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十六 (7)
卷十六 (7)
1. 陽毒
【綱】仲景金匱曰。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目】朱肱曰。傷寒病。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必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錦紋。或下利赤黃。脈洪數。或滑促者。此名陽毒也。宜用酸苦之藥。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葶藶苦酒湯、陽毒升麻湯、大黃散、梔子仁湯、黑奴丸。可選用之。若陽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陽毒病症表現為臉上出現紅色斑點,像錦紋一樣,咽喉疼痛,吐出膿血,五天內可以治好,七天就難治了,用升麻鱉甲湯治療。
朱肱說,傷寒病如果陽氣獨盛,陰氣突然消失,必然會出現躁動、狂躁亂跑、胡言亂語、臉紅咽痛、身上出現紅色斑點像錦紋一樣、或大便赤黃、脈搏洪數或滑促,這就叫做陽毒。應該使用酸苦的藥物,讓陰氣恢復,然後大量出汗解除病症。葶藶苦酒湯、陽毒升麻湯、大黃散、梔子仁湯、黑奴丸都可以選擇使用。如果陽毒加重,躁動厲害,口渴難忍,用黑奴丸治療。
李梴曰。傷寒三陽病深。必變為陽毒。或有失於汗下。或本陽症。誤用熱藥。使熱毒陷深。發為狂亂。面赤眼紅。身發斑黃。或下利黃赤。六脈洪大。名曰陽毒發斑。宜黑奴丸、三黃石膏湯、消斑青黛飲。
樓英曰。傷寒先觀兩目。或赤或黃赤。為陽毒。脈洪大有力。燥渴者。輕則三黃石膏湯、三黃巨勝湯。重則用大承氣湯下之。外用水漬法。
吳綬曰。凡咽痛。有陰陽二毒。陽毒咽喉腫痛。乃熱極也。陰毒咽喉不利。乃冷極也。陽毒脈浮數而大。咽痛吐膿血。活人用黑奴丸。又陽氣獨勝。狂躁咽痛。脈洪實滑。活人用葶藶苦酒湯。
白話文:
李梴說,傷寒三陽病病情嚴重,必定會轉變成陽毒。可能因為失於汗下,或者本身就是陽證,誤用熱藥,導致熱毒深入,發為狂亂,面紅眼赤,身上長出黃斑,或者腹瀉排出黃赤色糞便,六脈洪大,這就是陽毒發斑。應該用黑奴丸、三黃石膏湯、消斑青黛飲治療。
樓英說,傷寒初期要觀察兩眼,如果是赤色或黃赤色,就是陽毒。脈洪大有力,口渴,輕者用三黃石膏湯、三黃巨勝湯。重者用大承氣湯瀉下。同時在外用清水浸泡治療。
吳綬說,凡是咽喉疼痛,有陰陽兩種毒素。陽毒的咽喉腫痛,是熱極造成的。陰毒的咽喉不利,是寒極造成的。陽毒的脈象浮數而大,咽痛吐膿血,可以用黑奴丸治療。如果是陽氣獨勝,狂躁咽痛,脈洪實滑,可以用葶藶苦酒湯治療。
徐彬曰。內經云。人傷於寒。皆為熱病。然邪在陽經。久而熾盛。則為毒矣。故有陽毒之病。其病乃熱淫營衛。摶結於衛。上乾嚥喉。總是陽熱。故熾於上焦。而肝脾之陰不交。面者。陽明之氣所注。故火熱盛而面赤斑斑如錦紋也。咽喉雖有陰陽之分。大火所沖。玉石無分。
故咽喉俱痛也。陽經熱盛。心火併之。心主血。則化而為膿。病在上焦。故唾也。陽毒病甚。雖非傷寒傳經之比。非人身經脈遞運。五日經氣未遍。故可治。七日則陰陽經氣。已周而再行。故不可治。藥用升麻鱉甲湯。此熱摶氣血。不可直折。故以升麻合生甘草。升散熱毒為主。
白話文:
徐彬說: 《內經》記載,人受寒傷,都會導致熱病。然而,邪氣在陽經久而熾盛,就會變成毒素,因此有陽毒的病症。這種病症是由於熱氣侵淫營衛,凝聚在衛氣,向上乾擾咽喉,皆屬陽熱之症。故而熾盛於上焦,導致肝脾之陰氣不能相交。面部是陽明之氣所到達的地方,所以火熱盛盛,面頰紅斑點點,像錦紋一樣。咽喉雖然有陰陽之分,但被烈火沖擊,玉石不分。
所以咽喉都疼痛。陽經熱盛,心火也跟著熾盛,心主血,於是化為膿。病症在上焦,所以會吐口水。陽毒病症嚴重,雖然不像傷寒傳經那樣,非人體經脈循序遞進,五日經氣還未遍佈全身,所以可以治療。七日後,陰陽經氣已經周而復始,所以不可治療。藥物使用升麻鱉甲湯。這熱氣凝聚氣血,不可直接折斷,所以用升麻配合生甘草。升麻散熱解毒為主。
而以雄黃解毒為臣。鱉甲、當歸以理其肝陰為佐。以蜀椒導其熱氣為使。非陽毒反起於陰經而用鱉甲也。蓋治病之法。病在陽必兼和其陰。亦即所謂病現於陽以陰法救之也。然非補也。
白話文:
以雄黃解毒作為主藥。鱉甲、當歸則用來調理肝陰,作為輔助藥物。蜀椒則用來引導熱氣外出,作為使藥。並非陽毒反而是由陰經引起才使用鱉甲的。
這是因為治療疾病的原則是,疾病在陽氣部位,也要兼顧調和陰氣。也就是說,疾病表現在陽氣,卻要用陰氣的方法來治療。但是這並不代表要補益陰氣。
2. 辨脈篇
鰲按。辨脈平脈二篇。理精詞簡。義達神清。與傷寒及金匱要略同一筆墨。的是仲景所撰。舊本有韻語一段。庸淺膚鄙。乃叔和偽作。與仲景筆墨不類。前人或置之辨脈下平脈前。或將平脈倒置辨脈前。而以韻語冠於首。或將辨脈平脈合為一篇。而以韻語終。至柏鄉既知辨平二篇不可不分。
又知先辨後平之次。何得仍將韻語冠於首。不知韻語誠屬叔和偽作。當直削之。毋俾滋混。而此二篇。乃益見純粹也。二篇註釋。皆竄摘柏鄉語。而以己見正之。
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動數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白話文:
鰲按
辨脈篇和平脈篇这两篇文章,语言精炼,意思通达明晰,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出自同一手笔,确实是张仲景所撰。旧本中有一段韵语,内容浅薄庸俗,是叔和伪造的,与仲景的文风格调不符。
前人有的将韵语放在辨脉篇和平脉篇之间,有的将平脉篇放在辨脉篇前面,并把韵语放在最前面;有的将辨脉篇和平脉篇合并成一篇,并将韵语放在最后。直到柏乡(指作者)才明白辨脉篇和平脉篇不能分割,而且要先辨脉后平脉。
为什么还要把韵语放在开头?那是因为不知道韵语是叔和伪造的。应该直接删掉它,以免造成混淆。这样一来,辨脉篇和平脉篇就更加纯正了。这两篇文章的注释,都是摘抄柏乡的论述,并用自己的见解加以改正。
問曰
脉有阴阳之分,何谓也?
答曰
凡是脉象大而浮,动而数,滑而快,这叫做阳脉。凡是脉象沉而涩,弱而弦,微而细,这叫做阴脉。凡是阴证出现阳脉者可生,阳证出现阴脉者则会死亡。
翻译说明:
- 鳌按:类似于现代文章中的“按语”,用来引出下文。
- 辨脉篇、平脉篇:都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理论,分别讲述了如何通过脉象诊断疾病以及如何根据脉象来调理身体。
- 叔和:指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他曾对《伤寒论》进行过注释,但其注释被认为存在错误。
- 柏乡:指作者本人,据考证应该是后汉时期著名医家王叔和。
- 阴证:指体内阳气不足、阴气过盛的病症。
- 阳证:指体内阳气过盛、阴气不足的病症。
此段首揭脈有陰陽。當辨於過不及之間。
元陽為氣。元陰為精。脈者。不離乎氣血。亦不雜乎氣血。統乎精氣。而得神之名也。氣血有盛衰。精氣隨有盈虧。於是神亦因之各異矣。故未辨病。先辨脈。脈雖合陽氣陰血而成。既成。又必分為二。不分則不見其合也。於是脈有陰陽。所必辨也。盛而盈者。陽脈也。氣血之有餘也。
衰而虧者。陰脈也。氣血之不足也。病氣之陰陽既成。脈之陰陽必應。陰病在臟在裡。得陽脈。則正氣有餘。陽病在腑在表。得陰脈。則正氣不足。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此段就陰陽之脈。辨出陰陽之症。陽實而結。陽非有餘而陰正不足。故津液耗而陰亡。陰亡而陽何所依乎。
白話文:
脈象陰陽辨析
這段文字首先揭示脈象存在陰陽之分,需要在過與不及之間加以辨別。
元陽代表氣,元陰代表精。脈象雖然不脫離氣血,也不與氣血混雜,但它統攝精氣,因此被稱為「神」。氣血有盛衰,精氣也隨之盈虧,於是神也因此各不相同。所以,在辨別疾病之前,先要辨別脈象。
脈象雖然由陽氣陰血結合而成,但既成之後,必定分為陰陽兩類。不分則無法見其合。所以,脈象有陰陽之分,必須辨別清楚。
脈象盛而盈者,為陽脈,代表氣血有餘。脈象衰而虧者,為陰脈,代表氣血不足。
病氣的陰陽既成,脈象的陰陽必定相應。陰性病症在臟腑內,若得陽脈,則正氣有餘。陽性病症在腑臟外,若得陰脈,則正氣不足。
有人問:脈象有陽結和陰結,如何區分?
