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先天脈鏡敘
夫測意在聲氣之微。幻矣。即究詰感因。亦臆揣耳。若以三指叩五臟。尤在意揣外。軒岐暨叔和已發玄妙。而戴氏尚有刊誤之辨。蓋慎之也余不敏。敢附贅疣。顧所得異人秘授。兼之胗候驗證參考。更與先天有三昧焉。豈云超軼先聖賢。而實有闡先聖賢所未泄者。是亦一畫之系。九疇之衍。奚忍私之。敬公同志。以參所未逮。
尊生主人孫文胤謹識
白話文:
古人對於脈象的觀察,非常微妙且精確。這種觀察方式看似虛幻,但實際上是通過對症狀和脈搏的深入分析來推測疾病的原因。若使用三根手指去探測五臟的脈象,這更多是在憑借經驗進行外推。黃帝和伯和已經揭示了這種深奧的知識,而戴氏則進一步澄清了一些誤解,表現出對此種知識的謹慎態度。我不夠聰明,不敢妄加評論,但願能添補一些不足。然而,我所得到的這些知識,是從高人那裡祕傳學來的,並且通過病徵和診斷的實踐,再加上對先天知識的悟性,形成了獨特的理解。這些並非超越古人的智慧,而是對於前人未曾揭露的真理的闡釋。這就像是線索的一個連結,知識的擴展,我怎麼能自私地藏著呢?我希望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這些尚未完全理解的知識。
孫文胤謹記。
2. 先天脈鏡論云
夫脈之胃氣者何氣也一陽之氣升於土中者是也。為先天之氣物之所賴以生者此也。而人不自知。不自見。故在脈中。指下難取形狀。便是胃氣。但可以形狀擬。便是六淫之氣也。昔人以和緩擬之。吾以口中吹出重氣擬之。又以軟而滑者擬之此亦無可擬之中。而強擬其略相似者以示人也。
夫診脈下指之時。須觀胃氣為主。若此部得其中和。則此部無病。或云獨大者病。獨小者病。此言猶未盡善。譬若寸關尺三部有。二部皆受熱邪。則二部洪盛。而一部獨小者。得其中也。今若以小者配大者。不去涼二部之熱。而反來溫一部之寒。吾恐如抱薪救火。而反傷其一部中和之體。可不損人之天年者矣。故當以胃氣為主者是也。
白話文:
中醫學裡提到的「胃氣」,指的是生命氣息中的一種,即在地下的初生之氣,這是生命存在與發展的基礎。一般人往往不易察覺到它,因此在脈象上表現為不易辨認的形狀,但卻能通過脈搏的形狀來推測。這些脈象可以被比擬為六種外來邪氣(風、寒、暑、濕、燥、火)的特徵。
在診脈時,主要觀察的是胃氣的狀態。如果在脈象中發現了平和中正的情況,則表示該部位沒有疾病。過去有人認為脈象獨大或獨小代表有病,但這樣的說法並不太完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寸、關、尺三個脈位中,兩個受到熱邪的影響,脈象會變得洪大,而另一個脈位獨自較小,這實際上是平衡的表現。但如果我們僅根據脈象小的部分來調整治療,反而去減輕那兩個熱邪所影響的脈位,可能會造成問題,就像用柴火去滅火,結果反而傷害了那部分原本平和的部位。因此,治療時應該以保養胃氣為主。
夫診脈法。固以胃氣為主。而胃氣之取法。前言備之矣。乃指下渾渾緩緩。無形之可礙者是也。但覺有形。便是六淫阻滯。就可認之為病脈也。須大小緩急不同。乃六淫之體性有不同耳。自與中和胃氣大相懸隔。苟若以邪為無形。則氣血以自通暢流行。乃正氣而非邪氣。何病之有哉。
既言為邪必有形也。但在人察識之力體認之真以何經用何藥而不眩。而或二或三之真見真知。而在陽分者。而用陽分之藥。血分者而用血分之藥。浮沉不失升降無瘥。軒岐之旨斯得矣。又云一陽一陰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病。信哉言乎(此論當與後篇病在中不實不堅論兼者)。
白話文:
診脈的原則,主要以胃氣為基礎。胃氣的取得方法,在前面已經詳細說明瞭。也就是指下脈象渾渾緩緩,沒有任何阻礙的脈象。只要感覺到脈象有形狀,就是因為六種外來邪氣(風、寒、暑、濕、燥、火)阻塞了經絡,可以認為是病脈。脈象的大小緩急不同,是因為六種邪氣的本質和特性不同。這與平和正常的胃氣差別很大。如果認為邪氣是無形的,那麼氣血自然會流通暢通,這是正氣而不是邪氣,哪裡會有疾病呢?
