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三 (1)
卷三 (1)
1. 身搖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目】喻昌曰。心下逆滿。氣上衝胸。塞湧於膈。所以起則頭眩。脈見沉緊。明系飲中留結外邪。若但發汗以強解其外。外雖解而津液盡竭。反足傷動經脈。有身為振搖之患。蓋人身經脈。賴津液以滋養。吐下而津液一傷。發汗而津液再傷。令經脈失養而身搖。故遇此等症。
不得不重在表。此症外邪已散。止存飲中之邪。故以桂枝加入制飲藥內。俾之邪盡散。津液得以四布。而滋養其經脈。千百年來。孰窺其批卻導窾之妙乎。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人如果經過嘔吐或瀉下之後,心下滿悶,氣逆上衝胸,起來時頭昏眼花,脈沉緊,發汗就會傷及經脈,身體搖晃。治療要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喻昌說,心下滿悶、氣逆上衝胸,氣塞於膈,所以起來時頭昏眼花,脈沉緊,這是因為體內有飲邪停留,並且有外邪入侵。如果單純發汗來強行解表,外邪雖解,但津液會耗竭,反而會傷及經脈,導致身體搖晃。這是因為人體經脈依靠津液滋養,嘔吐瀉下損傷津液一次,發汗又損傷津液二次,導致經脈失養,身體搖晃。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不能只顧著解表。因為外邪已經散了,只剩下體內的飲邪,所以要用桂枝加入制飲藥中,讓邪氣完全散去,津液得以布散,滋養經脈。千百年來,誰能了解這個透徹的治療妙法呢?
魏荔彤曰。沉則為里。緊則為寒。是裡虛陽微。而陰邪為患也。原在經絡之症。誤吐誤下。乃為在臟腑之症矣。復不從里治。而又發汗以傷動其經絡之表。衛外之陽。亦自汗出而虛。身為振搖。亡陽之兆也。仲師以苓桂術甘內治其沉緊。陰寒上逆之邪可除。外治其振搖。表虛惡寒之象可止。
四物俱投陽分。治表裡陰邪至當之劑也。方喻皆謂挾飲為患。不知陰邪內盛。有飲固然。無飲亦然。飲或因陰盛而起。非飲獨為病。陰消而飲亦安。非飲自為安也。則亦不必論列於飲矣。
鰲按。喻氏留飲之論。未嘗不是本條病因。而魏氏專主陰邪內盛。包括留飲。見理自更圓通。夫世固有飲家而患本條之症者。則知喻氏非盡謬理也。亦有非飲家而犯本條之症者。則知魏氏為尤當也。故並存之。
白話文:
魏荔彤曰:
沉則為裡,緊則為寒,這是裡虛陽微,而陰邪作祟。原本是經絡上的症狀,誤吐誤下,就變成臟腑上的症狀了。再不從裡治療,又用發汗的方法傷了經絡的表,衛外的陽氣也隨汗液流失而虛弱,身體搖搖欲墜,是陽氣耗損的徵兆。仲師以苓桂術甘內治其沉緊,陰寒上逆的邪氣可以消除;外治其振搖,表虛惡寒的現象可以止住。
四物俱投陽分,治療表裡陰邪的藥方恰當。方喻皆謂挾飲為患,不知陰邪內盛,有飲固然,無飲亦然。飲可能是因陰盛而起,非飲獨為病,陰消而飲亦安,非飲自為安也,則也不必論列於飲矣。
鰲按:
喻氏留飲之論,並非完全沒有道理,是本條病因之一。而魏氏專主陰邪內盛,包含留飲,見解更加圓通。世上確實有因為留飲而患本條之症者,說明喻氏並非完全謬誤。但也有非留飲而犯本條之症者,則證明魏氏的觀點更為恰當。所以兩者都應該保留。
2. 身癢
【綱】仲景曰。太陽病。八九日。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合半湯。
【目】朱肱曰。不可更汗吐下。小柴胡湯主之。若反重發汗。則氣虛。必兩耳聾無聞。素無熱人。可芍藥甘草附子湯。有熱人可黃耆建中湯。
柯琴曰。八九日。是當解未解之時。陰陽俱虛。當調其陰陽。若其人熱多寒少。面色正赤者。是陽氣怫鬱在表。不得越出。當汗不汗。其身必癢。八九日來。正已虛。邪未解。不可汗。又不可不汗。故立此法。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在發病的第八、九天,脈搏微弱且怕冷,這是陰陽都虛弱了,不能再發汗、催吐或瀉下。如果臉色反而有發熱的紅潤,表示病情還沒有要好轉,因為沒有稍微出點汗,身體一定會發癢。這種情況應該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熬湯服用。
