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首·總論 (8)

回本書目錄

卷首·總論 (8)

1. 傳變

【綱】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症不見者。為不傳也。

【目】鰲按。一日。約辭。非定指一日也。脈靜者。太陽傷寒脈浮緊。仍是浮緊之脈。未嘗他變也。故病仍在太陽。而亦未他傳。此據脈知之。而太陽諸症自在可見。若更驗之於症。胸中之陽為在表之寒所郁。因而欲吐躁煩。脈又不靜。而浮緊變為數急。太陽之邪。勢必入里而傳陽明。

蓋欲吐躁煩。皆陽明胃症也。此又兼審脈症而知之。陽明少陽二經之症。至二三日不見。可知其脈仍浮緊而亦不變。此又但據症而知之也。可見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以次相傳之日數。未可泥矣。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發病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脈象靜止,屬於不傳。如果患者想吐,又躁動煩躁,脈象快速急促,則屬於傳。傷寒發病二三日,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症狀沒有出現,屬於不傳。

鰲按,一天是指大約的意思,並非指固定的一天。脈象靜止指的是太陽經傷寒的脈象浮緊,依然是浮緊的脈象,沒有其他變化,所以病症仍在太陽經,也沒有傳到其他經絡。這是根據脈象知道的,而太陽經的症狀本身就可以看出。如果進一步驗證症狀,胸中的陽氣被表面的寒邪所郁結,因而想要嘔吐,躁動煩躁,脈象也不再靜止,浮緊變成快速急促,太陽經的邪氣必然會入里傳到陽明經。

因為想吐、躁動煩躁都是陽明經胃的症狀,這又結合審查脈象和症狀而得知。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症狀,到二三日都沒有出現,可以知道其脈象仍然浮緊,也沒有變化,這又是只根據症狀知道的。由此可見,一天太陽經,兩天陽明經,依次相傳的日數,不可拘泥於此。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目】鰲按。上條是就太陽傷寒之傳經不傳經辨之。此條是就太陽傷風之傳經不傳經言之。其舉頭痛。包太陽諸症在內。太陽經盡。不再傳陽明。故愈。又言再作經云云者。必有實欲再傳之勢。方可用針。不然。勿妄施也。

【綱】仲景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目】鰲按。此二條。申明少陽病傳不傳。並愈不愈之故。蓋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迨三日後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三陰必先太陰脾。脾與胃表裡。今能食不嘔。皆胃之握固有力。能以衛脾。故雖脾當受邪而邪不能犯。並邪之在少陽者。亦得藉中州之力。以為驅逐三陽之邪。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頭痛,七天以上自行痊癒的,是因為病氣已經行經全身而盡了。如果病氣又要再次傳播,就要針刺足陽明經,阻止病氣傳播,這樣就能治癒。

鰲按:上面那段話是針對太陽傷寒的傳經和不傳經來辨證的。這段話則是指太陽傷風的傳經和不傳經。這裡舉例頭痛,包括了太陽病的所有症狀。太陽經氣已經走完,不再傳入陽明經,所以就會痊癒。又說病氣再次傳播云云,必定是有實質性的傳播趨勢,才能用針灸治療。否則不要胡亂施針。

張仲景說,傷寒病發三天,三陽經氣已盡,三陰經氣將要受邪。但是病人反而能吃東西不嘔吐,這就是三陰經氣沒有受到邪氣的侵襲。傷寒病發三天,少陽脈搏微弱,病勢就要減輕。

鰲按:這兩段話是說明少陽病傳經和不傳經、以及痊癒和不痊癒的原因。傷寒發病第一天是太陽病,第二天是陽明病,第三天是少陽病。到了第三天之後,三陽經氣已盡,三陰經氣將要受邪。三陰經氣中,必定是先從太陰脾經開始。脾和胃是表裡關係。現在病人能吃東西不嘔吐,都是因為胃氣強健有力,能夠保護脾氣。所以雖然脾氣應該要受邪,但是邪氣無法侵犯。同樣,少陽經氣中的邪氣,也受到中州之氣的幫助,驅逐了三陽經氣的邪氣。

且由少陽而已矣。故審其脈。少陽本弦。又邪在而更助其弦長。今變為小。故知其不傳陰。而即從少陽解也。不得以脈之小。誤認為正虛脈微。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鰲按。六七日者。由少陽誤治。延至日久也。外無大熱。似宜安靜。忽內生煩躁。其三陰之受邪必矣。蓋三陽之熱作於表。三陰之熱甚於里。躁煩者。裡熱盛也。陽去入陰。以少陽處於半表裡。由陽入陰。其機至速。醫者不可不急圖於早也。

戴原禮曰。凡人傷寒。先犯太陽。以次而傳。此特言其概耳。然其中變症不一。有發於陽即少陰受之者。有夾食傷寒。食動脾。脾太陰之經。一得病即腹滿痛者。亦有不循經而入。如初得病。徑犯陽明之類。不皆始於太陽也。亦有首尾止在一經。不傳他經。亦有止傳一二經而止者。

白話文:

傷寒病患如果在六七天後沒有高燒,卻感到焦躁煩躁,這是因為陽氣已經退去,病邪侵入陰分所致。觀察脈象,少陽脈原本弦緊,但現在病邪入侵,更助長了弦緊,然而脈象卻變得微小。這說明病邪沒有傳入陰經,而是從少陽經解脫。不能因為脈象微小,就誤認為是正氣虛弱導致脈象微弱。

