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可下

可下

【綱】仲景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目】朱肱曰。傷寒固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症。須便下之。又有腠理寒。一二日便成少陰病者。須急溫之。陽明裡症者。內熱是也。宜下之。傷寒始發熱惡寒。今汗後不惡寒。但倍發熱而躁。始脈浮大。今脈洪實。或沉細數。始惺靜。今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再汗即死。

須下即愈。更有心胸連臍腹大段疰悶。腹中疼。坐臥不安。冒悶喘急極者。亦不候他症。便下之。但大便妨悶。恐尚有表症者。亦須少少與小承氣湯微解之。不可過多。令大泄也。

失下。則氣血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知。反疑是陰厥。進熱藥。禍如反掌。不可不察。

問。三陰有可下者乎。三陰大約可溫。然須有積症方可也。何謂積症。太陰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甚者桂枝加大黃湯少陰口燥咽乾。或腹滿不大便。或下利清穀。心下痛。皆積症也。下症悉具。服湯已更衣者。止後服。不爾。盡劑與之。

王肯堂曰。大法秋宜下。凡可下者。用湯勝丸散。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綱】仲景曰。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與承氣湯

【目】王好古曰。大承氣。治大實大滿。滿則胸腹填脹。狀若合瓦。大實則不大便也。痞滿燥實四症俱備。則用之。雜病則進退用之。小承氣。治痞實而微滿。狀若飢人食飽飯。腹中無轉失氣心下痞。大便或通。熱甚。須可下。宜此方。調胃承氣。治實而不滿者。腹如仰瓦。

腹中有轉失氣。有燥屎。不大便而譫語堅實之症。以上三法不可瘥。假令調胃承氣症。用大承氣下之。則愈後元氣不復。以其氣藥犯之也。大承氣症。用調胃承氣下之。則愈後神癡不清。以其無氣藥也。小承氣症。用芒硝下之。則或利不止。變而成虛矣。又曰。傷寒外症。全是下症。

而脈反細不可下者。瀉心湯主之。脈有力者。黃連瀉心湯。無力者。半夏瀉心湯

鰲按。承氣症甚多。不全採錄。單有急下之。急攻之字樣者。錄之。蓋以著此字樣者。皆有急當攻下之故。其餘承氣症。未盡若是也。

【綱】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目】吳綬曰。經言太陽病。發熱汗出不解。其人蒸蒸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凡潮熱腹滿者。大柴胡加厚朴。凡陽明病汗多。胃中必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若譫語脈滑而疾。發潮熱者。大柴胡湯。凡譫語潮熱不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小承氣湯。若能食大便硬者。大承氣湯。

【綱】仲景曰。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胃實不大便。或難或硬。燥屎悉屬裡症。宜下者多矣。然而有表未解。風濕相搏。尤宜先解表已而下之。可也。如經言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小便清和。不在表仍在裡是也。其症多見於陽明。蓋胃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自太少陽傳入者。眾所共知。

而於三陰傳入者。鮮或能識。若能熟視其微。則三陰有急下之症多矣。豈非仲景之微意歟。

陶華曰。有宜急下者兩症。少陰症口燥咽乾。謂之腎汁干。宜急下。陽明症發熱汗多。謂之胃汁干。亦宜急下。此所謂急下兩症也。

汪昂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邪入未深。便作口燥。此腎水將干。宜急下以救欲絕之本。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此少陰邪熱入胃腑也。土勝則水乾。宜急下以救腎水。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中必痛。口中燥者。急下。青為肝色。

肝邪乘腎。故下利。陽邪上攻。故口燥。此亦少陰傳入陽明腑病也。厥陰症。舌卷囊縮。宜急下之。此症仲景無治法。按舌卷囊縮。有寒極者。宜附子四逆加吳萸。並灸關元氣海。或蔥熨法。又有陽明之熱。陷入厥陰經。陽明主潤宗筋。宗筋為熱所攻。弗榮而急。引舌與睪丸

故舌卷囊縮。此為熱極。當瀉陽以救陰。以上皆大承氣症也。張兼善曰。胃為水穀之海。四旁有病。皆能傳入胃土。燥則腎水乾。故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症。症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故皆用大承氣。有病循衣摸床撮空者。此胃熱也。錢仲陽小兒直訣云。此肝熱也。亦承氣湯主之。

王肯堂曰。胃家實不大便。雖三尺之童。亦知可下也。殊不知仲景之法。雖有胃實症。若表未解。及有半表者。亦先用桂枝、柴胡以解外。然後視虛實消息之可也。凡胃家不大便等症。其或胃實有表者。必先解表。其或口苦咽乾脈浮緊者。宜和解。其或便硬無所苦者。且候之。

其或胃實表解有症者。急隨症攻之。其或胃實表解無症者。忌攻。大便硬者導之。蓋以陽明病。身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時。蜜導之。

鰲按。王氏有症攻之。無症忌攻云者。症即陽明實症。如潮熱譫語是也。有此等症。方可攻。無此等症。雖不大便。皆由津液不足。當須詳審。勿妄攻也。

經言過經乃可下者。言已過七日。行經已盡。此時陽邪入陰。乃可下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宜大承氣湯。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

【目】李梴曰。里症具而脈沉實者。宜下。若下後熱不退。脈未和者。猶當量虛實再下。若失下。則邪無從出。又或應下而反汗之。則津液內竭。變為動悸等症。

鰲按。腹大滿不通。是胃中燥屎上攻也。故可攻。

【綱】仲景曰。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宜大承氣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鰲按。數為在腑。故滑而數。為有食。為當下之症。二條。腹滿如故。乃下之。雖當減而未盡。故更當下也。三條。表雖未解而邪甚於里。故當急攻。四條。汗多亡陽。又當急下以存津液。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熱者。此為熱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李梴曰。傷寒熱氣入臟。流於少陰之經。咽焦。口燥渴。腎水乾也。熱病熱不已。目睛不和。亦腎水乾也。皆急下以救腎水。陽明發熱汗多。或已汗不解。腹滿痛。及譫狂。不大便者。皆急下以存胃液。傷寒脈弦而遲。弦為寒。遲為臟。脈大而緊。大為陽。緊為寒。俱謂之陽中伏陰

急下以分陰陽。又下利。旦部脈平。心下硬者。內實也。下利脈遲而滑。或浮大。按之反澀。惡食者。皆胃有宿食也。但宿食忌巴豆。只宜用大黃盪滌。

劉完素曰。下後熱不退。再下之。熱愈盛。脈微。氣虛。力弱。不加以法。則無可生之理。若輟而不下。則邪熱極盛。陰氣極衰。脈息斷絕。必不可救。如此之症。下亦死。不下亦死。

經云。三下而熱不退者死。後人有三四次。至十數次而生者。此乃偶中。不可為法。但用解毒湯涼膈散調之。庶不失人命。

汗下後熱不退。不問有汗無汗。宜白虎加人參蒼朮以解之。

陶華曰。凡言急下者。蓋病熱已迫。將有變也。非若他病。尚可稍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