朱肱說:不能再發汗、催吐或瀉下,應該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反覆發汗,就會導致氣虛,必然會出現兩耳聾聽不見的症狀。如果平時體質不熱的人,可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如果體質本來就熱的人,可以用黃耆建中湯。
柯琴說:發病的第八、九天,是病情應該要好轉但還沒好轉的時候,陰陽都虛弱,應該要調和陰陽。如果病人熱多寒少,臉色紅赤,這是陽氣鬱結在表層,不能透發出來,應該出汗卻出不了汗,身體一定會發癢。第八、九天已經很虛弱了,邪氣還沒解除,不能發汗,但也不能不發汗,所以才制定了這個治療方法。
3. 身疼
【綱】仲景曰。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主之。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目】朱肱曰。尺脈遲者。先以小建中湯以養之。
王肯堂曰。體痛。乃六經俱有之症。有表有里。有寒有熱。有風有濕。如太陽傷寒。榮血不利身疼者。宜發汗。若汗後脈沉遲體痛者。又宜溫之。中暍身疼者。白虎湯解之。裡寒外熱身疼者。先與救里。而後攻表。寒在三陰。則脈沉身疼。寒在三陽。則一身支節煩疼。四逆柴胡。可不辨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可能已經發燒,也可能還沒發燒,一定會怕冷、全身疼痛、嘔吐反胃,脈象陰陽都緊的,就叫做傷寒。太陽病,頭疼發燒,身體、腰部、骨節疼痛,怕風,沒有汗卻喘不過氣的,可以用麻黃來治療。太陽病,脈象浮緊,沒有汗,發燒,身體疼痛,八九天還沒好,表症還在,就應該要發汗,麻黃湯可以治療。脈象浮緊的,通常會身體疼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尺脈遲緩,就不能發汗,因為營氣不足,血少。
朱肱說,尺脈遲緩的,先用小建中湯來滋養。
王肯堂說,身體疼痛是六經都會有的症狀,有表症有裡症,有寒症有熱症,有風症有濕症。比如太陽傷寒,營血運行不暢導致身體疼痛的,就應該發汗。如果發汗後脈象沉遲,身體還是疼痛,就要溫補。中暑導致身體疼痛的,用白虎湯來治療。裡寒外熱導致身體疼痛的,先救裡,再攻表。寒氣在三陰經,就會脈象沉,身體疼痛。寒氣在三陽經,就會全身關節疼痛,四逆柴胡湯就可以治療,難道不能辨別嗎?
太陽身痛。但拘急。耳中濕。身痛不可轉側。陰毒身痛。體勢沉重。宛如被杖。以此別之。發熱惡寒身體痛者。屬太陽。麻黃湯、大青龍湯是也。若兼心下支結。柴胡加桂枝。若兼下利清穀腹脹。先以四逆溫里。後以桂枝發表。若尺遲血少。營氣不足也。活人先以小建中湯養血。
俟尺脈回。卻用柴胡等湯劑解之。按熱多寒少。尺脈沉遲者。榮血不足。黃耆建中湯。夫血不足而用黃耆者。黃耆味甘。加以甘草。大能生血。此仲景妙法。蓋稼穡作甘。甘能補胃。胃為氣血之海。血所從以生。又經云。無陽則陰無以生。以甘益胃而生血。旨哉。今人但知參、耆為氣藥。
白話文:
太陽病引起的疼痛,感到僵硬且急迫,耳中濕潤,疼痛難以翻身,屬於陰毒導致的疼痛,身體沉重,如同被杖打一樣。這種情況可以用來區分太陽病:發熱、惡寒、身體疼痛,屬於太陽病,可用麻黃湯、大青龍湯治療。若同時伴隨心下支結,可用柴胡加桂枝。若同時伴隨下利清穀腹脹,先用四逆溫里,後用桂枝發表。若尺脈遲緩、血少,說明營氣不足,應先用小建中湯養血。
待尺脈恢復後,再用柴胡等湯劑解表。觀察到發熱多、寒少、尺脈沉遲的情況,說明榮血不足,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治療。血不足而使用黃耆的原因是黃耆味甘,加上甘草,能生血。這是仲景的妙法,因為五穀作物味甘,甘能補胃,胃是氣血之海,血從此生發。又經書上說,無陽則陰無以生,用甘味益胃而生血,實在精妙。如今有些人只知道人參、黃耆是氣藥。
故表而出之。