不必盡傳諸經也。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於次第。當隨症施治。所以傷寒得外症為多。仲景云。日數雖多。有表症者。尤宜汗。日數雖少。有里症者。即宜下。

吳綬曰。陽邪以日數次第而傳者。由一日至七日。六經傳盡。當汗出而解。七日不解。為之再經。二七日不解。為之過經。過經不解。則為壞病。寒之傷人。初無定體。或中於陰。或中於陽。經言。一二日發熱脈沉者。少陰病也。又。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少陰病也。此皆直中陰經之寒。

非常而為變也。活人書。凡寒邪自背而入者。或中太陽。或中少陰。自面而入者。則中陽明之類。亦不專主於太陽也。又曰。寒邪首尾只在一經而不傳者有之。有間傳一二經者。有傳過一經而不再傳者。亦有足經冤熱而傳入手經者。有誤服藥而致傳變者多矣。故論曰。一日太陽受之。

白話文:

不必完全按照經書的順序來治療。遇到病情特殊的情況,不應該拘泥於固定的步驟,應該根據病症來進行治療。所以傷寒常常是由外感引起的,張仲景說,即使病程很長,如果出現表證,也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即使病程很短,如果出現裏證,也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

吳綬說,陽邪按照時間順序傳變,從第一天到第七天,六經都可能被影響。應該出汗來解表。如果七天還沒有好轉,就叫再經,十四天還沒有好轉,就叫過經。過經還沒有好轉,就會變成危重病症。寒邪傷人,最初沒有固定的部位,可能會侵犯陰經,也可能會侵犯陽經。經書上說,一兩天發熱脈沉,是少陰病;又說,一兩天口乾舌燥,背部怕冷,也是少陰病。這些都是寒邪直接侵犯陰經。

這種情況是屬於變異的表現。活人書上說,寒邪從背部侵入身體,可能會侵犯太陽經,也可能會侵犯少陰經;從面部侵入身體,可能會侵犯陽明經等,也不一定只侵犯太陽經。又說,寒邪有時只侵犯一經而不傳變,有時傳變一兩經,有時傳變過一經後就不再傳變,也有足經的熱邪傳變到手經的情況,還有很多誤服藥物導致傳變的情況。所以古人說,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侵犯,......

脈若靜者為不傳。若脈數急躁煩欲吐者。傳也。蓋太陽為諸經之首。傳變居多。且熱邪乘虛之經則傳也。若經實則不受邪而不傳也。且太陽傳陽明。陽明傳少陽。皆妻傳夫。為微邪。少陽傳太陰。太陰傳少陰。皆夫傳妻。為賊邪。少陰傳厥陰。太陽傳少陽。皆母傳子。為虛邪。

太陽越經傳太陰。乃誤下傳。亦虛邪。太陽傳少陰。乃陰陽雙傳。即屬兩感。太陽傳厥陰。亦母傳子。亦為虛邪。又為首尾傳。夫傷寒傳至厥陰。為尾。厥者盡也。正將復而邪將解。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也。若正不復。邪無從解。陰氣勝極。則四肢厥冷。舌卷耳聾囊縮。

不知人而死矣。陶氏云。傷寒傳足不傳手者。俗醫之謬論也。夫人之氣。自平旦會於膻中。朝行手太陰肺。以次分布諸經。所以一脈愆和。則百脈皆病。彼云傳足不傳手。何據乎。蓋傷寒者。冬時感寒即病之名也。冬時則足太陽少陰正司其令。觸冒之則二經受病。次則少陽厥陰。

白話文:

脈搏平穩則病氣不會傳播,如果脈搏跳得快且急躁,伴隨想吐的症狀,就說明病氣正在傳播。因為太陽經是所有經脈的起始,所以病氣傳變的可能性較高。當熱邪侵入虛弱的經脈時,病氣就會傳播;如果經脈強健,就不容易受邪氣侵襲,病氣也不會傳播。太陽經傳給陽明經,陽明經傳給少陽經,都是妻子傳給丈夫,屬於輕微的邪氣;少陽經傳給太陰經,太陰經傳給少陰經,都是丈夫傳給妻子,屬於賊邪;少陰經傳給厥陰經,太陽經傳給少陽經,都是母親傳給兒子,屬於虛邪。

太陽經越過其他經脈直接傳給太陰經,屬於誤傳,也是虛邪。太陽經傳給少陰經,是陰陽雙傳,屬於兩感。太陽經傳給厥陰經,既是母親傳給兒子,也是虛邪,同時也是首尾傳。傷寒傳到厥陰經,就是到了尾端,厥代表極端,也就是病氣將要消退,身體就要恢復。水升火降,寒熱交替,出汗後病就會痊癒。如果身體無法恢復,病氣也無法消退,陰氣過盛,就會導致四肢冰冷、舌頭捲縮、耳朵失聰、肛門收縮,最終不治而亡。

陶弘景說,傷寒傳到腳卻不會傳到手,是庸醫的謬論。人體的氣息從清晨開始匯聚於膻中,然後經由手太陰肺經依次傳播到其他經脈。所以,如果一條經脈失調,就會導致全身經脈都生病。那些說傷寒只傳到腳不傳到手的人,有什麼依據呢?因為傷寒指的是冬天受寒而生病,冬天正是足太陽經和少陰經當令,所以受寒後這兩條經脈會先生病,然後再傳給少陽經和厥陰經。

