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二 (5)
卷二 (5)
1. 附錄傷寒看目法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先看兩目。或赤或黃。赤者。為陽症。若兼六脈洪大有力。或燥而渴者。其熱必盛。輕則三黃石膏湯。重則大承氣湯之類。凡目色青白。而無昏冒閃爍之意者。多非火症。不可輕用涼藥。眼眵多結者。必因有火。蓋凡有火之候。目必多液。液干而凝。所以為眵。即如肺熱甚。則鼻涕出。是亦目液之類也。
【綱】仲景曰。風濕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鼻息急。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白話文:
張介賓曰:
凡治傷寒,先看兩目。若目色赤或黃,為陽症。若兼六脈洪大有力,或燥而渴者,其熱必盛。輕則用三黃石膏湯,重則用大承氣湯之類。
凡目色青白,而無昏冒閃爍之意者,多非火症,不可輕用涼藥。
眼眵多結者,必因有火。蓋凡有火之候,目必多液,液干而凝,所以為眵。即如肺熱甚,則鼻涕出,是亦目液之類也。
【綱】仲景曰:
風濕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鼻息急,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目】危亦林曰。本條風濕。法當汗解。而醫反下之。大便利。則小便必不利。肺之氣化不宣。胃家之關門不利。脾土之承製不行。故直視失溲也。
【綱】仲景曰。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反目直視者。此為腎絕也。
【目】樓英曰。夫至臟氣脫絕。其錯逆為不可救矣。
柯琴曰。五臟相生。一臟受災。四臟不救。陰陽相須。彼氣先絕。此氣不存。醫者可不調於未災未絕之先乎。
白話文:
古人認為,遇到風濕病應該要發汗解表,但如果醫生反而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大便通暢但小便不利。肺氣無法宣發,胃的關門失守,脾土無法承運,因此才會出現直視失溲的症狀。
張仲景說,如果患者汗出濕潤、喘不過氣,這是肺氣先絕的徵兆。陽氣獨留,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直視搖頭,這是心氣絕的徵兆。嘴唇發青,四肢冰冷無力,這是肝氣絕的徵兆。嘴唇周圍發黑,汗液發黃,這是脾氣絕的徵兆。小便失禁,胡言亂語,反目直視,這是腎氣絕的徵兆。
樓英認為,如果臟氣已經脫絕,錯亂無序,就無法救治了。
柯琴說,五臟相生相克,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也無法相救。陰陽互相依存,如果一氣先絕,其他的氣也無法存在。醫生應該在病症未發、臟氣未絕之前就進行調治。
2. 目中不了了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吳綬曰。目中不了了者。能視物。但見一半而不見一半。有所譫妄而胡言者是也。其內實不大便者。宜下之。內虛者。多難治也。若戴眼反折者。此為上視。絕汗乃出。大如貫珠不流。此膀胱絕也。
楊士瀛曰。直視。與目中不了了。形症相近。一可治。一不可治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六七天,眼睛看不清,眼球不舒適,沒有表裡症狀,大便困難,身體微熱,這是實證,應該急著瀉下。可以使用大承氣湯。
吳綬說,眼睛看不清,能看東西,但只看到一半,另一半看不到,並且胡言亂語,這是內實,大便不暢,應該瀉下。如果是內虛,則難以治療。如果眼球反折,這就是上視,出汗很多,汗珠很大,像珠子一樣不流動,這是膀胱虛脫。
楊士瀛說,直視和眼睛看不清,症狀相似,一個可以治療,一個不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