柯琴曰。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蓋寒邪凝不遽發。非若風邪易於發熱也。然不論已未發熱。而惡寒體痛嘔逆之症。陰陽俱緊之脈。先見即可斷為太陽之傷寒。而非中風矣。寒邪外束。故體痛。寒邪內侵。故嘔逆。太陽主一身之表。風寒外束。陽氣不伸。故一身盡疼。此麻黃八症頭痛發熱惡風。同桂枝症。無汗身疼。同大青龍症。本症重在發熱身疼無汗而喘。
鰲按。法者。脈法也。以浮緊之脈法言。當身痛。宜發汗。然必三部浮緊。乃可發汗。今浮緊之脈。雖見寸口。而尺中遲。則不得主發汗之法矣。且尺主血。血少而尺遲。雖發汗亦不能作汗。不但身疼不除。必至有亡血亡津之變。
白話文:
因此要從表面表現來判斷病症。
柯琴說:太陽病,通常在一天或兩天內發作。這是因為寒邪凝結,不容易發作,不像風邪容易引起發熱。但是,無論是否已經發熱,只要出現惡寒、體痛、嘔逆的症狀,以及陰陽俱緊的脈象,就可以斷定為太陽傷寒,而不是中風。寒邪外束,所以體痛;寒邪內侵,所以嘔逆。太陽主一身之表,風寒外束,陽氣不伸,所以全身疼痛。這種麻黃八症的頭痛發熱惡風,與桂枝症相同;無汗身疼,與大青龍症相同。本症的主要特徵是發熱身疼無汗且喘。
鰲按:法指的是脈法。根據浮緊脈來判斷,當身痛時,應該發汗。但是必須三部浮緊,才能發汗。現在浮緊脈雖然見於寸口,但是尺中遲緩,則不能用發汗的方法。而且尺主血,血少而尺脈遲緩,即使發汗也無法出汗,不僅身痛無法消除,還會導致亡血亡津的變化。
【綱】仲景曰。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汗後身痛。邪氣未盡也。脈沉遲。營血不足也。經云。其脈沉者。營血微也。又云遲者。營氣不足。血少故也。與桂枝以解未盡之邪。加參、芍、姜以益不足之血。
朱肱曰。小建中湯。兼治汗後身疼。脈沉而遲者。若霍亂吐瀉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少與桂枝湯即愈。金匱要略云。瘡家雖身體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張元素曰。經言表邪盛。脈浮而緊。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況身疼皆系表邪未盡。此又加人參、芍藥、生薑以益血。何也。予曰。表邪盛則身疼。血虛則身亦疼。其脈浮緊者。邪盛也。其脈沉遲者。血虛也。盛者損之則安。虛者益之則愈。仲景凡言發汗後。以外無表症。
白話文:
張仲景說,出汗後身體疼痛,脈象沉遲的,可以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的新加湯來治療。
成無己說,出汗後身體疼痛,是因為邪氣尚未完全消散,脈象沉遲,是因為營血不足。經書說,脈象沉的,是營血微弱,又說脈象遲的,是營氣不足,血少造成的。所以用桂枝來解除尚未消散的邪氣,加上人參、芍藥、生薑來補充不足的血液。
朱肱說,小建中湯也治出汗後身體疼痛,脈象沉而遲的。如果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停止了,但身體疼痛不止,少量服用桂枝湯就能治癒。《金匱要略》說,瘡病患者即使身體疼痛,也不能發汗,出汗就會痙攣。
張元素說,經書上說表邪盛,脈象浮而緊,就會導致身體疼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何況身體疼痛都是因為表邪尚未完全消散,所以這裡又加入了人參、芍藥、生薑來益血。為什麼呢?我說,表邪盛會導致身體疼痛,血虛也會導致身體疼痛。脈象浮緊的是邪盛,脈象沉遲的是血虛。盛者要減弱它才能安,虛者要補充它才能愈。張仲景所有提到出汗後,如果沒有外表的症狀,…
里無熱症。止余身疼一事而已。若脈稍浮盛。則為表邪未盡解。今言脈沉遲。此血虛致然也。故加三味以益血。
【綱】仲景曰。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清便自調。身體痛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目】柯琴曰。寒邪在表而妄下之。移寒於脾。下利完穀。胃陽已亡。身疼未除。是表裡皆困。身疼猶有表邪也。然當舍表而救里。里症既瘥。表症仍在。救表亦不容緩。身疼本麻黃症。而下利清穀。腠理之疏可知。必桂枝湯和營衛而痛自解。故不曰攻而仍曰救。救表仍合和中也。
