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首·總論 (9)
卷首·總論 (9)
1. 愈解
【綱】仲景曰。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目】柯琴曰。巳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申酉為陽明之時。即日晡也。凡稱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陽頭痛自止。惡寒自罷。陽明則身不熱。不惡寒也。寅卯主木。少陽始生。即少陽主時也。主氣旺則邪自解矣。辰上者。卯之盡。辰之初也。
經曰。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主亥子丑時。天以一生而開於子。故少陰主於子。木克醜旺於寅時。故厥陰主醜寅卯三時。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快要好轉時,從巳時到未時上半段;陽明病快要好轉時,從申時到戌時上半段;少陽病快要好轉時,從寅時到辰時上半段;太陰病快要好轉時,從亥時到丑時上半段;少陰病快要好轉時,從子時到寅時上半段;厥陰病快要好轉時,從丑時到卯時上半段。
柯琴說,巳時和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所以太陽經主宰這個時段。到未時上半段,陽氣過了頭。申時和酉時是陽明經的時間,也就是下午。凡是說快要好轉,都是指表證而言。比如太陽病頭疼自己好了,發冷自己消失了;陽明病則身體不發熱,也不發冷。寅時和卯時屬木,少陽經開始生發,也就是少陽經主宰的時段。正氣旺盛,邪氣自然就會消失。辰時上半段是卯時結束、辰時開始的時候。
經書上說,從晚上到雞叫,是天的陰氣,是陰氣中最陰的時段。脾臟是陰氣中最陰的,所以主宰亥時、子時和丑時。天以生氣開始於子時,所以少陰經主宰子時。木克土,丑時木氣旺盛,所以厥陰經主宰丑時、寅時和卯時。
【綱】仲景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目】柯琴曰。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是論日期合陰陽之數而愈。此論愈時於陰陽反盛時解。何也。陰盛極而陽生。陽盛極而陰生。陰陽之相生。正陰陽之相得。即陰陽之自和也。然此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則六經各以主時解。是又陽主晝而陰主夜矣。
【綱】仲景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為陰陽和平。雖劇。當愈。
白話文:
張仲景說,凡是生病,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會好,什麼時候會痊癒,答案是:假設半夜發病的人,明天中午就會好;中午發病的人,半夜就會好。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中午發病半夜痊癒,是陽氣得到陰氣而解;半夜發病明天中午痊癒,是陰氣得到陽氣而解。
柯琴說,病從陽氣發作的,七天就會好;病從陰氣發作的,六天就會好。因為陽氣的數是七,陰氣的數是六,所以這個論述根據日期來合陰陽之數而痊癒。這個論述講的是病人在陰陽反盛的時候痊癒。為什麼呢?因為陰氣盛極而陽氣生,陽氣盛極而陰氣生。陰陽互相生長,正是陰陽互相得到,也就是陰陽自然調和。然而,這指的是病在一兩天就會好的情況。如果六七天才會好的話,那麼就應該根據六經分別以主時來解。也就是說,陽氣主宰白天,陰氣主宰夜晚。