既然說邪氣一定會有形狀,關鍵在於人們的觀察力和辨識能力。根據經絡使用何種藥物,不會產生混淆。並且對於真正明確的見解和知識,是在陽部使用陽藥,在血部使用血藥。脈象的浮沈不能失誤,上下升降不能停止,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黃帝和岐伯的教誨就是如此。還有一句話說,一陽一陰稱為道,偏重於陰或陽稱為疾病,這話確實可信。這個理論應當與後面關於疾病在中不實不堅的論述結合一起理解。
夫診脈之時須要澄心靜慮。一毫事務不可雜擾然。又調停息氣。初下指必須輕手於皮毛之間。消息其所以然也。次以按至血脈。消息其所以然。三按至肌肉之分。消息其所以然。四又按至筋之分。消息其所以然。五又按至骨之分。消息其所以然。此五等消息之方。得其詳也。
蓋皮毛肺之分。陽中之陽也。其形如此。血脈之分。陽中之陰也。其形如此。肌肉脾之分。胃氣分也。筋乃肝之分。陰中之陽是也。其形如此。骨乃腎之分。陰中之陰是也。其形如此。
夫一部之中五行具焉。五行之中陰陽分焉。陰陽之間胃氣存焉。其胃氣若桃李木夾中之仁。分之兩片。兩片之中有穿一線。其線即胃氣也。所賴以生生之機者此也。所賴以為化化之妙者此也。
白話文:
在診脈的時候,需要清心靜神,不能有任何雜念幹擾。同時,要調整呼吸,初下手指時,應輕柔地放在皮膚和毛髮之間,感受脈搏的節奏和強弱。接著,往下按到血脈的位置,同樣地,要仔細感受脈象的變化。再往下按到肌肉層,然後到筋絡,最後到骨頭,每一次按壓都應該詳細觀察脈象的特點。
皮膚和毛髮是肺的表現,屬陽中之陽;血脈是陽中之陰;肌肉是脾的表現,代表胃氣;筋是肝的表現,屬陰中之陽;骨是腎的表現,屬陰中之陰。每一部分的脈象都有其特定的形態和意義。
整個脈象包含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元素,五行之中又有陰陽的差異。在陰陽之間,胃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就像桃樹、李樹和木夾中的果實,這果實可以分為兩半,每半中都有一條貫穿的線,這線就是胃氣。正是依賴著這種生長的動力,以及轉化的神奇能力。
夫六部須各具五行之性。莫不由陰陽分來。若火邪乃五行之一也。總以一而言之。施運兼備。即為太極也。有表有里。即為陰陽兩儀也。表中有里。里中有表。即為四象也。其土氣於四象無不在。何也。如河圖之土五數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得五而成六也。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二得五而成七也。至於三四皆由得五而方成八九也。此土之數。所以於四時無不在也。其陰陽五行之定位如此。
其脈之有病者何也。惟欲其無太過無不及。各得其性而已。假如部之屬木者。於時為春。萬物於此暢茂條達。萌芽甲拆。此部必得軟滑而長。如萬物之在春者。方得木之體也。外此或短而澀。燥淫傷也。或平而滲。濕淫傷也。或微而滯。寒淫傷也。或浮而弦。風淫傷也。或洪而盛。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人體的六臟(心、肝、脾、肺、腎、膽)必須各自具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特性,這些特性的形成都源於陰陽的分合。火,作為五行之一,如果我們以它為例,可以發現它在五行運行的過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這即是「太極」的概念。「太極」包含了內在與外在,也就是「陰陽兩儀」,其中內在和外在又分別代表了「表」與「裡」。再深入一層,「表」中有「裡」,「裡」中有「表」,這就是「四象」的形成。而土,作為五行之一,在四季中無所不在,這是因為五行中的數字「五」在「河圖」中被用來描述土,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等說法,說明瞭每一個元素的形成都需要特定的數字來配合,例如「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而「三四」則是由得到「五」而成為「八九」。這些數字的運用,使得五行在四季中都能發揮作用。
對於脈象有問題的情況,只希望它們既不過度也不不足,每個部分都能夠保持其自然特性即可。例如,如果屬木的臟器在春季,萬物在此季節生機勃發、條理分明,嫩芽開始發育、開花,這個臟器應該表現出柔軟滑順且增長的脈象,就像春季萬物一樣,這樣才符合木的本質。如果脈象出現異常,如短小乾澀,可能是由於燥熱之氣的影響;平滑且滲出,可能是濕氣過重;微弱且阻滯,則可能是寒冷之氣的影響;浮現且緊繃,則是風邪的影響;或是脈象強大旺盛,則可能是熱邪過盛。
熱淫傷也。或尖而數。火淫傷也。至於六淫合傷。五運害制。斯又在人察識之力耳。木須如此。火土金水何也。如火也於時為夏。萬物莫不盛茂。張布施發。此部必得微洪而大。如萬物之在夏也。方得火之體也。外此皆為病矣。金也於時為秋。萬物莫不完聚收斂而實。此部必得清肅而浮。
如萬物之在秋也。方得金之體也。外此則皆為病。水也於時為冬。萬物莫不歸藏安靜潛伏。此部必得沉細而實。如萬物之在冬也。方得水之體也。外此太過不及。皆為病矣。至於土者。惟以和緩安靜。且三焦包絡之火。非心火之比。遊行於天地之間。惟以滑數流利。前體若此者。
白話文:
熱邪侵害身體,可能表現為脈搏急促。火邪侵害身體,會導致各種症狀。如果六種異常氣候(風、寒、暑、濕、燥、火)同時傷害,或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調節失衡,這就需要人去辨別和理解了。木類的植物需要遵循這種規律,火、土、金、水類的植物又如何呢?就像夏天,萬物都繁茂生長,陽光普照,這時的脈象應該是微弱而強烈,如同萬物在夏天的狀態,這纔是火性應有的表現。除此之外,都可能是疾病。秋天,萬物收斂,成熟,這時的脈象應該清涼而浮動,如同萬物在秋天的狀態,這是金性應有的表現。再之外,都可能是疾病。冬天,萬物藏匿,安靜,這時的脈象應該深沈而細膩,如同萬物在冬天的狀態,這是水性應有的表現。除了這些,過度或不足,都可能是疾病。至於土類的物質,只需要保持平和與安靜,三焦包絡中的火性並非心火,它在天地間自由流動,應該表現為滑利而數量充足,前者的特徵應該像這樣。
乃本來自然之性。以知消息處治之道。但恐智者過之。愚者不及。難以造斯道之精耳。
前云五行之性如此。亦惟以在經者言耳。而絡脈之分布。此又不可不知也。絡者與經之何異。益經猶木之有根。而絡猶木之有枝也。枝若有傷。於根何頇。是以絡須病。而經不病者有之。既以察其經矣。又當察其絡。察絡之方又不易也。又云大幹者走經。旁枝者走絡。甚是至理。
在人詳辯。升降浮沉而用之耳。譬若天地為經。日月星辰為絡。人脈之直行者為經。傍發者為絡。是以生瘡癤於手足。或積塊於身旁。必察絡而後知其病之所在也。此圖略載以示大端。後當詳論。前論備而未詳。尚有輸孫兩手絡圖。兩手須左右不同絡脈為病大同小異。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的基本理論,主要內容如下:
-
人的自然本性,瞭解事物的發展和治理之道。然而,智慧的人可能會過度分析,而愚笨的人則可能無法理解,這使得深入掌握這種道義變得困難。
-
前面提到五行的特性,主要是基於經典的觀點。同時,絡脈的分佈也需要我們瞭解。絡脈,與經脈有何不同?可以說,經脈像是樹根,而絡脈就像是樹枝。如果樹枝受損,對樹根會產生影響嗎?因此,存在一種情況,即絡脈生病而經脈無恙。
-
探索經脈和絡脈的方法並不容易。又提到主幹脈進入經脈,側枝脈進入絡脈,這是極為合理的理論。
-
在人類的實際應用中,我們需要根據升、降、浮、沈的原則來使用它們。例如,我們可以將天地比作經脈,將日月星辰比作絡脈。人體中的直行脈絡是經脈,旁發的脈絡是絡脈。因此,如果在手腳出現腫瘤,或者在身體周圍積聚塊狀物質,我們必須先觀察絡脈才能知道疾病的所在。
-
此圖簡略地描繪了大體的概念,後續將詳細討論。前面的論述已經準備充分但仍有不足,例如,還有輸孫兩手絡圖,兩手的絡脈病狀大同小異。
前頭至腹下,後背至足
外背,內胸
如病人面青。或好呼。或喜酸。或泣。或怒。數內有一見於外者。知其肝經受病也。餘臟仿此而推之。
內經曰。上境上者。喉嚨及頭間事也。下境下者。後腰及足脛間事也。前以候前。後以候後。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膀胱。右寸外以候肺喉。內以候膈。右關內胃外脾。右尺內以命門。外以候三焦。
前圖所載。部位絡脈若此部此絡有病。脈則主此處有病。毫髮不差。但審六氣。知其作何病為異耳。前說須是一家傳受看病認證。亦有似是而非。但以輸孫脈分來。無不詳備者。
白話文:
從頭到腹部,再到背部直到腳部。
外部的背部,內部的胸部。
如果病人的臉色蒼白,或者喜歡嘆息,或者對酸味的食物有特別的喜好,或者哭泣,或者發怒,其中有一種症狀在外部表現出來,那麼我們可以知道他的肝經可能有問題。其他的器官也可以按照這種方式進行推測。
內經中提到,上部的問題,包括喉嚨和頭部的問題;下部的問題,包括腰部和腳踝的問題。前面的症狀用來預測前面的問題,後面的症狀用來預測後面的問題。左側的脈搏可以預測心臟的問題,內部的脈搏可以預測羶中的問題。左側的關節可以預測肝臟的問題,內部的脈搏可以預測膈肌的問題。左側的尺脈可以預測腎臟的問題,內部的脈搏可以預測膀胱的問題。右側的寸脈可以預測肺和喉嚨的問題,內部的脈搏可以預測膈肌的問題。右側的關節可以預測胃和脾的問題,右側的尺脈可以預測命門的問題,外部的脈搏可以預測三焦的問題。
圖中的位置和絡脈就是這樣的關係,如果某一部位的絡脈出現問題,那麼脈搏就會反映在該部位,毫無差錯。但是需要審查六氣,以確定是什麼問題。之前的理論需要通過一家的傳授來學習診斷和認證,但也有可能存在似是而非的情況,但通過輸孫脈的分類,可以詳細地瞭解所有的情況。
夫六淫之邪。皆陰陽二氣推遷。相代太過不及而成。此六邪也。陽中之陰則為風。陽中之陽則為熱。陰中之陽則為燥。陰中之陰則為寒。而火乃三焦胞絡之部。為發生之本始。氣血之父母。土乃脾胃之分。無所不談。故難定位。但脈中有外寒而內熱。有外熱而內寒。彼此相制而不得其自然。
以致病相隱伏於其中。實不外乎陰陽升降之性也。故用藥者。當知升降陰陽為主。
夫治六邪之藥佐之。而六淫之邪非外來物也然人之一身。本乎六氣而成。十二經絡之中不可無一氣也。但各不安其位。或太過不及。於是儹雜則為病耳。而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者。亦不外此六氣。相代以為造化之機也。
白話文:
六淫之邪,都是由陰陽二氣的運行變化,過於或不足而成。這六種邪氣分別是:在陽中產生陰性的爲風;在陽中產生的陽性的爲熱;在陰中產生的陽性的爲燥;在陰中產生的陰性的爲寒。火則是三焦和胞絡部位,是生命開始和氣血產生的根本。而土,則是脾胃的功能,涉及身體的各個方面,因此難以具體定位。但是,脈象中可能出現外寒內熱或外熱內寒的情況,這些症狀相互制約,無法達到自然狀態。
這種情況下,疾病可能隱藏在體內,實際上不過是陰陽升降的特性造成的。因此,用藥時應以調整陰陽爲主。治療六淫之邪的藥物雖可輔助使用,但六淫之邪並非外來的物質。人體本身由六氣組成,在十二經絡中每條經絡都不可或缺。只是它們各自的位置不正常,或者過於或不足,這樣就會引發疾病。天地之所以成爲天地,也是由於這六氣的交替,作爲自然界運作的機制。
這段內容主要闡述了六淫邪氣的形成原理及治療原則,並強調了陰陽平衡的重要性。
一論六淫之邪浮越起於上。而得按入里便不相似者風也。百病不離乎風。遲滯微虛者寒也。尖而數者火也。洪而盛者熱也。平潤而滲者濕也。細而澀者燥也。或獨至。或兼來。在人體認。如地理之辨星辰。頭同而腳異者。