白話文:
患者沒有裡熱症狀,只是身體疼痛而已。脈象稍微浮盛,表示表邪尚未完全解除。現在脈象沉遲,這是因為血虛所致。因此加入三味藥來補血。
溫中之後。仍可用桂枝湯。其神乎。下利而腹尚脹滿。即伏清穀之機。先溫其里。不待其急而始救也。里和而表不解。可專治其表。故不曰救而曰攻。吐利是臟腑不和。非桂枝湯所治。止後而身痛不休。是營衛不和。非麻黃湯所宜和解其外。惟有桂枝之法消息其宜。更有小與之法也。
【綱】仲景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寒冷所致也。
問曰。值天陰雨不止。風濕相搏。一身盡疼。法當汗出而解。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解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風濕俱去也。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面色如熏黃。
白話文:
溫暖脾胃之後,依然可以服用桂枝湯,效果神奇。如果腹瀉但腹部仍然脹滿,說明是寒氣積聚在體內的表現。要先溫暖內臟,不用等到病情加重才開始治療。內臟溫暖後,如果表證依然沒有解除,就可以專門治療外感。所以不用說「救治」,而是說「攻邪」。嘔吐和腹瀉是臟腑失調的表現,不屬於桂枝湯的治療範圍。如果腹瀉止住後,身體疼痛不休,說明是營衛不和,不適合用麻黃湯來解表。只有桂枝湯可以根據情況,緩解症狀。此外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可以配合使用。
張仲景說,病人全身疼痛,發熱,下午病情加重,這叫做風濕。這種病是因汗出受風,或者長期受寒所致。
有人問,遇到連綿陰雨,風濕交加,全身疼痛,應該出汗來解表。醫生說可以發汗,但發汗後病情沒有緩解是什麼原因呢?回答說,如果發汗過多,風濕就會一起排出。濕邪侵入人體,就會全身疼痛、發熱、面色發黃。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虛浮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傷寒與中風家。至七八日再經之時。則邪氣都在裡。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數多。復身體痛。煩。不能自轉側者。風濕相搏也。煩者。風也。疼者。濕也。經曰。風則浮虛。脈經曰。脈來澀者。為病寒濕也。不嘔渴。里無邪也。脈得浮虛而澀。身疼煩。知風濕俱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以散表中風濕。
白話文:
傷寒發病八九天,風寒濕邪相互交雜,身體感到煩躁疼痛,無法自行翻身,不嘔吐也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可以用桂枝附子湯治療。如果病人大便乾燥,小便通暢,可以用去桂加白朮湯治療。
成無己說,傷寒和中風患者,到了七八天再次發病時,邪氣已經深入體內,身體一定不會感到痛苦疼痛,現在有很多患者又開始身體疼痛、煩躁,無法自行翻身,這是風寒濕邪相互交雜造成的。煩躁是風邪的表現,疼痛是濕邪的表現。經書說,風邪導致脈象浮虛,脈經說,脈象澀滯是寒濕邪氣入侵的表現。不嘔吐也不口渴,說明體內沒有邪氣。脈象浮虛而澀,身體疼痛煩躁,說明風寒濕邪都在經絡中。用桂枝附子湯散寒祛風,治療風寒濕邪。
李杲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者。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升麻、藁本、蒼朮治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諸風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也。麻黃復煎湯。治陰室中汗出。懶語。四肢困倦乏力。走注疼痛。乃下焦伏火。不得升浮。而躁熱汗出。一身疼痛。蓋風濕相搏也。以麻黃髮汗。
