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一·太陽經症 (3)
卷一·太陽經症 (3)
1. 附錄胃風論
李梴曰。肺主皮毛。通膀胱。最易感冒。新咳嗽。惡風鼻塞。聲重噴嚏是也。柴胡半夏湯、參蘇飲。寒月。麻黃杏仁飲。重者。頭疼身痛寒熱。咽乾音啞。柴胡桂枝湯、防風沖和湯。頭痛甚者。川芎茶調散。痰多者。金沸草散。挾熱。人參敗毒散、升麻葛根湯。挾寒。十神湯。
白話文:
李梴說:肺主宰著皮膚和毛髮,並與膀胱相通。肺最容易受寒感冒。剛開始咳嗽,怕風、鼻子塞住、聲音沉重、打噴嚏,就是這個症狀。可以用柴胡半夏湯、參蘇飲來治療。在寒冷的月份,可以用麻黃杏仁飲。如果病情嚴重,伴隨著頭疼、身體疼痛、寒熱交替、咽喉乾燥、聲音嘶啞,則可以用柴胡桂枝湯、防風沖和湯來治療。如果頭痛很厲害,可以用川芎茶調散。如果痰多,可以用金沸草散。如果伴有熱症,可以用人參敗毒散、升麻葛根湯來治療。如果伴有寒症,可以用十神湯來治療。
挾寒濕。消風百解散。挾濕。神朮散。挾暑。香葛湯。時行。柴胡升麻湯。服食過厚。素有痰火。時常鼻塞流涕。聲重咳嗽。略被外感則甚者。防風通聖散。或大黃芩等分為丸。白水下。素虛者。只用防風、羌活、川芎。隨宜加入補藥痰藥。傷食。加白朮、青皮、陳皮、山楂、麥芽。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寒濕,可以使用消風百解散;如果有濕氣,可以使用神朮散;如果有暑氣,可以使用香葛湯;如果有流行病,可以使用柴胡升麻湯。如果你飲食過於油膩,本身有痰火,經常鼻塞流涕,聲音沉重咳嗽,稍稍受寒就會加重,可以使用防風通聖散,或者用黃芩等份製成丸藥,用白水送服。體虛的人,只用防風、羌活、川芎,可以根據情況加入補藥和化痰藥。如果傷食,可以加白朮、青皮、陳皮、山楂、麥芽。
挾形寒飲冷。加薑、桂。挾房勞。加參、朮、歸、地。挾勞役傷氣者。補中益氣湯加羌、防。風虛甚者。羌活丸、加味烏金丸。風中傳裡。一同傷寒治法。風能燥血散氣。故古用桂枝八物等湯。久不愈者。只宜三白湯加減斂之。切忌疏泄。雖初起。非寒月無汗。麻黃禁用。
白話文:
如果病人是因受寒飲冷而導致疾病,就應該加入生薑、桂枝;如果是因房事勞累所致,就應該加入人參、白朮、當歸、生地;如果是因勞役傷氣所致,就應該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羌活、防風;如果是風虛嚴重,就應該服用羌活丸或加味烏金丸。風邪入侵經絡,應該與傷寒的治療方法相同。風邪會導致血燥氣散,所以古人常用桂枝八物湯等方劑。如果久治不愈,就應該用三白湯加減治療,避免過度疏泄。即使是疾病初期,如果不在寒月出汗,麻黃就不要使用。
2. 附錄傷風見寒傷寒見風論
朱肱曰。有發熱惡寒。躁煩。手足溫。而脈反浮緊者。有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冷。而脈反浮緩者。此名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也。蓋發熱惡寒煩躁手足溫。為中風候。脈浮緊。為傷寒脈。是中風見寒脈也。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厥。為傷寒候。脈浮緩。為中風脈。是傷寒見風脈也。
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宜服大青龍湯。蓋大青龍症。脈似桂枝反無汗。病似麻黃反煩躁是也。(脈弱有汗。為桂枝症。脈緊不煩躁。為麻黃症。)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症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用大青龍也。以其風寒俱盛。故青龍湯添麻黃作六兩。又似合桂枝藥味在內。
白話文:
