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三 (2)
卷三 (2)
1. 百節疼痛
【綱】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加桂枝主之。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主之。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脈沉而細。本少陰脈。今太陽病而見此脈。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故相似。乃太陽之變脈也。濕流關節。故疼痛。太陽氣不宣。故煩。濕氣痹閉而不行。故脈應其象而沉細。太陽之脈。從風則緩。從寒則緊。從濕則細。傷上則浮。傷下則沉。當因症而合脈。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患者,關節疼痛且煩躁,脈象沉細,這稱為濕痹。傷寒病發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消退的,可用柴胡加桂枝治療。太陽病患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的,可用麻黃治療。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能屈伸,靠近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體微腫的,可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張兼善說,脈象沉細,是少陰脈的表現。現在太陽病患者出現這種脈象,是因為太陽與少陰是表裡關係,所以脈象相似,是太陽病的變脈。濕氣流注關節,所以疼痛。太陽氣機不宣暢,所以煩躁。濕氣痹阻不通,所以脈象沉細。太陽病的脈象,遇風則緩,遇寒則緊,遇濕則細,傷及上部則浮,傷及下部則沉。要根據症狀結合脈象來治療。
魏荔彤曰。傷寒六七日。宜傳裡矣。乃有半未離太陽之表。而半已微入少陽之裡者。惟不離太陽。故結胸之結。變而結於心下。復不正結而偏出。微入少陽兩側之界。因謂之支結。雖云帶少陽。實皆太陽表裡之症也。故用少陽柴胡之治。仍加太陽之桂枝。本條何以見太陽多少陽少也。
如正文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太陽之症有四。獨心下支結一症。侵入少陽。其實又系大小結胸之流派。惟以部位在少陽。故治少陽。正所以治太陽也。用柴胡加入桂枝者。猶如太陽之賊。侵少陽之界。用太陽之兵捕。協同少陽之兵捕。方可治太陽少陽兩界之賊寇也。
白話文:
魏荔彤說:傷寒病發六七天,應該要傳入裡證了。但是有些病人還有一半沒有脫離太陽表的症狀,而另一半已經微微進入少陽的裡證。因為沒有完全脫離太陽,所以結胸的症狀,轉而結在心下。而且不完全是正結,而是偏向一邊,微微進入少陽兩側的部位,因此稱為支結。雖然說帶有少陽的症狀,但實際上都是太陽表裡的病症。所以要用少陽的柴胡來治療,還要加入太陽的桂枝。
這一條為什麼能看到太陽多少陽少呢?
比如說患者發熱,微微惡寒,四肢節骨疼痛,微微嘔吐,這些都是太陽的症狀,只有心下支結這一症狀是侵入少陽的。實際上它還是大小結胸的流派,只是因為部位在少陽,所以治少陽,實際上也是在治太陽。用柴胡加入桂枝,就好像太陽的賊寇侵入少陽的疆界,我們要用太陽的兵力去捕捉,同時協同少陽的兵力去捕捉,才能夠治療太陽和少陽兩界的賊寇。
【綱】仲景曰。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肉煩疼。當發其汗也。
【目】柯琴曰。風寒本相因。必風先開腠理。寒得入經絡。緊者急也。即數也。緊以形象言。數以至數言。緊則為寒。指傷寒也。數則為熱。指發熱也。辭異而義同。故脈浮數浮緊者。皆是麻黃症。骨肉煩疼。即是風寒兩傷。營衛俱病。要之冬月風寒。本同一體。故中風傷寒。
皆惡風惡寒。營病衛必病。中風之重者。便是傷寒。傷寒之淺者。便是中風。不必在風寒上細分。須當在有汗無汗上著眼耳。
白話文:
張仲景說,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肉煩疼,應當發汗。
柯琴說,風寒本就相生相依,一定是風先打開腠理,寒才得以侵入經絡。緊是指脈象急促,數是指脈搏跳動頻繁,緊以形象形容,數以頻率形容。緊則為寒,是指傷寒;數則為熱,是指發熱。詞彙不同,意義相同,所以脈浮數、浮緊,都是麻黃證的表現。骨肉煩疼,就是風寒兩傷,營衛俱病。總之,冬月風寒,本為一體,所以中風傷寒,皆惡風惡寒,營病衛必病。中風嚴重的,就是傷寒;傷寒輕微的,就是中風。不必在風寒上細分,應該著重於是否有汗。
2. 筋惕肉瞤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太陽病。醫發汗。仍發熱惡寒。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目】朱肱曰。大凡發汗過多。即身瞤動振搖。虛羸之人。微發汗。便有此症。宜服真武湯。羸甚者。去芍藥。或少用之。有熱症。惡熱藥者。去附子。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發汗後,汗出卻不停止,病人仍然發熱,心悸,頭昏,身體顫抖,想抓地一樣。這時要服用真武湯。如果脈搏微弱,出汗怕風,就不能服用,服用會導致厥逆、筋惕肉瞤,這是因為逆了病情的緣故。太陽病,醫生發汗之後,病人仍然發熱怕冷,再用下瀉的方法,就會出現心下痞,表裡都虛,陰陽氣都耗竭,沒有陽氣則陰氣獨盛。如果再用燒針,就會因為胸悶,面色青黃,皮膚顫抖而難以治療。現在病人面色微黃,手足溫暖,則容易治癒。