繼冬而司春令。而亦受傷。何也。蓋風木之令。起於大寒。正當十二月至春分後。方行溫令。故風寒亦能傷之。足陽明太陰。中土也。土寄旺四季。則四時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況表邪傳裡。必歸脾胃而成燥屎。用承氣以除去之。胃氣和矣。手之六經。主於夏秋。故不傷之。

足之六經。乃受傷之方分境界也。若言傷足不傷手。則可。謂傳足不傳手。不可也。況風寒中人。先入榮衛。晝夜循環。無所不到。豈間斷於手經哉。仲景云。無奇經。則無傷寒。緣奇經皆附足六經。不附手經。是以寒邪只傷足經也。傷寒傳至五六日。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

白話文:

冬季之後,春天氣候開始轉變,也容易受到傷害。這是因為風木之氣開始於大寒,從十二月到春分後,才開始轉為溫暖的氣候,所以風寒也能傷及人體。足陽明、太陰經脈屬於中土,而中土氣旺盛於四季,因此四季的寒熱溫涼之氣都能傷害它。而且表邪入裡,必然會歸於脾胃,造成燥屎,需要用承氣湯來去除它,使胃氣和緩。手部的六經主於夏秋,所以不會受到傷害。

腳部的六經則是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雖然可以說傷腳不傷手,但說傳至腳部就不會傳至手部,那就錯了。而且風寒侵入人體,首先會進入榮衛,晝夜循環,無處不到,怎麼可能會只停留在手經呢?仲景說:「無奇經,則無傷寒。」因為奇經都附著在足六經,不附著在手經,所以寒邪只會傷害足經。傷寒傳至五六日,逐漸出現神昏不語的症狀,或是睡夢中獨自說一兩句話。

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與稀粥則咽。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十日以來。形如醉人。醫見神昏不已。多用承氣。誤矣。不知此熱傳手少陰心經也。然又未知自何經來。答曰。本太陽傷風。風為陽邪。陽邪傷衛。陰血自燥。熱結膀胱。

壬病逆傳於丙。丙丁兄妹。由是傳心。心火上迫而熏肺。所以神昏也。謂肺為清虛之臟。內有火邪。致令神昏。宜梔子黃芩黃連湯。若脈在內者。導赤散。脈在心者。瀉心湯。若誤用涼膈散。乃氣中之血藥也。如左寸沉潛有力者。則可用之。或犀角地黃湯亦可。若脈浮沉俱有力者。

白話文:

病人眼睛發紅,嘴唇乾燥,舌頭乾裂,不願意喝水,只願意吃稀粥,不吃就沒食慾。脈搏細弱,不洪大,心口不脹,腹部不滿,大小便正常。病症持續十天,患者神志不清,像喝醉酒一樣。醫生見狀,便使用承氣湯,這是錯誤的。因為病人這是熱邪傳入手少陰心經,但又不知道熱邪從哪個經脈傳來的。

其實這是因為太陽經受寒風侵襲,風邪屬於陽邪,陽邪傷及衛氣,導致陰血乾燥,熱邪停留在膀胱。熱邪逆傳至手少陰心經,心經和心包經是兄弟,因此熱邪傳入心經。心火上炎熏蒸肺部,導致神志不清。因為肺是清虛之臟,內有火邪,才會使神志不清。應該使用梔子黃芩黃連湯。如果脈象沉細,可以用導赤散;脈象在心,可以用瀉心湯。如果誤用涼膈散,就會傷及氣血。如果左寸脈沉潛有力,則可以用涼膈散或犀角地黃湯。如果脈象浮沉都有力,則不適合使用涼膈散。

是丙丁俱有熱也。以導赤瀉心各半服。此症膀胱傳丙。足傳手經也。下傳上也。丙傳丁也。表傳裡也。壬傳丁者。坎傳離也。越經傳也。又謂腑傳臟也。活人書。傷寒傳足不傳手。此言不盡意也。有從足經而傳手經者。經云。傷寒或止傳一經。或間傳一二經。不可拘以始太陽終厥陰也。

但憑外症治之。此活法也。與食則咽者。邪不在胃也。不與不思者。神昏故也。熱邪既不在胃。誤用承氣。必死。只是邪蘊日久。因足經實。手經虛。故冤熱耳。有因汗下差誤而傳。有因七情或勞倦等而傳。大抵傳於手經。必有所因。所以古人有救逆復脈等法。豈但切中病情。

白話文:

這病症是丙丁都有熱,要用導赤瀉心藥各半服下。這種病症膀胱傳到丙,腳傳到手經,下傳到上,丙傳到丁,表傳到裡。壬傳到丁,就如同坎傳到離,越經傳。也有人說腑傳臟。活人書中說傷寒傳到腳不會傳到手,這話說得不完全,因為確實有從腳經傳到手經的情況。經書上說,傷寒可能只傳一經,也可能間隔傳一兩經,不能拘泥於始於太陽經,終止於厥陰經。

只看外在症狀治療,這就是活命之道。如果病人吃東西時能吞咽,說明邪氣不在胃裡。如果病人不想吃東西,也不想思考,說明神志昏迷。熱邪既然不在胃裡,錯誤地使用承氣湯,病人必定會死。只是因為邪氣積聚已久,腳經實,手經虛,所以才冤枉地出現熱症。有可能是因為汗下治療不當而傳到手經,也有可能是因為七情或勞倦等因素而傳到手經。總之,傳到手經一定有原因,所以古人有救逆復脈等治療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準確地針對病症。

