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二 (2)
卷十二 (2)
1. 痞滿
【目】陶華曰。痞者因太陽症。當服麻黃湯。而誤用承氣下之。而成痞滿。此因虛邪留滯。若欲下之。必待表症罷而後可宜。小柴胡加枳桔湯。
【綱】仲景曰。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龍骨牡蠣湯主之。
【目】鰲按。此妄下。熱邪內攻。以致亡陰之變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目】樓英曰。此屢妄下。兩候之久。柴胡症仍在。因其人不虛。故樞機有主。而不致成壞病。與小柴胡湯和之。表症雖或已罷。而內尚不解。以前此妄下之藥。但去腸胃有形之物。而不能泄胸中氣分之結熱也。急者。滿也。但滿而不痛。即是痞也。
白話文:
陶華說,痞這個病是因為太陽病,本來應該服用麻黃湯,卻錯誤地使用了承氣湯來攻下,導致形成了痞滿。這是因為虛邪之氣滯留在體內。如果想要用藥攻下,必須等到表症消失後才可以。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加上枳桔湯。
張仲景說,傷寒病發病八九天,如果用藥攻下,會出現胸悶、煩躁、驚恐、小便不順暢、胡言亂語、全身沉重、無法翻身的症狀,這時候應該用柴胡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我認為,這是因為錯誤地使用了攻下藥,導致熱邪內攻,造成陰液耗損的變化。
張仲景說,太陽病過了十多天,反而兩三次地用藥攻下,之後四五天,柴胡症狀仍然存在。這種情況應該先給予小柴胡湯,如果出現嘔吐不止、心下急迫、鬱悶煩躁的症狀,表示病情還沒有解除,應該使用大柴胡湯攻下才能痊癒。
樓英說,這是因為多次錯誤地使用攻下藥,時間已經很久了,柴胡症狀仍然存在。這是因為患者體質不虛弱,所以身體的樞機功能仍然正常運作,沒有發展成更嚴重的病症。應該先用小柴胡湯調和,即使表症可能已經消失,但內在的病情仍然沒有解除。之前錯誤使用的攻下藥,只清除了腸胃中有形的物質,卻無法疏泄胸中氣機鬱結的熱。急,在這裡指的就是滿。如果只感到滿悶而不感到疼痛,就屬於痞。
2. 脅滿腹痛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邪氣傳裡。必先自胸而脅。以次經心腹而入胃也。是以胸滿多帶表症。脅滿多帶半表裡症。如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又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二者屬表。須汗之。蓋胸中至表尤近也。及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已。
經曰。設胸滿脅痛者。及胸脅滿不去者。與夫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往來寒熱。脈沉緊者。俱宜小柴胡和解之。大抵邪初入里。尚未停留為實。但鬱積生滿者。和解斯可矣。若留於胸中。聚而為實者。又非吐下之不可已。如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
梔子豉湯。若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瓜蒂散。二者均是吐劑。又當知梔豉吐虛煩客熱。瓜蒂吐痰實宿食也。
鰲按。此言傷寒五六日中風者。乃本傷寒病。至五六日更中風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陶華曰。胸滿者。胸膈間氣塞滿悶也。非心下滿。脅滿者。脅肋下氣填脹滿也。非腹中滿。蓋凡邪自表傳裡。必先胸至脅以至心腹入胃也。
柯琴曰。身熱惡風。頸項強。桂枝症未罷。脅下滿。已見柴胡一症。便當用小柴胡去參、夏。加桂枝、栝蔞以兩解之。不任桂枝而主柴胡者。從樞故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張云岐曰。此是邪從少陽而入陽明者。何以見之。潮熱者。陽明症也。然陽明猶未實也。又何以見之。曰。大便溏。小便自可。豈有胃已實而二便如此者乎。胸脅苦滿。而用小柴胡和之。使熱邪仍自少陽而解。可不復入陽明也。
鰲按。前條四五日。身熱惡風項強。與脅滿齊見。是太陽少陽並病也。此條潮熱便溏。小便自可。與脅滿齊見。是陽明少陽合病也。若云傳入。則必先有太陽陽明之症。然後漸見少陽症矣。此不可不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目】王履曰。不大便。屬陽明。然脅下硬滿而嘔也。不猶在少陽部分乎。至舌上起有白苔。則全由痰飲溢於上焦也。