漸漸發之。在經者。亦宜發汗。況值季春之月。脈緩而遲。尤宜發之。令風濕去而陽氣升。困倦乃退。血氣俱得生旺也。
白話文:
李杲說:風濕相互搏擊,導致全身疼痛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羌活、防風、升麻、藁本、蒼朮來治療。如果病症消失,就不要再服用。因為這些祛風藥物會損害人體元氣,反而加重病情。
麻黃可以煎湯服用,用來治療陰室中出汗、懶言、四肢困倦乏力、疼痛游走等症狀。這些症狀是下焦伏火,無法升浮,導致躁熱汗出、全身疼痛,這是風濕相互搏擊所致。用麻黃發汗,可以逐漸將風濕之邪發散出去。
如果風濕之邪已經侵入經絡,也應該發汗治療。特別是在季春之月,脈象緩慢,更應該發汗,讓風濕之邪去除,陽氣上升,困倦感消除,血氣都能得到生長旺盛。
王好古曰。神術湯。治風濕惡寒脈緊無汗。白朮湯。治風濕惡寒脈緩有汗。上二術湯治風濕。又當隨症加減。其法。詳在二湯之後。
閔芝慶曰。汗出當風寒。則汗不得越。久留骨節。故一身盡痛。元府反閉。故發熱。日晡為陽明之時。太陰濕土。鬱而不伸。故劇。此雖傷於濕。而實因於風寒也。金匱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凡濕不得泄。熱不得越。則身黃。若傷寒發黃時。身疼已解。此濕流關節。故不解也。須用五苓散以除其濕。
鰲按。風濕身疼。與傷寒身疼。各不同。蓋傷寒身疼無止時。風濕身疼。多在日晡時發。若更遇陰雨。與天氣相合。則疼更甚。亦不必拘於日晡時矣。
白話文:
王好古說:「神術湯用來治療風濕惡寒、脈緊無汗;白朮湯用來治療風濕惡寒、脈緩有汗。這兩種湯劑都可以治療風濕,但要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詳細用法在兩個湯劑的說明之後。」
閔芝慶說:「汗出遇風寒,汗液無法正常排出,久留骨節,所以全身疼痛。元氣無法流通,所以發熱。日晡時分是陽明經旺盛的時候,太陰脾土濕氣鬱結無法舒展,所以疼痛加劇。雖然是濕邪傷人,但實際上是風寒引起的。金匱要略使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凡是濕氣無法排出,熱氣無法散發,就會出現皮膚發黃。如果傷寒發黃,而身體疼痛已經緩解,這是因為濕氣流入關節,所以疼痛不消。需要用五苓散來去除濕氣。」
鰲按:風濕引起的疼痛和傷寒引起的疼痛不同。傷寒引起的疼痛沒有止境,而風濕引起的疼痛多在日晡時分發作。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就會加重疼痛,也不一定拘泥於日晡時分了。
【綱】仲景曰。太陽中暑者。身熱疼重而惡寒。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太陽中暑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下之。則淋。
【目】柯琴曰。中暑者。與傷寒迥別。而亦有因於傷寒者。太陽之氣。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冬之傷寒。傷於天之寒風。夏之傷寒。傷於地之寒水。脈微亡陽。脈弱發熱。此身熱脈微。本是暑傷於氣。而疼重惡寒。實由於寒水沐浴。留在皮膚而然。亦是傷寒所致耳。宜五苓散、藿香飲之類。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中暑的人,身體發熱、沉重、疼痛,而且怕冷,脈搏微弱。這是因為夏天喝了冷水,水進入皮膚而造成的。太陽中暑的人,會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搏弦細、虛弱、遲緩,小便量少,皮膚微微發抖,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就會發熱,嘴巴張開,前排牙齒乾燥。如果發汗,怕冷的症状會加重;如果用溫針灸,則發熱的症状會加重;如果瀉下,則會導致尿頻。