實啟後人義例。

李梴曰。表多里少為在經。宜清肌解表。里多表少為在腑。宜和肌通里。蓋陽明標雖主肌。而其本則胃也。(各經絡為標各臟腑為本)然豈獨陽明為十二經之長。而有經腑之異乎。仲景曰。三陽受病。未入於腑。可汗而已。三陰受病。已入於腑。可下而已。則三陰有在經者。

仍宜微汗之。蓋榮衛太陽主皮毛。胃腑主皮膚之下。肌肉之上。及腸胃也。胸脅屬少陽。主血。榮百節。流行三部。臟屬三陰。主筋骨。並兩足。故太陽為陽之表。陽明為陽之裡。若但以臟腑分表裡。則腑為表。臟為里。若合榮衛臟腑分表裡。則表者榮衛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中醫的經絡與臟腑,以及表裡的概念。它強調經絡和臟腑是相互聯繫的,並說明了陽明經絡雖然主司肌肉,但其根本是胃腑,而其他經絡也都有類似的關係。作者引用張仲景的觀點,指出三陽受病時可汗,三陰受病時可下,說明三陰也有在經絡的病症,需要微汗治療。最後,作者解釋了榮衛、臟腑和表裡之間的關係,指出榮衛主皮毛,胃腑主肌肉及腸胃,太陽經為陽之表,陽明經為陽之裡,而臟腑的表裡則與榮衛的不同,需要綜合理解。

而臟則又深於里。但病入胃。則亦不更傳。

王氏肯堂曰。風寒客於人。使人皮膚閉而為熱。故傷寒為病熱也。針經曰。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故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表裡俱病者。必死。經云。三陽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三陰受病。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若兩感於寒者死。若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

臟腑不通。必死。但按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即宜下。故云。未入腑可汗。素問腑字作髒字。理勝。蓋腑陽而臟陰。且傳陽明。即入腑也。三陰受邪。為病為里。法當下。然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故云。已入腑。可下。

白話文:

而內臟又比肌肉更深藏在身體內。但是如果病邪進入胃部,就不會再傳播到其他器官。

王氏肯堂說:風寒侵入人體,會使人的皮膚閉塞而感到發熱,所以傷寒病是一種熱病。針經說:熱邪容易消除,寒邪難以去除。因此,即使熱邪很嚴重,也不會致命。如果同時受到寒邪的侵襲,導致表裡都生病,就一定會死。經書說:三陽經受病邪,尚未侵入臟腑,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三陰經受病邪,已經侵入臟腑,可以用瀉下方法治療。如果同時受到寒邪的侵襲,就會死亡。如果五臟六腑都受到病邪侵襲,則營衛之氣就不能運行,臟腑不通暢,就會死亡。

但是,按理說三陽經受邪氣,病邪在表,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然而,三陽經也有直接進入臟腑的情況,如果病邪已經進入臟腑,就應該用瀉下方法治療。所以說,尚未進入臟腑可以用發汗,素問中「腑」字寫成「髒」字,道理更通暢。因為「腑」屬陽,而「臟」屬陰,而且傳到陽明經,就等於進入臟腑了。三陰經受邪氣,病邪在里,應該用瀉下方法治療。然而,三陰經也可能停留在經絡,如果病邪還停留在經絡,就應該用發汗方法治療。所以說,已經進入臟腑,可以用瀉下方法治療。

經又云。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稍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

病人精神爽慧也。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壞症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變為溫毒。為病最重也。溫毒必發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以冬傷於寒。

白話文:

經書上又說,如果病人沒有再次受到寒邪侵襲,也沒有傳染給其他人,也沒有接觸到其他的異氣,那麼到了第七天,太陽病的症狀就會減輕,頭痛會稍微好轉。第八天,陽明病的症狀也會減弱,發熱會稍稍停歇。第九天,少陽病的症狀會衰退,耳聾會稍微可以聽見。第十天,太陰病的症狀會減輕,腹部仍然減小,但病人會想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病的症狀會減弱,口渴止住,舌頭乾燥,之後會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病的症狀會衰退,睪丸下垂,少腹微微下陷,呼吸也變得平穩。

病人精神也會變得清爽明快。如果再次受到異氣侵襲,轉變成其他的疾病,則應該根據新的病症來治療。如果病人脈象陰陽都盛,又再次受到寒邪侵襲,就會轉變成溫瘧。如果陽脈浮滑,陰脈濡弱,遇到風寒就會轉變成風溫。如果陽脈洪數,陰脈實大,遇到溫熱就會轉變成溫毒,這種疾病是最嚴重的,溫毒通常會發出斑疹。如果陽脈濡弱,陰脈弦緊,遇到溫氣就會轉變成溫疫。因為冬天受寒邪侵襲。

發為溫病。

閔芝慶曰。傷寒傳經。邪熱漸入。而六經以次受之。六經傳盡。無出而再傳之理。欲知其傳始末。先別人身六經。足太陽為三陽。最在外。陽明為二陽。在太陽內。少陽為一陽。在陽明內。此三陽為表也。太陰為三陰。在少陽內。少陰為二陰。在太陰內。厥陰為一陰。在少陰內。