答:脈象浮而數,能吃,但不大便者,屬於實證,稱為陽結。此病症於十七日達到最嚴重。脈象沉而遲,不能吃,身體沉重,大便反而硬,屬於虛證,稱為陰結。此病症於十四日達到最嚴重。
這段文字通過陰陽脈象,辨別出陰陽症狀。陽實而結,並非陽氣有餘,而是陰氣不足。因此津液耗損,陰氣消亡,陰氣消亡,陽氣將無所依附。
陰虛亦結。陽正不足而陰邪有餘。故陰寒凝滯而亡陽。陽亡而陰何所主乎。此段論結。俱驗大便。似乎專論陽明。但不必專論傷寒病之陽明。凡結症皆可以陰陽辨之於脈症之間。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段言人身陰陽之氣。
稍有過不及。即互相交爭而為病。不必定出於天地之陰陽邪氣。傷人身之正氣也。人身之中有部位。有界限。此不足則虛。彼有餘則實。實不就虛。則虛處無氣。天地內。人身中。凡有空處。無非氣塞。無無氣之空處。此部位界限內。既不足而虛。則彼部位界限內有餘者。必來湊實。
白話文:
陰虛也會導致結症。陽氣不足,陰邪過盛,就會導致陰寒凝滯,陽氣消亡。陽氣消亡,陰氣又如何主導呢?這段論述總結了陰陽失衡導致結症的道理,可以用來分析大便的情況。雖然看起來像是專門論述陽明經,但並不一定要局限在傷寒病的陽明經脈上。凡是結症都可以通過脈症來辨別陰陽。
有人問道:患病時,出現灑淅惡寒,又反覆發熱,這是為什麼?回答說:陰脈不足,陽氣就會往陰脈方向流動;陽脈不足,陰氣就會往陽脈方向流動。又問:什麼叫做陽氣不足?回答說:比如寸口脈微弱,就叫做陽氣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就會出現灑淅惡寒。又問:什麼叫做陰氣不足?回答說:比如尺脈微弱,就叫做陰氣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就會出現發熱。這段話闡述了人體陰陽之氣的相互作用。
只要陰陽稍有過不及,就會互相交爭,導致生病。並不一定要歸咎於天地之間的陰陽邪氣,而是傷了人體的正氣。人體內部有部位,有界限,這個部位不足就虛,那個部位有餘就實。實處不會去補充虛處,那麼虛處就會沒有氣。天地之間,人體之中,凡是有空處,都必然有氣塞滿,沒有真正的空無氣的地方。如果某個部位界限內不足而虛,那麼其他部位界限內有餘的氣就會來補充這個虛處,使其變得實滿。
一定之理也。
本條問答。未可專言一病。凡寒熱皆本於陰陽從乘也。陽脈浮。則陰來乘。斯惡寒矣。陰脈數。則陽往從。斯發熱矣。無寒熱。不是此義。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煩躁也。
此段就脈之陰陽。以辨氣血之或過或不及。其脈沉浮。接陽脈浮來。陽浮則陰自沉。榮氣微者。榮。血也。沖。氣也。血亦氣之化也。
衛氣衰。宜補氣以壯陽。榮氣微。宜生血以滋陰。然榮氣亦氣。補氣壯陽。未嘗非滋陰也。
因筋急而加燒針。致有火邪入榮之患。脈靄靄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肥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白話文:
一定之理也。
這是一個必然的道理。
本條問答。未可專言一病。凡寒熱皆本於陰陽從乘也。陽脈浮。則陰來乘。斯惡寒矣。陰脈數。則陽往從。斯發熱矣。無寒熱。不是此義。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煩躁也。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能只說一種病。所有的寒熱都源於陰陽的相互作用。陽脈浮,說明陰氣來乘,就會感到惡寒;陰脈數,說明陽氣往從,就會發熱。如果沒有寒熱,就不符合這個道理。陽脈浮而陰脈弱,說明血虛,血虛就會導致筋急。脈沉則說明榮氣微弱。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說明衛氣衰弱。榮氣微弱的人,如果用燒針,就會導致血流不暢,更加發熱煩躁。
此段就脈之陰陽。以辨氣血之或過或不及。其脈沉浮。接陽脈浮來。陽浮則陰自沉。榮氣微者。榮。血也。沖。氣也。血亦氣之化也。
這段文字是根據脈象的陰陽變化來判斷氣血的盈虧。脈沉浮是相連的,陽脈浮,陰脈自然沉。榮氣微弱,榮指的是血,沖指的是氣,血是氣的轉化。
衛氣衰。宜補氣以壯陽。榮氣微。宜生血以滋陰。然榮氣亦氣。補氣壯陽。未嘗非滋陰也。
衛氣衰弱,應該補氣壯陽。榮氣微弱,應該生血滋陰。但是,榮氣也是氣,補氣壯陽也間接滋陰。
因筋急而加燒針。致有火邪入榮之患。脈靄靄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肥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因為筋急而使用燒針,可能會導致火邪入侵榮氣。脈象如車蓋般瀰漫者,稱為陽結;脈象如沿著長竿般累累者,稱為陰結;脈象如羹湯上的油脂般跳動者,稱為陽氣肥盛;脈象如蜘蛛絲般纏繞者,稱為陽氣衰弱;脈象如瀉漆般綿延細弱者,稱為失血。
此段根上陽結陰結。申言之以辨陽統乎陰。陽微固不足行其氣。陽衰更不能化血也。
二脈雖病脈。而浮中沉皆有力。結雖病邪。必有氣聚之處。故邪反助脈而見力。如車蓋如循竿也。瞥瞥。頂汗出如珠之浮脈。脈雖浮。至瞥瞥之狀。是陽脈中見弱也。縈縈。頂榮氣微之沉脈。沉雖同。至縈縈之狀。是陰脈中兼見微弦細也。綿綿。承上陽從陰見綿綿之象。必平日亡血血虛。
故陽來湊榮陰之虛處。而實其隧道也。縈縈者。無將斷不斷之勢。其細尚均勻也。綿綿者。忽細忽微。細兼緊。尚有力。細不緊而微。則更無力矣。此所以細同。而細之中又不同也。綿綿之象。從沉取而得。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名曰促。陽盛則促。
白話文:
这段话讲述了阳气与阴气在人体中的关系,以及脉象的变化。阳气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血也难以生成。虽然脉象是病态的,但浮沉有力,说明体内还有气聚的地方,所以邪气反而助长了脉象的力量,就像车盖和循竿一样。
浮脉中的“瞥瞥”表现出阳气虚弱,沉脉中的“萦萦”则表明阴气微弱且弦细。而“绵绵”则代表着阳气补充阴气不足,形成了一个新的脉象。
“萦萦”指脉象细而均匀,但有断断续续的感觉。“绵绵”则指脉象时而细时而微,细则紧,微则无力。两者虽然都是细脉,但细中又有不同。绵绵的脉象是从沉脉中演变而来,脉来缓慢,有时会停顿,然后继续跳动,称为“结”。如果脉象跳动频繁,有时会停顿,则称为“促”。阳气旺盛则脉促。
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此段辨脈有結促。皆病脈。不治。將至代結也。陰盛故緩。太緩無力而結。將為結代之結矣。陽盛故數。太數無力而促。將至代矣。見諸於診。人雖未病。脈已病矣。脈病。人未有不病者。較結代雖尚可治。然退則吉。進則凶。辨脈者。當預圖。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
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動脈之象)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此段辨明五陽脈中之動脈。及動脈主症。因摹動脈之形狀。
關上。專主關脈言。厥厥動搖。且兼滑矣。陽動則汗出者。陽不足。陰乘而搏陽。沉取之。脈必動。陰脈動。則陰強而陽弱不固。故汗出。陰動則發熱者。陰不足。陽從而搏陰。浮取之。脈必動。陽脈動。則陽強陰弱而榮不斂。故發熱。此陰陽有太過不及。不能均平之故也。
白話文:
陰氣盛極就會凝結,這是病態脈象。這種脈象緊促,都是病脈,不治療就會發展成結代脈。陰氣盛則脈象緩慢,太過緩慢无力,并伴有结滞,将发展成结代脉。阳气盛则脉象快速,太過快速无力,并伴有促迫感,将发展成代脉。这些症状都能在诊脉中观察到,即使人还没生病,脉象已经病了。脉象生病,人不可能不生病。虽然跟结代脉比起来,这种脉象还算可以治疗,但退步则吉,进展则凶。所以辨脉者要提前预判。阴阳相互搏击,叫做“动”。阳气动,就会出汗。阴气动,就会发热。身体冰冷,怕冷,是三焦受损。如果在关上脉位看到快速脉象,上下没有头尾,而且震颤不定,这叫做“动”。