朱肱說,病人發熱惡寒、躁煩、手足溫,但脈象卻浮緊,這是寒症中帶有風症的表現,稱為中風見寒脈。而病人若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冷,但脈象卻浮緩,這是風症中帶有寒症的表現,稱為傷寒見風脈。因為發熱惡寒、煩躁、手足溫,是中風的症狀,而脈浮緊是傷寒的脈象,所以稱之為中風見寒脈。同樣,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厥,是傷寒的症狀,而脈浮緩是中風的脈象,所以稱之為傷寒見風脈。
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應該服用大青龍湯。大青龍湯症的脈象像桂枝症但無汗,病症像麻黃症但煩躁。也就是說,脈弱有汗是桂枝症的症狀,脈緊不煩躁是麻黃症的症狀。大青龍湯治療的病症與麻黃症相似,但病症更嚴重,而且患者更煩躁,因此使用大青龍湯。因為患者風寒都很盛,所以大青龍湯中麻黃要增加到六兩。大青龍湯中也包含類似桂枝的藥味。
添石膏。所以為緊。此治榮衛俱病。若症不審。誤用大青龍。則發汗多傷人。(以其有煩躁一症。故可用大青龍湯。)
陶華曰。熱盛而煩。手足自溫。脈浮而緊。此傷風見寒脈也。不煩少熱。四肢微厥。脈浮而緩。此傷寒見風脈也。二者為榮衛俱病。法雖用大青龍。此湯險峻。不可輕用。須風寒俱盛。又加煩躁。方可與之。不若羌活沖和湯。為神藥也。一法。用桂枝麻黃湯。
白話文:
加入石膏,因此脈象緊。此法治療榮衛俱病。如果症狀不明確,誤用大青龍湯,則發汗過度,容易傷人。(因為有煩躁症狀,所以可以使用大青龍湯。)
陶華說,熱盛而煩躁,手足自溫,脈象浮而緊,這是傷風見寒脈。不煩躁而略有熱,四肢微寒,脈象浮而緩,這是傷寒見風脈。這兩種情況都是榮衛俱病。雖然可以服用大青龍湯,但此湯藥性猛烈,不可輕易使用。必須風寒俱盛,再加上煩躁,才能服用。不如羌活沖和湯,是神藥。另一個方法,可以用桂枝麻黃湯。
3. 發熱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主之。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主之。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傷寒脈浮緩。發熱惡寒。無汗煩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主之。
【目】朱肱曰。發熱而惡寒者。屬太陽也。蓋太陽主氣以溫皮膚分肉。寒氣留於外。皮膚緻密。則寒慄而發熱。宜發其汗。故麻黃、大青龍主之。若溫病。則發熱而不惡寒。風溫。亦灼熱而不惡寒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頭痛發熱,出汗怕風,用桂枝治療。太陽病,發熱口渴,不畏寒,是溫病。發汗後,身體灼熱,稱為風溫。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無汗且喘,用麻黃治療。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畏寒,身體疼痛,不出汗但煩躁,用大青龍湯治療。傷寒脈浮緩,發熱畏寒,無汗煩躁,身體不痛但沉重,偶爾感到輕鬆,沒有少陰症,用大青龍湯治療。
朱肱說,發熱畏寒屬於太陽病。因為太陽主氣溫暖皮膚和肌肉,寒氣留於外,皮膚緻密,就會發冷發熱。應該發汗,所以麻黃、大青龍湯主治。如果是溫病,則發熱而不畏寒。風溫也是灼熱而不畏寒。
劉完素曰。潮熱。有時而熱。不失其時。寒熱。寒已而熱。相斷而發。發熱。則無時而熱也。翕翕發熱。熱在外也。故與桂枝汗以散之。蒸蒸發熱。熱在內也。故與調胃承氣下以滌之。發熱屬表。風寒客皮膚。陽氣怫鬱也。發熱屬裡。陽氣下陷陰中也。觀其熱所由來而汗下之。
若熱先自皮膚髮者。邪在外也。熱先自里生而發達於表者。邪在裡也。在表在裡。俱有發熱。邪在半表半裡者。亦發熱也。或始自皮膚而漸傳裡熱。或始自內熱而外達於表。蓋邪在表。表熱里不熱也。邪在裡。裡熱甚而達於表也。在半表半裡。則表裡俱發熱也。
白話文:
劉完素曰:
潮熱,指有時發熱,不失其時,也就是說熱症會在特定時間出現,並非持續性的。寒熱,指先發寒後發熱,兩者分開出現。而發熱則是指無時無刻不在發熱,沒有特定時間。
翕翕發熱,指的是熱症表現在體表,像是皮膚發熱,熱氣外散的狀態。因此可用桂枝湯發汗散熱。蒸蒸發熱,指的是熱症表現在內,像是體內燥熱,熱氣內鬱的狀態。因此可用調胃承氣湯瀉下滌熱。
發熱症狀可以分為表症和裡症。發熱屬表,指的是風寒入侵皮膚,陽氣鬱結所致。發熱屬裡,指的是陽氣下降到陰中,陰陽失調所致。要根據熱症的來源,判斷是否應該使用汗法或瀉下法。
若熱症先從皮膚開始,則邪氣在外。若熱症先從內部生發,再延展到體表,則邪氣在裡。無論邪氣在表或在裡,都會導致發熱。邪氣在半表半裡時,也會出現發熱。
有時候,熱症會從皮膚開始,逐漸蔓延到內部;也有時候,熱症會從內部開始,逐漸蔓延到體表。這是因為邪氣在表時,體表發熱而內部不熱;邪氣在裡時,內部發熱且蔓延到體表。當邪氣在半表半裡時,體表和內部都會發熱。
王肯堂曰。凡病鮮有不發熱者。內傷外感。其大關鍵也。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感。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感惡寒。則近烈火不能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而必解。外感惡風。乃不禁一切風。內傷惡風。惟惡些小賊風。外感症顯在鼻。
故鼻氣不利。壅盛而有聲。內傷症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感則邪氣有餘。故發言壯厲。先輕而後重。內傷則元氣不足。故出言懶怯。先重而後輕。外感頭痛。常常而痛。內傷頭痛。時止時作。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傷手心熱。手背不熱。東垣辨法大要如此。
白話文:
王肯堂說:凡是生病,很少有不發燒的。內傷和外感,是辨證的關鍵。
如果人迎脈(位於頸部兩側,當人迎穴處的脈搏)比氣口脈(位於手腕橈側,當氣口穴處的脈搏)大,就是外感;如果氣口脈比人迎脈大,就是內傷。
外感則寒熱同時出現,沒有間隔;內傷則寒熱交替出現,並不規律。外感怕冷,靠近火也無法驅除寒氣;內傷怕冷,只要得到溫暖就會好轉。外感怕風,任何風都無法忍受;內傷怕風,只怕一些微弱的賊風。
外感症狀顯現在鼻子上,所以鼻子不通暢,壅塞而有聲音。內傷症狀顯現在嘴巴裡,所以口不知味,腹部也不舒服。
外感是邪氣過盛,所以說話聲音洪亮,一開始輕微,後來加重。內傷是元氣不足,所以說話聲音懶散怯弱,一開始重,後來變輕。
外感頭痛是持續不斷地疼痛;內傷頭痛是時而疼痛,時而停止。
外感手背發熱,手心不發熱;內傷手心發熱,手背不發熱。
東垣辨證大要就是這樣。
或有內傷而無外感。或有外感而無內傷。以此辨之。判然矣。若夫內傷外感兼病者。則其脈症並見而難辨。尤宜細心求之。若顯內症多者。則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顯外症多者。則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解表為急。此又東垣未言之意也。
陳士鐸曰。人病發熱。必先散其邪氣。俟邪氣速去。然後再扶其正氣。則正氣不為邪氣所害。方用柴胡、荊芥、半夏、黃芩、甘草各一錢煎服。則邪散而身涼。蓋四時不正之氣犯人。必由皮毛而入營衛。今用柴胡、荊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入里。半夏祛痰。使邪不得挾痰作祟。
白話文:
有些病患可能內傷而無外感,也可能外感而無內傷,依此分辨,就能清楚辨別病症。然而,若內傷外感兼病,則脈症皆會出現,難以分辨,更需細心診斷。若內傷症狀較明顯,則內傷較重,外感較輕,應以補養身體為優先。若外感症狀較明顯,則外感較重,內傷較輕,應以發散解表為急。這也是東垣先生未曾提及的觀點。