此三陰為里也。皆由內以數至外。故一二三之次第如此。傷寒由表入里。邪氣以漸深傳。故一二日始於太陽。二三日傳於陽明。三四日少陽。四五日太陰。五六日少陰。六七日厥陰也。此論其常耳。變則不可拘以日數。其傳至厥陰。為傳經盡。不復再傳。成氏曰。六日厥陰。

白話文:

發為溫病。

閔芝慶說:傷寒傳經,邪熱逐漸深入,六經依序受到影響。六經傳播完畢,就不會再傳播。想要了解傳播的始末,先要區分人體的六經。

足太陽屬三陽,位置最外;陽明屬二陽,在太陽內;少陽屬一陽,在陽明內。這三陽合稱表。

太陰屬三陰,在少陽內;少陰屬二陰,在太陰內;厥陰屬一陰,在少陰內。

這三陰合稱里。它們都是由內往外依序排列的,所以一、二、三的順序就是這樣。

傷寒從表入里,邪氣逐漸深入傳播。所以,一、二日開始於太陽;二、三日傳至陽明;三、四日少陽;四、五日太陰;五、六日少陰;六、七日厥陰。

這只是常規的說法,遇到特殊情況就不能拘泥於天數。當邪氣傳至厥陰,就代表傳經已盡,不會再傳播了。

成氏說:六日厥陰。

六日為傳經盡。七日不愈者。謂之再傳。再自太陽傳。至十二日再至厥陰。為傳經盡。十三日當愈。十三日不愈者。謂之過經。言再過太陽經。亦以次為傳也。謬矣。馬仲化云。自太陽以至厥陰。猶人由戶升堂入室。厥陰復出傳於太陽。奈有少陰太陰少陽陽明以隔之。豈有遽出而傳太陽之理。

此斥再傳之非。誠千載斷案。惜乎釋七日病衰。猶有未明。使後人於傳經。不能絕無障蔽耳。辨見六經七日病愈篇。(在愈解門)然則邪氣之入。果無自里而出於表者乎。無欲傳之出。有欲愈之出也。太陽篇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白話文:

六天為傳經結束,若七天不癒,就叫做再傳。再傳從太陽經開始,一直傳到十二天,再傳到厥陰經,這也是傳經結束。十三天應該就會痊癒,若十三天不癒,就叫做過經,意思是再次經過太陽經,依序傳下去。但這是錯誤的。馬仲化說,從太陽經到厥陰經,就像人從門外走到大廳,再走到房間一樣,厥陰經再傳回太陽經,中間還有少陰、太陰、少陽、陽明等經脈阻隔,怎麼可能直接傳回太陽經呢?

這段話反駁了再傳的說法,是千百年來醫學界確定的結論。可惜的是,關於七天疾病衰退的解釋還不夠明瞭,導致後人對傳經仍有疑惑。這篇「六經七日病愈篇」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辨析。那麼,邪氣真的不能從內部傳到表面嗎?其實不是不傳,而是希望它能藉由傳輸而痊癒。太陽篇中說,要自然痊癒,就必須先出現發熱等症狀,然後才會出汗而解。怎麼知道呢?因為脈象浮,就知道會出汗痊癒。

此以脈浮為邪氣還表。知是向安之兆。不待更用湯藥。邪自外散者。散則復何傳焉。須知里邪不出則已。出則欲愈。非復欲傳也。或曰。太陽篇云。太陽病頭痛。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經。使經不傳則愈。此非一日至六日。傳三陽三陰經。

至七日當愈。不愈。則太陽之邪再傳陽明者歟。曰。傷寒始於太陽受病。以次而終於厥陰。為傳經盡。諸經受病。凡七日自愈者。為行其經盡。太陽病至七日頭痛自愈者。以行太陽經盡故也。邪氣行來。始終只在太陽一經。而盡其七日當愈之數也。論云。發於陽者七日愈。以陽數七也。

白話文:

脈象浮起,代表邪氣已經退回表層,這是病症要好轉的跡象,不需再用藥物,邪氣自然會散去,散去了還會再傳播嗎?要知道,內在的邪氣若是不出來則已,一旦出來就想痊癒,不再想傳播了。有人可能會說,太陽篇中提到,太陽病頭痛,七日以上自愈,是因為經絡運行完畢的緣故。如果想要避免再次發病,就應該針刺足陽明經,使經絡不傳播,就能痊癒。這並非說,從第一天到第六天,邪氣會依次傳播三陽三陰經,到了第七天就應該痊癒。如果不痊癒,就是太陽經的邪氣再次傳播到陽明經了。

傷寒病始於太陽經受病,依次傳播到厥陰經,這便是經絡傳播完畢。所有的經絡受病,七日自愈,是因為經絡運行完畢。太陽病到第七天頭痛自愈,是因為太陽經運行完畢的緣故。邪氣的傳播,始終只在太陽經內,而它會在七天內運行完畢,自然就會痊癒。論語中說,發於陽者七日愈,因為陽數是七。

若七日以上不自愈。欲過太陽一經。再傳一經。當針足陽明迎而奪之。使不傳陽明經則愈。細玩行其經盡之句。不曰傳經盡。則仲景之意昭然矣。成氏謬以行其經盡為遞傳六經。乃有自太陽再傳之說耳。若果傳遍六經。厥陰之邪。再傳太陽。太陽再傳陽明。則宜厥陰未傳太陽之前。

預針太陽矣。何必待欲傳陽明而後針陽明哉。或曰。霍亂篇有曰。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此非傷寒六日。傳遍三陽三陰。後六日再傳經盡。十三日當愈者歟。太陽篇有曰。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此非十二日再傳經盡。十三日不愈。