陽邪在表。自得發散之體。如甑上熱氣。烘烘上升。四圖無約束之狀也。乃陽氣自旺。本部如此者。當伏以降之。
陰邪在表。自得澀滯之體。如煎銀將化。面上有⿰虫嚴。蓋覆不開也。乃陰乘陽也如此當發之。散之。升之。舉之。陰有形而陽無質者此也。
一論人身之中。惟陰陽二氣而已。陰在內陽之守。陽在外陰之使也。陰須在內而根於外陽之下。陽須在外而根內陰之上。故曰。陰根陽。陽根陰也。是以脈中。表須屬陽。以活動為其體性。而猶有靜順之陰在內。里須屬陰。以靜順為其體性。而猶有活動之陽在中。如此乃兩得相依倚也。
白話文:
關於六種異常氣候(風、寒、火、熱、濕、燥)對身體的影響,風會讓症狀表現於表面,而深入體內後症狀則會有所不同;百種疾病基本上都是由風引起的。寒則是遲緩、微弱且虛弱的症狀;火則是尖銳且頻繁的症狀;熱則是洪大且旺盛的症狀;濕則是平滑且滲透的症狀;燥則是細小且澀滯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一起出現,就像是人類的特徵與地質的特徵一樣,頭部表現相同,但腳部則不同。
陽性病原體在表皮時,會引發發散的反應,就像甑上的熱氣一樣,不斷地上升,沒有被限制的樣子;這是因為陽氣的自然強盛,如果病原體在表皮且符合這種情況,應當要使它沈降。
陰性病原體在表皮時,會引發阻滯的反應,就像正在熔化的銀子,臉上有像蟲子一樣的斑點,被覆蓋且無法打開;這是因為陰氣壓倒了陽氣,應當發散、疏散、提升、舉動,因為陰是有形的,而陽則是無質的。
在人類身體中,只有陰和陽兩種氣流。陰氣在內部守護著陽氣,而陽氣在外部調節著陰氣。陰氣必須在內部,根基於外部的陽氣之下;陽氣必須在外部,根基於內部的陰氣之上。因此,「陰依附於陽,陽依附於陰」。所以,在脈搏中,表層需要屬陽,以其活動性作為其本質,但仍然有一部分的陰性在內部;裡層需要屬陰,以其穩定性作為其本質,但仍然有一部分的陽性在其中。這樣才能達到相互依存的效果。
或表脈惟散尖洪大。里脈惟蹇遲細小。乃陰陽相拒而不相和。各盛於本位。當以藥之氣味輕清者收斂表陽。使根於內。又以氣味俱厚者。溫和里陰使根於外。又或有表澀下而里衝上者。在外在陽氣不升。在內為陰火沖發。此常情多有也。當升表之陽氣。降里之陰火。亦有表蹇澀而里洪數者。
亦有陰乘陽。陽乘陰也。當升發之。當升降之其治法脈法之綱。不過如此。其中或兼五運六氣之邪。或有積聚成痰。此又在人所擇藥味治之而已。而陰陽之理不能離也。
一論人身中。惟陰血陽氣而已。貴乎不可有偏勝也。一有偏勝。皆為病矣。勝輕則病輕。勝重則病重。至日久則病愈勝。微者愈微。漸至孤陰孤陽。是皆死也。脈若孤陽。死在春夏之日中脈若在孤陰。死在秋冬之夜半。所謂孤陽不生。孤陰不成。何也。蓋陽無陰。則散漫不能收斂。
白話文:
在診斷脈象時,表脈表現為散開、尖銳、洪大;裡脈表現為蹇滯、遲緩、細小。這是因為陰陽兩方在體內互相抗拒,無法調和,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過度強盛。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使用氣味輕清的藥物來收斂表層的陽氣,使之深入體內。同時,使用氣味厚重的藥物來溫和裡層的陰氣,使它向外擴散。還有一些情況,如表層有阻滯而裡層有上衝的情況,這代表在體外陽氣無法上升,在體內陰火則會衝發。這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對此,我們應當提升表層的陽氣,降低裡層的陰火。同樣的,如果表層有阻滯而裡層脈搏洪大,也是需要處理的。
有時候,體內的陰氣會壓制陽氣,或是陽氣壓制陰氣,我們需要對此進行調整。對於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基本上就是這些。但也要考慮到五運六氣的影響,或者有積聚成痰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個人選擇適合的藥物進行治療了,但無論如何都必須遵循陰陽相調的道理。
總而言之,人的身體主要由陰血和陽氣組成,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不可有過度強盛的現象。一旦出現過度強盛的情況,就會導致疾病。病情輕微時,疾病也輕微;病情嚴重時,疾病也嚴重。時間越長,病情就越加嚴重,病情越微弱,最終可能導致陰陽兩端獨立,這都是接近死亡的狀態。如果脈象顯示只有陽氣,那麼死亡可能會發生在春夏之交;如果脈象顯示只有陰氣,死亡則可能會發生在秋冬之末。這是因為陽氣沒有陰氣的調節,會變得散漫,無法收斂。
陽之所倚者陰也。陰無陽則翕聚不能發散。陰之所倚者陽也。觀之天傍地。地傍天。天地自相倚杖。而人則可見矣。
一論陰陽之性。陰之性靜。陽之性動。陰之性收。陽之性散。陰之性降。陽之性升。陰之性沉。陽之性浮。陰之性遲。陽之性數。陰之體平。陽之體尖。陰之性橫。陽之性直。陰之性成。陽之性生。陰之性殺。陽之性長。陰之性內。陽之性外。陰之體弱。陽之體強。陰之體濁。
陽之體清。陰之味鹹。陽之味辛。陰之味苦。陽之味甘。陰之氣涼。陽之氣溫。陰之氣寒。陽之氣熱。陰之體潤。陽之體燥。陰之體扁。陽之體圓。陰之體短。陽之體長。陰之體有形。陽之體有質。此陰陽形質之大道也。
白話文:
陽是依託陰而存在的,若陰沒有陽,那麼它就無法發散;陰也是依託陽而存在,這就像是天與地互相依存一樣,天依賴地,地也依賴天,天與地自然形成了一種互相依託的關係,同樣的道理,人類也表現出這種特徵。
談到陰陽的本性,陰性是靜態的,陽性則是動態的;陰性具有收縮的特性,而陽性則是擴散的;陰性具有下降的特性,陽性則是上升的;陰性具有沈降的特性,陽性則是飄浮的;陰性表現為緩慢,陽性則是快速的;陰性的形狀是平穩的,陽性的形狀則是尖銳的;陰性表現為橫向的,陽性則是直線的;陰性是固定的,而陽性則是生長的;陰性具有殺伐的特質,陽性則是生長的;陰性表現為內部的,而陽性則是外部的;陰性表現為柔弱,而陽性則是強壯的;陰性是混濁的,而陽性則是清澈的。