陳士鐸說,人患病發熱,必須先散去邪氣,待邪氣散去後,再扶持正氣,這樣正氣就不會受到邪氣的侵害。因此,可用柴胡、荊芥、半夏、黃芩、甘草各一錢煎服,就能散去邪氣,使身體涼爽。因為四時不正之氣入侵人體,必然從皮毛進入營衛,現在用柴胡、荊芥先散去皮毛的邪氣,邪氣既已散去,怎麼能深入內里呢?半夏祛痰,使邪氣無法依附痰液作祟。
黃芩使不得挾火作殃。甘草和中。邪既先散。而正氣又不相虧。人肯先服此藥。何至由皮毛以入營衛。入臟腑。至傳經深入哉。一方。柴胡、當歸、山梔、甘草、陳皮各一錢。花粉、白芍各二錢。此方凡肝氣鬱者。一劑即快。不必專治外感也。治內傷初起者。神效。又方。當歸二錢。
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各一錢。陳皮五分。冬月。加麻黃。此方專治傷寒初起者。神效。乘其尚未傳經。可從補正之中。兼用祛邪之品而熱散之也。蓋初起之邪。尚不敢與正氣相敵。故一補正氣。而邪氣自消。及一傳經。則正氣遁入臟腑不敢與邪相爭。愈補而愈不能出矣。
白話文:
黃芩能抑制火氣蔓延,不會造成傷害。甘草調和脾胃,讓正氣不至於被邪氣消耗。如果人們願意及早服用這些藥物,就不會讓邪氣從皮膚毛髮進入營衛,進而侵犯臟腑,最終傳遍經絡。
有一種方劑,包含柴胡、當歸、山梔、甘草、陳皮各一錢,花粉、白芍各二錢。這個方劑專治肝氣鬱結,一劑就能見效,不必專門治療外感。對於內傷初期,也有神奇的效果。
另一個方劑,包含當歸二錢,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各一錢,陳皮五分。冬月的時候,可以加入麻黃。這個方劑專治傷寒初期,效果顯著。趁著寒邪尚未深入經絡,可以同時補益正氣,兼用祛除邪氣的藥物,讓熱邪消散。這是因為剛開始的邪氣,還不敢與正氣抗衡,所以只要補益正氣,邪氣就會自行消散。一旦寒邪傳入經絡,正氣就會躲入臟腑,不敢與邪氣相爭,越補益就越難以驅除。
故一傳經。藥即不可用補。今用桂枝以散熱。或加麻黃以祛寒。寒熱相攻。邪難內入。又有正氣之健以助之。所以一劑而愈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目】朱肱曰。此二湯。乃治發熱而微惡寒者也。
張介賓曰。邪氣在表發熱者。表熱里不熱也。溫散之。邪氣在裡發熱者。裡熱甚而達於外也。宜清之。
白話文:
因此,只要傳經,藥物就不可用補。現在用桂枝散熱,或加麻黃祛寒,寒熱相攻,邪氣就難以侵入,又有正氣強健相助,所以一劑藥就能痊癒。
仲景說,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象微弱,這是陽氣不足,不可發汗,應該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傷寒六七日,發熱,稍微惡寒,肢節酸痛,略微嘔吐,心口悶脹,外症尚未消除,柴胡桂枝湯可以治療。
朱肱說,這兩種湯藥都是治療發熱而稍微惡寒的。
張介賓說,邪氣在表發熱,是表熱裏不熱,應該溫散之。邪氣在裡發熱,是裏熱甚而達於外,應該清之。
柯琴曰。熱多。是指發熱。不是內熱。無陽。是陽已虛。而陰不虛。無陽不可發汗。便是仲景法旨。柴胡桂枝湯。乃是仲景佳方。若不頭項強痛。便不須合桂枝矣。
微惡寒。便是寒少。煩疼只在四肢骨節間。比身疼腰痛稍輕。此外症將解而未去之時也。微嘔。是喜嘔之兆。支結。是痞滿之始。是在半表半裡矣。外症微。故取桂枝之半。內症微。故取柴胡之半。雖不及脈。而微弱可知。發熱而煩。則熱多可知。仲景制此輕劑以和解。便見無陽不可發汗。用麻黃、石膏之誤矣。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白話文:
柯琴曰:
熱多,指的是發熱,不是內熱。無陽,是指陽氣已經虛弱,但陰氣並未虛弱。無陽不可發汗,這就是仲景的醫學精髓。柴胡桂枝湯是仲景的經典方劑,如果患者沒有頭項強烈的疼痛,就不需要加入桂枝。
微惡寒,就是寒氣少。煩疼只集中在四肢骨節,比身體疼痛、腰痛要輕微一些。此外,這種症狀也可能是疾病將要解除而尚未完全消失的表現。微嘔,是想要嘔吐的徵兆。支結,是痞滿的初始階段,屬於半表半裡的症狀。外症微弱,因此只用半劑桂枝;內症微弱,因此只用半劑柴胡。雖然沒有脈象的依據,但微弱的病症還是可以察覺的。發熱而煩躁,就說明熱證比較明顯。仲景制訂了這個輕劑來和解表裡,正是因為無陽不可發汗,使用麻黃、石膏就會出錯。