白話文:

如果病症七天以上未癒,想要超過太陽經,再傳到下一條經脈,就應該用針灸足陽明經來搶救,避免陽明經受影響,這樣就能痊癒。仔细解读“行其經盡”这句话,并非指经脉传递完毕,而是仲景的意思很明确,成氏误将“行其經盡”解释为六经依次传递,才会出现“从太阳经再传”的说法。如果真的要传遍六经,厥阴经的邪气再传到太阳经,太阳经再传到阳明经,那应该在厥阴经尚未传到太阳经之前,就用针灸太阳经。何必等到要传到阳明经才针灸阳明经呢?或许有人会说,《霍乱论》里说“十三日愈”,是因为经脉传递完毕。这并非指伤寒六日传遍三阳三阴,之后六日再传经脉完毕,十三日就能痊愈。太阳经篇里说,伤寒十三日不愈,超过经脉出现谵语,是因为有热气,应该用汤剂泻下。这并非指十二日再传经脉完毕,十三日不愈。

謂之過經者歟。曰。經盡者。如太陽行其經盡之謂也。由太陽受病於一日。至七日為行太陽經盡之例推之。則諸經皆可屈指而期矣。陽明受病於二日。至八日自愈者。為行陽明經盡。推之少陽及三陰經。次第至十二日自愈者。為行厥陰盡。十三日當大氣皆去。精神爽慧之期也。

故曰。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其曰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止以當解之期不解。乃過於經而入於裡。譫語者。此為內實而結於裡也。當以湯下之。此泛言過經。不專指何經者也。何嘗有再傳經盡。謂之過經之旨哉。詳考所謂過經者。或有言過太陽經成里症。

或有專言過太陽經者。或有泛言過經者。敢引而證之。陽明篇云。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過經乃可下之。蓋謂燥屎在胃中而譫語。其風邪在表而汗出。其燥屎在胃則當下。過太陽。無表症。而結於裡。乃可下之。此言過太陽經而結於胃。成里症者也。果如成氏十三日再傳經盡謂之過經。

白話文:

"過經"這個詞指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經脈走完的意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太陽經脈從第一天開始患病,到第七天時,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太陽經脈走完的例子。那麼,其他經脈的走完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計算預期的時間。

例如,如果陽明經脈從第二天開始患病,並在第八天自癒,這就是陽明經脈走完的例子。以此類推,少陽和三陰經脈在十二天後自癒,這是厥陰經脈走完的例子。到了第十三天,所有經脈的氣都應該離開,這是一個精神清醒的時候。

所以,有人說,如果超過十三天還沒有好轉,那麼病情就非常嚴重了。如果在第十三天病情仍未好轉,這就是過經的表現,指的是病情已經進入內部。這種情況下的譫語(一種神志錯亂的情況),是因為內部有實質性的疾病導致的。應當使用藥物治療。這裡提到的「過經」並非特指某個經脈,而是泛指病情超過正常預期的時間。

關於「再傳經盡,謂之過經」的概念,有人認為過太陽經脈後出現的內部症狀是過經的表現。另一些人專門討論過太陽經脈的情況。還有人泛泛地談論過經的概念。我們可以引用陽明篇中的觀點來佐證,其中提到汗出譫語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胃中有燥屎,這是風邪的表現。過經後才適合下藥治療,這指的是胃中有燥屎而出現譫語,表明風邪在表面而出汗,而胃中有燥屎則應該下藥治療。這表明過太陽經脈後,乾燥的東西在胃部形成,導致內部症狀。如果按照成氏的觀點,十三天後再次傳經盡,被稱為過經,那就符合上述描述。

則燥屎在胃。必待十三日乃可下乎。於此則注曰。須過太陽經無表症。乃可下之。則與再傳經盡謂之過經。自相矛盾矣。太陽篇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蓋謂過太陽經。無太陽表症。然里症未具。本未可下。反二三下之。

後四五日。尚有少陽之柴胡症者。亦須與小柴胡湯。此專言過太陽經者也。霍亂篇曰。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此承上文而言。霍亂下利後。亡津液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留在胃中,必須等十三天才能排泄。這裡註解說,必須過了太陽經,沒有表症才能排泄,這和後文說要經過再傳經才算過經,互相矛盾。太陽篇說,太陽病經過十多天,反而出現兩三次腹瀉,之後四五天柴胡症還在,要先給小柴胡湯。這意思是說,過了太陽經,沒有太陽表症,但裡症還沒有完全顯現,本不應該排泄,反而出現兩三次腹瀉,之後四五天,仍然有少陽的柴胡症,也需要給小柴胡湯。這段文字專門講的是過了太陽經的情況。霍亂篇說,腹瀉後應該排便乾燥,乾燥後能吃飯就痊癒。現在反而不能吃飯,到了後經中,反而能吃飯,再過一經,也還能吃飯,過了一天,就應該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就不屬於陽明經。這段文字承接上文,意思是說霍亂腹瀉後,損失了津液,應該排便乾燥,乾燥後能吃飯就痊癒。

屬陽明胃氣和也。今反不能食。傳入後一經中。頗能食。是復過一經能食矣。如屬陽明氣和。則其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暴熱使之能食。非陽明氣和也。此泛言過經者也。何嘗有再傳經謂之過經之旨哉。況邪傳六經。豈有三度之理哉。成氏釋仲景書。闡明奧旨。惠及後世多矣。