朱肱說:總之,發汗過多就會導致身體顫抖搖晃。體弱的人,稍微發汗就會出現這種症狀,應該服用真武湯。體弱嚴重者,可以去掉芍藥,或者少用一些。如果有熱症,又怕熱藥的人,可以去掉附子。
楊士瀛曰。傷寒筋惕身瞤。發汗太過所致也。古人以真武湯主之。然真武湯能止其汗。而不能定其瞤。瞤者。動也。蓋汗多則傷血。血虛無以榮筋。筋愈急而四體百骸俱為之瞤。宜以四物去地黃加人參、半夏、茯苓、甘草作劑。以五靈脂為佐。入生薑、烏梅煎服。自有神效。此專主生血。生血乃以收汗也。
陶華曰。筋惕肉瞤者。非常常有之。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偏虛。筋肉失所養。故惕惕然跳。瞤瞤然動。非溫經助陽不能愈。仲景特設真武湯救之。或因發汗吐下後。表裡俱虛而有此狀者。此又逆之甚矣。
白話文:
楊士瀛曰:
傷寒時,筋惕身瞤,這是由於發汗過度所造成的。古人以真武湯來治療,但真武湯雖然能止汗,卻不能定住瞤動。瞤動指的是肌肉不停地跳動。這是因為出汗過多會損傷血液,血虛便無法滋養筋脈,筋脈愈加緊繃,四肢百骸就都會出現瞤動。因此,應該使用四物湯去地黃,再加上人參、半夏、茯苓、甘草製成藥方,以五靈脂為輔助藥材,加入生薑、烏梅煎服,自有神效。這個藥方專門用來滋生血液,滋生血液就能收斂汗液。
陶華曰:
筋惕肉瞤,并非时常发生。内经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发汗过多,津液枯竭,阳气偏虚,筋肉失去滋养,所以才会出现筋惕肉瞤,跳动不止。非得温经助阳才能治愈。仲景特地创制真武汤来救治此症。有些人是在发汗或吐下之后,表里俱虚而出现这种症状,这是逆转之象,更加严重。
柯琴曰。此條用真武湯。全在降火利水。重在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因心下悸所致。脈微弱而自汗出。是無陽也。是桂枝症。不可與大青龍。以中有麻黃、石膏也。服之則血氣不周於身。必筋惕肉瞤。因汗下後加燒針。以致虛煩。多汗傷血。故經脈動惕。燒針傷肉。故面青膚瞤。此亦半夏瀉心湯症也。
【綱】仲景曰。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目】魏荔彤曰。臍左屬肝。故肝虛風動為頭眩。肝藏血之臟。風動擾陰。故汗出不止也。筋惕肉瞤者。肝主筋。血主肉。俱因氣虛而振振惕瞤也。
白話文:
柯琴說,這個情況應該用真武湯,目的是降火利水。主要症狀是發熱心慌,頭暈眼花,這是因為心慌引起的。脈象微弱,而且自汗,說明沒有陽氣,是桂枝證,不能和青黛一起用,因為青黛中含有麻黃和石膏,服用後會導致血氣不流通,出現筋惕肉瞤的現象。如果在汗出之後再用燒針,會導致虛煩、多汗傷血,因此經脈跳動,燒針也會傷肉,所以臉色青白,皮膚發麻,這也是半夏瀉心湯的症狀。
仲景說,氣血運行不暢,偏向左側,不能發汗,發汗會導致頭暈,汗出不止,筋惕肉瞤。
魏荔彤說,肚臍左側屬肝,因此肝虛風動會導致頭暈。肝臟藏血,風動擾亂陰氣,所以汗出不止。筋惕肉瞤是因為肝主筋,血主肉,氣虛導致的。
陶華曰。此候最逆。先宜防風白朮牡蠣湯。次服小建中湯。十救一二。
白話文:
陶華說,這種症狀最為不利,首先應該服用防風、白朮和牡蠣湯。接著,可以服用小建中湯。大約能夠拯救二分之一的病患。
3. 附錄筋骨四肢辨
李杲曰。內傷等病。是心肺之氣。已絕於外。必怠惰嗜臥。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熱傷元氣。脾主四肢。既為熱所乘。無氣以動。經云。熱傷氣。又云。熱則骨消筋緩。此之謂也。若外傷風寒。是腎肝之氣已絕於內。腎主骨為寒。肝主筋為風。自古腎肝之病同一治。以其遞相維持也。
故經言膽主筋。膀胱主骨是也。或中風。或傷寒。得病之日。便著床枕。非扶不起。筋骨為之疼痛。不能動搖。乃形質之傷。經云。寒傷形。又云。寒則筋攣骨痛。此之謂也。
白話文:
李杲說:內傷等病,是心肺之氣已經消散於外,必然會感到怠惰嗜睡,四肢沉重困乏無力。這是因為熱邪傷了元氣。脾臟主管四肢,既然被熱邪侵襲,就沒有氣力來活動。經書中說:「熱傷氣。」又說:「熱則骨消筋緩。」這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外傷風寒,是腎肝之氣已經消散於內。腎臟主管骨骼,為寒邪所傷;肝臟主管筋脈,為風邪所傷。自古以來,腎肝之病治療方法相同,是因為它們相互依存。
所以經書中說:「膽主筋」、「膀胱主骨」,就是這個道理。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患病之初就必須臥床休息,非他人扶持無法起身,筋骨疼痛難忍,無法活動。這是因為形體受到損傷。經書中說:「寒傷形。」又說:「寒則筋攣骨痛。」這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