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十五·厥陰經症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厥陰經症 (4)

1. 囊縮

【綱】仲景曰。尺寸脈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其症少腹煩滿而囊縮。

【目】朱肱曰。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脈微緩者。必囊不縮。外症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合半湯。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縮。表氣入腹。宜承氣湯下之。大抵傷寒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次傳入陰經。以陽主生。陰主殺也。若六七日傳厥陰。

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土氣不受克。邪無所容。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出矣。

王好古曰。厥陰病者。煩滿囊縮。大小便不通。發熱引飲腹滿。尺寸脈俱微緩。煩者。火也。滿者。木也。雖不吐蛔囊縮。但急者。亦木也。火木相合。四肢厥逆。而爪甲青。大小便不通。地道塞也。發熱引飲。邪氣在裡。宜溫之下之。

有以上諸症。大小便俱通。地道不塞。不發渴引飲。邪不在裡。則宜溫之灸之。則裡外相接。以復陽氣。宜正陽散

2. 手足厥逆

【綱】仲景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朱肱曰。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陰陽不相順接。故手足逆冷也。陽氣衰。陰氣盛。陰勝於陽。故陽脈為之逆。不通於手足。所以逆冷也。傷寒熱多厥少者。其病當愈。厥多熱少者。其病為進。然有冷厥。有熱厥。當仔細辨認。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

脈沉微而數。足多蜷臥而惡寒。或自引衣蓋覆。不飲水。或下利清穀。或清便自調。或小便數。外症多惺惺而靜。脈雖沉實。按之遲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湯理中湯通脈四逆湯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選用。熱厥者。初病必身熱頭痛。

別有陽症。二三日至四五日。乃發厥兼熱。厥至半日。卻身熱。蓋熱氣深方發厥。須在二三日後也。若微厥即發熱者。熱厥故也。脈雖沉伏。按之而滑。為里有熱。其人或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臥。大便秘。小便赤。外症多昏憒者。知其熱厥也。白虎承氣隨症用之。

本條云。厥應下之。以熱厥當下。若反發汗。必口傷爛赤也。又有下症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血氣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識。疑是陰厥。反進熱藥。禍如反掌。大抵熱厥。須脈沉伏而滑。頭汗。手雖冷。爪甲時溫。須承氣下之。勿拘忌。

諸手足逆冷。皆屬厥陰。不可汗下。然有須汗須下者。謂雖逆冷。時有溫時。手足掌心暖。非正厥逆也。當消息之。若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綿衣包手足令暖。急用五味子湯。或兼與麻黃細辛甘草湯。服之晬時。必大汗解。

或厥逆怔忡者。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湯。然後治厥不然。水浸入胃。必下利。又有手足厥冷。脈乍結者。邪結在胸也。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吐之。瓜蒂散。蓋病在胸中。亦令人手足厥。但認脈乍結是也。脈陰虛則結。脈來緩。時一止。復來。曰結。主胸滿煩躁。

太陰少陰脈俱不至頭。俱無頭疼症。仲景只有厥陰一症。吳茱萸湯治乾嘔吐涎沫頭疼而已。大抵屬三陽者。頭疼為多也。若非次頭疼。胸中滿。及發寒熱。脈緊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痰。瓜蒂末一錢水調下。吐涎立愈。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暑之變也。假令手足逆冷。大便秘。

小便赤。或大便黑。脈沉而滑。陽症似陰也。輕則白虎。重則承氣。

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深。故厥亦深。急用大承氣加分劑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謂厥宜下之者此也。

熱厥與陰厥。自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即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細。大小便滑泄矣。

王好古曰。仲景言四逆與厥者非一。或曰四逆。或曰厥逆、厥冷、厥寒。或曰厥。或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冷、手足厥逆冷。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未嘗分逆為不溫。厥為冷也。既曰不溫。則為冷矣。何異乎。然四肢與手足卻有分。以四字加逆字上。

是通指手足臂脛以上言也。以手足字加厥逆等字上。及無手足字。是獨指手足言也。雖然。厥冷俱為寒冷。卻有陰陽之殊。熱極而厥逆。陽極似陰也。以四逆散寒藥治之。寒極而厥逆。獨陰無陽也。

仲景雖無四逆湯熱藥治四逆之條。但四逆湯之名。由四肢之冷而立。今以四逆湯治手足厥冷。豈非逆厥之不異乎。成氏既謂四逆為熱邪。至少陰病四逆條下。又謂四逆為寒甚。不自悖乎。是知四肢冷。猶厥之有寒有熱。但四肢通冷。比之手足獨冷則異耳。故仲景曰。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又曰。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蜷。脈不至煩而躁者死。又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此三條。二為死。一為可治。雖通由諸症兼見而然。然死者以逆言。可治者以厥冷言。可見四逆重於厥冷矣。成氏謂厥甚於逆。豈不謬耶。