張仲景說,脈病想要知道是否痊癒,如何區分呢?答案是:寸口、關上、尺中這三處,脈象的大小、浮沉、遲數都相同。即使有寒熱不退的情況,這種脈象屬於陰陽平和,雖然病症嚴重,但應該會痊癒。
【目】王肯堂曰。針經云。寸口人迎。兩者相應若引繩。大小齊等者。名曰平人。言手之寸口脈。與喉旁之人迎脈等齊。為平人。他條云。六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者是也。
鰲按。脈三處同等。只是純陰純陽偏勝之脈。是仍為病脈。是寒熱不解。病猶未愈之脈。故陰陽和平四字。並非陰陽調和之義。曰和者。言或純陰。或純陽。無乖戾之象。曰平者。言純於陰。純於陽。無駁雜之形也。然曰純陰。究竟偏於陰矣。曰純陽。究竟偏於陽矣。故非調和之義也。
雖劇當愈者。偏陰則陰劇。治其陰之劇。則陰之病當愈。偏陽則陽劇。治其陽之劇。則陽之病當愈。正欲醫者知此為陰陽偏之脈。而急早治之也。
白話文:
王肯堂說,《針經》裡提到,寸口脈和人迎脈,兩者相應像是被繩子牽引著,大小相等,叫做平人。也就是說,手上的寸口脈,和喉嚨旁邊的人迎脈等長,就是平人。另外,書中還說,六脈陰陽都停滯,必須先出現顫抖、出汗才能解開的,也是這種情況。
我認為,脈象在三處都一樣,只是純陰或純陽偏勝的脈象,仍然屬於病脈,表示寒熱症狀未解,疾病尚未痊癒。所以,「陰陽和平」這四個字,並不是指陰陽調和的意思。所謂「和」是指,可能是純陰,也可能是純陽,沒有乖戾的現象。「平」是指,純粹的陰或純粹的陽,沒有雜亂的形狀。不過,說純陰,實際上還是偏向陰的;說純陽,實際上還是偏向陽的,所以不是指調和的意思。
雖然病症應該會好轉,但如果偏陰,則陰症會加重;治療陰症加重,則陰性的病症就會好轉。如果偏陽,則陽症會加重;治療陽症加重,則陽性的病症就會好轉。這正是希望醫生能認識到這是陰陽偏勝的脈象,然後及早治療。
【綱】仲景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此與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一條。教人於愈期愈時之際。當明辨其是傳經盡。不復再傳否也。於何辨其傳不傳。解則不傳。於何辨其解不解。汗則解。於何辨其汗不汗。先煩則汗。於何辨其欲汗之先煩。脈浮則先煩。為欲汗之煩。而非入里之煩。傷寒原無汗。
猶可以知其汗而解。傷寒原有汗。何以知其汗為必解之汗乎。故當於脈浮二字求之。而忽浮之脈。必非入里。傷風原脈浮有汗之症。忽添一煩。又不見入里之脈。則為欲解。然則入里之脈。數急是也。此煩與煩躁之煩不同。脈靜者為不傳也。脈數急者為傳也。
白話文:
仲景說,想要自己痊癒,一定要先感到發熱,然後才會出汗而痊癒。怎麼知道會出汗而痊癒呢?脈象浮,就表示會出汗而痊癒。
魏荔彤說,這跟太陽病快要痊癒時,從巳時到未時那一條一樣,告訴我們在疾病快要痊癒的時候,要明白辨別疾病是否已經傳經完畢,不再繼續傳播。如何辨別傳播與否?痊癒就不再傳播。如何辨別痊癒與否?出汗就表示痊癒。如何辨別出汗與否?先發熱才會出汗。如何辨別想要出汗前的發熱?脈象浮就表示先發熱,這是想要出汗的發熱,不是進入裡面的發熱。傷寒本來就沒有出汗,
還能知道出汗而痊癒。傷寒本來就有出汗,怎麼知道出汗一定是痊癒的汗呢?所以應該從脈象浮這兩個字去尋找答案。脈象突然浮起來,一定不會進入裡面的。傷風本來就有脈象浮、出汗的症狀。突然增加發熱,卻沒有看到進入裡面的脈象,就是快要痊癒了。那麼進入裡面的脈象是什麼樣的?脈象數而急就是。這裡的發熱跟煩躁的發熱不同。脈象靜止就是沒有傳播,脈象數而急就是傳播。
