損傷了腎氣,或者誤用寒涼藥太過,導致陰症。潛伏在下的寒氣,逼迫沒有根基、失去控制的虛火聚集在胸中,向上侵犯肺,傳到皮膚就出現斑點,但就像蚊子或跳蚤咬的,不是很大的紅色斑點。可以用調中湯溫胃,加白芍、茴香。寒氣很重、脈象微弱的,要用大建中湯,這樣陽氣自然恢復,虛火自然下降,病就會好。這是從根本上治療,不是只針對表面症狀。
一般來說,發斑時如果身體溫熱、腳也暖、脈象快而有力,這是順症;如果身體發涼、腳也冷、脈象微弱,就是逆症。治療發斑不能只針對斑點治療,一定要仔細觀察脈象的浮沉、病情的虛實來治療,這樣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張介賓說,發斑的原因雖然有很多種,但總的來說都是因為寒毒沒有解除。比如該發汗的時候沒有發汗,表邪就不能解除;該用瀉藥的時候沒有用,裡邪就不能解除;該用清熱藥的時候沒有用,火邪就不能解除;該用補藥的時候沒有用,身體虛弱就不能解除。或者過早使用瀉藥,邪氣會下陷不能解除;或者陽症誤用溫補藥,會導致陽氣亢盛不能解除;或者陰症誤用寒涼藥,會導致陰氣凝結不能解除。凡是邪毒沒有解除,就會直接進入陰分,導致體內津液枯竭,血液虧損,斑點就出現在皮膚表面,這實際上是毒邪固結、營衛都非常嚴重的症狀。
但斑點有輕有重,病情有輕有重。輕的只在四肢,重的會出現在胸腹;輕的顏色淡而隱約,重的顏色紅而明顯。如果出現黑斑,或者大便自發地流瀉不止,或者呼吸短促,或者大小便不通,那就幾乎沒有活路了。凡是得了傷寒,用發汗、瀉下、溫補、清熱的方法都不能解除,以及出現腳冷、耳聾、心煩、咳嗽、嘔吐等症狀的,就是發斑的徵兆。
一般來說,傷寒的邪氣本來是從外侵入的,如果深入體內不能解除,又會從內向外發散,這是內外互相影響,必然會出現的狀況,並不是表虛的症狀。但只要能使內外通暢,病一定會從表而解。比如犀角地黃湯,是治療發斑的重要藥方。人們只知道這個方子能涼血解毒,卻不知道它也能很好地解除表邪。如果使用得當,一定會全身出大汗,熱邪立刻解除。為什麼說不能發汗呢?由此來說,凡是脈象快但沒有汗、表症都在的,必須仍然從解散表邪入手。
治療發斑,必須仔細觀察表裡的情況。比如瘟疫沒有解除,熱邪進入血室,舌頭焦乾、心煩發熱、出現斑點的,要用犀角地黃湯;內外都有熱,陽明病躁狂、口渴、出現斑點的,要用白虎湯;陽毒症狀出現紅斑、說胡話、看到鬼的,要用陽毒升麻湯;疫病導致發斑,高熱躁動的,要用三黃石膏湯;火氣鬱積在經絡裡,寒邪沒有解除,脈象仍然滑數而發斑的,要用一柴胡飲;陽明外邪、陽毒症狀沒有解除的,要用升麻湯;脾腎虛弱、外邪沒有解除而發斑的,要用五柴胡飲;陽明表邪沒有解除、溫熱而發斑的,要用柴胡白虎煎;溫熱毒氣很盛、咽喉疼痛而發斑的,要用元參升麻湯;陰虛水虧、血熱而發斑的,要用玉女煎;陰虛血燥、大熱口渴而發斑的,要用歸芍飲;內虛外熱、陰氣太盛而導致陽氣浮越而發斑的,要用大溫中飲;太陽陽明病怕熱、大便秘結,邪毒在腑而發斑的,要用調胃承氣湯。
凡是本來不是陽症,卻亂用寒涼藥的,常常會導致腹瀉,邪氣下陷不能解除。我曾經用大溫中飲、理陰煎之類的藥方,來解除寒邪、托出邪毒,才使病人大量出汗,出汗後邪氣解除,很多人會看到紅色斑點像風疹一樣隨著症狀出現,又隨著症狀消失,很快就好轉,救活了不少人。凡是寒毒導致的發斑,由此可見一斑。如果內托的力量不夠,這些毒素就永遠沒有出來的機會,病情就會一天比一天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