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序
序
1. 序
余嘗謂經濟莫論出處。活億萬生靈為大。而活億萬世生靈為彌大。是故良醫賢良相,先王父暨先大人鑑此。遂薄功名而工岐扁,究心諸書,精詳考驗。若飲上池,有所獲,試之輒符,聲名噪起。江以南,奇疴沉瘵,非兩大人末能下手,芃民無告,則捐餌療之。余從帙括暇,亦不忌箕裘,
頗於中探採。以是與術家言,悉知其伎倆。良楛畢照,不為庸流蒙。乙丑冬司鐸當湖,士子爭以文相質,讀易誦詩,亶亶不倦。顧欲訪一二異人謀養生事,缺然無聞。越歲遇孫君對薇,與語語輒奇,試技技輒效。察以九竅,參以五臟,處虛實之分,定順逆之節。知與斯道得三昧焉。
然淵源奚自?對薇寄當湖,非當湖人。生新安,長北固,北固乃宿曜厥臨,醫獨冠海內。對薇卜築在茲,應出尋常。地靈之驗,信然乎?曰否。北固豈人:對薇,人不傑,地亦不靈。對薇少而穎敏,治經史,飇舉不凡,自謂取青紫如拾芥。竟以孱質罹疴,於是棄墳典,乞靈素難。
以是捷於國士者,移於國手。真不啻反掌間,非僅僅恃北固靈耳。令伊道大行,轉盼活億萬生靈不淺。而對薇猶未滿志,乃所出手披一集,俱從靈樞、黃庭、內景、叔和、河間以訖東垣、丹溪諸篇。細為刪訂,參以獨解,生平伎倆,具在茲編。或詰余曰:「人問許宗胤何不著書?」宗曰:「人病在心意之巧,
而知變脈之深趣,不可言傳。」孫氏茲編,無寧糟粕。余答之曰:「二十年苦心,九折臂而證之,不可言傳者,能以言傳。非孫氏不能有是書。」昔葛洪抄金匱方百卷,肘後急要方四卷,亦寧好事。活億萬世生靈,對薇其有遐心耶!先王父暨先大人,頗稱世德。余不敏,譾勞承乏,
兩作吏,未審活人幾許。然一片婆心,寧柔克,無剛克;寧失出,無失入。以副聖明如天之仁,養國家數百季元氣,私心爾爾。閭閈父老,竊為世德有根,余滋愧焉。憶孫長孺喜藏書,為樓置其上。後子孫舉進士,矧伊養生之策,行而不藏乎?處勝於亗,行看出勝於處。孫氏其昌於後。
余言是券。
時
崇禎戊寅仲秋
承德郎知江寧縣事苕水通家侍教生楊儁卿拜書於雨花之木末亭。
白話文:
我曾經說過,經濟發展不論出發點如何,能讓億萬人民生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而能讓億萬世代的人民都生活得好,更是偉大。因此,良醫就如同賢良的宰相一樣重要。我的祖父和父親都體認到這一點,於是淡泊名利,致力於研究醫術,深入鑽研各種醫書,仔細考證驗證。就像汲取上等池水一樣,只要有所得,嘗試後必定應驗,因此聲名大噪。在長江以南地區,許多難以醫治的疑難雜症,如果不是我的祖父和父親出手,根本沒有人能解決。許多貧苦百姓走投無路時,他們都會無私地免費給予治療。我從小在閒暇之餘,也略有涉獵,不介意繼承家業。
我從中不斷探索,因此和一些江湖術士交流時,都能清楚他們的伎倆,可以分辨良莠,不會被庸俗之輩蒙蔽。乙丑年冬天,我在當湖擔任官職,許多讀書人紛紛以文章相互切磋,勤奮地研讀易經、吟誦詩歌。他們也想找一兩個奇人來請教養生之道,但卻一直沒有消息。過了一年,我遇到了孫對薇先生,和他交談時,他的言談總是很獨特,讓他施展醫術,效果也總是顯著。我通過觀察他的九竅,並結合五臟的狀況,來判斷虛實,確定順逆,知道他已深得醫學的精髓。
然而他的醫術淵源來自哪裡呢?對薇先生寄居在當湖,卻不是當湖人,他出生於新安,成長於北固山。北固山是星宿臨照之地,醫術獨步天下。對薇先生在此定居,他的成就自然非比尋常,這難道是此地風水靈驗的結果嗎?我說不是。北固山沒有人,就不能說是風水靈驗。對薇先生天資聰穎,從小研讀經史,才華出眾。他原本認為取得功名就像拾取草芥一樣容易,但最終卻因為體弱多病而受苦。因此他放棄了鑽研經史,轉而尋求難以理解的醫術。
因此,能讓他醫術高超的原因,從名士轉移到名醫,其實就像翻轉手掌一樣容易,並不僅僅是靠北固山靈驗而已。如果能讓他的醫術廣為流傳,進而拯救億萬人民的生命,那貢獻可就太大了。然而,對薇先生仍然不滿足,於是將他所學的醫術彙編成冊,內容包含《靈樞》、《黃庭內景經》、《脈經》、《河間傷寒論》直到《東垣醫學》、《丹溪心法》等各家經典,仔細刪改修訂,並加入自己的獨到見解。他一生的醫術精華,都收錄在這本書中。有人問我說,許宗胤為什麼不著書呢?宗胤說,人的疾病,關鍵在於心意的巧妙變化,以及對脈象深層意義的理解,這些是無法用言語傳達的。孫先生的這本書,難道不就如同糟粕嗎?我回答說,孫先生花了二十年的苦心,經歷了許多挫折才得以驗證,原本無法用言語傳達的道理,現在卻能用文字表達出來,如果不是孫先生,誰又能做到呢?從前葛洪抄錄《金匱要略》百卷、《肘後急要方》四卷,難道不是好事嗎?讓億萬世代的人民都得以安康,這才是對薇先生的遠大志向啊!我的祖父和父親,都以德行傳世,我雖然才疏學淺,但也竭盡所能地繼承他們的遺志。
我做過兩任官吏,還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但是我的一片慈悲心懷,寧願以柔克剛,也不願以剛克剛,寧願有所付出,也不願有所缺失,以此來符合聖明的君主如天一般的仁愛,保養國家數百季的元氣,這是我個人的心願。鄉里的父老們,私下認為我們家族的德行深厚,我因此感到更加慚愧。我記得孫長孺先生喜歡藏書,還為此建了一座樓閣來存放書籍,後來他的子孫也因此而高中進士。更何況是關乎養生之道的好書呢?怎麼能藏匿而不傳播呢?能處在平順之時,應當勝過不順之時,行動應當勝過靜止,我深信孫先生的後代一定會因此而昌盛。
我用這番話作為證明。
崇禎戊寅年仲秋時節
承德郎、江寧縣知縣、與孫氏通家的晚輩學生楊儁卿,在雨花台木末亭敬書。