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4)

1. 附錄相舌秘法

陳士鐸曰。傷寒病。凡見舌系白苔者。邪火未甚也。小柴胡解之。黃色者。心熱也。用黃連、山梔。黃而帶灰色者。胃熱也。石膏、知母。黃而帶紅者。小腸膀胱熱也。用山梔。若紅而白者。肺熱也。黃芩、蘇葉。黑而帶紅者。腎虛挾邪也。生地、元參。又入柴胡。紅而有黑星者。

胃熱極也。元參、葛根。紅而有白點者。心中有邪也。柴胡、黃連。心肝同治也。紅而有大紅點者。胃熱帶濕也。茵陳五苓散。蓋水濕必歸膀胱以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只可一二分。不可多入。白而帶黑點。亦胃熱也。宜石膏。黃而有黑者。肝經實熱也。山梔、柴胡。

白而黃者。邪將入里也。山梔、柴胡解之。不使入里。柴胡乃半表半裡。不可不用之藥也。舌中白而外黃者。邪入大腸也。五苓散以分水。水分則泄止矣。舌中黃而外白者。邪在內而非外。在上而非下。只可加柴胡、枳殼。不可輕用大黃。舌根黃而光白。亦胃熱帶濕也。石膏為君。

少加豬苓、澤瀉。舌黃而隔一瓣一瓣者。邪熱深入大腸。急用大黃、茵陳。不可用抵當十棗。若下已遲。則不得不用之。然亦須辨水與血。下水十棗。下血抵當也。舌有紅中如蟲蝕者。水未升而火來乘也。黃連、柴胡和解。紅而裂如人字者。邪初入心也。石膏、黃連。舌根黑而尖帶紅者。

腎中有邪未散也。柴胡、山梔。舌根黑而尖白者。胃火乘腎也。石膏、元參、知母。不必問其渴與不渴及下利也。舌根黑而尖黃者。邪將入腎也。其腹痛拒按。急用大黃。否亦只用山梔、柴胡。舌純紅獨尖黑者。腎虛邪火來乘也。元參或一二兩。多有生者。忌石膏。中心紅暈。

四圍邊旁純黑者。君相二火炎騰也。急用大黃。加生地兩許。十可救五六。中央灰色。四邊微紅者。邪結大腸也。下之則愈。不應則死。以腎水枯槁。不可竟用熟地補腎。蓋邪未散。補則愈加脹急。必邪下而後以生地滋之。然亦不可多用也。純灰色中間獨兩暈黑者。亦邪將入腎也。

急用元參兩許。少加柴胡。外紅而內黑者。火極似水也。急用柴胡、山梔、大黃、枳實。若更見刺。則火亢之極矣。尤須多用前藥。總之。內黑而外白。內黑而外黃。皆前症也。與上同治。十中亦可生四五。惟舌中淡黑。而外或淡紅。外或淡白。內或淡黃。較前少輕。俱可以前法治之。

十可生七八。舌純紅而露黑紋數條者。此水來乘火。乃陰症也。其舌苔必滑。必惡寒惡水。水下喉必吐。倘見純黑之舌。乃必死也。不必治。水極似火。火極似水。一帶純黑。俱不可治。傷寒知驗舌之法。便有把握。庶不致臨症差誤耳。

李中梓曰。舌純黑有二種。皆死症也。有火極似水者。為熱極。大承氣湯。有水來剋火者。為寒極。脈症必寒。附子理中湯。舌上白苔。小柴胡湯。舌上滑苔。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

白話文:

陳士鐸說:傷寒病,如果看到舌頭上有白色舌苔,表示邪氣和火氣都還不嚴重,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舌苔是黃色的,表示心臟有熱,可以用黃連、山梔子來治療。如果舌苔是黃色帶點灰色,表示胃有熱,可以用石膏、知母來治療。如果舌苔是黃色帶點紅色,表示小腸和膀胱有熱,可以用山梔子來治療。如果舌苔是紅色帶點白色,表示肺有熱,可以用黃芩、蘇葉來治療。如果舌苔是黑色帶點紅色,表示腎虛且有邪氣,可以用生地、元參,再加入柴胡來治療。