【綱】仲景曰。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明太陽中風病愈後。風邪留滯之症。當聽其自愈。不必妄治也。十二日愈者。六七日推之也。七日愈者。太陽中風也。連病愈之日計之。更得六日。其實五日。除此病愈之後。陰氣復於六。而神清氣爽矣。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脅下硬滿。較胸脅滿少甚。且不大便而嘔而舌苔。是陽明病胃已成實。而邪復轉傳少陽也。諸症中。惟不大便為正陽陽明。余皆少陽陽明病。是病在正陽陽明。較前已甚。即病入少陽陽明。較前更深。但俱屬未全成少陽也。仍與小柴胡和解。使正陽之邪。由少陽出。
白話文:
仲景說,風寒表證解了卻沒完全好,十二天就會痊癒。
魏荔彤說,這是太陽中風病痊癒後,風邪殘留在體內的症狀,應該讓它自然痊癒,不用亂治。十二天痊癒,是六七天推算的結果。七天痊癒的,是太陽中風。把病癒合起來計算,再加六天,實際上是五天。從這個病痊癒之後,陰氣復返六天,精神就會清爽了。
仲景說,陽明病,脅下硬滿,不排便還嘔吐,舌苔白的,可以用小柴胡湯。上焦通暢,津液下降,胃氣和諧,身體微微出汗就解除了。
魏荔彤說,脅下硬滿,比胸脅滿要輕一些,而且不排便還嘔吐,舌苔白,這是陽明病胃氣實證,邪氣又傳到少陽。這些症狀中,只有不排便是正陽陽明病,其他的都是少陽陽明病。這個病在正陽陽明,比之前嚴重,也就是病入了少陽陽明,比之前更深。但都屬於沒有完全成為少陽。還是用小柴胡來解表,讓正陽的邪氣,從少陽排出。
胃不成實。陽明得罷。總無異也。上焦得通四語。又言邪之結於有形者。隨津液下而由腸以泄。邪之溷於無形者。隨汗而由表以透。此所以正陽陽明之邪。由少陽陽明半表半裡以和解為其出路。一同於盡傳少陽治之之法也。又何必俟傳少陽而後施治哉。
鰲按。喻嘉言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關係病機最切。誠哉言也。其意以風寒聚膈中。必挾津液而成喘逆嘔痞諸症。故上焦風寒不解。則津液必不得下。惟和之於中。而上焦通矣。上焦通而津液亦和而下矣。喻又推言雜病。如痰火哮喘咳嗽瘰癧等症。皆火勢熏蒸日久。頑痰膠結經隧。
所以火不內熄。則津液必不能下灌靈根。而清華盡化為腐濁。此旨更精。蓋人之生。全賴得水穀之氣以化。津液流貫肢體。若結則病。竭則死矣。凡治病者。可不以救人之津液為急急哉。
白話文:
胃氣不足,陽明經受阻礙,兩者其實是一回事。上焦不通暢,導致四肢失調。邪氣凝聚在有形之處,隨著津液向下流動,從腸道排出;邪氣混雜在無形之中,隨著汗液從體表透出。這就是正治陽明經邪氣的方法。少陽經和陽明經介於表裡之間,以調和解表的方式讓邪氣排出,與傳經少陽治法一致。為何要等到傳入少陽經才施治呢?
喻嘉言說:「上焦通暢,津液下行。」這八個字關乎病機的核心,確實是至理名言。他的意思是:風寒停留在膈膜中,必然會挾帶津液造成喘逆、嘔吐、痞塞等症狀。因此,上焦的風寒不解,津液就無法下降。只有調和中焦,上焦才能通暢。上焦通暢,津液就能順利下降。喻嘉言還推論,各種雜病,如痰火哮喘、咳嗽、瘰癧等,都是火勢熏蒸日久,頑痰阻塞經絡所致。
所以,內火不滅,津液就無法灌溉靈根,清華之氣就會化為濁腐。這番話更加精妙。人之所以能生存,完全依賴水穀之氣的化生,津液流遍全身。如果阻塞就會生病,如果枯竭就會死亡。治療疾病,不應該以拯救人體津液為最要緊的事情嗎?