【綱】
仲景曰:太陽病,發汗之後,汗出卻不能解除病症,病人仍然發熱、心下悸動、頭暈、身體顫抖、想要抓地,這可以用真武湯治療。
【目】戴原禮曰。陰經不發熱。惟少陰能發熱。然少陰發熱有二症。初得病。即見少陰症。發熱惡寒。頭不疼。宜麻黃附子細辛湯。若下利清穀。身熱躁擾。裡寒外熱。仲景謂之反發熱。此乃陰盛格陽。宜四逆湯、附子理中湯。蓋陽氣傳陰經而下利者。乃是熱利。陽陷入里。
外所以無熱。陰氣入陰經而下利者。乃是裡寒自利。寒既在裡為主。則陽氣必客於外。所以反發熱。要知陰症發熱。自是不同。發於陽而發熱者。頭必疼。發於陰而發熱者。頭不疼。此為驗也。又有汗下後。陰陽不相入。水火不相濟。致餘熱未退。不可更用冷藥。內外俱未可妄治。
白話文:
戴原禮說:陰經一般不會發熱,只有少陰經才會發熱。但少陰經發熱有兩種情況。
剛開始生病,就出現少陰經的症狀,發熱惡寒,頭不痛,應該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如果出現腹瀉,瀉出清穀物般的稀便,身體發熱煩躁,內寒外熱,仲景稱之為反發熱。這是陰氣盛而陽氣被抑制,應該服用四逆湯、附子理中湯。這是因為陽氣傳入陰經而導致腹瀉,屬於熱利,陽氣陷入體內。
外在表現沒有發熱,是因為陰氣進入陰經而導致腹瀉,屬於裡寒自利。寒氣在體內為主,所以陽氣必然客於體外,因此反而是發熱。
要知道陰症發熱與陽症發熱是不一樣的。發於陽而發熱,頭部一定會疼痛;發於陰而發熱,頭部則不會疼痛,這就是驗證方法。
還有,在汗出之後,陰陽不能互相調和,水火不能互相滋養,導致餘熱未退,不可再用寒涼藥物。內外都不可輕易治療。
故宜小建中湯。若其人已虛。虛能生熱。宜小建中湯加當歸。或四君子湯加黃耆。或十全大補湯。調其榮衛。虛者。真武湯。審是熱邪未解。雖經汗下。卻不畏寒。宜竹葉石膏湯。
王肯堂曰。汗後復發熱。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陰陽不交。及下利發熱者。死。脈陰陽俱盛。熱不止者。死。中風即發熱者。風傷衛也。傷寒不即發熱者。寒傷營也。其在少陰厥陰發熱者。謂之反發熱。惟太陰無發熱之候。
白話文:
因此應該服用小建中湯。如果患者已經虛弱,虛則生熱,宜小建中湯加當歸,或四君子湯加黃耆,或十全大補湯,調和營衛。虛弱者,可用真武湯。如果確定是熱邪未解,雖然已經出汗,但仍然不畏寒,宜服用竹葉石膏湯。
王肯堂說:出汗後再次發熱,脈象躁疾,不是汗出過度衰竭,而是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不能進食,陰陽失調,以及腹瀉發熱者,都會死亡。脈象陰陽皆盛,熱度不退者,也會死亡。中風立即發熱,是因為風邪傷了衛氣。傷寒不立即發熱,是因為寒邪傷了營氣。在少陰、厥陰發熱,稱為反發熱。只有太陰沒有發熱的徵兆。
柯琴曰。此太陽症合用桂枝。卻用麻黃之類發汗者。故多亡陽而仍發熱。必主以真武湯也。
鰲按。真武湯。本少陰方。陽亡則內虛寒。故必用此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重汗。而復大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目】朱肱曰。太陽有潮熱乎。仲景大陷胸湯一症。結胸有潮熱者為大結胸。屬太陽也。
樓全善曰。此妄汗下而將轉屬陽明。猶尚未離乎太陽者也。
日晡潮熱。陽明病。然心下者。太陽之位。小腹者。膀胱之室。從心下至小腹痛。是下後熱入水結所致。非胃家實。故不得名為陽明病。
白話文:
柯琴認為,太陽病應該用桂枝治療,卻用麻黃之類發汗的藥物,容易導致陽氣耗損,反而仍然發熱,必須用真武湯來治療。
鰲註解說,真武湯原本是少陰病的方劑,陽氣耗損導致內虛寒,所以必須用它。
仲景指出,太陽病出汗過多,之後又腹瀉不止,五六天都沒有排便,舌頭乾燥發渴,下午略微發熱,從心窩到小腹硬滿疼痛,不能靠近,用大陷胸湯治療。