獨於傳經少達。乃致穿鑿之甚。蘊要祖成氏之注。其過經不解例曰。經言傷寒十三日不解。謂之過經。仲景焉有此語。是以成注為經矣。其六經傳變論又曰。過經不解。則為壞病矣。夫仲景所謂壞病者。言為犯逆所壞也。蘊要之說。訛上之訛矣。陶尚文曰。傷寒汗不愈而過經。

白話文:

屬於陽明胃氣和好的話,現在卻反常地無法進食,但是傳入後一經後,反而能吃,這是又過了一經就能吃飯了。如果真的屬於陽明氣和好,那麼應該過一天就會好。如果沒有好,那是因為發燒使得他能夠吃東西,並不是陽明氣和好的原因。這裡是泛泛地說過經的現象,何嘗有再傳經才叫做過經的說法呢?況且邪氣傳六經,怎麼會有三次傳經的道理呢?成氏對仲景的書進行了解釋,闡明了其中的奧妙,惠及後世的人很多。

只是在傳經方面理解得不夠透徹,導致穿鑿附會得厲害。蘊要書中的作者沿襲了成氏的註解,他對過經的理解也存在錯誤。比如書中說:「經書上說傷寒十三天不解,叫做過經」,仲景哪裡有這樣的說法?這是把成氏的註解當成了經書啊!再比如說:「六經傳變論又說,過經不解,就會變成壞病。」其實仲景所說的壞病,是指因為犯逆所造成的壞病。蘊要書的說法,是錯誤之上又加了錯誤。陶尚文說:「傷寒出汗不能止住,就過經了。」

其症尚在而不除者。亦溫病也。此說更不可曉。

魏荔彤曰。閔氏傳經之說。亦能獨發微旨。其六經盡傳不再傳之說。實本於內經。病邪遞傳一臟不兩傷。兩傷則死之理。其切要之語。謂傷寒病傳經。凡言日者。概不可以日數拘也。尤為破的。但亦有應申明者。經云。一日太陽受之。不過云太陽病始於此一日耳。在太陽數十日不罷。

皆可謂之在太陽一日分內也。故有始終生死於太陽者矣。此傷寒論仲師設有過經不解專篇。乃為傷寒論不傳經言也。二日陽明受之者。亦以太陽傳陽明之始為二日。在太陽者暫。即曰傳陽明。固陽明之二日也。在太陽者久。七八日始傳陽明。亦為陽明之二日也。其餘各經遞言三四五六日。

白話文:

如果病症還在體內沒有去除,也屬於溫病。這種說法實在令人難以理解。魏荔彤說,閔氏傳經的說法,也能够獨特地闡明一些微細的道理。六經皆傳,不再傳的說法,實際上源於《內經》,病邪依次傳入一個臟腑,不會傷及兩個臟腑,如果傷及兩個臟腑就會死亡。其中最重要的是,關於傷寒病傳經,凡是提到「日」的,都不能用日數來拘泥。特別值得推敲的是,經書上說「一日太陽受之」,只是說明太陽病從這一天開始,如果在太陽經停留數十天不退,也都可以說是「在太陽一日分內」,所以有的人在太陽經就開始生病,也可能在太陽經就死亡。這說明《傷寒論》中仲師並沒有對經絡傳變進行詳細的闡述,而是在《傷寒論》中用不傳經的說法來表達。二日陽明受之,也是因為太陽傳陽明開始於第二天。在太陽經停留的時間短,就叫做傳陽明,當然也是陽明經的第二天;如果在太陽經停留的時間長,七八天才傳入陽明經,也仍然是陽明經的第二天。其他各經依次傳變,也都是用三四五六日來表達。

概如是矣。必言七日者。自太陽始受病。計至七日太陽愈。藉日以明其遞傳之次耳。如人自此起行至某處。七日之程。其行之遲速。至之先後。則不可計也。此七日太陽病當愈之義也。閔氏以為七少陽之數。仍似執論。余謂太陽病愈之日。即為七日。更覺明爽耳。是凡陽明受邪之日。

皆為二日也。不過太陽始傳於陽明之次耳。然則在陽明為久為暫。得愈之日。皆八日也。亦不必謂七日合少陽之數也。諸經得愈之日。亦皆如此。似不合經文。而深合於經旨也。何也。經文示天下萬世以成憲。或不得不藉日以明其次第。使人知六經受病及愈日之紀也。其實病邪變遷。

白話文:

總之,之所以要說七日,是因為從太陽經開始受病,算到第七天,太陽經就應該痊癒了。這裡用「七日」只是為了說明病邪傳遞的順序,就像一個人從某地出發到另一個地方,七天的行程,他走得快慢,到達的時間早晚,就不可預測了。這個七日,指的是太陽病應該痊癒的時間。

閔氏認為七日與少陽經的數目相符,這仍然像是執著於字面上的解釋。我認為太陽病痊癒的那天,就是第七天,病人會感到更加清醒舒適。所以凡是陽明經受邪氣的那天,都算是第二天,只是因為太陽經先傳到陽明經的緣故。因此,陽明經受邪氣,無論時間長短,痊癒的那天都是第八天,也不必說七日合乎少陽經的數目。其他經脈的痊癒時間也是如此。

這看似不合乎經文,卻深合於經旨。為什麼呢?因為經文要示範給天下萬世一個成規,不得不藉助日期來表明傳遞的順序,讓人明白六經受病和痊癒的時間規律。實際上,病邪的變化轉移,

