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2)

1. 發斑

乃天行時疫之氣也。感之則憎寒壯熱,身體拘急,或嘔逆,或喘咳,或胸中煩悶,或躁熱,起臥不安,或頭痛鼻乾,呻吟不得眠。此皆斑候也。先用紙燃燈照看病人面部胸膛四肢背心有紅點起者,乃發斑也。易老曰:凡大紅點發於皮膚之上者,謂之斑;小紅靨行於皮中不出起者,謂之疹。疹輕而斑重也。大抵一發鮮紅稀朗者吉;若一發如針頭稠密紫黑者凶。雜黑者不治。有來勢急者,發熱一二日便出斑;來勢緩者,發熱四五日方出。凡治,必察病人元氣虛實,脈之有力無力為主。若脈微弱元氣虛者,必先以三白湯加人參以助真氣。次察斑欲出未透者,升麻葛根湯。如胃弱人虛者,升麻解毒湯、四君子湯合用,名曰升君湯也。若斑不透者,直指方加紫草茸。若疹斑初出,有表症,憎寒壯熱,頭痛骨疼,四肢拘急,胸中滿悶者,用三因加味羌活散,或加紫草。若斑稠密,咽喉不利,犀角消毒飲、元參升麻湯。凡斑出,脈數大,煩渴者,人參化斑湯。發熱,或潮熱不解者,小柴胡隨症增損,或人參敗毒散,皆可出入用之。斑出嘔逆者,必用陳皮、半夏、生薑、黃連之類。喘咳不止者,必用二母、栝蔞、黃芩、石膏之類。咽痛者,必用連翹、牛蒡、元參、升麻、桔梗、甘草之類。斑出而毒盛者,必用犀角、大青、元參、山梔、石膏、黃連、黃芩、黃柏、知母之類。北方謂之紅眼兒瘡氣。又避忌香臭,恐觸之也。凡斑已出未出,切不可便投寒涼之劑,以攻其熱,並飲涼水等,恐傷胃氣,先作嘔吐也。又不可發汗攻下,虛其表裡之氣,其害尤甚也。若脈弱者,必先有房事,要在審問之。如有夾陰者,必先助真氣為要也。三曰溫毒發斑者。活人云:初春,病人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者是也。冬時觸冒寒毒,至春始發。初病在表,或已汗吐下,而表症未罷,毒氣未散,以此發斑。宜用黑膏。又有冬日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末即病,或春被積寒所折,毒不得泄,至天暖,溫毒始發斑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清汁。宜葛根橘皮湯。大抵冬應大寒而反大暖,人感此不正之氣而為病者,名冬溫。若發斑,即名溫毒。治例與時氣同。但溫毒發斑尤甚耳。黑膏、元參升麻湯、犀角大青湯、人參化斑湯,選用。凡溫病發於春,熱病發於夏。若出斑者,治與傷寒同也。此由怫鬱之熱自內發外,亦非輕也。四曰陽毒發斑者。其候狂言下利,咽痛,面赤斑如錦紋者。陽毒升麻湯、大青四物湯、人參化斑湯、梔子仁湯,選用。五曰內傷寒者。因暑月得之。先因傷暑,次食冷物,並臥冷處。內外皆寒,逼其暑火,浮游於表而發斑也。海藏治完顏小將軍病寒熱間作,有斑三五點。

白話文:

這是因為時疫之氣引起的。感染後會感到怕冷、發高燒、身體僵硬、可能想吐、咳嗽或氣喘、胸悶、煩躁、坐立難安、頭痛、鼻子乾燥、呻吟無法入睡。這些都是出斑的徵兆。先用紙燈照看病人的臉部、胸膛、四肢、背部,如果出現紅點,就是發斑。易老說,凡是皮膚上出現大的紅點,就叫「斑」;皮膚裡面出現小的紅點,沒有突出來的,就叫「疹」。「疹」比較輕微,「斑」比較嚴重。一般來說,發出來的斑點顏色鮮紅、分佈稀疏是吉兆;如果發出來的斑點像針頭一樣密集、顏色紫黑,就是凶兆;如果斑點雜有黑色,就難以醫治。