陽性體現為清潔,陰性味道是鹹的,陽性味道是辛辣的,陰性味道是苦澀的,陽性味道是甜美的;陽性氣質是溫和的,陰性氣質是寒冷的,陽性氣質是熱烈的;陽性體質是乾燥的,陰性體質是潮濕的,陽性體質是扁平的,陰性體質是圓潤的,陽性體質是較短的,陰性體質是較長的,陽性體質是有形的,陰性體質是有質的。這就是陰陽形態和質地的基本原則。
一論陰陽升降之道。其陽上升非在陽分而復上升。乃陰極陽生之道。陽自陰分上升至陽分耳。陰下降。非在陰分而復下降。乃陽極陰生之道。陰自陽分下降。至陰分耳。故曰。天陰自上而降地。天晴自下而上升。正此意也。又曰。地氣上而為云。天氣下而為雨。
一論陽性無不發散。陰性無不收斂。陽性發散。散何物。不過發散乎陰耳。非外有物與陽發散也。陰性收斂。斂何物。不過收斂乎陽耳。非外又有物與陰收斂也。
或有陽收斂陰發散者。乃陽中之陰收斂。陰中之陽發散耳。而陰陽之性。未嘗先也。
一論六淫之邪。性有浮起升散者。有沉平降斂者。所風熱火者。其性屬陽。本乎天者親上其。來必浮起升散。寒濕燥者。其性屬陰。本乎地者親下其來必沉下降斂。但各得其位。受胃氣之所養。升降浮沉得遂其性。則為天地推遷運化之氣耳。何病之有哉。一不如此則陽去乘陰。
白話文:
一、論述陰陽升降的道理。陽氣上升並非在陽部再上升,而是陰極轉而生陽的過程。陽氣從陰部上升至陽部。陰氣下降,並非在陰部再下降,而是陽極轉而生陰的過程。陰氣從陽部下降至陰部。所以說,天的陰氣自上而降,地的晴氣自下而升。這正是這種意思。又說,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
二、論述陽性無不發散,陰性無不收斂的道理。陽性發散,發散的是什麼?不過是發散陰氣而已,並非外界有物質與陽性發散。陰性收斂,收斂的是什麼?不過是收斂陽氣而已,並非外界有物質與陰性收斂。
三、或者有陽性收斂陰性發散的情況,這是陽部中的陰性收斂,陰部中的陽性發散。而陰陽的本性並未先後。
四、論述六種異常氣候(風、熱、火、寒、濕、燥)的特徵。風熱火氣性屬陽,源自於天,來時必定浮起升散;寒濕燥氣性屬陰,源自於地,來時必定沈降收斂。但各氣候都遵循其固有的特性,受胃氣的滋養,使氣的升降浮沈符合其本性,這就是天地推進運轉的氣息。這樣哪有疾病呢?如果不這樣,那麼陽氣就會侵入陰部。
請注意:這些理論基於傳統中醫學的觀點,並非現代科學的認知。在實際應用中,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
陰去乘陽。則陰陽不和。各先其職。故性相倚仗者。而變為相形者矣。漸必至於陽微陰勝。陰微陽勝。感則陰去陽雜獨守。陽去陰雜獨存。常道值此。大變可立待矣。
一論升降浮沉。在脈中貴在平和。但浮沉若夏冬二時。寒熱至此極矣。極則改常。然或有生者。猶未至於極也。升降者。若春秋寒熱未極之時也。或升降不得其平則病見矣。察病之道亦惟以此。若前寒熱浮沉之極。則陰孤陽寡。固不必治。而亦不能治也。
夫治病者。主脈不及。治之宜緩。客邪居之。治之宜急。藥性分兩不可惑也。
夫三陽之表。有邪當汗。其汗宜急。三陽之裡。有邪當下。其下宜緩。三陰之表。有邪當汗。其汗宜緩。三陰之裡。有邪當下。其下宜急。陽之表乃里之表。無形經絡受病。故宜大發其汗。陽之裡乃表之裡有形經絡受邪。故宜利小便下大便。陰之表乃里之表也。亦為經絡受病。
白話文:
陰氣侵入陽氣,則陰陽之間失衡,各自履行其應有的職責,原本相互依存的性質會轉變為互相對抗。這種情況會逐漸導致陽氣衰弱,陰氣勝出,或者陰氣衰弱,陽氣勝出。當受到外界影響時,可能會出現陰氣離去,陽氣混雜的情況,或者陽氣離去,陰氣單獨存在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大的變化隨時都可能發生。
對於藥物的使用,我們要區分它們是主脈(即主導脈搏運行)不足還是客邪(即外來病邪)入侵,對於主脈不足的情況,治療應該緩慢進行;對於客邪入侵的情況,治療則應當迅速。
對於三陽(即太陽、少陽、陽明)的表層,如果有邪氣,應當採取發汗的方式治療,這時的發汗應該迅速;對於三陽的內部,如果有邪氣,則應當採用排泄的方式治療,這時的排泄應該緩慢。對於三陰(即太陰、少陰、厥陰)的表層,如果有邪氣,也應當採用發汗的方式治療,但發汗的速度應該較慢;對於三陰的內部,如果有邪氣,則應當採用排泄的方式治療,這時的排泄應該迅速。陽性的表層實際上就是陽性的內部,如果經絡受病,應當大規模發汗;陽性的內部實際上就是陽性的表層,如果有形的經絡受病,則應當通過利尿和通便的方式進行治療;陰性的表層實際上就是陰性的內部,如果經絡受病,則需要考慮到治療方式。
故宜清形以為汗。陰之裡乃里之裡也。實為有形經絡受邪。故宜大便下之。何也。蓋表乃陽之分也。陽性本浮之客。蹇滯陰邪。故宜發散以順其陽之性。里乃陰分也。陰性本沉。降之客。洪數陽邪。故宜利下。以順遂陰之性也。升降浮沉。治法須異。不過順陰陽之性。而利導之耳。
外是失之。皆為穿鑿。所以智者惡其鑿也。
夫治腫毒初得。宜發汗。亦以其所得未深。在無形經絡。久則宜下。以其漸進入里也。在有形經絡中矣。其所謂膿成而補者。以其邪熱已定。正氣已被所傷。故補其氣血之不足。非補邪也。觀此雜病皆與傷寒治法同。今人以為不同。是不知陰陽之理也。
白話文:
因此,應當清除形態以引出汗液。陰之裡指的是內部的內層,實質上是指有形的經絡受到邪氣的侵擾。所以應該通過大便排泄來治療。為什麼呢?因為表層是陽性的部分,陽性本質上是浮動的外來邪氣,阻塞了陰邪。所以需要發散的方法來順應陽性的本質。裡層是陰性的部分,陰性本質上是沈降的外來邪氣,聚集在內部形成洪數(熱盛)的陽邪。所以應該通過通便的方法來順應陰性的本質。升、降、浮、沈,治法必須有所區別,但總體來說,都是順應陰陽的自然規律,並加以引導。
若是違反這些原則,就會陷入錯誤的理解,這就是為什麼有智慧的人會避免這種誤解。
