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頭眩鬱冒

【綱】仲景曰。太陽病。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邪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後復下之。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傷寒吐下後。

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脈沉而細。身熱足寒。頭項強急。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目】成無己曰。眊為眼花。眩為眼黑。眩也。運也。冒也。三者形俱相近。有謂眩運者。有謂眩冒者。運為轉運之運。世謂頭旋者是。冒為蒙冒之冒。世謂昏迷者是。少陽病目眩。以少陽居表裡之間。表邪所傳。漸行於里。表中陽虛。故時時目眩也。二陽並病。或眩運眩冒者。

以少陽與太陽並病。故眩者責其虛也。傷寒有起則頭眩與眩冒者。皆汗吐下後所致。是知其陽虛也。故針經曰。上虛則眩。下虛則厥。眩雖為虛。而風家亦有眩者。風主運動耳。陽明中風。亦有頭眩。諸如此者。皆非逆也。及其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必死之症也。

吳綬曰。太陽中風。頭眩頭搖者。脈浮弦而急也。羌活神術湯加天麻防風之類。若血虛頭眩。四物湯人參、天麻。痰火上攻。加黃芩竹瀝。內傷勞倦。陰虛頭眩。補中益氣湯川芎、天麻、防風、蔓荊子。下焦元氣虛脫作眩。人參養榮湯。或大建中湯加天麻。

易老曰。頭旋目黑。非天麻不能除。故必加之。

鰲按。妄汗下。亡津液。致表裡俱虛。而其陽邪仍在。故表裡不解而成冒。冒者如物矇蔽。欲汗之兆也。故汗出冒自解。妄吐下後而表陽虛。因致起則頭眩。又復妄汗而經絡虛。因致一身振搖也。吐汗下三者齊備。致脈微而虛煩。則眩冒動惕。皆虛煩之所發也。此亦半夏瀉心湯之症。

汗多亡液。不轉屬陽明而成痙。因有頭面動搖口噤反張等症。其時胃家津液未乾。故變見者。仍是太陽表症。如頭項強急等也。當滋陰以和其里。勿用溫藥。炙甘草湯主之。

【綱】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

【目】成無己曰。郁為鬱結而氣不舒。冒為虛冒而神不清。鬱冒之來。皆虛熱而乘寒也。金匱云。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又曰。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堅。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即此觀之。鬱冒為虛寒可知矣。

喻昌曰。少陽之脈。絡脅肋間。併入太陽之邪。則與結胸症似是而實非也。肝與膽合。刺肝俞。所以瀉膽也。膀胱不與肺合。然肺主氣。刺肺俞以通其氣。斯膀胱之氣化行。而邪自不能留矣。

魏荔彤曰。考之穴圖。大椎為督脈之穴。居於身後。肺俞肝俞。俱屬太陽膀胱之穴。亦次第由大椎而下。同居於背。是皆太陽行身後之道路也。於此三刺。皆泄太陽經之表邪。而與肺肝膀胱之臟腑無涉焉。諸家牽扯傅會。總由不知刺三穴泄經邪之義耳。原文當刺大椎第一間。考穴圖。大椎穴在背後脊骨第一節之間也。為督脈自項而下之第一穴。

鰲按。魏氏刺三穴。皆泄太陽經之表邪一句。誠為破的。蓋病雖太少二陽相併。而治必歸於一經也。仲景論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之下。接云。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考期門。亦是太陽經穴。仲景云然者。以太陽陽明並病者。則宜汗。

若太少二陽並病。有少陽在。不宜汗也。即三陽合病中。亦無汗法。故仲景深戒為慎不可發汗。蓋汗之。則太陽之經邪不除。徒傷陽明之腑。以致譫語。故雖見少陽之弦脈。而少陽不宜汗。仍刺太陽經期門之穴以代汗。不傷陽明少陽。而太陽治。此以刺法為並病之治法也。

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其症全是太陽。而少陽之眩冒。亦為太陽所有。故治之全從太陽也。

2. 搖頭直視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脈沉而細。身熱足寒。頭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目】成無己曰。此以風盛於上。風主動搖故也。頭者。諸陽之會。諸陽之脈。皆上於頭。諸陰之脈。皆至頸胸中而還。陽脈不治。則頭為之搖矣。

柯琴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汗多則無液養筋。筋傷則攣急而反張矣。太陽主筋所生病也。要知痙非無因。因傷寒發汗不如法耳。今頭痛雖止。而頸項強急惡寒之症未罷。更見面赤目赤。是將轉屬陽明。然諸症皆與傷寒相似而非痙。獨頭面搖動口噤背反張。與傷寒不相似。

故名曰痙。此汗多亡液不轉屬陽明而成者。治當滋陰以和其里。用炙甘草湯。金匱用桂枝湯加栝蔞根。恐不勝任。

【綱】仲景曰。搖頭言者。里痛也。

【目】成無己曰。里有痛者。言語則劇。欲言則頭為之戰搖也。里痛。非邪也。痛使之然。痙病非逆也。風使之然。

【綱】仲景曰。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

【目】許叔微曰。心藏神而為陰之本。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陰陽相根。則榮衛和。上下相隨矣。絕則神去。而陰竭陽無根者。則不能自主持。故頭為搖也。心絕者。真病也。風痙里痛者。邪氣也。觀其頭搖。又當明其否藏焉。

【綱】仲景曰。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目】戴原禮曰。直視者。視物而目睛不轉動也。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目者。心之使也。神所寓焉。肝之外候也。精神榮焉。針經云。五臟六腑之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睛。血之精為絡。氣之精為白睛。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

筋骨血氣之精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五臟血氣調和。精氣充足。則目和而明矣。傷寒目直視者。邪氣壅盛。冒其正氣。使神智不慧。藏精之氣。不上榮於目。則目為之直視。傷寒至於直視。為邪氣已極。症候已逆。多難治。人以肝受血而能視。今衄家亡血。肝氣已虛。目氣已弱。

又發汗亡陽。陰陽俱虛所致。虞摶曰。目睛上視。名戴眼。此足太陽經之症。蓋太陽目之上綱。而與少陰為表裡。少陰之腎氣大虧。則太陽之陰虛血少。故其筋脈燥急。牽引而上。若直視不轉者。尤為凶候。速當以培陰養血為主。今人不知。俱云是風。若用風藥。則陰愈虛。

血愈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