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九 (2)
卷九 (2)
1. 鼻燥口舌燥咽燥
【目】柯琴曰。熱淫於內。胃火上炎。故口燥咽乾也。急下之。火歸於坎。津液自升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梔子豉湯主之。
【目】陶華曰。邪熱聚於胃腑。消耗津液。故口乾燥熱而渴也。蓋陽明氣血俱多。經中熱甚。有迫血妄行而作鼻衄。漱水不欲咽者。犀角地黃湯。無衄血表症。加之胸腹滿而如狂。則為蓄血在內。桃仁承氣湯。少陽口燥咽乾。小柴胡湯調之。
【綱】仲景曰。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柯琴曰。自利清水。疑其為寒矣。而利清水時。必心下痛。必口燥舌乾。是土燥火炎。脾氣不濡。胃氣反厚。水去而谷不去。故純青也。
白話文:
【柯琴說】這是因為體內有熱,胃火向上燃燒,所以導致口乾、喉嚨乾燥。應該趕快用瀉下的方法,讓火氣回歸到下焦,津液自然就會上升。
【張仲景說】陽明病,脈象浮而且緊,喉嚨乾燥、口中發苦、肚子脹滿、喘氣、發燒流汗、不怕冷反而怕熱、身體沉重,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陶華說】邪熱聚集在胃部,消耗了津液,所以導致口乾、發熱而且口渴。陽明經的氣血都很旺盛,經脈中的熱邪很嚴重,有時候會迫使血液妄行而造成流鼻血,漱口後不想吞下去。這種情況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治療。如果沒有流鼻血,且有明顯的表症,又加上胸腹脹滿、精神狂躁,那就是體內有瘀血,應該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是少陽病造成的口乾咽燥,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調理。
【張仲景說】少陰病,出現腹瀉,拉出清澈的青色水樣便,同時胸口一定會疼痛,口乾舌燥,這時候要趕快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適合用大承氣湯。
【柯琴說】腹瀉拉出清澈水樣便,可能會讓人以為是寒證,但是腹瀉的時候,胸口一定會疼痛,而且口乾舌燥,這代表是脾胃燥熱、火氣旺盛,脾氣不能滋潤,胃氣反而過於旺盛,水分被排出,但是食物殘渣卻沒有被排出,所以才會拉出青色的水樣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