對於腫毒剛開始出現時,應當發汗,因為此時邪氣尚未深入,在有形的經絡中。長時間後則應當通便,因為邪氣已經逐漸進入內部。在有形的經絡中,所謂「膿成而補」,是指邪熱已經穩定,正常的身體功能已經受到損傷,因此補充氣血的不足,而不是補充邪氣。觀察這些雜病,其治療方法都與傷寒相同。現在有人認為它們不同,這是因為他們不瞭解陰陽的道理。
夫十二經在三陽。外無不主。內有所受者。受小谷傳糟粕也。在三陰。內無所受。外有所主者。皮毛血脈肌肉筋骨耳。用藥主治者。在所當知。夫胞絡者。本三焦之配也。今人惟以命門為三焦之配。不知十二經惟有胞絡之名。今棄胞絡而不言者。感之甚也。吾故以三焦為氣之父。
其性輕清居上。命門為液之祖。較之於吾。則有形質矣。故次三焦之下。胞絡為血之母全屬陰矣。故此於命門之下。是以為父為祖為母。皆生生之原。不得不同居於一部也。但當以氣質而論其清濁。以定其上中下之位次可也。若經所謂審清濁而知部分歟。
夫結滯積聚。多屬陰脈何也。蓋陰性收斂。向實歸之意。若陽性則主發散衝開。何積聚之有。所以經云。陰搏陽別。是名有妊。亦以陰脈成聚。完結之意也是以有妊之婦得陽脈來。便主落胎。陽化氣。陰成形。天地生成之功用也。又云。血旺氣衰應有體。正此意也。
白話文:
在這段中醫古文裡,作者主要談論了十二經脈、三焦、命門、胞絡等中醫學中的重要概念,並對藥物的使用和經絡的運行進行了討論。
-
十二經脈分佈在三陽和三陰之中,外部有著不同的主導功能,內部則有其接收的器官,如小腸接收食物,轉運糟粕;三陰部分的器官,如皮膚、毛髮、血管、肌肉、筋骨和耳朵,外部有著主導作用。
-
使用藥物治療時,需要根據經脈的特性來選擇。胞絡,原本是與三焦相配的,現在人們常將命門視為三焦的配對,但事實上,十二經脈中只有胞絡這個名稱,因此忽視胞絡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作者強調,三焦可以被看作是氣的父。
-
三焦的性質輕盈清潔,位於上部,命門則是液體的起源,相比三焦,它具有更明確的形質。因此,命門位於三焦之下,胞絡則是血的母,全部屬於陰性。在命門之下,三焦、命門和胞絡都被視為生命的原始力量。
-
討論到結滯、積聚等問題時,通常與陰脈有關。因為陰性具有收斂和歸集的特點,而陽性則主發散和衝開,不容易形成積聚。在中醫理論中,「陰搏陽別」表示懷孕,即陰脈聚集形成懷孕的現象。有懷孕的婦女如果出現陽脈的現象,則可能導致墮胎。陽能化為氣,陰能形成形體,這是天地之間生成萬物的過程。
-
經典中提到,血旺氣衰時會出現體質上的變化,這正是陰脈聚集形成積聚現象的意涵。
這段古文總體上強調了中醫學中經絡、陰陽、氣血等基本理論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以及對特定病症(如積聚)的解釋。
夫小兒痘疹。惟其右尺相火。熬煎左尺腎水。以致腎水逆克心火。乃一定之病機也。若水勝則陰勝。其痘必主氣虛不能發起。故以助陽發表之藥為主。若火勝則陽勝。其痘必主血虛。其氣之發。無所蓋覆。必難成漿。漸至乾枯。又以斂表之藥為主。愚按風熱相兼。惟治熱為主。佐以收藥。
風寒熱相兼。惟治風為主。佐以溫藥之論。大概在人消息之耳。
一論人身有十二經絡。統之五運六氣而已。運氣又不可執一也。總之者。惟一陽一陰。人能自運氣而推其陰陽之理。則軒岐脈針之旨得之矣自陰陽而根究其無極之妙。則浮沉升降之化得之矣。學者不肯溯流窮源。而惟限於局方之習。終於局方而已。其不枉人之天年者得乎。
白話文:
關於小孩的痘疹問題,主要涉及的是右尺的相火與左尺的腎水之間的關係。相火過旺會耗損腎水,導致腎水逆向剋制心火,這是疾病的一個固定模式。如果腎水勝過相火,那麼病情會表現為陰虛,痘疹可能因氣虛而無法出現;此時應以補助陽氣、發散風邪的藥物為主。反之,如果相火勝過腎水,那麼病情會表現為陽虛,痘疹可能因血虛而難以形成汁液,進而乾枯,此時應以收斂表皮的藥物為主。我認為,風熱並存的情況下,主要應該治療熱症,輔以收斂藥物;風寒熱共存的情況下,主要應該治療風症,輔以溫和的藥物。這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一個人身上的十二條經絡,實際上就是五運六氣的統稱。但五運六氣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總的來說,只要把握住一陽一陰的原則,人們就能夠自行調節體內的氣運,並理解陰陽的原理。進一步地,通過探討無極的奧妙,我們可以理解氣運的浮沈升降。然而,學習者往往只滿足於現成方劑的應用,而不願追本溯源,最終只是停留在現成方劑的層面上。這樣的做法,難道能讓人延年益壽嗎?
一論人身之胃氣。乃先天之氣煎以言之矣。但此氣在人身少而壯。由此氣以漸而成也。人之大小強弱壽夭。皆由得此氣之厚薄耳。運用之盡。則有死而已。所以能養之士。固守此氣。而不使喪耳。亦不能外有所增益也。又云能延年者。如燭在風中則不耐久。移在密室之中則所差遠矣。是以常人惟損之志人固守之。
一論胃氣在人之脈固滑而和。本是或有邪淫之來。此脈渾然在中。邪淫日久。此氣殘傷。殘傷至盡。生氣殄矣。所以人須病。而脈猶有胃氣者可醫。無則不能治也。故胗之時。既是邪脈。猶當表裡之中。尋取胃氣也。此脈但可被邪脈傷。終不與邪脈混。故當審察分看。不可茫茫然無雜別也。人能知此醫理。斯過半矣。
白話文:
關於人身的胃氣,這裡以原始的氣體作為討論的主題。這股氣在人的身體中雖然微小但強大,是由這種氣體漸漸形成。人的大小、強弱、壽命長短,都是由這股氣的厚薄所決定的。如果能充分運用這股氣,那麼結果就是死亡。因此,那些懂得養生的人,會堅守這股氣,不讓它消失,同時也不會外求其他補充。能延長壽命的人,就好比風中的蠟燭,難以持久;若轉移到密閉的房間裡,則可以遠離風吹,延長燃燒時間。因此,普通人往往在消耗這股氣,而堅守這股氣的人則能保持健康。
