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

1. 卷九

2. 直視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譫語直視,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目】成無己曰:此皆邪氣盛而正氣脫也。其或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者,是非直視也;此為內實也,可用大承氣、大柴胡下之;直視為不治之疾,目中不了了,為可治之候,二者形症相近,宜熟審之。

陳士鐸曰:傷寒陽明症中,有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之文。此必諸症一齊同見,苟有一症未兼,尚不直視,倘三症皆見,必死症矣。雖然直視譫語,多由胃火之盛,自焚其心,而腎水不能來濟,火愈盛而無制,喘滿者,火炎而氣欲上脫,下利者,火降而氣欲下脫也。

此猶屬欲脫未脫之危症,治之得法,猶可望生。急以援脫散救之:人參、麥冬、白芍各一兩,石膏五錢,竹茹三錢,水煎服。此方用人參以救脫,石膏平火,麥冬平喘,白芍止利,竹茹清心,自然氣不絕而可救,真奇方也!

白話文:

【概要】張仲景說,傷寒病如果經過嘔吐或瀉下後,病情沒有好轉,也沒有排便,過了五六天甚至十幾天,會在傍晚時分出現潮熱,但不怕冷,會自言自語好像看到鬼一樣。如果病情嚴重,發作時會認不出人,手在衣服或床上摸索,驚恐不安,輕微喘氣,並且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前方。如果脈象是弦脈,就還有活的希望;如果是澀脈,就會死亡。症狀輕微的,只會發熱和說胡話,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服用一劑後就排便,就停止服用,若仍舊說胡話、眼睛直視、喘氣胸悶,就會死亡;如果腹瀉,也會死亡。

【細目】成無己說,這些都是邪氣太盛而正氣虛脫的表現。如果有人眼睛看起來不清澈,眼珠不靈活,沒有表證和裡證,大便困難,身體稍微發熱,這不是眼睛直視的症狀,這是體內積滯造成的。可以用大承氣湯或大柴胡湯來瀉下。眼睛直視是無法治癒的疾病,眼睛看起來不清澈則是還可以治療的症狀。這兩種情況的形狀和症狀很相似,應該仔細辨別。

陳士鐸說,傷寒陽明病中,有眼睛直視、說胡話、喘氣胸悶就會死亡,腹瀉也會死亡的說法。這必定是各種症狀同時出現。如果有一個症狀沒有出現,還不算是眼睛直視的危險情況。如果這三種症狀都出現,就一定是死亡的徵兆。雖然眼睛直視和說胡話,大多是因為胃火太旺,焚燒心臟,導致腎水無法來滋潤,火勢更加旺盛無法控制。喘氣胸悶,是因為火氣上炎,氣要向上脫離;腹瀉,是因為火氣向下走,氣要向下脫離。

這還算是要脫離但還沒脫離的危險情況。如果治療得當,還有活的希望。要趕緊用援脫散來挽救。配方是人參、麥冬、白芍各一兩,石膏五錢,竹茹三錢,用水煎服。這個方子用人參來救脫,石膏來平息火氣,麥冬來平喘,白芍來止瀉,竹茹來清心。自然就能讓氣息不絕,可以被救活。真是神奇的方子。

3.

【綱】仲景曰:傷寒嘔多,雖有陽明症,不可攻之。黃芩生薑半夏湯。

【目】朱肱曰:無陽則厥,無陰則嘔。嘔者,足陽明之經;足陽明之氣本不行,今厥而上行,故為氣逆,氣逆則嘔。仲景云:「嘔多雖不大便,不可下,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和浹,濈然汗出而解。」大抵嘔症不一,各有治法;要之,小柴胡尤相當耳。與小柴明。

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者,可小柴胡加芒硝也。若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與大柴明。大便秘,方加大黃。

大柴胡治嘔最妙,為內有枳實,去穢壓虛氣。須是去大黃;如本條之症,宜用官局桔梗湯最良,亦用枳實耳。

戴原禮曰:陽明病,雖顯然有可下症者,兼嘔多猶屬上焦,未可遽下,宜小柴胡湯。若獨見太陽症,或吐瀉者,恐膈間有痰飲停滯,且以二陳湯定之;候嘔吐定,徐進解藥。若先嘔卻渴者,豬苓湯;先渴卻嘔者,治膈間之水,小半夏茯苓湯;嘔而吐涎沫者,吳茱萸湯。太陰、厥陰,