如果舌苔是紅色帶有黑色星點,表示胃熱已經非常嚴重,可以用元參、葛根來治療。如果舌苔是紅色帶有白色點點,表示心中有邪氣,可以用柴胡、黃連來治療,心和肝要一起治療。如果舌苔是紅色帶有大塊紅色點點,表示胃熱且帶有濕氣,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因為體內的水濕一定會歸到膀胱來排除邪氣,必須要有肉桂才能引導藥力到達膀胱,但肉桂只能用一點點,不能用太多。如果舌苔是白色帶有黑色點點,也是表示胃有熱,可以用石膏來治療。如果舌苔是黃色帶有黑色,表示肝經有實熱,可以用山梔子、柴胡來治療。

如果舌苔是白色帶點黃色,表示邪氣將要進入身體內部,可以用山梔子、柴胡來解邪,不要讓邪氣進入內部。柴胡是半表半裡的藥,是不可或缺的藥。如果舌頭中間是白色,而邊緣是黃色,表示邪氣進入了大腸,可以用五苓散來利水,水份排出後,腹瀉就會停止。如果舌頭中間是黃色,而邊緣是白色,表示邪氣在身體內部而不是表面,在上半身而不是下半身,只能加柴胡、枳殼來治療,不可以輕易使用大黃。如果舌根是黃色且光亮,表示胃熱且帶有濕氣,可以用石膏為主,再稍微加一點豬苓、澤瀉。如果舌苔是黃色,且一瓣一瓣隔開,表示邪熱已經深入大腸,要趕快用大黃、茵陳來治療,不能用抵當湯或十棗湯。如果下藥太慢,就不得不用這些藥,但也要辨別是水還是血,如果是水就用十棗湯,如果是血就用抵當湯。如果舌頭上有紅色像蟲子咬過的痕跡,表示水還沒升上來,火氣就先來了,可以用黃連、柴胡來調和。如果舌頭是紅色且有裂痕像“人”字,表示邪氣剛進入心臟,可以用石膏、黃連來治療。如果舌根是黑色而舌尖帶紅色,表示腎中有邪氣還沒散去,可以用柴胡、山梔子來治療。如果舌根是黑色而舌尖是白色,表示胃火侵犯了腎,可以用石膏、元參、知母來治療,不用管病人是否有口渴或腹瀉。如果舌根是黑色而舌尖是黃色,表示邪氣將要進入腎臟,病人會有肚子痛且拒絕按壓的情形,要趕快用大黃來治療,否則就只能用山梔子、柴胡。如果舌頭是純紅色,只有舌尖是黑色,表示腎虛且邪火來犯,可以用元參,甚至用到一兩或二兩,這種情況常常會用到生地,忌用石膏。如果舌頭中心是紅色暈開,四周邊緣是純黑色,表示君火和相火都非常旺盛,要趕快用大黃,再加一點生地,或許可以救回一半的病人。如果舌頭中央是灰色,四周邊緣微微紅色,表示邪氣結在大腸,用瀉藥就可以治好,如果沒效就會死,因為腎水已經枯竭,不能直接用熟地來補腎,因為邪氣還沒散去,補了反而會更脹更急,必須要等邪氣排出去後才能用生地來滋補,但也不可以用太多。如果舌頭是純灰色,中間有兩個黑色暈圈,表示邪氣將要進入腎臟,要趕快用元參,再稍微加一點柴胡。如果舌頭是外紅內黑,表示火氣極盛好像要化成水一樣,要趕快用柴胡、山梔子、大黃、枳實。如果舌頭上還有刺,表示火氣已經亢盛到極點,要用更多以上的藥。總而言之,舌頭內黑外白或內黑外黃,都是前面說過的症狀,治療方法也相同,大概可以救回四、五成。只有舌頭淡黑色,而邊緣可能是淡紅色,可能是淡白色,也可能是淡黃色,這種情形比前面輕微一些,可以用前面的方法來治療,大概可以救回七、八成。如果舌頭是純紅色,且有數條黑色紋路,表示水來剋火,這是陰症,這種舌頭的舌苔一定是滑滑的,病人會怕冷和水,喝水下喉嚨就會吐。如果看到純黑色的舌頭,就表示病人一定會死,不用治療了。水氣極盛就會像火,火氣極盛就會像水,只要舌頭呈現純黑色,都無法治療。了解傷寒病看舌頭的方法,就能更加有把握,才不會在看病的時候產生誤判。

李中梓說:舌頭純黑色有兩種,都是死症。一種是火氣極盛好像要化成水,這是熱到極點,要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另一種是水來剋火,這是寒到極點,脈象和症狀一定是寒性的,要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如果舌頭上有白色舌苔,要用小柴胡湯;如果舌頭上有滑滑的舌苔,要用小柴胡湯去掉半夏,再加入人參、栝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