【綱】仲景曰。凡柴胡湯病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罷者。復與柴胡。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目】魏荔彤曰。首條。言少陽誤下而症不罷。是下之誤未及於病也。復與柴胡何疑焉。特以誤下傷正。故見蒸蒸而振之虛象。然陽升表透。陰降里和。少陽之病亦解矣。二條。少陽為病。必自太陽陽明遞傳而來。積日必久。治不合宜。順逆之故已明之。然有治雖逆而病不為逆。
則必秉質厚。血氣充。故藥邪不能使病邪浸加。正氣且能驅病邪漸去。故雖誤於汗吐下亡津液。其人陰陽之脈和平。必當自愈。而毋庸好事妄治也。曰凡病者。雖言少陽。實統三陽。並六經。且及百病言之。故不專曰少陽。曰傷寒也。三條。脈不弦大而小。邪微欲解之先兆也。
白話文:
【綱】張仲景說,如果在使用柴胡湯治療疾病時進行了下法(通便)治療,但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再次使用柴胡湯,病人會出現體溫上升、震顫、然後發熱出汗,最後病情得以緩解。如果疾病在發汗、催吐、通便或流失津液後,身體的陰陽平衡恢復正常,那麼疾病就會自然痊癒。在傷寒病的第三天,如果少陽脈變小,這表示病情可能正在轉好。
【目】魏荔彤指出,首條提到在處理少陽病時,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治療,但病情沒有改善,這說明下法並未對疾病產生影響,因此再次使用柴胡湯是合理的。只是因為錯誤的下法傷害了正氣,所以出現了虛弱的症狀,但這表示體內的陽氣可以升到表層,陰氣可以降入內裡,使少陽病得到緩解。第二條提到,少陽病是由太陽和陽明兩種病狀累積而來,如果治療不當,那麼即使治療方式錯誤,但只要病人的本質深厚、血液充足,藥物對病原體的影響不足以加重病情,反而能夠幫助身體逐漸排除病原體。因此,即使在發汗、催吐、通便或流失津液的情況下,如果脈象平和,那麼他們的病情應該會自行痊癒,無需過度幹預。他進一步解釋,「凡病」不僅指的是少陽病,更是包括所有疾病的泛稱,因此不只是專指少陽病。第三條提到,如果脈搏不再強大或粗大,而是變得細小,這是病徵開始減輕的前兆。
【綱】仲景曰。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四肢煩疼。陽微發熱。陰澀汗出。純乎太陽中風矣。然腹滿時痛。下利。吐不能食。如故。是非太陽中風宜表散者。乃太陰病而類於太陽之中風。有陰症欲還復於陽症之機也。若脈並見長。則邪自太陰欲還少陽必矣。經邪內陷。因有腹滿等症。若經邪欲出。
則症見四末。而不久於內陷可知矣。於是陽微陰澀。邪已有漸透營衛之勢。兼以弦長脈見少陽之門戶闢而生髮之氣已動矣。更得四末之間。蠢然煩疼。汗出發熱。邪純回太陽矣。曰。為欲愈。亦見太陰之邪。必由少陽越太陽而出也。至脈見長。在陽明篇屢言之。曰。脈弦者生。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陰中風,四肢感到煩躁疼痛,陽氣微弱陰氣寒澀且脈搏長,這是快要痊癒的徵兆。
長即弦也。在陽明以少陽為出路者。見弦長為生機。豈太陰亦以少陽為出路者。見弦長有異哉。此余言長脈之據也。
【綱】仲景曰。少陰中風。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陰病。不外直中傳經寒熱二邪。然於其入也。分寒熱必清。於其外也。則不必分寒熱。竟言出而得愈而已。然其症脈。亦必明辨之。本少陰病也。何忽類太陽之中風。少陰有直中之寒。無直中之風。如有直中之風。則自為風中腎臟之症。與傷寒中之傳經熱邪。
固不相涉。即與直中寒邪。亦不相干。今曰少陰中風。乃少陰症忽變為似乎太陽之中風也。何以見之。以其熱自發而汗自出也。少陰病。反發熱。反汗出。乃內真寒。外假熱。直中寒邪內所有之症。此條未言發熱汗出。而余言之。非杜撰也。乃原文中所有也。何言之。以脈見陽微陰浮。
白話文:
長脈指的是弦脈,常見於陽明和少陽兩經。當見到弦長脈時,認為是生命活動的徵兆。難道太陰經也是如此嗎?見到弦長脈,是否有不同的意義呢?這是我在討論長脈時的立場。
【總論】張仲景說:少陰經中風病,如果陽氣微弱,陰氣浮動,這表示病情有望好轉。