王肯堂曰。凡言四逆。或言厥言逆者。皆為重症。皆言四肢耳。言指頭寒。言手足厥與逆與冷者。皆為厥微。蓋手之上為腕。腕上為臂。足之上為踝。踝上為脛也。其病之輕重淺深。皆寓於書法中。宜審。

自熱至溫。自溫至厥。乃傳經之邪。四逆散主之。厥逆。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脈沉而滑。此為陽症似陰。白虎湯。重者大承氣。不可誤也。

張介賓曰。厥有二症。曰陽厥。曰陰厥。陽厥者。熱厥也。必其先自三陽傳入陰分。故初起必頭疼發熱。自淺入深。然後及於三陰。變為四肢逆冷。或時乍溫。其症必便結躁煩。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脈沉有力。此以傳經熱邪所化。外雖手足厥冷。內則因於熱邪。陽症發厥。

故為陽厥。乃陽極似陰也。其症由邪熱內結。或伏陽失下之所致也。凡厥微熱亦微。宜四逆散之類。厥甚熱亦甚。宜大承氣之類。陰厥者。寒厥也。初無三陽傳經實熱等症。而真寒直入三陰。則畏寒厥冷。腹痛吐瀉。戰慄不渴。脈沉無力。此陰寒厥逆。獨陰無陽也。故為陰厥。

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回陽湯。主之。按陽厥陰厥。其辨如此。此先哲之大法也。然愚則猶有辨。如厥陰一症。既無陽症陽脈。而病寒若此。明是陰症。今人但曰中寒者。即其病也。然犯此者無幾。知此者無難。治宜溫中。無待辨也。惟是陽厥則有不得不辨者矣。夫厥由三陽所傳。

為陽厥固矣。即以傳經者言之。又豈盡無陰症乎。故凡病真陽不足者。即陽中之陰厥也。脈弱無神者。即陽中之陰厥也。攻伐清涼太過者。即陽中之陰厥也。四肢為諸陽之本。使非有熱結煩渴脹實等症。而見厥逆者。皆由陽氣不足也。成無己曰。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

又曰。厥為陰之盛也。故凡屬挾虛傷寒。則雖自陽經傳入者。是亦陽中之陰厥也。陰中之陰者。宜溫。陽中之陰者。果宜涼乎。勿謂其先有頭疼發熱。但自三陽傳至者。便為陽厥。而寒因熱用之。則為害不小矣。

柯琴曰。首條。明熱厥之理。二條。明熱厥之脈與方。脈滑以弱。是有胃氣。緩而滑。名熱中。與寒厥之。脈微欲絕不同。

【綱】仲景曰。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目】喻昌曰。厥終不過五日。即上句之註腳。見熱與厥相應。陰陽一勝一復。恰恰相當。故可勿藥自愈。

魏荔彤曰。此與上一二日至四五日條。乃申解厥陰病厥熱互見。以明其陽陷入陰之深淺。均應理其熱邪。毋傷陰分。不可誤見陽陷為厥。即以為寒。亦不可見陽升發熱。即為可汗。而妄治也。上條言一二日至四五日。夫久病非寒。故知其為傳經之熱。陽陷於陰而得厥也。厥者必發熱。

是因後之必發熱。知為熱厥而非寒厥也。前熱者後必厥。正見傳經熱邪。入於厥陰。升降不能。故發為厥熱互見之症也。厥深。為日多也。熱入陰分之深也。故厥後必熱。熱亦因深而久也。厥微。為日少也。熱入陰分微也。故厥後必熱。熱亦因淺而暫也。推之熱後必厥者亦如之。

總為陽陷之故也。陽氣亦熱邪。熱邪即陽氣也。然熱微則陷者淺。可以升舉。熱深則陷者深。不可升舉。乘其陷入之勢。與以盪滌之施。是厥陰無下法。又未嘗無下法也。喻氏用小承氣。下熱邪而淨陰分也。然大柴胡尤為對症。不然。熱入之深而反發汗。並失其升舉之道矣。

若妄施之。邪熱愈熾。口傷爛赤。必矣。試就其厥與熱互見之日明之。如本條厥五日。陽入也。熱亦五日。陽出也。設六日當復厥。陽又入也。不厥。則陽不入而直出透表矣。所以知其能自愈。倘復厥。其日亦不過五。以前陽出之數計之。知陽入又必五日而出也。更推之。凡陽入幾日。

厥幾日。必陽出幾日。熱幾日也。

均應理熱邪。亦未能盡。如漸厥多熱少。則又當理其寒邪。勿傷陽分矣。然厥多熱少。漸致有厥無熱。自各有專條也。

【綱】仲景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目】張云岐曰。熱少厥微。即熱微厥亦微之症也。但曰指頭寒。不言手足逆冷。其為熱亦有限矣。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成無己曰。臟厥者死。陽氣絕也。蛔厥雖厥而煩。吐蛔已則靜。不若臟厥而躁無暫時安也。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五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目】喻昌曰。以陰陽進退之義互舉。其旨躍然。