柯琴說,中暑和傷寒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中暑是因為傷寒引起的。太陽之氣,在天上是寒氣,在地下是水氣。冬天傷寒,是受了天上的寒風;夏天傷寒,是受了地上的寒水。脈搏微弱,陽氣衰弱,脈搏虛弱,發熱,這是因為暑氣傷了身體的陽氣。而身體疼痛、沉重、怕冷,則是因為寒水浸泡了皮膚造成的,也是傷寒引起的。應該服用五苓散、藿香飲等藥物治療。
弦細芤遲。不得連讀。言中暑夾寒之脈。或微弱。或弦細。或芤遲。皆是虛脈。以此等而見發熱惡寒身重疼痛等症。雖當炎夏。而虛寒可知。東垣用補中益氣湯。深合仲景心也。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以真武湯救之。
【目】方中行曰。末以真武湯救之六字。黃氏正之。以原文為傳寫之誤。甚是。當從之。蓋既曰不可服。服之為逆。則安得又復有大青湯主之之文。故黃氏正以真武湯是也。
白話文:
脉象细小而无力,脉搏迟缓,不能连续地跳动。这说明患者中暑的同时夹杂着寒气,脉象可能是微弱、细小或迟缓,都是虚脉的表现。如果患者出现发热、怕冷、身体沉重、疼痛等症状,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说明体内虚寒。东垣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完全符合仲景的医理。
仲景说,太阳中风,脉象浮紧,发热怕冷,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用大青龙汤治疗。如果脉象微弱,汗出怕风,则不可服用,服用会造成厥逆、筋惕肉瞤,这是逆治。要用真武汤救治。
方中行认为“末以真武汤救之”六个字是抄写错误,黄氏纠正了这个错误,非常正确。既然说不可服用,服用会造成逆治,怎么还会说大青龙汤主治呢?所以黄氏的纠正用真武汤是正确的。
魏荔彤曰。既曰中風。又曰脈浮緊。浮為在表。緊為寒邪。則是閤中風與寒邪在表為一症也。更見發熱惡寒。身疼。不汗出煩躁諸症。大率傷寒之症多。然言太陽中風。而中風諸症亦在矣。主以大青龍。仍傷寒麻黃髮汗之義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他條脈浮緊發熱無汗而自衄愈。純是寒邪傷營。猶輕微也。此竟身疼痛。則寒傷者重矣。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因以麻黃湯發汗。微除而不全除。其人發煩目瞑者。非麻黃治寒邪不效。必少帶中風之陽邪。故用麻黃辛熱。至於發煩目瞑。劇者更必衄血也。
白話文:
魏荔彤認為,既然稱為中風,又說脈浮緊,浮在表面,緊是寒邪,也就是說中風和寒邪在表是一個病症。病人還會有發熱惡寒、身疼、不汗出煩躁等症狀,這些大多是傷寒的症狀。雖然說太陽中風,但中風的症狀也存在,所以要用大青龍湯,這也符合傷寒麻黃發汗的原則。
仲景說,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天不退,表症仍在,這就需要發汗。服藥後,稍微退了些,病人就開始煩躁,眼迷糊,嚴重的還會流鼻血,流鼻血後就解除了。這是因為陽氣重的原因。用麻黃湯治療。
魏荔彤認為,其他條目中脈浮緊發熱無汗而自行流鼻血痊癒,純粹是寒邪傷了營氣,還算輕微。這個病人則出現全身疼痛,說明寒邪侵襲嚴重。八九天不退,表症仍在,因此用麻黃湯發汗。稍微退了些,但沒有完全退,病人出現煩躁眼迷糊,不是麻黃治療寒邪無效,而是可能還帶有中風的陽邪。所以用麻黃辛熱,才會出現煩躁眼迷糊,嚴重的還會流鼻血。
設預審之。知其寒重風輕。斟酌青龍用之。不至是矣。然寒雖發汗未盡除。風因衄已悉去。乃解者。風邪解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診斷和治療過程。內容大意為:
「我們要先進行預判和審查。發現他們的症狀表現為寒氣重而風氣較輕。因此,我們選擇使用青龍湯這種藥方進行治療。這樣做可以確保病情不會加重。
然而,即使使用了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寒氣,仍有部分寒氣未能完全消除。但風邪已經通過衄血的方式被清除了。這表明,風邪已經得到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