【詳述】魏荔彤指出:少陰病的病理,主要是由內在的寒熱兩種邪氣引起,但在進入病程時,必須先區分是寒還是熱;在外表表現上,不一定需要區分寒熱,只說病後能痊癒即可。然而,在診斷病症和脈象時,仍然需要詳細分辨。原本是少陰病,卻忽然表現出像是太陽中風病的症狀。少陰病本來只有直中寒邪,沒有風邪的症狀,如果有風邪侵入,就會表現為腎臟受風的症狀,與傷寒傳經熱邪的情況不同。
這些情況都不相應。即使與直中寒邪也無關。現在提到少陰中風,是指少陰病突然表現出像是太陽中風病的症狀。如何看出這種變化?因為病人的熱病自行發作,並自行出汗。少陰病時,會出現反常的發熱和出汗現象,這表示內在是真寒外現偽熱,是直中寒邪所引起的症狀。這條病歷並未提到發熱和出汗,但我提到了,這是從原文中得到的信息。為何要這樣說?因為脈象顯示陽微陰浮。
而知必發熱汗出也。在少陰直中寒邪之脈見沉緊。是陽緊而陰沉也。在少陰傳經熱邪之脈見沉數。是陽沉而陰數也。今陽見微。是不緊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緊為微。且不沉也。原為傳經之熱邪將散。故變沉為微也。且陰見浮。是不沉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沉為浮。
且不數也。原為傳經之熱邪將散。故變緊為浮也。此足見少陰病不論寒邪熱邪。見此陽微陰浮。俱為欲愈之機矣。又何以知其發熱汗出也。太陽論曰。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少陰見陽微。即太陽之浮脈也。再陰脈浮而不沉。非弱之義乎。發熱則陰寒已微。況脈不見沉緊。
白話文:
由此可知,疾病必將發熱出汗。在少陰經脈中,直中寒邪的脈象表現為沉緊,這是陽氣緊縮而陰氣沉潛;傳經熱邪的脈象則表現為沉數,這是陽氣沉降而陰氣浮動。如今陽氣已見微弱,不再緊縮,這是因為直中寒邪將要散去,所以由緊縮轉為微弱,而且不再沉潛。原先傳經的熱邪也將要散去,所以由沉降轉為微弱。此外,陰氣已見浮動,不再沉潛,這是因為直中寒邪將要散去,所以由沉潛轉為浮動。而且不再浮動,這是因為傳經的熱邪將要散去,所以由緊縮轉為浮動。由此可見,少陰病無論是寒邪還是熱邪,只要出現陽氣微弱,陰氣浮動,都是將要痊癒的徵兆。為何能確定會發熱出汗呢?《太陽論》說:「陽氣浮動,則熱自發;陰氣衰弱,則汗自出。」少陰見陽氣微弱,正是太陽經脈的浮脈。而且陰脈浮動而不沉降,不是衰弱的表現嗎?發熱是因為陰寒已經微弱,何況脈象不再沉緊。
則非內陰逼陽於外之反發熱也。汗出則里病已除。脈又不見沉細。則非陰盛逼陽出亡之汗自出也。於此知其陰病轉陽。里邪透表。必發熱汗出。見欲愈之神理也。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目】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得愈之脈。本厥陰病。脈應沉中見緊。或見數。俱非微脈。亦有陽微而脈微者。則浮沉取之皆微。今沉取不見緊數。知陰分之邪已雜。浮取見微。知陽分之表欲透。此微即太陽中風之陽浮而陰弱也。本厥陰病。若真中風。自有口眼歪斜等症。今脈微浮。
既非無根之陽外脫。亦非厥陰之陽內陷。是厥陰之邪隨陽。氣由少陽達太陽。欲愈之機也。故可以厥陰中風名其病。見陽升邪脫。可識經盡得解之候也。是全於浮之一診決之。浮則愈。不浮則未全愈。邪透表則愈。邪未全透表則病未全已。桂枝湯。正吃緊法矣。
白話文:
如果發熱不是因為內陰逼迫陽氣外泄的反常現象,而患者出汗,就代表裡面的病已經除去了。如果脈象又不見沉細,就不是陰氣盛極迫使陽氣外泄而自發的汗,由此可知陰病轉為陽病,裡面的邪氣透出表面,必將發熱出汗,這就是疾病將要痊癒的徵兆。
【綱】仲景曰。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目】柯琴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稟氣之虛實。緊者。急也。與數同而有別。蓋有虛實之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虛實之真偽畢見。