朱肱說明,太陽病如果出現潮熱,仲景的大陷胸湯症狀裡,結胸伴有潮熱的,就是大結胸,屬於太陽病。
樓全善認為,這是因為過度出汗腹瀉,導致病邪將要轉入陽明,但尚未完全離開太陽的狀態。
下午發熱是陽明病的症狀,但是從心窩開始疼痛,是太陽病的位置;小腹疼痛,是膀胱的部位。從心窩到小腹疼痛,是腹瀉後熱氣進入水液凝結造成的,不是胃實證,所以不能稱為陽明病。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目】朱肱曰。大抵傷寒八日以上。大發熱者。難治。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目】方中行曰。傷寒汗不出。得汗即解者。以有風而誤於偏攻。熱反入里。所以變痞硬嘔吐而下利也。故用大柴胡合表裡而兩解之。
魏荔彤曰。發熱汗出不解。太陽已傳陽明。二者陽明症也。夫太陽所感寒邪。入心中作痞硬。而寒鬱內生之熱邪。作嘔吐而下利。是病全離太陽而入陽明矣。其不成胃實者。惟心中素有痰飲。故邪結於彼而成痞硬。胃中自不能復結為實。故是已傳陽明而未全在陽明。未可以承氣下者。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象陰陽俱虛,熱症持續不退者會死亡。
朱肱說,傷寒病發八天以上,熱症依然嚴重者,難以治療。
張仲景說,傷寒發熱,出汗卻無法退燒,胸口感覺痞硬,嘔吐且腹瀉,用大柴胡湯治療。
方中行說,傷寒不出汗,出汗後便退燒者,是因為有風邪誤入,導致偏攻身體,熱邪反入內部,所以出現痞硬、嘔吐、腹瀉。因此用大柴胡湯,合表裡而兩解之。
魏荔彤說,發熱出汗卻無法退燒,太陽經已經傳到了陽明經,這兩種都是陽明經的症狀。太陽經感受寒邪,侵入心中導致痞硬,寒邪鬱積內生熱邪,導致嘔吐腹瀉。此病已經完全離開太陽經,進入陽明經。因為患者不屬於胃實,可能是因為原本就有痰飲,所以邪氣結聚於此,導致痞硬。胃中沒有積實,所以已經傳入陽明經,但還未完全在陽明經,還不能用承氣湯瀉下。
故制此方。於下之中。兼升散開破二義。陽明之邪。柴胡驅之於少陽而表解。大黃復通之於大便而里和。尚何有陽明之症足留乎。所謂兩解之法也。是不必專言柴胡治少陽。而柴胡之用已神。不必專言胃實方可下。而大黃之用已得矣。非仲師孰能具此手眼乎。
【綱】仲景曰。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目】喻昌曰。丸藥大下。徒傷其中。而不能盪滌其邪。梔子乾薑。亦溫中散邪法也。
白話文:
因此制定這個方劑,在藥性上既能向下攻裡,又能兼具升散開破的效果。陽明經的邪氣,柴胡驅散到少陽經,使表症解除;大黃則通暢大便,使裡症和解。如此一來,陽明經的病症還有什麼好留戀的呢?這就是所謂的「兩解之法」。因此不必專門說柴胡治療少陽,而柴胡的運用已經很巧妙;不必專門說胃實才可以用下藥,而大黃的運用也已經很得當。除了張仲景,還有誰能有這樣精妙的醫術呢?
仲景說,傷寒病人,醫生用丸藥大瀉,但發熱不退,還有些微煩躁,可以用梔子乾薑湯來治療。
喻昌說,丸藥大瀉,只會損傷脾胃,卻不能清除邪氣。梔子和乾薑,也是溫中散邪的方法。
虞摶曰。攻裡不遠寒。用丸藥大下之。寒氣留中可知。心微煩而不懊憹。則非吐劑所宜也。用梔子解煩。倍乾薑以逐內寒而散表熱。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二味成方。而三法備。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大下後身熱不去。猶帶表症也。心煩變為心中結痛。是表症仍未解。而里症已迫也。在表原屬陰邪久未除。在裡則為陽邪久成郁。梔子苦寒。治心中成郁之陽邪。香豉香辛。治在表未散之陰邪。而此症可愈。其胸中窒者。雖未至於結痛。而窒久必痛也。亦可早為之計。而仍主此。一法也。
白話文:
虞摶說,攻治內在的病邪,不能忽略寒氣。可以用丸藥瀉下,如果寒氣停留在體內,就可以知道。如果心裏有點煩躁,但沒有明顯的口渴,就不是用吐瀉藥的時機。可以用梔子解煩,加倍乾薑驅除內寒,並散發表面的熱邪。寒邪要用熱藥來治療,熱邪要用寒藥來治療。兩種藥材組成一個方劑,就包含了三種治療方法。
