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 (4)

1. 不大便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此條是陽明胃實已成,而邪復轉傳少陽也。諸症中,惟不大便為正陽明病,余皆少陽陽明應有之病,但猶屬欲轉而未全成少陽耳。

白話文:

【綱】張仲景說,陽明病(一種疾病的階段)會出現脅下(肋骨下方)脹硬滿悶,不大便且嘔吐,舌頭上有白色舌苔的症狀,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這個方子可以讓上焦(胸腔以上)的氣機通暢,使津液(身體的水液)得以往下流動,胃氣因此調和,身體會微微地出汗,病就好了。

【目】魏荔彤說,這段文字說明陽明胃的實證已經形成,而病邪又轉而傳到了少陽(另一種疾病階段)。這些症狀中,只有不大便是真正的陽明病,其他症狀都是少陽和陽明病都會有的,但仍然屬於正要轉為少陽而尚未完全轉變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