第二部分論述了胃氣在脈搏中的表現。正常的脈搏應該是圓潤、和諧的。原本脈搏可能因外來邪氣而有所變化,但正常脈搏依然存在於其中。如果邪氣長期侵擾,這股胃氣就會受到傷害,直到完全耗盡,生命之氣也就滅絕了。因此,當一個人生病時,如果脈搏仍然有胃氣的跡象,那麼還有可能通過治療恢復健康;反之,如果沒有胃氣的跡象,則難以治療。所以在診斷時,即使遇到異常的脈象,也應在表裏之間尋找胃氣的存在。這個脈搏只會受邪氣的影響,但不會與邪氣混為一談,因此需要仔細觀察,避免混淆。人們能理解這些醫學原理,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知識。
一論大腸脈。自外而下降。三焦脈自內而上升。小腸脈。自內而下降。膀胱脈。自外而上升。故內經云。天陰自上而降。地陽自下而升。是此意也。
詳論
一論前載六淫之氣來應指下。必有太過不及之形也。倘六脈不實不堅。且散且聚。而症卻在中。此無形而有病也。殊不知人身有六氣。有五運。既無六氣有餘之邪。則必屬五運不足之邪矣。若岐伯所謂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藥以卻之。食以隨之。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之謂歟。邪已遏。正未復。此意也。兼前論看。
一論寒熱交爭者何也。蓋陰外乘陽。陽與陰爭(此言寸也)或陽乘陰。陰與陽爭。(此言尺也)於是寒熱作也。其寒熱即陰陽之氣也。或表脈見遲滯蹇澀。或里脈弦數動滑。皆主作寒熱也。司治者在表陰邪當升發。以復其陽之性。在裡陽邪當降斂。以復其陰之性。陰陽得位。
白話文:
關於大腸、三焦、小腸、膀胱的脈象:大腸的脈象自外向內下降,三焦的脈象自內向外上升,小腸的脈象自內向外下降,膀胱的脈象自外向內上升。這正是《內經》中所說的「天陰自上而降,地陽自下而升」的含義。
詳細討論
在前面的討論中,提到六種外邪之氣如何反映在脈象上,可能會有過度或不足的現象。如果六脈沒有實質且沒有堅定的形態,但病症仍然存在於中間,這是無形的疾病。然而,我們必須知道,人體有六種氣候,五種運轉方式,如果沒有過多的邪氣,那麼就一定是五種運轉方式不足的邪氣。如果像岐伯所說的那樣,沒有積累的邪氣,應該尋找其藏身之所,對於虛弱的狀態,應以補充為主,使用藥物來驅除它們,並通過飲食來跟隨補充,進行水療以調節,讓體內外都能得到平衡,這樣的治療方法可以達到痊癒的效果嗎?邪氣已經被遏制,但是正氣還未恢復,這是關鍵的治療思路。
再談到寒熱交爭的情況,這是因為陰氣侵入陽氣,陽氣與陰氣相爭(這指的是寸脈的情況),或者陽氣侵入陰氣,陰氣與陽氣相爭(這指的是尺脈的情況)。因此,就會產生寒熱的變化。這寒熱就是陰陽之氣的表現。如果表脈出現遲緩、凝滯、澀滯的現象,或者裡脈出現弦數、動滑的情況,都表明有寒熱的問題。在治療上,如果是在表層,陰邪應當升發,以恢復陽氣的本性;如果是在裡層,陽邪應當降斂,以恢復陰氣的本性。這樣,陰陽纔能夠達到平衡。
於寒熱何爭之有。若夫陽分洪數。或陰分蹇澀。此乃偏勝之脈。惟寒惟熱而已。不至於寒熱爭也。又有陽去乘陰。陰不能與陽爭。是陽獨勝也。惟主熱而已。或陰去乘陽。陽不能與陰爭。是陰獨勝也。亦惟主寒而已。三等理論。在所當知。
一論寒熱之客於人身也。寒邪多自皮毛而入筋骨熱邪自筋骨而出皮毛。故曰寒自外入。熱自內出如是觀之。天陰自上而降地。地陽自下而上升。其理蓋可見矣。
一論表脈乃尖之尖者。若稍平來。則似里脈之體。風寒風濕是也。里脈若尖。則反似表脈。燥火之體也。
一論脈尖數。在上為陽。平潤在下為陰。此常人之平脈也。或微有尖數在下。而不見平潤之體。此陽極也。當下之。或微有平潤在上。而不見尖數之體。此陰勝也。當升之。此篇當前論看。
白話文:
關於寒熱的議論,並不存在爭執。例如,在陽性部分出現了洪數的脈象,或者在陰性部分出現了蹇澀的脈象,這只是脈象的偏重,只會表現為寒或熱,不會發生寒熱的爭執。又如,陽氣離開陰氣,陰氣無法與陽氣競爭,這是陽氣的獨勝,只會表現為熱。反之,如果陰氣離開陽氣,陽氣無法與陰氣競爭,這是陰氣的獨勝,只會表現為寒。這三種理論,都需要瞭解。
一、關於寒熱在人身上的表現。寒邪通常從皮膚進入骨骼,熱邪則從骨骼散出皮膚,所以說寒邪由外而入,熱邪由內而出。按照這樣的觀點,天的陰氣自上而降,地的陽氣自下而升,道理顯然。
二、關於表脈,是脈象尖端的部分。如果稍微平坦,就類似於裡脈的特徵,代表風寒或風濕。如果裡脈尖端,反而像是表脈的特徵,代表燥熱或火熱的特徵。
三、關於脈象尖端的數次,尖端在上部代表陽性,平潤在下部代表陰性,這是常人的正常脈象。如果有微弱的尖端數次在下部,但沒有看到平潤的特徵,這是陽氣過度,需要調降。如果有微弱的平潤在上部,但沒有看到尖端數次的特徵,這是陰氣勝利,需要調升。這篇論述應該在前面的論述中進行理解。
一論人身之筋。過熱則縱。過寒則縮。縱則痿緩。縮則疼痛。或有痿疼痛悉備者。因受濕熱。而大筋施長。小筋耎短之謂也。
一論人之病出於六淫之邪。實不外乎四時寒熱溫涼之氣。此脈須辨升降浮沉。而以六淫參之。斯得病情矣。因以用藥。無不動也。
一師云。風淫之邪。無晴不有。若風濕風燥、風熱、風火、風寒之類。若三者兼來。如風寒濕風濕熱類也。故前云百病不離乎風。一日問師云。水風在脈何以認。答曰。須與濕相似。而略有不同。如野馬、氤氳之意。以師言度乃渾渾不清之體。
一論凡知病處法。亦有一大理也。心腎二部。上至頂巔。下至足心。若子午上下之中正也。肝若天三生木。屬左也。肺若地四生金。屬右也。脾土雖屬於右而實在中多。三焦相火雖屬於左。而亦寄膻中也。
白話文:
一、論述人體筋肉的情況。過度熱能導致筋肉鬆弛;過度寒冷則使筋肉收縮。筋肉鬆弛會引發疲軟和緩慢的症狀;筋肉收縮則會引起疼痛。有的人可能同時出現疲軟和疼痛的情況,這是由於受到濕熱侵襲,導致主要筋肉擴張,次要筋肉萎縮的現象。
二、討論疾病由六種外邪(風、寒、暑、溼、燥、火)所引起,實際上是四季中寒、熱、溫、涼氣候的結果。診斷脈象時需分辨其升、降、浮、沈,並結合六種外邪進行分析,才能確定病情。根據病情使用藥物,沒有不對症的。