柯琴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外熱未除而心中結痛。雖輕於結胸。而甚於懊憹矣。結胸是水結胸脅。用陷胸湯。水鬱則折之也。此乃鬱結心中。用梔豉湯。火鬱則發之也。
【綱】仲景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小青龍治水氣者。治在裡久積之陰邪。治風寒者。治胸膈暫郁之熱邪。程氏謂下寒者類多上熱。一句破的矣。學者識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自衄者愈。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白話文:
柯琴曰:
病症發作於陽氣,卻反向下治療,外在熱邪尚未清除,心中就感到結痛。雖然比結胸症輕,但比懊憹症嚴重。結胸症是水氣結聚於胸脅,應該用陷胸湯治療,以折斷水氣鬱結。而此病是鬱結於心中,應該用梔豉湯治療,以發散火氣鬱結。
【綱】仲景曰:
傷寒病患者,心下有水氣,咳嗽並伴有輕微喘息,發熱但無口渴,服用湯藥後才感到口渴,這是寒氣退去,病症將要解脫的徵兆。小青龍湯可以治療此症。
【目】魏荔彤曰:
小青龍湯治療水氣,治的是內在久積的陰邪,治療風寒,治的是胸膈暫時鬱結的熱邪。程氏說,下寒者往往伴隨上熱,這句話點破了關鍵,學者應當牢記。
【綱】仲景曰:
太陽病患者,脈象浮緊,發熱無汗,自行流鼻血者,病情會好轉。太陽病患者,脈象浮緊,無汗,發熱,身體疼痛,持續八九天不退,表症仍然存在,此時應該發散汗液。服用藥物後,稍微退熱,患者開始煩躁,昏昏欲睡,病情嚴重者必然會流鼻血,流鼻血後病情就會好轉。這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的緣故。麻黃湯可以治療此症。
【目】方中行曰。純是寒邪傷營。故脈浮緊。發熱無汗。然寒邪之著營輕微。且兼中風。陽邪變熱上衝。故自衄愈。若脈浮緊。發熱無汗。而身竟疼痛。則寒重風輕。當發汗矣。其劇者必衄。畢竟少帶中風之陽邪也。
【綱】仲景曰。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目】喻昌曰。服桂枝治風而遺其寒。所以不解而症變。設更下之。邪乘虛入里。在表之風寒未除。在裡之水飲上逆。故變五苓兩解之法。以茯苓、白朮為主。雖因已誤而去桂枝。不得不用白芍以收陰。甘草、薑、棗以益虛和脾胃也。
白話文:
方中行認為,這純粹是寒邪傷了營氣,所以脈象浮緊,發熱無汗。但寒邪侵犯營氣的情況較輕微,又兼有中風,陽邪化熱上衝,所以自鼻出血而痊癒。如果脈象浮緊,發熱無汗,而且全身疼痛,則寒邪重而風邪輕,應該發汗。病情嚴重者必會鼻出血,畢竟還是帶有中風的陽邪。
仲景說,服用桂枝湯,或服下瀉藥,仍舊頭頸部強直疼痛,發熱微微,無汗,心下滿悶,微痛,小便不利,可用桂枝湯去桂枝,加入茯苓白朮湯治療。
喻昌認為,用桂枝湯治療風寒,而忽略了寒邪,所以病情未解,反而轉變。如果再服用瀉藥,邪氣乘虛而入,表面的風寒未除,裡面的水飲上逆,所以轉用五苓散的治療方法,以茯苓、白朮為主。雖然已經誤用了桂枝湯,但不得不用白芍收斂陰氣,甘草、薑、棗補益虛損,和脾胃。
魏荔彤曰。太陽傷風。頭項強痛。翕翕發熱而汗出。今汗不出。則中風而兼傷寒矣。但與桂枝治風不效矣。復下。更誤矣。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乃下藥陰寒之氣。挾寒邪作痞。挾風邪作痛。動積飲而阻閉陽氣。上下不流動故耳。本方專主補土滲濕。使在裡下藥之陰邪先除。
然後可治其表邪耳。以表邪雖仍在而輕微。故先以誤下之陰邪入里為患是急。厥陰所云。先溫其里。乃攻其表。亦此義也。參觀之。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魏荔彤說:太陽傷風,頭頸部強烈的疼痛,身體微微發熱並且出汗。現在汗出不來,這就是中風同時兼有傷寒。單用桂枝治療風寒,已經沒有效果了。如果再繼續服用下瀉藥物,那就更錯了。心下部位感到滿脹且微微疼痛,小便不暢,這說明服用下瀉藥物導致陰寒之氣下降,寒邪夾雜在裡面形成痞塊,風邪夾雜在裡面造成疼痛,積聚的飲邪阻礙陽氣運行,導致上下不通暢。本方藥物專門針對補益脾土,滲透去除濕氣,讓留在裡面的陰邪先被消除。