这段文字解释了五阳脉中的“动脉”,以及“动脉”的症状。并用“動”来形容脉象的形态。
关上,专门指关脉。震颤不定,也伴随着滑利。阳气动而汗出,是因为阳气不足,阴气乘机搏击阳气,沉取脉象,就能感受到脉动。阴脉动,意味着阴气强盛,阳气虚弱,无法固守,所以出汗。阴气动而发热,是因为阴气不足,阳气乘机搏击阴气,浮取脉象,就能感受到脉动。阳脉动,意味着阳气强盛,阴气虚弱,气血不能收敛,所以发热。这些都是阴阳太过或不及,不能平衡导致的。
然又有不汗不熱。但形冷惡寒者。此三焦之裡氣損傷也。蓋三焦根於少陰之少火。損傷則少火不能生氣以充三焦。而火亦衰。故形冷惡寒。然此非就動脈言症。乃就陰陽相搏之至極者。充類至義之盡也。反此。大發熱。汗出。煩躁不寧。可卜矣。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
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此段言平人之脈。陰陽中和。故緩脈應。然緩又論無力有力。又論兼浮兼沉。如陰脈陽脈。左右診之。俱浮而大。則有力。兼見濡。則有力而和柔。故為緩。
浮診大而浮。恐其直硬弦緊見於沉取。則浮大乃亢而非和。必兼沉取之濡。則浮取不陷。中取不弱。沉取有根。斯可謂無病之平脈也。陰陽五脈中。無緩與遲與濡。蓋緩者。中和也。胃脈也。不同於陰陽偏勝之脈。遲者。三息一至。太遲帶止。則病脈近緩之微遲。尚未可名為病脈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不發汗、不發熱,但身體冰冷怕冷,這是三焦經氣虛損造成的。因為三焦經根源於少陰經的少火,損傷後少火就無法生氣去充盈三焦,火也衰弱,所以身體冰冷怕冷。不過,這不是單純從動脈脈象上來看病症,而是從陰陽相搏的極限狀態來推斷,是類比推論的極致。反之,如果大發熱、出汗、煩躁不安,就能推測是陽氣過盛了。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這兩種脈象都一樣,叫做緩脈。
這裡講的是正常人的脈象,陰陽調和,所以是緩脈。但緩脈也有無力有力之分,還有兼浮兼沉之分。如果陰脈陽脈左右診察,都是浮大,那就是有力。再加上濡,就是有力而和柔,所以是緩脈。
浮診大而浮,要小心,如果沉取時摸到硬弦緊的脈象,就說明浮大是亢而不和,必須兼顧沉取的濡,才能判斷。浮取不陷,中取不弱,沉取有根,才能算得上是無病的正常脈象。在陰陽五脈中,沒有緩脈、遲脈和濡脈,因為緩脈代表中和,是胃脈,不同於陰陽偏盛的脈象。遲脈是指三息一至,太遲接近停止,這種脈象接近緩脈的微遲,還不能算病脈。
濡者。柔軟也。今人得之。為有濕邪。然濕邪之濡。寒濕水飲。俱兼緊細。濕熱則兼數。此之濡。乃單見和柔之象。非濕邪之濡也。大率辨脈者在神氣。執一字以論專兼。如二十四脈之說。則後世之論。非仲景本意也。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此段辨明五陰脈中之弦脈。因論弦脈主症。
弦脈按之直勁不動。緊脈按之移動如轉索。是弦乃緊之有力而硬直者。緊乃弦之無力而細直者。弦雖兼浮緊。而弦自弦。緊自緊。明矣。弦減芤三脈。是遞說。又從三脈合看出革脈。若弦脈。似有力而大。卻非硬直。亦非單絃。蓋單絃則浮而見緊。兼大則中取不緊。有漸微之象。
白話文:
「濡」指的是柔軟的意思。現在的人如果出現「濡」的狀態,多半是因為體內有濕邪。但是濕邪引起的「濡」,像寒濕、水飲等,都伴隨著緊和細,而濕熱則會同時伴隨著數。這裡所說的「濡」,只是單純地表現出柔軟的狀態,並非濕邪引起的「濡」。總而言之,辨別脈象最重要的是觀察神氣,不能只執著於單個字眼來判斷專兼。例如二十四脈的說法,後世醫家的論述,就並非仲景原本的意思。
脈象浮而緊的,叫做「弦脈」。「弦脈」就像弓弦一樣,按壓時不會移動。脈象緊的,則像轉動的繩索一樣,位置不定。如果脈象既弦且大,弦則代表減弱,大則代表虛浮,減弱代表寒,虛浮代表虛弱。虛弱和寒氣互相搏擊,這種脈象叫做「革脈」。女性則會出現半產、漏下的症狀,男性則會出現失血、失精的症狀。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五陰脈中的「弦脈」,並以此論述「弦脈」所主導的病症。
「弦脈」按壓時感覺直硬而不動,而「緊脈」按壓時則感覺移動如轉動的繩索。所以說,「弦」是「緊」的強有力而硬直的表現,而「緊」是「弦」的無力而細直的表現。雖然「弦脈」兼具浮和緊的特性,但「弦」是「弦」,「緊」是「緊」,這點要明確區分。弦、減、芤三種脈象,是遞進的描述。從三種脈象的綜合分析,可以推斷出「革脈」。如果脈象看似有力而大,但卻不是硬直,也不是單純的「弦」,因為單純的「弦」是浮而緊,而兼具大的特性則表示中間部分不緊,呈現出逐漸微弱的狀態。
是減也。如十分之物。減損一二分也。然見於浮。其損輕。見於沉弦且大。是形大力薄。則不止於減損。其中且必虧傷。而呈中空外實。芤之形象。見減知寒。以弦緊皆陰脈。陰乘陽而寒盛也。見芤知虛。以浮大之弦。漸成形大力薄。則陽不足而氣中虛也。弦為減。減陽氣則不能和柔。
大為芤。虛中氣。則脈不能充實。虛寒相搏者。中陽既虛。必聚陰寒。故名革也。革如鼓革。外硬中空。是為病脈。不必說為改革生命之革也。觀下半產漏下。亡血失精。皆革脈之見症。不外於中空外實之義也。中空。固正氣空。外實者。陰氣也。陽之根空於中。則外陽盡掣。
白話文:
脈象減
指的是脈搏的力度減弱。就好比十份的東西,減少了一兩份。如果脈象浮,表示減損程度較輕;如果脈象沉弦且大,則表示形體有力但氣力不足,減損程度不止於此,內部必然有虧損,呈現出中空外實的脈象,也就是「芤脈」。
由芤脈知寒
芤脈代表減,而弦緊皆屬於陰脈,陰勝陽則寒氣盛。
由芤脈知虛
芤脈代表減,浮大之弦脈漸漸演變成形體有力但氣力不足,說明陽氣不足,氣血虛弱。弦為減,減陽氣則不能溫和柔順。
脈象大而芤
虛中氣,脈象便不能充實。虛寒相搏,中陽虛弱,必然積聚陰寒,因此稱為「革脈」。革脈就像鼓革,外面堅硬但內部空虛,是病態的脈象,不必說成是改革生命的「革」。
觀察革脈
下半產漏下、失血失精,都是革脈的表現。革脈的症狀,不外乎是「中空外實」。中空指的是正氣虛弱,外實指的是陰氣盛。陽氣的根基空虛,則外陽被牽引,變得虛弱。
不能包陰。而陰散於外而實。是陰陽俱失其位。而血竭精枯。所必至也。失此不治。而鼓革之革。亦且為改革之革矣。脈弦而芤。未嘗言浮沉二取也。後條乃言脈弦而緊。按之反芤。可知浮與沉兩取之矣。所謂按之大。大而空。故謂之芤。言極簡而意極該。正難一見了然耳。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而解也。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
白話文:
陰氣不能收斂於內,反而散布於外,造成陰陽失衡,導致血竭精氣枯竭,這是必然的結果。若不治療,就會導致疾病惡化。脈象弦細,不論浮沉,之後又提到脈象弦緊,按之反芤,可以得知浮沉皆需考慮。所謂按之大而空,故稱芤,用詞簡潔卻涵義深遠,實屬難得一見。
有人問,為何病人發抖卻流汗後病情得以緩解?回答:脈象浮緊,按之反芤,這是本虛的表現,因此會發抖並流汗。病人本虛,故而發抖,脈象浮則會流汗而解。若脈象浮數,按之不芤,則此人並非本虛,若要自愈,只需流汗即可,不會發抖。有人又問,為何病人不發抖卻流汗後病情得以緩解?回答:脈象大而浮數。
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問曰。病有不戰不汗而反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此段因辨脈而知其症。故是辨脈。非辨症也。浮取。弦也。按之芤。則弦而大也。本虛者。中氣不足。不能使邪透表。邪又欲透表之甚。中氣方振。汗作隨之。故必身戰而後汗出也。若脈浮而數。即從上轉下。言若汗出不戰者。則氣未虛。診之而非緊。必數也。邪已將透表也。
按之不芤。是中取而得實象。知正氣足以逐邪。汗出而不致身戰也。再問不戰而汗出。乃於浮數之中。見一大字。不惟無弦緊。且浮數者亦有力。於此言大。知異乎沉取之弦而大也。彼弦緊之弦。陰脈陽盛。此浮數之數。陽脈陽盛也。彼浮緊之弦。得於沉取。沉取則弦者大。