三、師傅說,風邪無處不在,包括風濕、風燥、風熱、風火、風寒等種類,當這幾種風邪共同作用時,例如風寒、濕熱等,所以以前說過百病都離不開風。有一天問師傅,如何辨識脈象中的水風?師傅回答,水風的脈象與濕邪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就像野馬奔騰、雲霧籠罩的景象。從師傅的話中可理解為,水風脈象混亂不清。
四、一般來說,診斷疾病的原則之一是瞭解心腎二臟的功能。心腎二臟的運作範圍上至頭頂,下至腳底,如同子午線的中間部分一樣正直。肝臟屬木,位於身體的左側,如同春天新生的樹木。肺臟屬金,位於身體的右側,如同秋天成熟收穫的作物。脾臟雖然在身體的右側,但在中間的位置更多。三焦的相火位於左側,但也會寄生在羶中部位。
一論用藥之法。譬若心臟大熱。腎臟大寒此乃陰陽各盛本位也。當涼陽分之熱。溫陰分之寒。上呼下㾀者方是。予意以黃連之類涼心桂附之類溫腎師云。不可也。黃連固是而桂附不宜用。恐反助陽火矣。惟以澤瀉瀉腎之寒。則脈自轉平和。
一論藥味之甘者上行而發。苦味直行下泄。二味更相平也。辛味橫行而散。酸味收而來斂。二味更相平也。又若苦能堅軟咸能軟堅。二味少相反也。須然二味相兼。則以重者論。則輕者又雜為主矣。
一論脈中有輸。有經。有絡。有孫。四端縱橫錯綜。方成人形。輸者、乃氣助行。無有定體。若人生之初。可善可惡也。是以偏勝之氣而居處於飲食之間。稍得調之。則無有矣。
白話文:
關於藥物使用的法則。例如,心臟熱度過高,腎臟寒冷過度,這就是陰陽各自強盛的本質。應當冷卻陽性部位的熱度,加溫陰性部位的寒冷。上呼下吸的藥方纔是正確的。我認為使用黃連這一類的藥物來清涼心臟,桂附這一類的藥物來加溫腎臟,是不對的。黃連確實可以清涼,但桂附並非適合使用,恐怕會反而助長陽性的火氣。只有使用澤瀉來消除腎臟的寒冷,脈搏自然會變得平和。
關於藥物的味道,甘味上行並發散,苦味直接下行並排泄。兩種味道互相平衡。辛味橫向行進並疏散,酸味收縮並收斂。兩種味道也互相平衡。再者,苦味能夠使軟弱的東西變得堅實,鹹味能夠使堅硬的東西變得軟弱。兩種味道有些許相反,但只要兩種味道相配合,就以較重的一方為主。
關於脈象中的輸、經、絡、孫四個部分,縱橫交錯,組成了人體的形狀。輸指的是氣的運行,沒有固定的形式,如果一個人剛出生,那麼他有可能好也有可能不好。因此,偏離正常的氣息在飲食之間停留,稍微調整一下,這種情況就會消失。
經脈者。乃此氣行來已有著實定體。如人之生。習學已成。善則善。惡則惡。至此病端。定已可施。醫藥調養之力也。生死在此分。安危在此判。
絡脈者。得之各經受來。若經中元氣穀氣充盛。不為所因。間有發於絡脈。為病之小者。無關人之生死矣。
孫脈者。則又受之絡。為有小節之刺可以治。可以無治。可以外用敷貼而愈矣。其脈之在人手也。其行直經也。其行橫絡也。其行亦橫孫也。一橫一直。無少差也。譬若天地逆行之序焉。輸脈者。若一輸者。輸氣至於經也。經者。總而經理者也。如寸關尺三部。表裡分之兩手。
共十二經也。絡者。絡分四旁也。孫者。又絡之分布出也。予曾得大腸風燥。病痔下血。須不常見。其根常在。自察其脈。右手得浮弦小澀。挨在輸脈之分。久治未愈。師云。此乃熱被寒鬱在輸而不得達於經也。據脈言。乃寒火之類。故以荊芥苦溫之藥主之。加以薄荷蘇葉又以貝母行滯氣。
白話文:
經脈是指這股氣流已經具體存在,就像人的生長與學習,形成固定的特性,善則善,惡則惡。當疾病出現時,就可以確定使用醫藥調養的方法進行治療。生死的關鍵在此,安全與危險的判斷也在此。
絡脈是從主要的經脈接收氣流,如果經脈中的元氣和穀氣充足,通常不會影響到絡脈,偶爾在絡脈出現問題,代表病情較輕微,對人的生死影響不大。
孫脈則是由絡脈接納,它有小範圍的刺癥可以進行治療或通過外部敷貼來痊癒。孫脈在人身上的走向,有的是沿著主要的經脈直行,有的是橫穿絡脈,也有的是橫穿孫脈,無論是直行還是橫穿,都沒有差錯。就好比天地之間的自然秩序。輸脈,就像一個輸送氣流到經脈的管道,經脈是統領並管理氣流的總管。例如寸、關、尺三部分,表裏分別在兩隻手。
總共有十二條主要的經脈,絡脈是分佈在經脈四周的分支,孫脈則是進一步由絡脈分佈出去的更細小分支。我曾經遇到過大腸風燥、痔下出血的問題,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其根源往往存在。自己檢查脈象,發現右手脈象浮弦小澀,位於輸脈的位置,長期治療未能痊癒。老師指出,這是熱邪被寒邪阻塞在輸脈,無法達到經脈。根據脈象分析,這可能是寒熱交雜的症狀,因此使用了荊芥這種苦溫的藥物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同時加上薄荷、蘇葉等草藥,以及貝母來緩解氣流的凝滯。
其荊芥能傳送五臟。乃使輸脈發行至經。其味苦能降火。濕能散寒。以之主治。恰是至當。學者宜以此知彼。擴而充之可也。
一凡有人求治於予者。不可因貧富而異其心。當潛心察脈。辨色驗症。惟圖愈疾為主。不可輕易求其了事而已。常聞古人云。得失之中增見識。亦為吾之一小試可也。苟以謾心乘之。非惟無益。於彼抑且有失已之初心矣。又云。才放肆則就放蕩。五穀不熟。不如美草。日流汙下。何能登軒岐之堂。而為當世之司命也。
白話文:
荊芥可以傳遞五臟的能量,它能夠在脈絡中流通到經絡。它的味道苦,可以清熱,濕氣可以散寒。使用它來治療疾病,正當且合適。學習的人應該通過這一點去瞭解其他的事物,並進一步擴展知識。
一開始,當有人來尋求治療時,不能因為對方的貧富而改變態度。應該深入地觀察脈象,分辨顏色,驗證症狀,以治療疾病為主,不能輕易地認為事情已經解決。常常聽到古人說,在得失之間可以增加見識,這也可以作為我的一個小小的實踐。如果用輕率的心態去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失去原本的初衷。還有一句話說,才能放肆就容易放蕩,五穀不成熟,不如美好的草本植物,整天流連於污濁之處,怎麼能登上岐伯的殿堂,成為當代的司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