然後才能治療表邪。因為表邪雖然還在,但已經比較輕微,所以要優先處理誤用下瀉藥物導致陰邪入里造成的病患,這才是急迫的事情。厥陰經所說:「先溫其里,乃攻其表」,也是這個意思。可以參照學習。
【綱要】仲景說:傷寒脈象浮,發熱沒有汗,表症沒有解開的,不能使用白虎湯。口渴想要喝水,沒有表症的,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
【目】張從正曰。白虎湯。但能解熱。不能解表。必惡寒身疼頭痛之表症皆除。但渴而求救於水者。方可與之。
樓英曰。如其人渴欲飲水。與之水果能飲。是表邪已變熱而入之深矣。再診其脈。已無浮緩浮緊之表脈。再審其症。已無頭身疼痛發熱無汗之表症。即可用白虎湯。但加人參止其燥渴。仍藉辛涼為半表裡之治耳。
【綱】仲景曰。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吐下俱非。致風寒之邪久而變熱。熱又久而結聚在裡。而在裡之氣血亦鬱而生熱。所謂表裡俱熱者也。內熱盛則外陽疏。時時惡風。若似表症。而大渴云云。俱是一派實熱結里之象。故不特陽虛之裡當急救陽。即陰消之裡亦當急救陰也。故仍用人參白虎。兼內清外散之用。
白話文:
張從正說,白虎湯只能解熱,不能解表。只有當惡寒、身疼、頭痛等表症都消失,病人只感到口渴,極度渴望喝水時,才能用白虎湯。
樓英說,如果病人口渴想要喝水,給他水果可以喝下,說明表邪已經轉化為熱邪,深入體內了。再診脈,已經沒有浮緩、浮緊的表脈,再觀察症狀,也沒有頭身疼痛、發熱無汗等表症,就可以用白虎湯。但要加入人參來止渴,仍以辛涼之藥來治療半表半裡之症。
仲景說,傷寒病,如果經過嘔吐或腹瀉之後,七、八天了還沒好轉,熱邪結聚在裡,表裡都發熱,時常怕風,口渴,舌頭乾燥煩躁,想要喝很多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魏荔彤說,嘔吐和腹瀉都不算,導致風寒之邪長期積聚轉化為熱邪,熱邪又長期積聚在裡,裡面的氣血也鬱結生熱,這就是表裡俱熱。內熱盛則外陽疏散,因此時常怕風,看似表症,但口渴等等,都是實熱結聚在裡面的表現。所以不僅陽虛的裡要急救陽氣,陰消的裡也要急救陰氣。因此仍然用人參白虎湯,兼具內清外散的功效。
【綱】仲景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目】喻昌曰。傷寒之邪。得濕而不行。所以熱瘀身中而發黃。故用外解之法。設泥里字。豈有邪在裡而反治表之理哉。熱已發出於外。自與內瘀不同。正當隨熱勢清解其黃。俾不留於肌表間也。前條熱瘀。故用麻黃。此條發熱。反不用麻黃者。蓋寒濕之症。難於得熱。熱則其熱外出而不內入矣。所謂於寒濕中求之。不盡泥傷寒定法。此其一徵也。
方中行曰。熱發於外。則里症較輕。故解之以梔子。而和之以甘草。以為退熱之輕劑。
白話文:
仲景說,傷寒熱邪停留在體內,身體就會發黃,可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如果傷寒發黃且發熱,可以用梔子柏皮湯治療。
喻昌說,傷寒邪氣遇濕氣就不能散發,所以熱邪停留在體內,造成身體發黃。因此要用外解的方法,不能像泥里字一樣,明明是內熱,卻用治療表證的方法。熱邪已經發散到體表,和內部的瘀熱不一樣,應該順應熱勢,清除黃疸,避免留在肌膚表面。前面一項是內熱瘀滯,所以用麻黃,這一項是發熱,反而不用麻黃,因為寒濕的病症很難接受熱,發熱就會讓熱氣往外走,不會進入體內。這就是說,在寒濕的情況下,要根據實際情況,不能完全拘泥於傷寒的固定方法,這只是一個徵兆。
方中行說,熱邪發散到體表,內證就會較輕,所以用梔子來解熱,再用甘草來調和,作為輕微的退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