白話文:
因此,我們知道在不經過戰鬥的情況下,病狀可以自行解除。問道:有時候病狀不會透過出汗來解除,反而會自行好轉,這是什麼原因?回答道:這是因為他們的脈搏已經變弱了。這是因為他們之前已經接受了發汗、嘔吐或排便的治療,或者他們的血液已經流失。這是因為身體內部沒有足夠的水分,這代表陰與陽的狀態已經自行調整,並且會自行康復。因此,病狀在不經過出汗的情況下,也會自行解除。
這段話是根據脈搏來辨認病症,所以這是在辨認脈搏,而不是辨認病症。脈搏浮現,是弦脈。按壓時脈象為芤,即弦脈且大。如果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無法使邪氣穿透皮膚,邪氣反而更想要穿透皮膚,中氣開始振作,汗水隨之而出。因此,必須在身體戰抖後,才能出汗。如果脈搏浮現且快速,就表示它會從上部轉移到下部。如果說出汗但不戰抖,則表示氣還沒有虛弱,診斷時脈搏不是緊繃,一定會是快速的。這表示邪氣已經接近穿透皮膚。
按壓時脈象不芤,表示在中間的取脈得到的是實質的脈象,知道身體的正氣足以驅除邪氣,出汗不會導致身體戰抖。再問如果不出戰抖而出汗,這是在浮現且快速的脈象中,出現一個大的脈象。不僅沒有弦緊,而且浮現且快速的脈象也有力量。在這裡提到大,知道這與沈取的弦脈大不同。那種弦緊的弦脈,是陰脈中的陽氣過盛。這種浮現且快速的數脈,是陽脈中的陽氣過盛。那種浮現且緊繃的弦脈,是在沈取中獲得的。沈取的弦脈纔是大。
大而空也。此浮數之數。不待沉取。即見大。大而實也。彼此浮沉。為緊為弦為數為大。俱辨脈之必精者也。其脈自微者。非正氣微。乃邪氣退而脈得寧靜不弦緊。亦不浮數。虛之大實之大俱平也。故曰微脈。雖弱而非病脈。不過因曾經發汗吐下亡血。正氣弱。津液亡。故脈見微也。
然無他病。致脈偏勝。左右浮沉一例。則陰陽之氣。雖微而自和合也。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此段辨脈而知解之時。解之狀。傷寒見病在表。亦可類推。脈浮。已有邪欲透表之勢。不必兼數兼微也。然兼見單見。皆各有義。故猶必驗諸症。如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意和。可知其夜半病解。蓋浮數恐身熱。浮數而微。恐正虛而煩。今身涼意和。不熱不寒。知此浮數。乃邪急向外。
白話文:
脈象很大且空虛,這是浮數的脈象,不用沉取就能看出脈象很大。脈象很大且實滿,則浮沉交替,緊弦數大,這都是辨脈時必須仔細觀察的。
如果脈象很微弱,不是正氣微弱,而是邪氣退去,脈象平靜不緊弦,也不浮數,虛的大實的大都呈現平緩狀態。因此稱之為微脈,雖然微弱,但不是病脈,只是因為曾經發汗、吐下、失血,正氣虛弱,津液不足,所以才會出現微脈。
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導致脈象偏盛,左右浮沉一致,則陰陽之氣雖然微弱,但也自發和合。
有人問:「傷寒病發三天,脈象浮數而微弱,病人身體涼爽舒適,這是為什麼?」
回答:「這是要痊癒的徵兆。在半夜痊癒,脈象浮而解者,會突然發汗;脈象數而解者,一定能進食;脈象微而解者,一定會大量出汗。」
這段文字是根據脈象來辨別痊癒的時間和痊癒的狀態。傷寒病見病在表,也可以類推。脈象浮,已經有邪氣欲透表的趨勢,不一定兼具數和微的特性。但是兼具或單獨出現,都有各自的意義,所以還是要根據症狀驗證。例如,脈象浮數而微,病人身體涼爽舒適,可以知道他在半夜就會痊癒。因為浮數可能代表身體發熱,浮數而微則可能代表正氣虛弱而煩躁。現在身體涼爽舒適,不熱不寒,可以知道這個浮數脈象是邪氣急於向外發散。
病後正虛之微。俟夜半陽生。陽不微。則驅邪有力。邪必透表。而浮數自罷矣。此浮兼微之診也。或但浮不數。則邪不盛不微。則正不虛。故不大汗而解。若但數。並不浮。是邪尚不能自然透表。然不微。則中氣足。必能食。食能助氣。氣能驅邪。故邪自解。若但微。似乎難解。
然此微非病脈。即前其脈自微之微。但既微。則正氣虛。而衛稍虛。故必大汗出而表症以解。此三者。皆於辨脈而得其症之本原。自能預知其解之時。解之狀也。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白話文:
病人病後體虛,要等到半夜陽氣升起,陽氣不虛弱,才能夠驅除邪氣,邪氣必然會透出體表,浮脈和數脈就會自然消失。這就是浮脈兼微脈的診斷方法。
如果只有浮脈沒有數脈,代表邪氣不盛也不虛弱,病人本身也不虛弱,所以不會大量出汗而痊癒。如果只有數脈沒有浮脈,表示邪氣還不能自然透出體表,但因為不虛弱,所以中氣充足,一定能吃飯,吃飯能幫助氣血,氣血能驅除邪氣,所以邪氣會自然消失。如果只有微脈,似乎比較難痊癒。
不過,這種微脈不是病脈,而是之前脈象就微弱的微脈。既然微弱,代表正氣虛弱,衛氣也稍微虛弱,所以必然會大量出汗,然後表症才會消失。這三種情況,都是透過辨別脈象,了解病症的根本原因,就能夠預知病癒的時間和病癒的狀態。
有人問道:想要知道脈病是否已經痊癒,該怎麼區分呢?
回答說:寸口關上尺中三個部位,大小、浮沉、遲數都相同,即使病人還有寒熱症狀未消,這種脈象代表陰陽平和,即使病況嚴重,也一定會痊癒。
此段就脈辨之。而知陰陽自和。必自愈也。此又辨脈察症。進退之機也。曰脈病。以病時脈為問也。今見此三處同等之脈。雖病寒熱。亦可以和脈答之。
三處各有三診。脈皆同等。所謂和也。蓋大小浮沉遲數。皆可名病脈。至於三處同等。則俱為和脈也。
前段言不戰不汗而解。明其為陰陽自和。於何知之。於診三處同等脈而知之也。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身體苦疼重者。鬚髮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此段辨脈得時旺。則邪不勝正。可以察病之進退也。舉夏以該三時。俟人推暨其餘。
白話文:
前面說過不戰不汗而解,說明這是陰陽自和的狀態。怎麼知道的呢?通過診斷三個部位的脈象都一樣而得知。立夏時節得到洪大脈,這是這個時節正常的脈象。如果病人身體疼痛沉重,就應該發汗。如果第二天身體不疼不重了,就不需要發汗。如果汗水一直流出來,第二天就會痊癒了。為什麼呢?因為立夏時節得到洪大脈,這是當時應有的脈象,所以就會這樣。其他四個季節也以此類推。
第四段
此段辨脈得時旺。則邪不勝正。可以察病之進退也。舉夏以該三時。俟人推暨其餘。
這段文字講的是辨脈得到時令旺盛的脈象,那麼邪氣就無法戰勝正氣,可以觀察疾病的進退變化。這裡以夏季為例,來概括其他三個季節。讀者可以根據這個道理推斷其他季節的病症。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通過脈象辨證,來判斷疾病的發展趨勢和治療方案。其中重點強調了「和脈」的重要性,以及根據不同時節的脈象變化來制定治療方案。
鬚髮其汗句。是曲筆。猶云身體疼重。為陰寒邪氣所傷。本鬚髮汗。但見時脈。則邪不勝正。明日即不疼重。故汗自出。又不大出。明日便解也。此得時脈洪大之吉徵也。病人得時脈為最難。非平日持身謹慎。不能得。此時旺之脈也。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此段因時脈而辨及於每日之陰陽衰旺。則不盡求之脈矣。
前條四時旺脈。即六經各有旺時之義。此又就陰陽出入。推明病機。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假令脈遲。此為在臟也。
白話文:
「鬚髮其汗句」是誇張的說法,其實就是指身體疼痛沉重,是受到陰寒邪氣侵襲。本來應該要發汗,但是觀察到脈象,發現邪氣不敵正氣,明天就不會再疼痛沉重了,所以汗水自然而然地流出來,而且流的不多,第二天就會痊癒。這表示脈象洪大,是吉利的徵兆。病人能得到這種合適的脈象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平時注重養生,是無法得到的。這是旺盛的脈象。
有人問:「怎麼樣才能知道什麼時候會得病,什麼時候會痊癒?」我回答說:「比如說半夜得病,明天中午就會痊癒;中午得病,半夜就會痊癒。」這是怎麼回事呢?中午得病半夜痊癒,是因為陽氣得陰氣而解除;半夜得病明天中午痊癒,是因為陰氣得陽氣而解除。