【綱】仲景曰。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用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胸脅滿。以邪氣初入里。未停留。為濕氣痰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可矣。若腹中急痛。邪漸入里矣。急痛者。即滿痛也。
白話文:
脅滿腹痛
**【總論】**張仲景說:傷寒病發病五六天,如果同時出現中風症狀,忽冷忽熱,胸部和兩側肋骨脹滿不適,不想吃東西,心煩想吐,或者只是心煩但不嘔吐,或者口渴,或者肚子痛,或者兩側肋骨下方感覺痞塞堅硬,或者心悸、小便不利,或者不口渴但身體微微發熱,或者咳嗽,這些情況都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詳述】**王肯堂認為:邪氣從體表傳入體內,一定會先從胸部傳到兩側肋骨,然後再經過心、腹,最後才進入胃部。所以,胸部脹滿通常還帶有表症,而兩側肋骨脹滿則多帶有半表半裡的症狀。如果瀉下後,脈搏加快,而且胸部脹滿,就應該用桂枝去芍藥湯。另外,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病,出現喘氣和胸部脹滿的症狀,就不能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應該用麻黃湯發汗。這兩種情況都屬於表症,需要用發汗來治療,因為胸部是離體表最近的地方。到了兩側肋骨脹滿的階段,就不能再用發汗的方法,只能用和解的方法來治療。
醫書上說:如果出現胸部脹滿、兩側肋骨疼痛,或者胸部和兩側肋骨脹滿不消退,以及原本的太陽病沒有好轉,反而傳入少陽經,導致兩側肋骨下方堅硬脹滿、想吐、忽冷忽熱、脈搏沉而緊,這些情況都適合用小柴胡湯來和解。總的來說,邪氣剛進入體內,還沒有停留下來形成實證,只是因為鬱積而導致脹滿,用和解的方法就可以治療。如果邪氣停留在胸部,聚積成實證,就必須用吐或下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反而會出現煩躁發熱、胸部悶塞的情況。
這時候,應該用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胸部痞塞堅硬、氣往上衝到咽喉導致呼吸困難,這是因為胸中有寒氣,要用瓜蒂散來治療。這兩種藥都是用來催吐的,但梔子豉湯適用於治療虛煩和客熱,而瓜蒂散則適用於治療痰實和宿食。
陶華認為:胸滿是指胸膈之間氣塞滿悶,不是心下滿。脅滿是指兩側肋骨下方氣體脹滿,不是腹部脹滿。一般來說,邪氣從體表傳入體內,一定會先從胸部到兩側肋骨,再到心腹,最後進入胃部。
柯琴認為:出現發熱、怕冷、脖子僵硬等症狀,這是桂枝湯的症狀還沒消失,同時出現兩側肋骨脹滿,這是柴胡湯的症狀。應該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半夏,加入桂枝、栝蔞根,以達到同時解表和解裡的目的。不主要用桂枝湯而主要用柴胡湯,是因為疾病的重點在半表半裡的樞機。
**【總論】**張仲景說:陽明病,出現發潮熱、大便溏瀉、小便正常,同時伴有胸部和兩側肋骨脹滿,應該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詳述】**張云岐認為:這是邪氣從少陽經傳入陽明經的表現。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潮熱是陽明病的症狀,但陽明病還沒有實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便溏瀉,小便正常,哪有胃部已經實化,而大小便卻是這樣的情況呢?出現胸部和兩側肋骨脹滿不適,用小柴胡湯來調和,使熱邪仍然從少陽經解散,不讓它再進入陽明經。
**【總論】**張仲景說:陽明病,兩側肋骨下方堅硬脹滿,不大便而且嘔吐,舌苔發白,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讓上焦氣機疏通,津液得以下行,胃氣平和,身體微微出汗就能痊癒。
**【詳述】**王履認為:不大便是陽明病的症狀,但兩側肋骨下方堅硬脹滿且嘔吐,說明疾病還在少陽的部位。如果舌頭上出現白苔,則完全是由於痰飲溢於上焦。
**【總論】**張仲景說:傷寒病,陽脈澀、陰脈弦,按照道理應該出現腹部劇烈疼痛。先用小建中湯治療,如果沒有效果,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詳述】**成無己認為:胸脅脹滿是因為邪氣剛進入體內,還沒有停留下來,是由於濕氣、痰液積聚而不通暢所導致的,因此用和解的方法就可以治療。如果出現腹部劇烈疼痛,說明邪氣逐漸深入體內。這裡的劇烈疼痛,就是指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