【綱】仲景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待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有人問,患病時發抖卻出汗,之後病症減輕,這是為什麼?答:脈象浮緊,按之則空虛,這是本體虛弱的表現。因此患者才會發抖,因脈象浮而容易出汗,所以出汗後病症減輕。如果脈象浮而快,按之不空虛,則患者本體並不虛弱。如果想要病症減輕,只要出汗即可,不會發抖。
柯琴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探究病根。病根指的是患者平時體質的虛實。脈象緊,指脈搏跳動急促,與脈象快意思相同但有所區別,因為虛實有別。還要看按之是否空虛,才能真正判斷虛實。
張仲景說:有些病人不發抖卻出汗,然後病症減輕,這是為什麼?答:脈象洪大而浮快,所以知道不發抖卻出汗就能病症減輕。
有人問:有些病人不發抖也不出汗,病症卻減輕,這是為什麼?答:脈象微弱,這是因為之前已經經過發汗、吐瀉、或失血,體內津液不足。只要陰陽調和,自然就會痊癒。所以不發抖也不出汗,病症也能減輕。
【目】王好古曰。戰而後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
【綱】仲景曰。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目】鰲按。太陽脈本浮數。三日轉微。即傷寒三日。少陽脈小為欲愈之義也。蓋此條微字。與上其脈自微不同。以上是妄治後亡陽之微。此則未經妄治。故必不汗而三日自解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凡病。反能飲水者。為欲愈。
白話文:
王好古說,打仗之後才退燒的,是太陽病;沒打仗就出汗退燒的,是陽明病;沒打仗也沒出汗就退燒的,是少陽病。
仲景說,有人問:傷寒三天,脈浮數而微弱,病人身體涼爽舒服,這是怎麼回事?答:這是快要退燒的徵兆,會在半夜退燒。脈浮而退燒的,會微微出汗;脈數而退燒的,一定能吃東西;脈微而退燒的,一定不會出汗。
鰲按:太陽病的脈本來浮數,三天後轉為微弱,這就是傷寒三天;少陽病脈微弱,表示快要痊癒了。這裡的「微」字和上面「脈自微」不同,上面是指妄治之後陽氣虛損的微弱,這裡是指沒有妄治,所以三天後自然退燒,而且不會出汗。
仲景說:太陽病沒有退燒,脈氣停滯,必須先讓身體顫抖出汗才能退燒。只有陽脈微弱的,先出汗才能退燒;只有陰脈微弱的,需要瀉下才能退燒。如果要瀉下,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凡是病人能夠喝水,就表示快要痊癒了。
【目】王好古曰。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症。陽明症反退。而無熱與不渴。卻顯少陽症。是知可解也。太陽症知可解者。為頭不疼。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也。陽明症知可解者。為無發熱惡熱。則知里易解也。少陽症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早晚得移其時。
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浮而虛者只在表。浮而實者知已在裡也。汗多不解者。轉屬陽明也。
閔芝慶曰。七日病愈論曰。夫六經以漸受病。其愈皆以七日為期。陽數七故也。傷寒例曰。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可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可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思飲食也。十一日。
白話文:
王好古說,太陽病傳給陽明,期間可能出現下症,陽明症反倒退卻,沒有發熱和口渴,反而出現少陽症的症狀,這就表示可以解除了。太陽病可以解除的徵兆是,頭不痛,脖子不僵硬,四肢關節不痛,說明表證容易解除。陽明病可以解除的徵兆是,沒有發熱和怕熱,說明裡證容易解除。少陽病可以解除的徵兆是,寒熱交替,每天發病的時間不固定,說明邪氣尚未退去。如果用柴胡治療,能讓寒熱發作的時間早晚有所變化,表示邪氣無處可容,可以解除。可以解除的脈象是浮而虛,不能解除的脈象是浮而實。浮而虛表示病邪只在表,浮而實表示病邪已入裡。出汗很多但病症不能解除,會轉屬陽明。