這段文字根據脈象來辨別疾病每天的陰陽衰旺,就不需要完全依賴脈象了。
前面提到的四時旺脈,其實就是六經各自有旺盛的時段。這段文字又根據陰陽出入,推論疾病的機理。
寸口脈,浮脈表示病邪在表,沉脈表示病邪在裡,數脈表示病邪在腑,遲脈表示病邪在臟。假如脈象遲緩,這就是病邪在臟了。
此段就浮沉遲數。因人內外淺深而辨別之。合兩手之寸口。言寸關尺三部。雖三候。而寸口又為氣之所聚。易得察識也。於此得浮沉遲數之脈而辨之。則症自可明。而所祛之邪。亦自得當矣。浮沉。就經脈分表裡。遲數。就臟腑分表裡。脈浮在表。沉似在臟腑矣。然寸口之沉。
非關尺之沉。故云里。亦表之裡。而非里之裡也。表裡義無盡。未可就經絡臟腑之一大表里。而不研究其極也。
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
此段承上寸口脈浮一語申明之。示人推暨其餘。
榮衛俱病。則經脈俱急。故骨節覺其煩疼也。此症言治邪在表。宜驅之於外。故當發汗也。亦不過籠統言之。示人知辨脈為要。與前段一勢敘下。故下段稍易前後焉。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的是脈象的浮沉遲數。根據患者內外、淺深的不同情況來判斷。把兩隻手的寸口脈合在一起,分為寸、關、尺三部。雖然有三個部位,但寸口脈是氣聚集的地方,比較容易觀察。從這裡觀察脈象的浮沉遲數,就能判斷病情,進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浮沉指的是經脈的表裡關係,遲數指的是臟腑的表裡關係。脈象浮在表面,沉則像是深入臟腑。但寸口脈的沉,不同於尺脈的沉,所以說是「里」,但屬於表里的「里」,而不是真正的「里」。表裡的概念很深奧,不能只從經絡和臟腑的表裡來理解,還要深入研究。
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受病,就會導致骨節酸痛,需要發汗治療。
這段文字承接前面關於寸口脈浮的論述,並說明了如何推及其他部位。
當榮衛都生病時,經脈就會變得緊繃,所以骨節會感到酸痛。這種情況說明病邪在表,應該驅趕出去,因此要發汗。這只是籠統的說法,主要目的是讓人了解辨別脈象的重要性。這段文字和前段文字屬於同一內容,所以後面的部分順序略有調整。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也。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
此段言辨脈之法。不但辨手三部。並當辨足⿰骨付骨上之趺陽脈也。此辨脈於精微。多方求其至。不惟表裡臟腑。大勢可明。即細微曲折。無不可明矣。趺陽。胃脈也。又以候少陰腎。胃者。就經以候腑。腎者。就下以候下也。夫在經為胃脈。而四肢則屬脾。胃又與脾為表裡。
故脈之行。實脾胃之氣互相為用也。今趺陽脈浮而澀。其浮不同於手脈之浮也。寸口浮。在經絡之表。趺陽浮。則在腑之裡。然在腑雖為里。就脾臟言。則仍表也。然浮皆作表論。在趺陽亦然也。若浮而大。則為氣實血虛。是何病乎。亡血也。則大脈乃是外實中虛。浮按而得空之芤脈。
白話文:
如果腳背上的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像經脈一樣,說明病在脾,應該用下利的方法治療。為什麼呢?因為脈浮大,代表氣實血虛。現在趺陽脈浮而澀,說明脾氣不足,胃虛弱。而少陰脈弦而浮,才算是正常的脈象,所以說像經脈一樣。如果脈反而滑而數,就說明要拉肚子排膿了。
這種辨脈方法,不僅僅辨別手三部脈象,還要辨別腳上脛骨上方的趺陽脈。這種精細的辨脈,從多方面探求真相,不僅能明瞭表裡臟腑的整體狀況,也能清楚地了解細微的病變。趺陽脈是胃經的脈象,也可以用來觀察少陰腎。胃經是從經絡角度觀察腑臟,而腎經則是從下肢觀察下焦。
因為胃經在經絡中是胃的脈象,而在四肢則屬於脾。而胃和脾又是表裡關係,所以脈象的變化反映了脾胃之氣相互作用的結果。現在趺陽脈浮而澀,其浮跟手脈的浮不一樣。寸口脈的浮是在經絡的表面,而趺陽脈的浮是在腑的裡面。雖然在腑裡面,但從脾臟來說,它仍然是表。因此浮都屬於表,在趺陽脈也是一樣。如果浮而大,就說明氣實血虛,這是什麼病呢?失血就會造成大脈外實中虛,浮按能摸到空虛的芤脈。
故但為亡血。以是知浮大之症。不同於脈浮而澀之症也。蓋浮而又澀。似腎病。但診腎脈之在手者。則弦而浮。弦雖似寒。而按之不緊。且浮則非寒而弦也。乃少陰之氣通於少陽。寒水上溉風木。水木相生。非為病脈。故脈浮而澀。專為脾家病也。蓋趺陽浮為胃氣。兼澀則脾病。
以澀為血不足。血不足。仍是氣不足。脾之陽氣不足。則脈澀。實由胃之陽氣虛。而不能溫脾。表裡俱虛。土不能障水。故下利也。因趺陽屬胃。又屬腎。求之少陰。脈調如經。更求之胃陽浮。即得脾之陰澀。設下利之久。浮而澀。忽反滑而數。知向脈之浮。陽虛外散者。因下利而隨陰下趨。
白話文:
所以只有失血才會出現浮大症狀,這與脈浮而澀的症狀不同。因為浮而澀,看起來像是腎病,但檢查手上的腎脈,卻是弦而浮。雖然弦脈像寒症,但按下去不緊,而且浮脈不是寒症而是弦脈,這是少陰之氣通於少陽,寒水上溉風木,水木相生,並非病脈。所以脈浮而澀,專指脾臟疾病。因為趺陽浮脈代表胃氣,再加上澀脈就代表脾病。
澀脈代表血不足,血不足又代表氣不足,脾臟的陽氣不足,才會出現澀脈。這是因為胃的陽氣虛弱,無法溫暖脾臟,表裡都虛弱,土無法阻擋水,所以會腹瀉。因為趺陽脈屬於胃,也屬於腎,檢查少陰脈,脈象調和如常,再檢查胃陽浮脈,就能找到脾臟的陰澀脈象。如果腹瀉很久,浮而澀的脈象,突然變成滑而數,就知道原本浮脈是陽虛外散的,因為腹瀉而隨著陰氣向下趨。
盡斂而陷入陰分。為挾熱之利。且當便膿血矣。是趺陽脈。雖兼腎而候胃。但候腎亦必少陰常負趺陽。方為調脈如經。故求之腎不得病脈。而見調脈。即求之胃。亦先浮而澀。繼滑而數。知病在脾。並不在胃。特以脾不離胃。應於趺陽。故辨胃而知其病在脾耳。舊說。將滑而數謂少陰病。
不知少陰已脈調如經。何得滑數。且少陰之數。必兼沉細。或下利。未有不澀者。今云滑數。豈少陰病乎。況少陰雖開竅於二陰。卻不司屎之軟硬。膿血之有無。明系自上文浮澀來。故加反字也。如此看本段文義方一線。
本段筆法。回互錯綜。極變化之妙。庸醫不能驟解。真仲師之文也。即此已可知非後人偽作。
白話文:
所有氣血都收斂而陷入陰分,這便是挾熱的徵兆。接著就會出現膿血。這屬於趺陽脈,雖然兼顧腎臟,但主要還是反映胃的狀況。不過,要診斷腎臟,必須是少陰脈常年壓制著趺陽脈,才是脈象如經書所述的調和狀態。因此,如果在腎臟找不到病態的脈象,卻看到調和的脈象,那麼就應該去觀察胃。胃的脈象會先浮而澀,接著滑而數,這說明病在脾臟,而不是胃。只是因為脾臟與胃不可分離,又反映在趺陽脈上,所以透過觀察胃來推斷脾臟的病症。舊的說法認為滑而數是少陰病,但少陰脈已經調和如經書所述,怎麼會滑而數呢?而且少陰脈的數,一定會伴隨沉細,或是腹瀉,不可能沒有澀。現在說滑而數,怎麼可能是少陰病呢?況且少陰脈雖然開竅於二陰,但它並不掌管大便軟硬、是否有膿血,顯然是從前面浮澀的脈象推斷出來的,所以後面加了個「反」字。這樣看來,這段文字的意義就一條線了。
這段文字的寫作手法,前後呼應,錯綜複雜,變化多端,一般庸醫無法立刻理解。這確實是仲師的文字風格。就憑這一點,就能知道這不是後人偽造的。
趺陽脈遲而緩者。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下之所為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浮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
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跌陽脈)當遲緩。脈(此是手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此段再就趺陽明其為胃脈。以胃與脾表裡。病必連及。故又當於脈辨之。遲而緩。遲字。只貼緩作虛字看。非三至之遲。故為如經之調脈。浮而數則不如經矣。蓋浮則正陽外散。而中氣虛。故曰胃傷。數則邪熱入里。而中陰耗。故曰脾動。夫脾本動。今非本經之動。乃病邪觸之使動也。