有些病情來得快,發燒一兩天就出斑;有些病情來得慢,發燒四五天才出斑。治療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病人原本的體質是虛弱還是強壯,把脈時以脈搏有力還是無力為主。如果脈搏微弱、體質虛弱,必須先用三白湯加上人參來幫助恢復元氣。然後觀察斑點是否想出來卻還沒完全透發出來,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如果病人腸胃虛弱,體質虛,可以用升麻解毒湯、四君子湯一起服用,稱為「升君湯」。如果斑點出不來,可以用直指方再加上紫草茸。

如果疹子或斑點剛出現,同時有表症,例如怕冷發燒、頭痛骨頭痛、四肢僵硬、胸悶,可以用三因加味羌活散,或是加上紫草。如果斑點很密集、喉嚨不舒服,可以用犀角消毒飲、元參升麻湯。凡是出斑,脈搏跳動快而有力,感到口渴,可以用人參化斑湯。如果發燒或時冷時熱,持續不退,可以用小柴胡湯,隨著病情變化增減藥材,或者用人參敗毒散,都可以調整使用。如果出斑後想吐,必須用陳皮、半夏、生薑、黃連之類的藥材。如果氣喘咳嗽不停,必須用知母、貝母、栝蔞、黃芩、石膏之類的藥材。如果喉嚨痛,必須用連翹、牛蒡、元參、升麻、桔梗、甘草之類的藥材。如果出斑後毒性很強,必須用犀角、大青、元參、山梔、石膏、黃連、黃芩、黃柏、知母之類的藥材。

北方人稱這種病為「紅眼兒瘡氣」。還要避免接觸有香味或臭味的東西,以免病情加重。凡是斑點已經出或還沒出時,絕對不可以立刻使用寒涼的藥材來降低熱度,也不可以喝涼水之類的,以免傷害腸胃,反而引起嘔吐。更不可以發汗或攻下,使身體內外的氣更加虛弱,這樣造成的傷害會更嚴重。如果脈搏虛弱,必須先問問病人是否之前有過性行為,必須仔細詢問。如果有其他因素夾雜,必須先幫助病人恢復元氣。

另外,還有一種是「溫毒發斑」。據說,初春時,病人肌肉出現像錦緞花紋一樣的斑點和隱疹,並且會咳嗽、胸悶、只想吐,就是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冬天感染了寒毒,到春天時才發病。剛開始病在體表,可能已經用過發汗、催吐、瀉下的方法,但表面的症狀還沒消失,毒氣還沒散開,就會發斑。這種情況適合用黑膏。還有一種情況是冬天天氣溫暖,人們感染了不正常的氣,在冬天末期就發病,或是春天時被積寒所影響,毒素無法散發,等到天氣變暖,溫毒才開始發作,出現像錦緞花紋一樣的斑疹,並且會咳嗽、胸悶、吐清液,這種情況適合用葛根橘皮湯。

一般來說,冬天應該很冷卻反而很暖,人因此感染了這種不正常的氣而生病,叫做「冬溫」。如果出現發斑,就叫做「溫毒」。治療方式和一般的時疫相同,只是溫毒發斑的情況會更嚴重。可以使用黑膏、元參升麻湯、犀角大青湯、人參化斑湯等,選擇適合的藥方。凡是在春天發作的溫病,夏天發作的熱病,如果出現發斑,治療方法就和傷寒一樣。這是因為身體內部的鬱熱從內向外發散,也不是輕微的疾病。

還有一種是「陽毒發斑」。這種情況的症狀是胡言亂語、拉肚子、喉嚨痛、臉色潮紅、斑點像錦緞花紋,可以使用陽毒升麻湯、大青四物湯、人參化斑湯、梔子仁湯等,選擇適合的藥方。

還有一種是「內傷寒」。這種病是因為夏天得的,一開始是因為中暑,然後又吃了冷的食物,並且睡在寒冷的地方,導致體內外都寒冷,將暑熱逼到體表而發斑。海藏曾經治療完顏小將軍,他生病時冷熱交替,出現了三五個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