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首·總論 (20)

回本書目錄

卷首·總論 (20)

1. 表症

巧施雜合治法,將見正日虛,邪日固,皆拙工之過也。

鰲按:雜合病以亦有表症,故附此。

樓全善曰:凡外傷風寒者,皆先因動作煩勞不已,致內傷體虛,然後外邪得入。故一家之中,有病者,有不病者,由體虛則邪入,而體不虛則邪無隙可入而不病也。故傷寒為病,屬內傷者十居八九。後人泥於「傷寒無補法」一語,但見寒熱,不分虛實,一例汗下,必致夭傷者多矣。

白話文:

靈活運用多種綜合的治療方法,如果這樣做,將會發現病人的正氣一天天虛弱,而邪氣卻更加穩固,這都是醫術不精的過錯。

(編者)註:雖然是多種疾病夾雜的情況,但也可能會有表證,所以附在這裡說明。

樓全善說:凡是外感風寒的人,通常都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身體內在虛弱,然後外來的邪氣才能侵入。所以,一家人之中,有人生病,有人沒生病,就是因為體質虛弱的人邪氣容易入侵,而體質不虛弱的人,邪氣沒有空隙可入,所以不會生病。所以說,傷寒這種病,屬於內傷引起的佔了十分之八九。後人拘泥於傷寒不能用補法這種說法,只看到寒熱的症狀,不區分虛實,一律使用發汗或攻下的方法,必定會導致很多人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