閔芝慶說,《七日病愈論》中提到,六經之病都是逐漸發作的,病癒都以七日為期,因為陽數為七。 《傷寒例》中提到,如果沒有再次受到寒邪侵襲,也不傳經,沒有其他外邪加入,到第七天,太陽病就會減輕,頭痛會減輕。第八天,陽明病就會減輕,發熱會消退。第九天,少陽病就會減輕,耳聾會稍微好轉。第十天,太陰病就會減輕,肚子會恢復正常,想吃東西。第十一天,…
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此論六經七日病愈。本之素問熱病篇。奈彼此註釋者。皆不能無誤。旨未明也。敢重釋之。曰。其者。指傷寒也。不兩感於寒者。非日傳二經之症也。更不傳經者。邪在此經。
更不傳彼經也。不加異氣者。傷寒病熱。不重感寒、感風、感溫、感熱、感濕。而變為他病也。夫如是。則可期六經愈日矣。太陽篇曰。發於陽者七日愈。以是數計之。乃知六經之病。自一日受者。七日當衰。二日受者。至八日亦是七日而當衰。故七日邪在太陽。幸而更不傳陽明。
白話文:
少陰病症減退,患者口渴消退,舌頭乾燥,接著就開始打噴嚏。到了第十二天,厥陰病症也減退,陰囊鬆弛,下腹部微微下垂,呼吸急促,患者精神卻異常清醒靈敏。
這段論述是根據《素問·熱病篇》所說,六經病症在七天內就會痊癒。然而,現存的註釋版本,都存在一些錯誤,無法完全闡明其中的含義。因此,我斗膽重新解釋一下。
這裡的「其」,是指傷寒病。如果沒有同時受到寒邪的侵襲,就不會出現傳染兩經的病症。而且,如果病邪沒有傳染到其他經脈,就會停留在原來的經脈中,不會傳染到其他經脈。如果沒有受到其他氣候因素的影響,傷寒病的發熱症狀,也不會因為再次受寒、受風、受溫、受熱、受濕而轉變成其他疾病。
如果情況如上述,就可以預期六經病症在七天內痊癒。《太陽篇》中提到:「發於陽者七日愈」,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推測,六經病症從發病的第一天開始計算,第七天就會減退,如果是在發病的第二天,那麼第八天也會減退,也就是說,發病之後的第七天,病邪就會減退。因此,在發病的第七天,病邪停留在太陽經脈中,如果幸運地沒有傳染到陽明經脈,就會痊癒。
更無變症。則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如或二日。邪傳陽明。更不傳變。至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又或三日。邪傳少陽。更不傳變。至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又如四日。邪傳太陰。更不傳變。至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思飲食。又或五日。邪傳少陰。
更不傳變。至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又或六日。邪傳厥陰。經盡。更不傳變。大氣皆去。精神爽慧。此二句總承六經而言。如在太陽。更不傳變。當七日病衰。頭痛少愈。漸而大氣皆去。頭痛悉除。精神爽慧也。余經不傳之例同。成氏注曰。六經傳遍。則與更不傳經之句背矣。
白話文:
如果沒有其他症狀變化,那麼在第七天,太陽病就會減退,頭痛也略微好轉。如果再過兩天,邪氣就會傳到陽明經,依然沒有變化,到了第八天,陽明病就會減退,身體發熱時有時無。又過了三天,邪氣傳到少陽經,依然沒有變化,到了第九天,少陽病就會減退,耳朵會有一點失聰。如果再過四天,邪氣傳到太陰經,依然沒有變化,到了第十天,太陰病就會減退,肚子仍然像以前一樣虛弱,但會想吃東西。又過了五天,邪氣傳到少陰經,依然沒有變化,到了第十一天,少陰病就會減退,口渴和舌頭乾燥的症狀都會消失,並且會打噴嚏。又過了六天,邪氣傳到厥陰經,經絡已經完全走完,依然沒有變化,身體所有的氣都恢復正常,精神也變得清爽聰慧。這兩句話總結了六經的病程,就像在太陽經,如果沒有其他變化,那麼在第七天病就會減退,頭痛也會略微好轉,漸漸地所有氣都恢復正常,頭痛完全消失,精神也變得清爽聰慧。其他經絡也是如此。成氏注釋說:六經傳遍,那麼就與「更不傳經」的說法相矛盾了。