白話文:
這段話繼續講解趺陽明脈是胃經的脈象。因為胃和脾是表裡關係,所以胃病必然會影響到脾,因此需要從脈象中區分。脈象遲而緩,這裡的“遲”字,應該理解為“緩”,表示虛弱,不是指三至的遲緩。所以這種脈象表示氣血運行正常。如果脈象浮而數,則不符合正常脈象。浮象表示陽氣外散,中氣虛弱,所以稱為“胃傷”。數象表示邪熱入侵,陰氣損耗,所以稱為“脾動”。脾本來就動,但現在的跳動不是本經的正常跳動,而是病邪刺激它而造成的。
醫所以下者。必以數為內熱。故下之。不知浮為在表。雖兼數。無下理。數為在腑。必兼滑大。方為實熱。可下。數而微小。則為虛熱。亦無下理也。今誤下之。榮衛所受之表邪。悉內陷。臟腑虛熱浮游。不能持久。故脈之數者先罷而微。但見虛浮之象。則內陷之邪變熱。必逼胃陽外出。
胃中液耗而便硬。且脈浮少氣。浮而上逆。噫除更噫。皆由妄下傷陰。以致陽擾也。何以言之。先言數則動脾。後因妄下而數脈先微。一切便硬氣噫。皆脾氣之不治也。夫前條因脾不足而知胃弱。此條因脾不治而亂胃氣。其表裡相關如此。所以浮數改為但浮。而數已漸微先罷。
白話文:
醫生用下法治療病人,必須是內熱才可下。因為內熱會導致脈搏數。然而,若脈搏數是因表邪所致,雖然脈搏數,但不可下藥,因為表邪在表,而非腑中。只有當脈搏數且伴隨滑大,才是實熱,可以下藥。若脈搏數而微小,則是虛熱,也不可下藥。
現在若誤用下法,則表邪會因下藥而內陷,導致臟腑虛熱浮游,無法持久。因此,脈搏數會先衰弱而微弱,只見虛浮的象徵。內陷的邪氣轉為熱,必然會逼迫胃陽外出。
胃中津液耗損,導致便祕,且脈象浮而少氣,浮而上逆,打嗝不止,都是因為妄下傷陰,導致陽氣擾動所致。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一開始提到脈搏數,說明脾氣虛弱。後來因為妄下,導致數脈先微弱,便祕、打嗝等症狀,都是脾氣不治所致。
前文提到因為脾不足而知胃弱,而本文則指出因脾不治而亂胃氣。由此可見,表裡之間相互影響。因此,脈象從浮數轉為僅浮,而數脈已逐漸微弱而衰弱。
數去浮存。必表邪獨留於內。遂致心中則飢。口不能食。食亦不消。且邪熱耗液。液耗則陰虛。而熱必潮。渴必發。於是汗大泄。邪遂以散。邪散正復。是以趺陽脈復當遲緩也。且不獨趺陽。即諸脈之在手者。亦必六診同等而如法。病人自飢而能食也。或有平日熱邪內勝。誤下後雖數。
暫改微而病愈。然恐不時又起。變生惡瘡。故亦不可因病愈而忽之也。此段亦筆法回互。文義婉曲。一時不易猝解。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暑。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微則惡熱。此醫發其汗。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
白話文:
表面的邪氣消退,但內在的邪氣依然存在,就會導致病人感到飢餓,卻無法進食,吃了也消化不了。而且邪熱會耗損津液,津液耗損就會導致陰虛,因此病人會感到口渴,經常發熱。這時如果大量出汗,邪氣就會散去,正氣恢復。所以趺陽脈恢復時會比較緩慢。不僅是趺陽脈,其他的手脈也要依照六診的方法進行診斷。病人雖然飢餓,但能夠進食了。也有一些病人平時熱邪內盛,誤用下法後雖然暫時好轉,但恐怕會再次發作,轉變成惡瘡,所以不能因為病好了就掉以輕心。這段文字筆法回環往復,文義曲折婉轉,一時不容易理解。
第二段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暑,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微則惡熱。此醫發其汗,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
醫生說:病人脈象微弱而澀滯,是醫生的過失造成的。醫生過度發汗,又多次使用下法,病人因此損失了血液,身體應該會怕冷,但反而出現發熱,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夏天酷暑,病人想要穿厚衣服,冬天嚴寒,病人卻想脫光衣服。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就會怕冷,陰氣虛弱就會怕熱。醫生過度發汗,使陽氣虛弱,又多次使用下法,導致陰氣虛弱。在五月這個陽氣在表面的時候,胃中虛寒,是因為陽氣內虛造成的。
解讀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醫生在治療疾病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如果過度使用發汗和下法,可能會導致病人氣虛血虧,產生一些副作用,例如怕冷、發熱等。醫生應該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治療方法,不能一味追求速效而忽略了病人整體的體質和陰陽平衡。
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冬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所以血亡也。
此段就脈之微澀。知為醫所病。而致氣血多虛之症也。
其人亡血句。宜著眼。包陰陽兩虛在內。陽微陰微。不過示人知誤汗誤下之禁。其實汗即血也。誤汗多出。何嘗不病陰。津液。氣之化也。誤下。何嘗不病陽。此又可推廣誤汗下陰陽交病之理也。兼以天時言之。亦俱推廣陰陽來復。而知病之加損也。於是可以再申言之。脈之微者。
寸日浮取之也。脈之澀者。尺部沉取之也。微澀皆陰脈。而候之於尺寸浮沉。則分陰陽矣。故浮而澀。陰陽俱病也。言亡血者。其陰脈澀之中又兼遲也。遲而澀。沉取於尺部而得之。可以專言血分。但既兼遲。氣不足運。脈不如經。過於緩而得遲。血亡由於氣衰。誤為汗下。
白話文:
不能抵擋寒冷,因此需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冬季十一月,陽氣藏於體內,胃部感到煩熱。由於陰氣內部較弱,無法抵擋熱度,因此有裸露身體的傾向。此外,陰脈運行緩慢、阻滯,這表明血液流失。
這段話通過脈搏的微弱和遲滯,得知是因為醫生的治療導致了氣血嚴重虛弱的症狀。
「亡血」這個詞要特別注意,它涵蓋了陰陽雙重虛弱的情況。陽氣和陰氣都呈現微弱,只是用來提示人們避免過度出汗和過度下藥的錯誤做法。實際上,過度出汗等同於出血,過度出汗會導致陰津和氣的流失。過度下藥會傷害陽氣。這種情況可以進一步擴展到陰陽交病的原理。
此外,從天氣的角度來看,這也可以擴展到陰陽回復的過程,並理解病情的加重或減輕。因此,可以再次強調,脈搏微弱的意思是:
寸脈在淺處就能觸及,脈搏遲滯的部位在深處。微弱和遲滯都是陰脈的表現,但在寸和尺脈的位置不同,可以分辨出陰陽的不同。所以,脈搏浮起且遲滯,意味著陰陽都有問題。提到「亡血」時,指的是在脈搏遲滯的狀態中還伴有遲緩,這是在深處脈搏測量時得到的,可以專門說明血液方面的問題。但既然脈搏同時遲緩,表示氣力不足,脈搏運行不像常態,過於緩慢得到遲滯,血液流失是因氣力衰竭所致,錯誤地進行了出汗或下藥治療。
可以一症而兼得之也。安可不辨脈哉。
獨言亡血者。血有形。氣無形。血之亡可見。氣之亡不可見。故言亡血下。即言當惡寒。後發熱。若但亡血。不過陰虛生內熱。發熱而已。何以復陽虛生外寒。而先惡寒後發熱耶。但外感之邪。亦有先寒後熱。何以知其陰陽兩虛。此又就症之寒熱無休止時而可知矣。
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此段就脈辨病。屬臟屬腑。分在裡之表裡。以求病邪。病邪得。尤必辨脈以施治也。不令溲數數語。一貫說下。俱貼屬腑一邊。
白話文:
可以同時出現一種病症,卻有兩種不同的病因。怎麼能不仔細辨別脈象呢?
單純說失血的人,血是看得見的,氣是看不見的。血的流失可以觀察到,氣的流失無法觀察到。所以說失血,就表示應該怕冷,之後才會發熱。如果只是失血,不過是陰虛生內熱,發熱而已。為什麼還要說陽虛生外寒,並且先怕冷後發熱呢?
