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 (1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1)

1. 小便難

【綱】仲景曰。若陽明胃實。發熱惡寒。脈浮緊。下之者。則腹滿小便難也。

【目】王肯堂曰。脅痛身黃小便難。若陽明胃實未下者。小柴胡湯。若下後不食項強者。忌柴胡。

鰲按。三陽皆有小便不利症。不獨太陽也。如少陽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心煩脅痛。或心下悸。而小便不利者。仲景則主小柴胡湯。若五六日已汗復下。脅滿微結。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心煩。往來寒熱。為未解。而小便不利者。仲景又主柴胡桂薑湯。若八九日下之。煩驚。譫語身重。而小便不利者。仲景又主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

白話文:

【綱】張仲景說,如果陽明經的胃腸太過實熱,出現發燒怕冷、脈搏浮緊的症狀,這時如果用瀉下的藥物,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小便困難。

【目】王肯堂說,脅肋疼痛、身體發黃、小便困難,如果是陽明經的胃腸實熱還沒有用瀉下藥物治療,應該用小柴胡湯。如果瀉下後不思飲食、脖子僵硬,就要避免使用柴胡類的藥物。

鰲按:三陽經都有可能出現小便不利的症狀,不單單是太陽經。例如少陽經的傷寒,病發五六天出現中風症狀,忽冷忽熱,心煩脅痛,或者胸口下方有悸動感,同時小便不利,張仲景會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病發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用瀉下藥,出現脅肋脹滿、稍微結塊,口渴但不嘔吐,只有頭部出汗,心煩、忽冷忽熱,這是病邪還沒解除,同時小便不利,張仲景會用柴胡桂薑湯治療。如果病發八九天用瀉下藥,出現煩躁驚恐、胡言亂語、身體沉重,同時小便不利,張仲景會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