倏忽無常。加甚得愈。且無定時。諸病皆然。傷寒尤甚。何可以日計乎。所以仲師又設合病專篇。是兩三經同感。則一日已滿三陽之分。又烏從計日乎。即直中陰經之寒邪。亦嘗初起即遍三陰。何必一日中太陰。二日方及少陰。三日方及厥陰耶。寒邪常易中少陰。以陰起於下。

腎經在下體也。直中少陰。常並及三陰。少陰厥陰並中者更多。豈以日可計乎。(鰲按。不但直中少陰厥陰者為更多。即傳經至少陰者。亦往往即傳厥陰。而此二經之症。一半日間即已俱見。以肝腎同部。故易相連而及也。)知計日以言經。卻不計日以察病。斯可與言遵經治病矣。

白話文:

人生無常,病情變化更是瞬息萬變,病症發作沒有固定的時間,各種疾病都是如此,尤其傷寒病更是變化莫測,怎麼能用時間來計算呢?因此,仲師還特別撰寫了「合病」專篇,說明兩種或三種經脈同時受到影響的情況。這樣一來,一天之內已經超過了三陽經的區分,又怎麼能用時間來計算呢?同樣的,即使是直接侵入陰經的寒邪,也常常剛開始就遍布三陰經,又何必一定要一天侵入太陰,兩天才到達少陰,三天才到達厥陰呢?寒邪常常容易侵犯少陰經,因為陰氣從下而上,腎經位於下體,直接侵犯少陰經,常常也連帶影響三陰經,少陰和厥陰同時受到侵犯的情況更多見,怎麼能用時間來計算呢?知道用時間來推斷經絡,卻不觀察病情的實際情況,這樣還能說遵循經絡治病嗎?

及病邪已入厥陰。重言復傳太陽。則合內經靈素搜求。再考仲師之論。並無此說。稍知醫理者。可明其妄。蓋人身內而腑臟。外而經絡。邪無自厥陰得入太陽之道路也。如邪已透表。則升散矣。焉有自里透表復從表入里者哉。試問古今來自厥陰復入太陽者。何人曾治此傷寒病乎。

以余觀之。今人患傷寒病。在三陽經。或生或死即決矣。直中陰經者反有之。傳經至陰經者已少。況六經遍傳乎。以今人氣稟虛弱者多。世醫操術不明者更多。不俟傳遍已死矣。所以見治六經傳遍之傷寒病者。竟無有也。(鰲按。此論更精更快。可以提醒世醫。)況傷寒病雖如是分別六經。

白話文:

說病邪已經侵入厥陰,又說會再傳回太陽經,這就違背了《內經·靈樞》的理論。再看看仲景的醫書,也沒有這樣的說法。稍微懂點醫理的人,都能明白這是錯誤的。因為人體內有臟腑,外有經絡,病邪根本沒有從厥陰經進入太陽經的路徑。如果病邪已經透出表面,就會散發出去,怎麼可能從內部透出表面又從表面再回到內部呢?試問古今以來,有誰治療過從厥陰經再回到太陽經的傷寒病呢?

我認為,現在的人患上傷寒病,如果在三陽經,生或死都很快就會決定的。真正患上陰經疾病的人還不少,傳到陰經的人已經很少了,更何況六經遍傳呢?現在的人體質虛弱的多,不懂醫術的醫生更多,病還沒傳遍就已經死了。所以,實際上根本沒有人見過治療過六經遍傳的傷寒病。况且,伤寒病虽然可以区分六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而病此者。未必盡分疆畫界。如此井井。初得之時。兩經皆病者。三經皆病者甚多。此未病。而彼已傳者。亦復不少。陽經未盡。亦有入於陰經者。至陰經矣。又嘗見太少兩經俱病也。又嘗見三陰經俱病也。所以仲景未嘗不設合病篇以論病。並病篇以論治也。合病並病。雖獨有三陽。

乃舉一隅也。寧不可推之三隅乎。若不能推。則雖有書充棟。亦無用矣。如能神明。必於斯言有會耳。

鰲按。自仲景論著傳經之說。後來聚訟紛紛。終不合經旨。以總皆拘於日數。故說來往往支礙也。自有閔氏辨其理於前。復有魏氏暢其說於後。合二篇觀之。而傳經一款。千古遂有定案。誠傷寒科之秘笈也。

白話文:

患這種病的人,不一定只局限於某個經脈,初期時同時患有兩經或三經的病人很多。而且,有的經脈尚未發病,另一經脈已受到影響的情況也不少。陽經病症尚未完全消退,也可能傳入陰經。甚至有時候,太少兩經同時發病,或是三陰經同時發病的情況。因此,張仲景才會設立合病篇來論述疾病,並病篇來論述治療。合病並病,即使僅限於三陽經,也只是一個方面而已,難道不能推而廣之於其他三隅嗎?如果不能推廣,那麼即使有滿屋子的醫書,也是毫無用處。只有真正明悟的人,才能從這些話語中領悟到精髓。

鰲按:自張仲景著作傳經之說以來,後人議論紛紛,始終不能理解其精髓。因為他們都拘泥於日數,所以說法往往互相矛盾。直到閔氏以前提出精闢的見解,後來魏氏又將其闡述得更加透徹,將兩篇著作結合起來看,傳經這一部分才終於有了定論,是傷寒科的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