但外感邪氣,也有先冷後熱的狀況,怎麼知道是陰虛陽虛呢?這就要根據症狀的寒熱變化沒有停止的狀態來判斷了。
脈象浮大,心口反而硬,有熱氣屬於臟腑的,就應該攻邪,不要讓病人出汗。屬於腑的,就不要讓病人小便頻繁,小便頻繁就會導致大便硬。出汗太多就會讓熱氣更盛,出汗太少就會導致大便難解。脈象遲緩就還不能攻邪。
這段文字就是根據脈象辨別病症,屬於臟還是屬於腑,分開裡表,尋找病邪。找到病邪之後,更要仔細辨別脈象,才能施治。不讓病人小便頻繁等等的說法,都是針對腑這一方面。
脈浮而大。寸口得之。知病在表。然心下硬。邪已入里。且內有熱。必煩必渴。此屬心臟也。肺臟也。此在胸則結胸。雖不入肺而礙於肺。在心則痞。雖不入心。而迫於心。故曰屬臟。審於脈浮大在表。原應令汗出以解病。至於變熱內結。則必攻之。攻法不必盡言。盡言則非辨脈。
是辨症辨治矣。此因浮大既悉。又審於症。卻無非辨脈耳。屬腑一段。亦根浮大脈來。脈大本宜汗。邪既變熱入里。幸不成結胸痞諸近臟之症。惟轉入陽明之腑。則不可因內熱而利小便。蓋小便利。則津液從清道泄。無以潤大腸。故便硬。是仍宜發汗。使邪從陽明轉太陽而出。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大,在寸口位置摸到,就知道病症表淺。但是如果心下部位硬硬的,邪氣已經入侵內里,而且體內有熱,病人一定會煩躁口渴。這屬於心臟和肺臟的問題。如果病症在胸部,就會出現結胸,雖然邪氣沒有進入肺臟,卻阻礙了肺臟。如果病症在心臟,就會出現痞症,雖然邪氣沒有進入心臟,卻壓迫了心臟。所以說屬於臟腑。
仔細觀察浮大脈象在表淺,本應該讓患者出汗來解除病症。但是因為病症轉變為內熱結聚,就必須要攻邪。具體的攻邪方法不必全部說出來,說出來就不是辨脈了。
這就是辨症辨治的方法。因為浮大脈象已經了解清楚,而且又根據症狀判斷,其實都離不開辨脈。屬於腑的部分,也是根據浮大脈象而來的。脈象浮大本應該出汗,邪氣轉變為內熱入侵內里,幸好沒有形成結胸、痞等靠近臟器的症狀,只是轉移到陽明腑,就不能因為內熱而利尿。因為小便通暢,津液就會從清道泄出,無法潤滑大腸,導致大便乾燥。所以還是應該發汗,讓邪氣從陽明經轉入太陽經排出體外。
蓋熱雖入胃腑。而胃尚未實。切宜禁下。況脈見浮大。故仍從表治。必令汗出徹。而後邪熱入里者。還從表解也。如汗出不徹。邪不透表。日久在胃。消耗正津。大便硬者。且漸難。必至成實。有無所復傳之危症。夫至便難。似宜下矣。然猶必辨脈。若帶遲。胃虛冷。亦未可下也。
總之當初入胃腑。邪猶在表。一汗而熱愈。為不易之良法也。此亦就辨脈而申論之症。示人當知辨脈為先務也。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
白話文:
雖然熱邪已經進入胃部,但胃氣尚未虛弱,應當嚴禁瀉下。況且脈象浮大,所以還是要從表症治療,一定要讓汗水充分排出,然後再治療進入裡面的邪熱。如果汗出不透,邪氣無法從表面排出,日久停留胃中,就會消耗正氣,導致大便乾燥,越來越難解,最終會形成實症,產生無法挽回的危險。
雖然大便困難好像需要瀉下,但仍然要辨別脈象。如果脈象帶遲,說明胃氣虛弱,寒冷,就不可瀉下。
總而言之,邪氣剛進入胃腑時,還停留在表面,只要出一身汗,熱症就可以痊癒,這是最容易有效的治療方法。這也是從脈象的角度來論述病情,說明辨別脈象是首要任務。
脈象浮大,全身汗如油,呼吸急促,喝不下水,身體麻木,忽而安靜忽而躁亂,這是命懸一線的徵兆,還不知道哪個臟器先受到傷害。如果汗水發潤,呼吸急促不止,這是肺氣衰竭;陽氣反倒獨留,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直視前方,不停搖頭,這是心氣衰竭;嘴唇發青,四肢無力,這是肝氣衰竭;嘴唇周圍發黑,出汗軟弱,汗液發黃,這是脾氣衰竭;小便大便失禁,這是腎氣衰竭。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治療熱邪入胃的原則以及辨別不同臟器衰竭的徵兆。
- **治療原則:**首先要辨別脈象,判斷邪氣是否深入內里,然後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初期應當從表症入手,讓汗水充分排出,以驅散邪氣。
- **辨別臟器衰竭:**根據不同的脈象、汗液、呼吸、精神狀態等,可以判斷是哪個臟器出現衰竭。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文字只是對中醫理論的一個概括性描述,實際診斷和治療需要專業的醫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臟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此段因辨三部皆浮而無根。及洪大而散之脈。而知其大命之將絕。又就症辨何臟先絕。又辨陰陽盡竭之前後。辨脈至此。精矣至矣。故非辨症也。所以命絕者。以脈三部皆浮而無根。洪大而散。是陽將外脫上越。陰不能維持於中。以致離卸其交鈕。再或陰寒內盛。自下逼上。
孤陽外亡。獨陰無陽。亦成離判也。此皆辨脈而知其命將絕也。漐習。謂振動搐搦。手足時引縮也。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反不知。而反飲冷水。令大汗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也。其人即䭇。
白話文:
胡言亂語,眼睛反向向上直視,這是腎臟機能衰竭的徵兆。還不清楚是哪個臟器的陰陽先衰竭。如果陽氣先衰竭,陰氣後來才耗盡,患者就會死亡,而且身體必定呈現青色。如果陰氣先衰竭,陽氣後來才耗盡,患者也會死亡,身體必定呈現紅色,腋窩會溫熱,心口也會發熱。
這段話之所以能判斷生命將要結束,是因為觀察到脈象三部都浮而無根,又洪大散亂,因此得知陽氣將要外泄上浮,陰氣無法維持在體內,導致陰陽分離,失去聯繫。再或者,體內陰寒內盛,從下往上逼迫。
陽氣獨自外泄,陰氣獨自存在,沒有陽氣的配合,也會導致陰陽分離。這些都是通過觀察脈象得知生命將要結束的徵兆。漐習,是指身體震動抽搐,手腳時常抽縮。
寸口脈浮大,醫生卻反而用寒涼的藥物治療,這是非常錯誤的。脈浮表示氣血虛弱,脈大表示寒氣入侵,寒氣互相搏擊就會導致腸鳴。醫生卻不知道,反而讓病人喝冷水,導致大量出汗,水遇到寒氣,必然互相搏擊,病人就會立刻死亡。
此段只就寸口浮大一脈。推究之。以見左右三部九候應辨者。無窮也。
寸口脈浮。是邪在表。不治表而下之。自犯大逆也。且凡言浮。則必過於浮。(凡脈皆當如此看)凡言大。則必過於大。故寸見浮。可知氣勝而亡血。陰不能維陽使靜。故只見浮而且大。可知所謂氣勝者。亦非正氣。乃挾外感風寒之邪。參雜而成大脈。是外感邪寒與正氣相搏而成病者也。
夫中表固為寒與正搏。即直中里。因腸胃素有虛風。風亦氣也。亦與時感之寒相搏。遂成腸鳴之症。即不下之。且將自利。可下之乎。然不可下。俗醫必為可汗。但因浮大。謂為實熱在內。飲以冷水。令大汗出。不知冷水只可消實熱。焉可治寒氣。今所飲冷水。得寒氣又必相搏。
白話文:
如果脈象是寸口浮大,就需要仔细观察左右三部九候,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寸口脉浮说明病邪在表,如果不去治疗表症而直接攻下,就犯了大忌。而且凡是说脉象浮,就一定比正常情况更浮;凡是说脉象大,就一定比正常情况更大。所以寸口脉浮大,说明气盛而血虚,阴气不足以控制阳气,导致脉象浮大。但这并不是正常的阳气,而是外感风寒之邪与正气相搏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是外感风寒之邪与正气相搏导致的疾病。
中表相搏,寒邪与正气相搏,就会导致肠鸣。因为肠胃原本就有虚风,风也是气,也会与外感之寒相搏,最终导致肠鸣。如果患者不能排泄,而且还有腹泻的趋势,是否可以服用泻药呢?答案是不可以。民间医生可能会认为可以发汗,因为脉象浮大,认为是实热在内,就用冷水灌服,使病人大量出汗。但是他们不知道冷水只能消除实热,不能治疗寒气。现在病人喝了冷水,寒气又会与之相搏。
搏於胸胃。陽滯陰凝。飲食入而必䭇矣。䭇即噎也。所以䭇者。以寒邪格於陽部。拒而不入也。飲冷水以發汗。諸家概置勿論。魏氏比義於白虎湯。而云未能自信。然此無難知者。如今人患熱病。食西瓜則汗出而解。亦此意也。
䭇病有成於飲冷者。有成於飲熱酒者。無非寒熱與虛氣相搏而成也。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䭇。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此段承上申言氣逆之䭇。再審於專主胃之趺陽脈也。下體之診。浮即為虛。不同於寸口之必兼大也。浮虛相搏之虛。乃胃虛也。虛必有寒。虛寒之胃氣相搏。是以氣必上逆而為䭇。不必定成噎症。凡胃虛寒。胸膈必反有浮游之熱。逆而上衝。重可噎飲食。輕亦可逆膈氣。是胃已虛。
白話文:
搏於胸胃,陽氣受阻,陰氣凝結,進食後必然會有噎感。噎,就是吞嚥困難的感覺。之所以會有噎感,是因為寒邪阻塞了陽部,使得食物被拒絕進入。服用冷水來發汗,各醫生都未提及此法。魏氏將此比作白虎湯的用法,但自己對此仍有懷疑。然而,這並不是難以理解的。現在的人如果患有熱病,吃西瓜就能出汗退燒,就是這個道理。
噎感有因飲用冷物而產生的,也有因飲用熱酒而產生的,都是寒、熱與虛氣相互作用而造成的。
趺陽脈浮現,浮現則代表虛弱,虛弱與浮現的脈象相互作用,導致氣息噎塞,這是胃氣虛弱到極點的表現。脈滑則代表噦氣,這是醫生過於強調虛而誤取實,執著於空洞的理論,導致血液被逼迫。脈浮且鼻中乾燥的人,一定會出血。