間有嘔吐。太陰:理中湯;厥陰:四逆湯,並加生薑。以上陰症,乃陰中之陰,宜用熱劑。陽入陰者,能為利而不為嘔;嘔屬上而近於外也,陽之所入者深,故利也。

又有陽症新瘥而嘔,別無所因,此餘熱在胃脘也。宜竹葉石膏湯,或橘皮竹茹湯。

大抵得之太陽而嘔者,必是合病,乃病漸入內,非正太陽也。蓋太陽見嘔,非合陽明,則合少陽;其嘔為熱,忌用暖劑。

有人初病,其太陽症而嘔,一家少長相似,與養胃湯俱立效。此時行之氣適然,是為傷寒雜病,又非可以正經傷寒以律之也。

李中梓曰:嘔多,水氣在上焦也;雖有胃實症,只宜小柴胡以通液。誤攻,必至利不止。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目】王肯堂曰:宜大柴胡湯。

陶華曰:嘔者,聲物俱有而旋出;吐者,無聲有物而頓出。較其輕重,則嘔甚於吐。大都表邪傳裡,裡氣上逆,故嘔吐而水穀不下。其有胃熱,脈弦數,口苦煩渴而嘔吐者;有胃寒,脈弦遲,逆冷不食,小便利而嘔吐者;有水氣,在膈間,怔忡,先渴而後嘔者;有膿血,喉中腥氣,奔逆上衝,不從治之,嘔膿血儘自愈者。是四者不可不辨。

鰲按:此條之嘔,即在不能食,可知其胃家素實,與乾嘔不同也。

【綱】仲景曰: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目】朱肱曰:古人治嘔,多用半夏生薑。孫真人云:「生薑是嘔家聖藥。」仲景治嘔皆用之。金匱治諸嘔吐,谷不下者,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加橘皮湯皆可選用。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嘔而發渴者,豬苓湯;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茯苓湯。若少陰症而嘔者。

白話文:

嘔吐

【綱要】

張仲景說,傷寒病出現嘔吐,即使有陽明經的症狀,也不要用攻下的藥物。可以用黃芩生薑半夏湯來治療。

【細目】

朱肱說,沒有陽氣就會出現厥逆,沒有陰液就會出現嘔吐。嘔吐是足陽明經的問題。足陽明經的氣本來是向下走的,現在卻厥逆向上,所以導致嘔吐。嘔吐是氣逆的表現。張仲景說,嘔吐多次即使沒有大便不通,也不要用瀉藥,可以用小柴胡湯。讓上焦氣機暢通,津液就能下行,胃氣調和,微微出汗病就好轉。大致上嘔吐的病症有很多種,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小柴胡湯特別適用。

如果胸脅脹滿且嘔吐,午後出現潮熱,可以用小柴胡湯加芒硝。如果嘔吐不止,心下急迫,煩躁不安,可以用大柴胡湯。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大黃。

大柴胡湯治療嘔吐效果很好,因為裡面有枳實,可以去除穢濁之氣,壓制虛浮之氣。使用時要去掉大黃。如果符合這個條文的症狀,用官局桔梗湯最好,也是因為裡面有枳實。

戴原禮說,陽明病即使有明顯可以攻下的症狀,如果兼有嘔吐,仍然屬於上焦的問題,不能馬上用瀉藥。應該用小柴胡湯。如果單獨出現太陽經的症狀,或者有吐瀉,可能是膈間有痰飲停滯,可以先用二陳湯來穩定病情,等嘔吐停止後,再用解表藥。如果先嘔吐後口渴,可以用豬苓湯。如果先口渴後嘔吐,說明是膈間有水,可以用小半夏茯苓湯。如果嘔吐並吐出黏液,可以用吳茱萸湯。太陰經和厥陰經也可能出現嘔吐。太陰經用理中湯,厥陰經用四逆湯,都加生薑。以上這些屬於陰症中的陰症,應該用熱藥。陽氣進入陰分,會導致腹瀉而不是嘔吐,因為嘔吐是屬於上焦、靠近體表的病症。陽氣深入則會導致腹瀉。