【綱】仲景曰。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目】魏荔彤曰。此與上發熱四日厥反三日條。申明熱厥互見。並詳其傳經之熱邪。上衝下注不同。即此可知陽氣升陷之幾。而病勢之進退決焉。蓋傳經之邪。其有深淺升降固已。然就深淺言。此熱原為傳經之邪。就升降言。此熱又為正陽之氣。非陽氣升透。則熱入既深。漫無出路。其患非上衝。即下注。豈能遽言愈哉。

厥陰病。總宜升陽於陰分。散熱於表分也。此與上條。又在厥陰中辨病勢吉凶之大關鍵也乎。

【綱】仲景曰。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

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目】魏荔彤曰。凡仲景言日。如他條一二日四五日。及五日六日四日三日。與本條九日。皆設以為驗之辭。俱不可拘。如算法設為問答。以明其數。使人得較量其虧盈也。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目】王好古曰。厥陰症。四肢厥冷。爪甲青。脈沉疾。按之有力者。為陽。則當下。宜大承氣湯。如脈沉。按之無力者。為陰。則當溫。宜四逆湯。

喻昌曰。寸脈沉而遲。明是陽去入陰之故。非陽氣衰微可擬。故雖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為純陰無陽可知。況咽喉不利。唾膿血。又陽邪搏陰。上逆之徵驗。所以仲景特於陰中提出其陽得汗出。而錯雜之邪盡解也。

魏荔彤曰。寸。上焦之部位。陽分之脈也。而見沉遲。寒格於熱。上熱伏於寒下可知。手足厥冷。陽陷入陰。寒格熱伏又可知。下部尺脈不至。平日之寒下腎虛又可知。是腎陽素弱。陽陷於陰。熱格於寒之故。如繪目前。何可任陽澌滅乎。但陽畢竟在陰中。雖弱。未嘗無也。

熱畢竟伏寒下。惟郁。故反能為害也。咽喉不利。唾膿血者。熱邪不肯屈伏而上衝於肺為患也。泄利不止。熱邪既不能上達。不得不隨陰氣。而為挾熱之利也。即是熱邪伏郁陰中。陽氣必勃動於陰分。固極難為升舉。不易致透表散邪。治之得愈矣。然非有陰無陽。厥去不還之死症也。

仍當以破陰升陽為主治。用麻黃升麻湯。與烏梅丸。同理。而各有義。烏梅丸意在緩以收功。治胃厥以安蛔。麻黃升麻湯意在急於奏捷。理肺熱以發汗。

【綱】仲景曰。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厥寒脈細。似四逆症。然直中之厥陰。宜四逆。若傳經之邪。先盛後衰。漸至不振。則此時之寒。固宜急理。而當日之熱。尤宜回顧也。病在陰厥。一熱一厥。互爭日久。厥陰血臟。血未有不虧者。故厥陰病之末。不惟陽氣衰而陰血亦亡。法當於救陽之中顧陰也。

不然。陰亡而陽亦終歸於亡。何救之有。所以主當歸四逆。救陽兼補其血也。設或陰盛於陽。陽衰於陰。內有久寒。則加姜萸。雖扶陽之力較多。而養陰之意不失。所以救肝血於熱邪既傷之後。扶陽氣於厥多熱少之時。此方內第一適用者也。

【綱】仲景曰。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目】鰲按。晬時脈還。非無因而自還也。乃灸之而後還也。若不還。是無根之陽。隨火勢上升而脫也。亦有陰無陽之厥陰也。安望其生。

【綱】仲景曰。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目】戴原禮曰。陰陽之病。皆能發厥。故有陰厥陽厥。皆病之深者。而陽厥尤易誤。必初得病頭疼身熱外。別有陽症。五六日方發厥。雖厥猶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臥。大便秘。小便赤。乃為陽厥也。近有陽病。自腰以上極熱。兩腳常冷。蓋三陰脈不至頭。故頭不疼。三陽脈下不至足。故足冷也。

吳綬曰。有屍厥者。經言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奔氣促迫。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而為屍厥也。急刺期門巨闕。

陳士鐸曰。傷寒發熱而能發厥。便有可生之機。以厥則邪能外出也。然厥可暫而不可久。況身熱而下利至甚。如何可久厥而不止乎。宜為死症也。蓋下寒上熱。鬱結於中。而陰陽之氣。不能彼此相接也。必須和陰陽而通達上下。則死可變生。方用人參三兩。白朮五錢。附子二錢。甘草蘇子各一錢。自然厥利俱止。倘服後厥仍不止。真不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