這段話接續上文,進一步討論氣逆引起的噎感,並且詳細探討了專注於胃部的趺陽脈。下體診斷時,脈象浮現意味著虛弱,與寸口脈象必須同時大有別。浮現與虛弱相互作用的虛弱,指的是胃部的虛弱。虛弱必定伴隨著寒,虛弱和寒性的胃氣相互作用,因此氣息必然上逆而造成噎感,不一定會形成噎症。一般來說,胃部虛弱且寒涼,胸膈部會有浮動的熱感,逆向上升,重則影響飲食,輕則使氣息逆轉。這表明胃已經虛弱。
不治。則將竭也。如浮帶滑。滑近數。邪熱上衝。必為空噦。是胃虛氣逆。更甚於嘔矣。此由醫誤汗下。或誤飲冷水也。夫胃本虛而以為實。反責虛以取實。其為大逆。如前段所云也。於是胃氣內空。則陽不足而越於外。陰之內守者。亦不能自固於中。且陰既虛。又生邪熱。
熱入陰中。迫血妄行。於是血隨邪熱而上行。必從鼻而出。故趺陽脈浮而覺鼻中燥者。必衄也。然則趺陽得一浮脈。即知胃氣之虛竭。兼一滑脈。即知邪熱之妄行。其可不辨之而誤有所治哉。
此段言胃虛。大約虛寒則䭇食。虛熱則吐血。於浮脈兼滑兼大而辨之。大即芤。滑即數也。可體原文上段言芤言革言數而明之。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脈浮而遲。面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瘥遲。遲則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白話文:
如果不治療,病情就會加重。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帶子一樣,滑動的速度越來越快。邪熱向上衝擊,必然會引起空嘔,這是胃虛氣逆所致,比單純的嘔吐更嚴重。這是因為醫生誤用汗下法或讓病人誤飲冷水造成的。本來胃就虛弱,卻把它當成實證,反而用補實的方法來治療虛弱的胃,這簡直是大逆不道,正如前面所說的一樣。
這樣一來,胃氣就會空虛,陽氣不足而向外流失,陰氣本來應該守在裡面,卻也無法固守在體內。而且陰氣虛弱,還會滋生邪熱。
邪熱進入陰中,逼迫血液亂流,於是血液隨著邪熱向上運行,必然會從鼻子流出來。所以,如果趺陽脈浮而感到鼻中乾燥,就一定會流鼻血。由此可見,趺陽脈浮,就知道胃氣虛竭;再加上滑脈,就知道邪熱亂竄。怎麼能夠不辨別而誤治呢?
這一段文字談論的是胃虛的病症。大致來說,胃虛寒則飲食不消化,胃虛熱則吐血。可以用浮脈兼滑脈兼大脈來辨別。大脈就是芤脈,滑脈就是數脈。可以參考上面一段文字中提到芤脈、革脈、數脈的描述來理解。
所有浮數的脈象,都應該發熱、發冷,並且伴隨惡寒。如果還有疼痛的地方,飲食如常,就是積聚了膿液。脈浮而遲,臉色發紅並且發抖,六七天後就會出汗而痊癒。如果再次發熱,就會拖延病情。脈遲則無陽氣,不能發汗,身體必然會發癢。
此段就脈之浮數辨論。曰諸脈。則左右三部九候皆該。不獨兩寸也。然必以兩寸為氣之聚。脈之歸焉。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虛微。裡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
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虛微。裡氣微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熏。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氣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脈象浮數的診斷方法。它指出,脈象的觀察要包括左右三部九候,不只局限於兩寸脈。不過,兩寸脈是氣聚和脈氣歸集的地方,所以尤其重要。
當寸口脈陰陽俱緊時,通常代表清邪入侵上焦,濁邪入侵下焦。清邪在上焦稱為「潔」,濁邪在下焦稱為「渾」。邪氣侵入陰分,會導致內慄,這是因為表氣虛微,裡氣不守,讓邪氣入侵陰分所致。邪氣侵入陽分,則會引起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等症狀,這是因為陽氣中含有霧露之氣,容易被邪氣侵入。
如果足膝逆冷,便溺妄出,代表表氣虛微,裡氣微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氣機鬱滯,臟腑氣息相互熏蒸,導致口爛食斷。中焦失調,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氣濁邪上逆,榮衛不通,血液凝滯不流。如果衛氣前通,小便赤黃,熱邪與衛氣相搏,熱邪因熱氣驅使,遊走經絡,出入臟腑。熱邪所到之處,會形成癰疽膿腫。如果陰氣前通,則…
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壅。血凝自下。狀如豬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此段似乎辨症。但起手重提寸口脈陰陽俱緊一語。則浮中沉取之俱緊。乃三焦陰寒涸冱之象。故必詳究表裡上下之症。以為陰陽俱緊之脈證驗。則辨症正以辨脈也。
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欲解。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白話文:
陽氣衰微,陰氣無處發揮,外邪入侵,打噴嚏排出。聲音嘶啞,咽喉阻塞,寒氣與厥逆交替出現,因熱氣阻礙,血液凝固在下腹,如同豬肝般。陰陽俱虛,脾氣虛弱,五液下注,下焦失守,小便清澈沉重,排便次數多且困難,臍周圍隱隱作痛,生命危在旦夕。
這段文字描述的似乎是某種病症,但一開始就提到寸口脈陰陽俱緊,浮沉皆緊,這是三焦陰寒枯竭的徵兆。因此必須詳細探究表裡上下各方面的症狀,以此驗證陰陽俱緊的脈象,也就是說,診斷病症主要是依據脈象。
脈象陰陽俱緊的人,口中氣息微弱,嘴唇乾燥,蜷縮臥床,雙腳冰冷,鼻涕流出,舌苔光滑,不可隨意治療。如果七天后出現微熱,手腳溫暖,病情將要好轉。但如果超過八天,反而出現高燒,則難以治療。假如病人畏寒,必定想嘔吐,腹部疼痛,必定想腹瀉。
此段承上脈陰陽俱緊。申言寒濕中人上下成病。其症候次序。病情轉變。大命生死。一切情狀也。
此段單就初病言。下段又就變遷言。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此段又就脈陰陽俱緊申言之。以見脈之宜辨症。正所以證脈也。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為欲解。
此段總承上陰陽俱緊三段而申言之。點出手足三部脈。以見不獨寸口也。
白話文:
第一段
這段話承接上文脈象陰陽俱緊的論述,進一步說明寒濕入侵人體,上下皆會引發疾病。它將詳細闡述疾病的症候、病情的轉變、生死大命,以及各種情況。
第二段
這段單純描述初期的病狀,下一段則會說明病情發展的變化。
第三段
脈象陰陽俱緊,患者可能出現嘔吐腹瀉。如果脈象仍然緊而不解,症狀消退,患者狀況好轉,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如果脈象遲緩,持續六七天,患者不想吃東西,這是病情發展較晚的表現,可能是因為體內積水所致,表示尚未痊癒。如果患者能自行進食,則表示病情將要好轉。
第四段
這段話再度針對脈象陰陽俱緊進行說明,強調脈象在辨別病症上的重要性,正是所謂“證脈”的道理。
第五段
疾病持續六七天,手足三部脈象皆至,患者非常煩躁,口不能言,且躁動不安,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如果脈象平和,患者非常煩躁,眼睛沉重,眼瞼內側發黃,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
第六段
這段話總結了以上關於陰陽俱緊脈象的論述,並特別指出需要觀察手足三部的脈象,說明診脈不應僅限於寸口。
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數為寒。風寒相搏。則灑淅惡寒也。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即發熱汗出者。此為不治。
此段辨脈之浮數。以明症之輕重不同也。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其形損故也。
此段結言辨脈之終。故就傷寒推究其所以死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而數,浮代表風,數代表虛。風主熱,數主寒。風寒相互搏擊,就會出現發冷、怕冷、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
如果脈象浮而滑,浮代表陽,滑代表實。陽實相搏,脈象就變得又浮又滑又快。這代表衛氣失調,身體抵抗力下降。如果脈象又浮又滑又快,並且伴隨著發熱、出汗,這就屬於不治之症。
第二段
此段辨脈之浮數。以明症之輕重不同也。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辨別脈象中的浮數,以此來了解疾病的輕重程度。
第三段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其形損故也。
患了傷寒,伴隨著咳嗽、呼吸困難、氣喘,如果脈象散亂,就預示著死亡。因為身體已經嚴重損傷了。
第四段
此段結言辨脈之終。故就傷寒推究其所以死也。
這段文字是對脈象辨別的總結。因此,我們從傷寒這個疾病出發,探討了病人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