還有一種情況,是陽證剛好轉就出現嘔吐,沒有其他原因,這是因為餘熱還在胃脘。可以用竹葉石膏湯或橘皮竹茹湯。

大體上,因為太陽病而引起的嘔吐,一定是合併了其他病症,說明病邪漸漸深入體內,不是單純的太陽病。太陽病出現嘔吐,不是合併陽明病,就是合併少陽病,這種嘔吐是熱性的,要忌用溫熱藥物。

有人初病是太陽病的症狀,同時出現嘔吐,一家老少病情相似,用養胃湯都能見效。這時候是因為時氣的原因。屬於傷寒雜病,不能用一般的傷寒病來判斷。

李中梓說,嘔吐多,是水氣停留在上焦。即使有胃實的症狀,也只能用小柴胡湯來疏通津液。如果誤用攻下藥,必定會導致腹瀉不止。

【綱要】

張仲景說,傷寒發熱無汗,嘔吐不能進食,反而汗出很多,這是病邪轉入陽明經了。

【細目】

王肯堂說,這種情況可以用大柴胡湯。

陶華說,嘔是指有聲音和東西一起往外吐,並且是旋轉而出的;吐是指沒有聲音,只有東西往外吐,並且是頓時吐出來的。比較輕重,嘔比吐更嚴重。大致上是表邪傳入里,導致裡氣上逆,所以嘔吐並且水穀不能下嚥。其中,如果是由於胃熱引起的,脈象弦數,口苦煩渴而嘔吐;如果是胃寒引起的,脈象弦遲,怕冷不食,小便清長而嘔吐;如果是水氣停留在膈間引起的,會心悸,先口渴後嘔吐;如果是膿血引起的,喉嚨有腥味,氣向上衝,如果不治療,嘔出膿血也能自己好。這四種情況必須要分辨清楚。

鰲按:這裡說的嘔吐,是指不能進食的情況,說明胃本來就比較實,跟乾嘔不一樣。

【綱要】

張仲景說,發汗、催吐、攻下後,如果出現虛煩、失眠,病情嚴重時會煩躁不安、心中懊惱。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氣短,可以用梔子甘草豉湯。如果出現嘔吐,可以用梔子生薑豉湯。

【細目】

朱肱說,古人治療嘔吐,多用半夏和生薑。孫思邈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張仲景治療嘔吐都用生薑。《金匱要略》治療各種嘔吐、水穀不下的情況,可以用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加橘皮湯。如果嘔吐且發熱,可以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且口渴,可以用豬苓湯。如果先口渴後嘔吐,說明是水停留在心下,可以用茯苓湯。如果少陰病出現嘔吐,可以用真武湯去掉附子,加入生薑。傷寒病癒後出現嘔吐,是餘熱還在胃脘,可以用竹葉湯加生薑。如果病人直接出現嘔吐,而且腳軟或疼痛,這是腳氣病,應該按照腳氣病來治療。

柯琴說,虛煩是陽明經病情惡化的表現。如果氣短或嘔吐,都是從虛煩中推斷出來的。虛煩必定會傷氣,所以加入甘草來補氣。虛熱相搏必定會導致嘔吐,加入生薑來散邪。

【綱要】

張仲景說,陽明病出現脅下脹滿、不大便且嘔吐、舌苔白膩,可以用小柴胡湯。上焦通暢,津液下行,胃氣調和,身體微微出汗病就會好轉。陽明病反而沒有汗,小便正常,二三天後出現嘔吐和咳嗽,手腳冰冷,必定會頭痛。如果不咳嗽不嘔吐,手腳不冰冷,就不會頭痛。

【細目】

魏荔彤說,脅下脹滿,比其他條文中的胸脅脹滿要輕一些。不大便且嘔吐,舌苔白膩,說明陽明病胃已經實熱,但邪氣又傳入了少陽經。這些症狀中,只有不大便是陽明病的典型症狀,其餘都是少陽陽明病可能出現的症狀。但是都屬於將要傳入少陽經但尚未完全形成少陽病的狀態。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讓陽明經的邪氣從少陽經排出,這樣胃就不會形成實熱,陽明經就能恢復正常。

二三天後,寒邪在陽明經停留一段時間後,才會轉變成熱邪。熱邪和陽邪一起上逆導致嘔吐和咳嗽。但終究沒有陽邪那麼劇烈,所以咳嗽但不咽痛。又帶有陰邪的滯膩,所以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