素問注證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止以初時所感之邪太甚。既於二日傳之陽明矣。而其未盡傳者。尚在太陽。則至此而比之一日之際。少愈焉。果如傳之陽明云云。則由此而六日傳至厥陰。為傳經盡。將曰七日傳何經。其未盡傳者。尚在厥陰。至十二日比之六日之際。少愈焉。
又思果如傳之陽明云云。則由此而傳之厥陰。當六日之時。前之邪氣未盡傳者。俱如太陽之尚在。自頭痛以至囊縮。諸症紛紛。甚於兩感。七日之際。豈得不死。反曰病衰乎。況太陽受病。若必傳遍六經。則二日陽明。三日少陽。本經固有頭痛者。至四日傳太陰。太陰經不至頭。
白話文:
巨陽病在第七天病情減退,頭痛稍微好轉,這是因為一開始感受的邪氣太過於嚴重,在第二日就傳到了陽明經,而未完全傳過去的邪氣還留在太陽經,所以到第七天,跟第一天相比,稍微好轉了一些。如果真的如傳到陽明經一樣,那麼接下來就會在第六日傳到厥陰經,傳經完畢。至於第七日傳哪條經脈,那還沒傳完的邪氣還留在厥陰經,到了第十二天,跟第六天相比,也會稍微好轉一些。
再想一想,如果真的像傳到陽明經一樣,那麼接下來就會傳到厥陰經,在第六天時,之前未完全傳過去的邪氣就像還停留在太陽經一樣,從頭痛到囊縮,各種症狀紛紛出現,比兩感病症更嚴重,到了第七天,怎麼可能不死反而說病減退呢?況且太陽經受病,如果一定要傳遍六經,那麼第二天傳到陽明經,第三天傳到少陽經,本來這兩經就可能頭痛,到了第四天傳到太陰經,太陰經不影響頭部。
當腹滿嗌乾之時。不得有頭痛矣。何必至七日而頭痛少愈也。或曰。太陽傳陽明。其未盡傳者。尚在太陽。豈無是症歟。曰。有之。是太陽陽明並病之症也。若釋七日太陽病衰。而曰傳之陽明。如此則非矣。由岐伯無更不傳經不加異氣二句。而馬氏注素問。失合仲景注耳。或曰。
所謂更不傳經者。謂六經傳遍。七日當再傳太陽而不傳也。噫。此因成氏註釋之謬。後世有是說耳。已辨之詳矣。或曰。子謂更不傳經。如曰。太陽更不傳經者。有據乎。曰。太陽篇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也。傷寒二三日。陽陰少陽症不見者。調不傳也。
白話文:
當肚子脹滿、口乾舌燥的時候,不應該出現頭痛。為什麼要等到第七天才頭痛稍微減輕呢?
有人會說,太陽病傳到陽明病,但尚未完全傳過去,仍然留在太陽經脈,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
我說,這種症狀的確有可能發生,這是太陽經脈和陽明經脈同時生病的症狀。如果說第七天太陽病衰退,就說傳到了陽明病,這樣說就不對了。
這是因為岐伯在《素問》中說過「無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而馬氏注《素問》卻誤解了仲景的注釋。
有人說,「更不傳經」指的是六經傳遍之後,第七天應該再傳到太陽經脈,但實際上卻沒有傳過去。
哎,這是成氏注釋的錯誤,後世才有了這種說法,我已經詳細地辯論過了。
有人說,你說「更不傳經」,像是說太陽經脈「更不傳經」,有根據嗎?
我說,太陽篇裡記載:「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也。傷寒二三日,陽陰少陽症不見者,調不傳也。」
少陽篇云。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是皆當傳不傳者也。要知仲景之論。本諸素問。舉其大體而已。即六經病衰之期。寧無先之者乎。後之者乎。傷寒原不可以日數拘也。況傳經六日。至於囊縮。危且急矣。得至十二日病衰囊縱者。
不可為常也。學者當以圓通得之。
白話文:
《少陽篇》中說:「傷寒病患三日,三陽之氣將盡,三陰之氣應當受邪。然而病人卻能吃東西而不嘔吐,這說明三陰之氣未受邪氣侵襲。這些都是應該傳經卻未傳經的症狀。
要知道仲景的論述,都源於《素問》,只是取其大體而已。即六經病患病衰期,是否應當有早於此者?還是晚於此者?傷寒病症並非可以單憑日數來拘泥。何況傳經六日,病患已經囊縮,情況危急。若能延至十二日,病衰卻囊縱,
這並非常理。學者應當以圓融的方式理解,方能得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